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情感体验,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教学

2022-11-19张沈侠

读与写 2022年29期
关键词:教育者动作情感

张沈侠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幼儿园 安徽 蚌埠 233000)

1.前言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馈赠,作为承继这一馈赠的先行体验者,教师身上担荷着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如何将这份智慧结晶传递到幼儿的手中,是教师正面临的挑战。幼儿对世界的看法,对环境的感知,对情感的体验,都相对初级简易,更多的时候是根据形状,图片和颜色来区分事物。而音乐欣赏是一个极其抽象且于幼儿阶段较远的名词。因此,音乐教育者在进行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在学习初期,可以多借助多媒体,表演等方式让幼儿去感知音乐,由此来培养幼儿在音乐情感方面的初步感受,这是幼儿音乐欣赏极其困难,但也不可或缺的一步,需要教育者更多的耐心。

2.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前提

顺利进行幼儿的音乐欣赏教育,首先要了解学习的主体,同时要对所讲授的音乐作品有深入的准备。幼儿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幼儿的了解要全面且深刻,这样才能达到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也能让教学过程锦上添花。

2.1 音乐欣赏主角。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是主角。所以教育者在选择教授和欣赏的作品时,要充分调查和考虑幼儿的过往音乐感悟和对事物的认知,只有与幼儿已有的音乐情感体验经验相契合。才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师选择的欣赏对象。例如在《这就是小兵》这一首儿歌音乐当中,老师们在讲解之前,可以通过一些故事的引入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们先去听这首儿歌,让他们说说自己从这首儿歌当中都听出来了什么。这样简单的引入,让学生们对于音乐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2.2 了解音乐作品。教师在授课中所选择的作品都是中外名家的优秀成果,这些作品凝结着创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看法,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也展现着创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这些优秀作品传达了复杂多样的艺术美,给欣赏者以极大的精神享受。

3.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3.1 有利于丰富幼儿情感。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优美的音乐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幼儿感受到情感的价值。音乐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同时也要借助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渗透,让幼儿能够发现、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情感,并引起情感共鸣[2]。

3.2 有利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教师可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帮助幼儿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不仅体现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同时也体现在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美,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

4.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特征

与成人欣赏感受音乐不同,幼儿的音乐欣赏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常见有综合性和随意性两种。

4.1 综合性。幼儿在接触音乐的早期,基本是通过视频以及动画的形式。而视频和动画中的元素往往不止音乐一种,更多的是吸引人眼球的舞蹈,形状各异的图片,丰富多彩的颜色等。故早期的幼儿基本上不会去单纯地欣赏音乐,这给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学经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要与多方相连接,同时,欣赏音乐曲目的过程里,要结合音乐可能涉及的元素,达到互相渗透,如此一来,多种感官得到调动,幼儿情感体验的目的水到渠成。

4.2 随意性。幼儿在听到音乐之后的表现差异极大,这些差异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因为音乐曲目不同,另一类是曲目一致,而幼儿不同导致表现不同。但是这里的差异不代表错误,无论幼儿听到音乐之后做出何种反应,都是幼儿本身独特的情感体验,没有好坏之分。所以,音乐教育者要支持并且鼓励所有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欣赏中去,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并且勇敢地把自己的这份快乐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展示其随意性。

5.幼儿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

5.1 教师的角色定位。当下幼儿音乐欣赏中,多数需要在音乐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虽然也有特殊的情况,教师不能直接去干预幼儿的欣赏。但是教师无意识的动作,也会让幼儿产生不同的感受。研究者不能全盘否认这些教学活动中的无意识动作的指导,但是也不提倡教师过多使用这种无意识的动作。教育者在整个音乐的教学和欣赏中,内心要有一把标尺,以防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音乐教育者是幼儿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伴跑者,指导者,所以要深刻地意识到教师与幼儿的定位不同,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行指导。音乐教育者也只有在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才能真正站在幼儿角度去理解幼儿,在培养幼儿情感体验中也会有更多的同理心。当教育者尊重了音乐欣赏中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审美素养的提升,幼儿的全面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达成都会变得顺理成章。

5.2 设定合理的音乐欣赏教育目标。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目标的设定要结合班级幼儿的现状,并且要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因为合理的目标可以保证整个幼儿音乐欣赏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例如,在欣赏《惊愕交响曲》时,教育者设置的教育目标要重点突出音乐的表现和感受,而非曲式的结构方面。这样,教育者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制定中,就可以侧重于音乐游戏。如此,不仅满足了幼儿情感培养和表达要求,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迎刃而解。

5.3 关注幼儿多元智力感知的全面发展。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丰硕研究成果对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也非常有启发意义。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其认为人有言语智力、音乐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技能智力、自我智力和人际智力几个方面的多元智力。据此,可以这样去理解——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开放的智力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学习对象的感受就越详细、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故此,可以明确:在音乐欣赏中,幼儿需要的是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单单是欣赏音乐的水平。例如,音乐欣赏中,幼儿用耳朵感受作品,然后再通过大脑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种情况之下,大脑的想象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能够触动内心的情感体验,与之结合。但是如果要形成这样的一种情感连接,就需要儿童先天的支持以及后天的努力学习来获得。音乐欣赏的教学中经常鼓励幼儿通过讲故事,身体表演和画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也是在幼儿耳朵听和眼睛看的基础之上,通过器官的共通和情感的转移,让幼儿在教学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教学中,幼儿会受到教师以及其他幼儿的多重影响,如果教育者可以利用这种影响,再结合恰当的表达方式,就可以形成幼儿适合自己的独特认知。如此,幼儿就会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了解到自己可以学习更多,并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等等。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形成和表达,以及产生新的体验都具有促进作用。

6.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核心

和幼儿其他所学学科一致,幼儿音乐欣赏课程也高度重视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因为想要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有所收获,并且在下一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还能继续积极主动地参与,就必须要关注在教学中不同幼儿的过程体验,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方案和进度,以求让幼儿有持续学习和参与的热情。音乐欣赏教学非一日之功,也无法一蹴而就,只有当音乐教育者精心打磨雕琢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幼儿音乐欣赏的教学就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其他的就需要音乐教学者在每一次课程中重视并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动作表现以及想象表达,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6.1 重视幼儿情感体验过程。人们在生活的过程当中,离不开音乐的陪伴。在听音乐的时候,可以放松身心,使自己会变得更加的愉悦,因此,现在大部分幼儿园也会给幼儿们进行音乐方面的熏陶与培养。幼儿音乐教学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要求上和其他学科有很大区别。因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让学生们能够有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因此,教育者在进行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时,不仅要讲授乐理知识,也要注重情感培养。例如,在让学生们听音乐之前,可以问学生们人们都有哪些情感,自己在生活当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快乐、悲伤、喜悦还是其他的。然后在让学生们听音乐,并且问学生们从这首歌曲当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这样引导式地进行音乐方面的熏陶与培养,更能促进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增加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更好的培养。让学生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想表达的互相进行交流,这样更能促进学生们的感受。对于音乐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提升,也能够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注重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6.2 重视幼儿动作表现过程。音乐欣赏中,幼儿最直接的表达对音乐情感理解的方式就是通过动作。基于先行生活的经验,每个幼儿对曲目的情感体验所作出的动作表现是不一致的。然而尽管如此,教育者也无法否认这些不同的动作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这是幼儿在理解和熟悉音乐的过程。例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的时候,老师们先问学生们狮子长什么样子,然后让学生们不同形态下狮子的状态,通过动作来展示狮子的样子。然后教师们让幼儿去模仿狮王的行走姿态和仰天长啸时,尽管不同的幼儿作出的动作不一致,叫声各异,但是幼儿们对此都非常积极感兴趣,这样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让每一个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来。经过这样的课堂活动,老师们在课后检测的时候,也发现幼儿们对曲目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表现在欣赏民乐《赶花会》时也得到了证实。只有在做动作的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才是最集中的,不断地跟着老师们做动作能够加强学生们对于歌曲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因此,老师们为了促进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提升学生们的上课听讲效率,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动作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6.3 重视幼儿想象表达过程。音乐作为审美艺术中想象空间要求最高的门类,要求音乐教育者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曲目本身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把曲目的赏析变成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教育者也要在理解曲目的基础上,去尽力地发散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地去开拓幼儿们的想象空间。例如,在赏析《小老鼠和泡泡糖》这一首歌曲时,曲目本意是表现小老鼠偷吃泡泡糖,却被泡泡糖粘住脚,然后在逃走的时候,由于泡泡糖的特殊黏性,被弹回原处的故事。然而在欣赏时,有幼儿说:是小老鼠在跳高呢!还有幼儿说:是小老鼠在滑雪呢!这些虽然不符合曲目的内涵,但是却是幼儿的生活中会出现的,特殊的看世界角度,这种想象把欣赏音乐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是极其珍贵难得的。这个时候,教育者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引领幼儿模仿小老鼠跳高和滑雪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到想象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由此,幼儿音乐欣赏不仅是培养了幼儿的审美,丰富了幼儿情感世界,同时也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7.结语

在幼儿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需要老师们不断地从不同的领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先对于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通过动作、想象以及表达等方面进行音乐的熏陶与培养。音乐不是目的,而是感受生活的方式。有时文字无法到达的地方音乐可以,因此在幼儿小时候开设音乐课程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们体会不同的情感表达。音乐让生活更美好,这份对美好的期待是人们从诞生之初,就在血液中奔腾叫嚣,终将在泪水和情感的震颤中迸发出来,给审美情感打上独家印记的心灵体验。而音乐教育者作为这份情感经验的先行领悟者,作为千千万万个向往温暖美好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教师,是义不容辞,也不能辞的责任。每一个音乐教育者终将穷其一生,将内心里这份对美的感受,对音乐的理解倾囊相授,给求知若渴者,也给祖国未来的每一个希望。幼儿的音乐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与环境,能够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们有更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这样对于幼儿们的成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音乐对于幼儿们来说也许会有些深奥,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才会需要老师们的不断耐心引导,多元化的上课方式,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们音乐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教育者动作情感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下一个动作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