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学引路 后改得法
——小学语文习作讲评策略之试探

2022-11-19张一风

读与写 2022年5期
关键词:仓鼠先学习作

张一风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习作教学一直令教师倍感头疼,指导课上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洋洋洒洒讲一节课,学生写一节课,可收到习作一看,照样问题百出,不如不讲。重指导轻讲评,收效不佳,那么如重讲评轻指导,又会有怎样的效果呢?《新课程标准》如是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讲评在习作中的重要地位,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更要引导学生在修改中学会写作的方法。且看看提倡“讲评重过指导”的管建刚老师又是怎么说的:“作后讲评”就是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得准,就能药到病除。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有什么问题,我给你诊断,给你开药方,给你治,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1]管建刚老师的这番话,给我以启发,笔者在自己班级的课堂上进行了尝试,尝试指导、讲评一条龙,轻指导而突出讲评的地位,引导学生先赏后改,激发了学生修改习作的乐趣,取得了小小的成效,现结合笔者的一节《“趣”从逗中来》作文讲评课来谈谈教学策略。

1.共持彩练当空舞,师生齐动课前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前我利用一节课创设了一个“逗鼠出笼”的游戏,逗鼠人可笑的语言、动作和久逗却不出笼的可爱仓鼠,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于是稍作指导学生便自主写作。学生习作便是讲评课要用的“文本”,讲评课前教师要早于学生对此进行学习。教师的先学要根据设定的习作教学目标去研读“文本”,发现学生本次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将此共性作为重点,讲评课上将围绕此重点进行突破。

1.1 教师先学,着眼于诊断。管建刚老师说过:“要上好讲评课,就得好好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基点。”教师的先学,就是要通过研究学生的习作,发现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讲评奠定基础。

1.1.1 号脉——发现共性问题。本次习作目标之一为“抓住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写出活动的趣味”。这就要求学生的习作要能清楚地写出活动过程,并抓住最有趣的场面具体写,突出一个“趣”字。但笔者细读学生习作后发现,能具体写最有趣的场面的不多,“趣味”明显不足,可见习作目标尚未达成。分析原因发现这个游戏是个双向活动的过程,活动中人物的“逗”必然会引起仓鼠的反应,而仓鼠的种种反应恰恰是“趣味”的最大来源之一。大部分学生只关注人物的活动,对仓鼠的描写却只轻轻一笔带过,“人多鼠少”,显得趣味不足。其次,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比较粗略,没有抓住细节放大来写。这也是我们学生习作的通病之一。

1.1.2 诊断——开出适用药方。找出共性问题后,要根据文体特征,确定训练点,选择适用的修改方法。针对这次活动,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和仓鼠的互动,抓住这二者有趣的动作、语言或者神态等,进行详细的描写,在有趣的细节处还可进行适当的想象和夸张的处理。

1.1.3 取样——选出适改范例。要从众多的学生习作中选取一个恰当的范例,便于全班进行修改,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班共改范例要符合以下要求:首先范例要存在突出的共性问题,修改时可扣紧训练点;其次一个范例不能同时存在过多问题,以免学生修改时因毛病太多顾此失彼,忽略了训练要点;再者不能取比较优秀的范例,这样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教师需要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适合修改以及较有借鉴意义的共改范例。经过仔细的筛选,最后我选取了谢鹭敏同学的一个片段。该片段具体内容如下:

看来连苹果都不行,高凡要使出他的杀手锏了——面包。他用手把面包撕了一小片给仓鼠吃,哇!仓鼠吃了。高凡又撕了一小片,哈,仓鼠好聪明啊!它不想上当。第二轮,高凡没有把仓鼠逗出来。

该片段从结构上看,有对人物的描写也有对仓鼠的描写,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可给缺少对仓鼠描写的学生一个提示,在什么地方可以加入对仓鼠的补充描写。从文字上看,描写简单,正好给学生的修改留下空间。因此,该修改范例的选择还是比较恰当的。

1.2 学生先学,侧重于赏优。学生的先学,以发现同伴的优秀片段为主,这样的先学主要作用是激励,通过互相欣赏优秀的片段或词句,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发现他人的优点时,也可学习他人较为成功的写作方法,为自己所用。采用的策略如下:

1.2.1 提纲引导,赏优点评。学生的先学有导学提纲引路,导学提纲的作用等同于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提示、修改片段几个方面。自学提示提醒学生完成这三个任务:阅读并摘抄学习小组内优秀成员的片段并点评,尝试先行修改自己的习作,阅读教师提供的课堂共改片段并思考如何修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自由阅读小组外其它同学的优秀习作,自主进行互动点评。互赏、互评,敲响课堂教学的前奏。

1.2.2 小组合作,筹备汇报。本节课的先学活动最特别的一点是,学生经过充分的评赏点评后,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先学汇报的准备工作。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各组针对个人能力分配任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可干,大家把资料汇总至组长手中,再共同设计、完成要汇报的ppt。这样的先学人人动手,非常充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体现。

2.你方唱罢我登场,先学反馈小组来

课堂的第一环节先学反馈可谓别出心裁,教师将话筒完完全全地交给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大方方利用PPT的展示来汇报本小组此次的习作情况,成员们各司其职,有点评题目的、有点评片段的、有分析小组存在问题的、有提出修改意见的……汇报完毕后,组长进行总结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其他学生或针对该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或提出其他优秀片段与同学共同欣赏,生生互动,场面非常热烈。这样的活动,以一两个汇报小组为点,带动全班整个面,欣赏的范围广,参与的人数多,把赏优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这个环节的设置,一来是欣赏优秀习作,激发学生的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参与人数多,欣赏的面广,有效地激励了学生;二来是教师能从学习小组、全班的汇报中,获取信息并分析,学生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了解有多少,对预设的引导学生发现习作问题、找出修改方法的教学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

3.同舟共济扬帆起,集体共改习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讲评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能发现自己本次习作中的主要问题,并能找到恰当的方法进行修改,提高习作水平。在本课的这个环节重,通过自主交流学生发现了习作中的不足,通过自主修改掌握了修改本次习作的主要方法,为迁移运用自主修改习作奠定了基础。较之于教师直接教给方法,学生的自主发现、主动探究,令学习效果更佳。

3.1 依托病例,寻找不足。教师出示本节课需要共同修改的病例,引导学生结合对比本次的习作目标去发现,这个病例的存在哪些毛病。在学生的自由交流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先总结出大部分的学生习作中存在着共同的问题:人多鼠少,趣味不足,再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要采取怎样的方法,点拨学生从人物和仓鼠活动这两方面来进行修改。教师的后教直指习作问题,在学生的难点处拨云见日,针对性强,后教有效。

3.2 合力修改,习得方法。共同修改范例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一是个人修改,学生个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进行修改;二是小组共同修改,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先交流自己修改意见,小组内进行整合,尽量不重复修改的地方,以期修改的范围更大,再针对个人修改的不足提出意见,以期修改的质量更高;三是全班共改,在一个小组汇报修改情况后,全班学生进行点评补充,或针对某个修改之出提出自己更好的修改意见,或补充该小组没有进行修改的地方,或对该小组的某处修改较成功的地方进行点评。在三个层次的修改之后,学生已从充分的实践中获取了一定的修改方法,学生们修改后的句子基本能紧扣目标,人鼠结合、突出趣味,不但对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还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想象,有些学生甚至还想象了仓鼠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方面的描写已经超出了我预定的修改目标了。在互相交流中,一些精彩的点评和语句引起了大家的轻笑,在不知不觉中,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修改的方法,教学成效较高。

4.观千剑而后识器,自行修改得语言

习作讲评课的重点还是要落实到学生的个人习作的修改上。在教师对修改方法的稍作总结后,学生趁热打铁,将刚才学习到的修改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这才是最主要的。在课前的互读习作和刚才的课堂共改上,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了修改。对于个别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可模仿其他同学的语句,尽量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一些,这也是一种进步。在这一环节,修改自己的习作对学生来说或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因了内容的有趣,和习得方法后修改的难度降低,大部分学生都在主动修改的前提下,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在学生自主修改后,展示了两个学生现场修改的习作,这两个学生都能针对自己习作上的不足,增加了对仓鼠的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也更为具体、生动。从课后上交的习作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进步,习作能得到优的人数大大增加,可见在有效的教与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

5.剪裁妙处非刀尺,指导讲评共生长

讲评是习作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也缺少不了讲评前的习作指导,指导与讲评并重,从写前到写后都下功夫,相信这样更能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5.1 关注表达,择优学习。关于语文中的写作,有其中三分是要靠技巧,剩下的部分主要是靠选材。在新课改中,对小学阶段的习作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学生清楚题目的意思,并且可以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但是在实际课堂上,老师发现学生们在写作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大多都会出现病句、语句不通的问题,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对学生展开习作讲评,老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表达能力上,让学生找寻在各个题材中,作文里面优秀的部分,并且向这些作者学习。此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病句以及语句不通的问题,以此来纠正学生的写作陋习。比如,在课堂上,语文老师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学生们在观赏这些作文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现在作文中的错别字,这时学生要及时的提出来,所以,学生们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会更加留意自己写作中的错别字等问题,此外学生们还会观察一些优秀作文的优点,并且吸取这些优点,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5.2 积累素材,分辨优选。学生们对于写作技巧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实际生活的观察是不足的,并且也缺乏经验,这也出现了学生在写作中,会经常抄袭作文书上的内容,再或者就是直接瞎编,这也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大部分都内容空洞,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想要提升学生的选材能力也是不容易的。在这一基础之上,老师对学生展开习作讲评的时候,要注重让学生学会分辨题材,保障学生吸收选材的技巧。比如在学习习作“我学会了”这一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对选材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大致有四个方面:第一,父母不管下雨天,把生病的我送到医院,因为这件事情,我学会了感恩。第二,同桌把自己带到学校的苹果分享给了我,于是我学会了分享。第三,在听长辈们谈起他们之前的艰苦岁月时,我知道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于是我学会了勤俭。第四,周末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玩密室逃脱,在这一过程中,我和朋友们有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走出来了,这一环节,我学会了团结。在老师总结完毕之后,把这些素材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对此展开分析和讨论,在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们有了最终的想法,他们更加喜欢第四个选材,并且知道了选材就是要保持自己独有的性格,这样的题材才会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样的讲评模式,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3 注重结构,优化布局。对学生展开了习作讲评教学,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方法,但是在整体结构上,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习作的内容偏离,没有突出重点部分,所以,老师在给学生展开习作讲评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习作结构的布置,促使学生有错必改,在整改的过程中获得进步,这也相应的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老师要促使学生练习好分配内容的技巧,学生在得知了习作的题目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先确定主要内容写什么,也就是在这篇文章中详细写什么,略写什么,这样写出的作文更加有层次感。此外,老师还要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的转折点,文章有起伏,才可以更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比如,在练习“记一次游戏”这篇习作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维模式画出来,可以是思维导图的形式,在游戏开始时,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我们掌握了游戏的技巧——在这个游戏中,我的心理起伏是怎样的——游戏的结果是什么。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作文进行不断的修整和优化,最大化保障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加有感染力,更加生动。

5.4 构建平台,营造氛围。老师可以构建作文讲评的平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保障学生在习作的讲评中可以自由发挥,在进行讲评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老师选出的作文要具有典型性,这对于学生的审美以及在课堂上展开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学习“我的自画像”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选择和这篇文章相似的作文,第一篇是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作文,把自己的外貌、性格等都展现出来,描写的非常简单直观,学生们一眼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物的外貌特点。第二篇,是非直观的表达,作者没有写出外貌,也没有写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通过其他事情来凸显出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描写非常有特色,容易受到读者的喜欢。其次,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表出自己的想法时,不管是多长的语言,或者是只讲述了几个字,老师都要及时的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自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都是有利的。第三,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他们对作文会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分析,让学生最大化感受到作文课堂的趣味性以及鉴赏的乐趣,老师要注意的是,要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找到作文的本质意义。第四,在讲评过程中,出现的好词好句,老师要把这一词语上升到名人名言中,让学生去分析,去鉴赏,这样可以最大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看到在名人名言中包含的智慧以及励志、豪情,这样的词句往往会激发学生勇往直前,因此老师要乐于从好词好句中,或者是从一个小标点的使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信心。第五,对于一些批判性的作文,老师既要让学生们看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且以此为反面教材,还要带领学生从批判作文中找到优秀的地方,对写出批判性作文的作者进行表扬,他甘于拿出自己的评判性文章让我们学习,这样的精神是宝贵的。这样的课堂更具有人情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并且也保障了学生在作文讲评中,收获到很多的知识。

5.5 启发探索,拓展思维。在写作讲评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比如在学习“尽职的爸爸”这一节内容时,老师从中选出一个句子让学生们修改:一个夏天的早上,天空晴朗,爸爸骑自行车送我上学,走到半路,天色暗下来,还下起了小雨,后来雨越来越大,爸爸连忙把雨衣递给我,到了学校,爸爸的衣服全湿了。那一刻,我真佩服爸爸。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技巧,有的说,在爸爸给我雨衣时,我会说些什么?以及我有什么表现等,这样的课堂促使学生从浅到深,不断的拓展思维,让学生立足于各个角度来发表言论,这样也体现了在写作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我们的习作讲评课可以从学生习作的真实问题出发选择教学策略,以课堂呈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有效后教。这样的课堂,以学生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充分发挥小组、班级的积极作用,真正做到让学、互学,课堂实效较高。同时,也要善用平时的习作课,培养学生选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仓鼠先学习作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仓鼠爷爷
仓鼠爷爷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