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人物群像之“外交人才”三国外交风云

2022-11-19汤亚琴长沙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2年24期
关键词:曹军鲁肃东吴

文/汤亚琴(长沙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场厮杀令人血脉偾张,运筹帷幄令人拍案叫绝,然而我们的目光不应仅限于此。看《三国演义》,要看其战争,看其外交。魏蜀吴三大阵营外交之往来,似乎随时会将三国风云推向更为诡谲的变化。

被“识破”的激将法

被“识破”的激将法算不算成功?诸葛亮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小说写到,方严如鲁肃,都忍不住再三叮嘱诸葛亮——切不可将曹操百万兵力告知孙权。但诸葛亮还是在见到孙权后计算出曹军兵力不下一百五十万,战将谋士不止一二千人,更是挑明曹军此次南下的目的——图取江东。他甚至表达了对孙权的鄙夷和羞辱:惧曹而不战,事急而不断,知义而不守。

诸葛亮不过是激将而已。与其如鲁肃一般,隐瞒曹军实情,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激孙权联刘抗曹。

此激将法,孙权知否?当局时迷,退而思之却已明了。那么被识破的激将法是否依然奏效呢?显然奏效。真正高明的激将法并非仅仅是一个圈套,更不以操控对方为终极目标。真正高明的激将法激起的是对方心中早已蓄势待发的欲望。孙权此等人中龙凤岂肯甘居人下,任人宰割。诸葛亮深知,与其如鲁肃一般谨慎,不妨换个角度,激发出孙权蛰伏已久的霸气雄心。

天从人愿的退兵书

自古大军出征、师退讲究师出有名,曹操就碰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曹魏大举进军攻打东吴,劳师以袭远,孙权早已占尽先机,严阵以待。是以曹操还未探得敌情,就已屡遭伏击,接连败退。

曹操欣赏孙权,甚至于梦境之中,窥见其江心红日的帝王之兆。在现实和梦境的双重压力下,曹操萌生了退兵之意。然而尚未取得任何战果,就贸然退兵,只会招致东吴的耻笑。如何得体地退兵,成了曹操当下难解的题。

恰在此时,东吴使者带着孙权的书信来到曹魏军营。为退曹军,孙权在信中晓以仁义,权衡利弊。但打动曹操的却是信的背面,孙权留下的颇有挑衅意味的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看完大笑,当下退兵。“足下不死”是足下还不死去的疑问,抑或足下速死的期待?这些意思都有,却还不是全部——足下不死,就是我此生的劲敌,让我终生不得安宁。对照曹操对孙权的赞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回应“天下英雄谁敌手”也是妙事一桩。

曹操这厢萌生了退意,那厢就来了孙权的退兵书,顺坡下驴,班师而还,岂不是天从人愿?

行走的护身符

武圣关羽不仅能在战场一展勇武之姿,在外交上亦以其超强武力值成为一张行走的护身符。

周瑜欲除后患,引刘备入东吴,想重演当年鸿门宴,击杀玄德。东吴军帐中,刀斧手密排,杀机四伏。然而直至宴会终了,周瑜都未有动作,为何?只因玄德背后有一人,按剑而立,乃云长也。

未提前筹谋的诸葛亮得知刘备赴宴,大惊失色,但见关羽贴身护卫,知主公必无性命之虞,松了一口气。而此刻汗流浃背的周瑜是否也在庆幸未贸然动手?这次东吴外交后,关羽对单刀赴会更自信了。荆州归属一直是吴蜀两国的矛盾焦点,诸葛瑾虽取得三郡文书,关羽却不予交割,无奈之下,鲁肃力邀关羽入吴赴会。按照关平的说法,父亲入吴是“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关羽却欣然前往,一则不以江东为惧,二则想要效仿蔺相如显万人敌之谋略。

单刀赴会的关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将其扯至江边。惨遭挟持的鲁肃魂不附体,直至关羽离去还是如痴似呆,事后更不敢再对荆州三郡有丝毫纠缠。关公之勇力,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曹军鲁肃东吴
从《秋风纨扇图》谈珂罗版书画复制及发展
鲁肃的深谋远虑
浅论“太伯奔吴”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诸葛亮治蜀思想研究
梦回三国
连长今年四十一
误读鲁肃
论西晋统一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