APP下载

基于儿童视角的大班户外角色游戏创设
——以照相馆创设为例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5期
关键词:照相馆经验创设

贾 清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通淮街20号翠屏山幼儿园 江苏 南京 2111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遵循这一要求,重视幼儿亲身体验获得的经验,使幼儿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再获得经验的生长。基于幼儿园户外角色游戏的开展现状,什么样的游戏是幼儿喜欢的、需要的。我们需要拥有儿童视角,知道幼儿的想法,听听他们的声音。那如何基于儿童的视角去创设,贴近幼儿生活,通过多感官去感知、探索,邀请幼儿参与,观察并指导幼儿的行为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

1.户外角色游戏创设与幼儿游戏的现状

针对目前幼儿园大班户外角色游戏创设以及幼儿游戏时出现的情况,梳理出以下几个问题:

1.1 教师主导,忽视幼儿参与,幼儿主体地位缺失。在实际的户外角色游戏创设与游戏当中,更多是教师凭着自己的想法创设投放内容:提前预设并创设好的区域游戏的位置、内容以及材料,以及创设好后期的游戏规则、玩法也基本是老师包办代替做好。教师没有以幼儿为主体,邀请幼儿共同参与讨论、创设。

1.2 剥夺幼儿选择自己喜欢游戏的机会。户外角色游戏刚开始创设,教师从玩什么游戏、环境打造、材料投放、内容选择都已经自己制定创设好,没有去倾听、关注幼儿,他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在什么地方玩,怎么玩,需要什么。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只是为了游戏环境丰富,没有对话、没有讨论、没有了解幼儿想法。游戏创设好后应该由谁来制定玩法和规则?我们都会说幼儿来制定,但在实际中教师认为幼儿小,没有制定的能力,一切由教师包办代劳。幼儿没有参与的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制定,就不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及规则的遵守。

1.3 忽视幼儿发展需要。户外角色游戏创设好后,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参观,但游戏区域的内容、材料的投放,是否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激发幼儿自主选择、探索、创造的兴趣,往往被忽略。例如照相馆,教师摆放好种类繁多的照片、相册,这些各式各样的照片也仅仅只是被观赏,教师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创造。每个年龄段大中小班的创设模式基本大同小异,没有凸显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以及发展需要。

2.基于儿童视角的户外角色游戏创设的关键要素

2.1 留白——给与幼儿参与创设的空间和机会。在开学初期,教师不要急于把户外所有的区域游戏、材料、内容都规划、创设好,可以预设几个区域游戏,同时做适当的留白,去倾听、观察幼儿感兴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放手让幼儿去创设他们喜欢的游戏,真正让幼儿玩他们自己想玩、愿意玩、喜欢玩、投入玩的游戏。

2.2 权利——师幼共同成为户外角色游戏的设计师。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说过:“通过儿童的双手和思想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环境。”说明环境要充满“儿童性”和“儿童感”,且大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是大班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给幼儿参与的机会,赋权让幼儿参与讨论,实际动手操作摆放。既能让幼儿参与游戏创设的同时也让参与其中的幼儿更加爱护游戏材料,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也能给幼儿更大的探索空间。

2.3 规则——幼儿成为户外角色游戏的管理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照相馆中的规则从何而来,指向何处?照相馆创设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爱护物品,投入到游戏中,那对照相馆游戏需要人员、游戏的玩法、规则成了幼儿的学习任务。照相馆需要哪些人?怎么玩?这些规则应该和幼儿共同讨论后得出。

2.4 环境——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及发展需要。大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动手操作,观察能力等相对于小中班幼儿较高,所以在照相馆创设及材料的投放,开展的游戏内容要不同于小中班,重点也不同,要符合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发展需要。同时改变刻板的教师去创设游戏的环境、材料、游戏内容等现状,以幼儿为中心,鼓励幼儿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去探索、实践。如:引导幼儿以小组寻找照相馆的位置、收集材料等。通过商量、讨论、实操、发现问题、再讨论、解决问题,通过直接体验丰富感知,是幼儿真正感兴趣的。

3.基于儿童视角的户外照相馆创设与幼儿游戏的策略

3.1 幼儿为主体,师幼共创。

3.1.1 观察——捕捉幼儿兴趣,积极引导。周五的晨谈活动,有幼儿介绍了她刚拍的艺术照相册,很多幼儿都被这些美美的照片给吸引了,通过幼儿的交流了解到大部分幼儿想开照相馆,想拍不一样的照片。幼儿对于用什么拍,怎么拍,拍照需要注意什么,他们都一知半解。通过组织幼儿认识、动手操作拍照工具,并请幼儿当摄影师的妈妈通过视频的方式来介绍照相馆让幼儿对照相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对话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同时也了解幼儿的想法。教师设计模仿游戏:大家来“拍照”,幼儿两人为一组,一名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另外一名幼儿扮演照相机。利用音乐的节奏来定格拍照动作,在音乐情境下,定格动作,交换角色,感受拍照游戏的快乐。幼儿能模仿照相馆里拍照的情景,在音乐游戏中进行人物定格的动作表现。这样的音乐戏剧游戏能推动孩子在照相馆活动中更加自信自如地去表现自我,同时也让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中。

3.1.2 规划——师幼分工,共建照相馆。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长,动手操作能力强,知识经验较丰富,可以尝试放手让他们去创设,教师作为支持者、引导者。此外,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对做计划感兴趣,有的幼儿对收集材料感兴趣。如何让大班幼儿更好地主动地参与到照相馆创设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要有所了解,在创设的过程中哪些环节是幼儿完全可以参与进来,哪些需要教师的参与。如:户外环境创设中重的、高的、有危险性的由教师完成,除了照相机,照相馆里还需要准备些什么呢?由幼儿完成。幼儿讨论——列清单——小组分工——完成清单物品收集的任务,并在清单上做标记。最后幼儿收集来的材料可以引导幼儿去分类摆放。照相馆里需要收集的材料很多很多,通过清单设计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想到的需要收集的物品画下来,使得幼儿能周全、严谨地思考,最后通过校队清单、分类整理,这个过程培养了幼儿做事情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同时活动开展可以有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和方向,也要有调整的空间。如:“创意拍摄”这一内容本不在预设的范围内,但抓住契机做出调整,活动内容也可以是生成的。

3.1.3 实施——赋予幼儿动手的空间。在活动中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幼儿分组在户外寻找开照相馆的合适位置,地方不能太小,要能放下很多东西,最终通过投票选出在幼儿园小花园的大空地。幼儿又动手摆放相机、衣服、装饰,除了对物品进行了分类摆放,发现衣服过大不能摆放在框子里,要悬挂起来方便拿取,还发现要把装饰摆放在靠衣服近的位置方便装扮、搭配。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直接获得经验,教师成为倾听着、观察者、指导者。

3.2 精准定位,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3.2.1 顺应——察觉需要,激发探究欲望。在晨谈活动时,有一名幼儿说到“我们的照相馆还没有名字呢。”对于她这一新奇的想法,其他幼儿都很喜欢,教师引导幼儿给照相馆起名字。有的是起了自己喜欢动画片角色的名字,有的甚至是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的名字。最终因为照相馆有星星灯,最后以“星星照相馆”高票通过成为班级照相馆的名字。有了名字又出现了新问题,“我们把这个名字放在哪里呢?”“贴在门上的,很多店的名字都在门上的。”“但是我们没有门啊?”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后决定把名字贴在门上。关于照相馆的“门”,引导幼儿小组讨论设计,最终出现了圆形门、方门,还出现了有趣会动的门,引导幼儿想象游戏会动的“门”,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星星照相馆中有一个有趣的”门“,小组商量讨论,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照相馆“门”,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门的动态。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关于制作一个怎么样的门,幼儿从形状、颜色、材料、开关等各种方面来表达,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运用身体动作来模仿想象门的开关方式,幼儿更好地感受了门的推、拉、感应、卷、旋转等动态,生活化活泼可爱的戏剧小游戏,让幼儿充满着满满的热情,快乐地沉浸游戏。有了门的照相馆获得了幼儿更多的关注与观察,从而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想了解、探究的兴趣。

3.2.2 引导——经验建构,设计建造。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想积极参与到照相馆门建造中,只是缺少经验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师因根据班级幼儿积累的已有经验,进一步引导,与幼儿讨论搭建门的方法,先画设计图,可以用垒高、架空、连接等方法,收集分类材料尝试搭建,很快,就进入到了“设计建造阶段”,幼儿拿来了建构区的奶粉罐、纸板,一起动手,还用KT板画下了星星照相馆的标志。很快照相馆完成。教师进一步引发幼儿思考,构建经验,“我们的照相馆要开业了,关于‘开业’,你们有些什么想法?”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开业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最终借来了红地毯、锣、鼓等等,一起制作了宣传海报,爸爸妈妈还送来了鲜花。为了让幼儿园其他班幼儿知道我们班开了照相馆,幼儿还给其他班幼儿写了封信,邀请来拍照。通过团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分享交流,通过分享想法引导幼儿进一步萌发和强化书写的意愿和习惯,达到书写经验的共享,借力同伴的力量相互学习,不仅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能发展了幼儿的前书写经验水平。

3.2.3 推动——发现问题,提升主动探究能力。

(1)寻专注点,提供探索支撑。当幼儿兴趣转移或缺失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当照相馆开业一段时间后,幼儿看到自己的拍摄作品时,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觉得总是在一个地方拍照,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差不多,背景也很单一,这样的拍照会很无聊,一段时间后,发现幼儿就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了,那么就听听幼儿的声音,跟着幼儿的想法去户外其他地方拍照。引导幼儿讨论可以在外面什么地方拍,寻找拍照地、设计拍照线路。

通过寻找幼儿园的“景”,幼儿学会了观察,初步建立方位感和对幼儿园的空间感,同时也自创了绘制路线图的一些符号,出现了箭头、虚线、螺旋线条等等。而对于内容,只要幼儿认为“可以”的,我们都认为是幼儿园的“景”。因为“景”一直在我们的心里。最后,发现我们的幼儿园处处是“景”,因为我们心里对幼儿园是有“爱”的。

(2)寻发展点,扩宽探索途径。随着冬季来临,户外拍摄活动问题出现了,天气变冷了,幼儿发现脱穿衣服实在有些不方便,“那么拍摄可以准备什么道具呢?”,幼儿经过议论得出去拍照的时候还可以带东西去。带个娃娃拍照,带一束花……从拍摄作品入手,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幼儿又开始“优化”自己的拍摄活动。景点拍摄—小树林,出发前,幼儿收集了南瓜、棉桃、靠垫、玩具熊来到小树林,结合深秋初冬到来,地上有很多落叶,幼儿就地取材,树枝、树叶也成了新“道具”。幼儿园的拍摄景点除了小树林之外,还有很多,那么钻网游戏的地方我们可以怎么拍照呢?于是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教师捕捉到了幼儿的新想法,“老师,我们变成小蚂蚁拍照。”“为什么呢?”“因为木箱游戏的地方有很多洞洞,我们可以钻来钻去,变成小蚂蚁。”很多幼儿表示赞同,还画出了一幅“蚂蚁洞穴”的设计稿。

户外的叶子、石头、花、器材……各种材料成为了幼儿的拍照道具,幼儿园、家里、室外成为了幼儿拍照地点。

虞永平教授强调:“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户外照相馆游戏创设从幼儿视角出发,回归幼儿立场,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参与到户外游戏创设当中去,真正与环境、材料互动,成为游戏的小主人,不断地丰富、完善游戏,使游戏真正属于幼儿,成为支持幼儿、倾听幼儿、记录幼儿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照相馆经验创设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A LONG LENS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照相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