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
2022-11-19郭金玲
郭金玲
(安徽省阜阳市第四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高中物理课堂要注重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升高中这一阶段的学习来说,更需要学生在初中阶段建立良好的心理防线,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良好物理课堂氛围,通过物理实验以及各种物理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进行问题分析,有效保证学生物理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初高中课堂衔接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对学生开展诊断性评价,从而有效开展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保证学生不断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物理知识理解能力。
1.初高中物理课堂衔接教学现状分析
物理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提升原理知识探究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堂问题的分析,不断促进学生自身学习潜能的提高,也要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提升学生知识的解释和接受能力。在现阶段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课堂授课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前后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了学生物理知识探究能力。学生没有掌握物理知识学习的方法,就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促使学生在学习过中提升物理知识探究的热情。由于中考物理考试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师课堂教学以中考考试为导向,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局限,学生无法获得物理教材以外的知识,学生物理学习视野无法得到扩展,从而就会让学生无法综合运用物理课堂所学知识。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教师课堂教学关注课堂进度,关注学生个人学习效果,会使得单一化讲授师的课堂教学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的始终,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导致学生个人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普通乏味的物理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无法促进学生个人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可以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逻辑情境以及和谐课堂学习环境下进行思考,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进行分析,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通过丰富各种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近期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进行物理课堂问题的提出,通过物理课堂情境的创设,不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进一步保证学生自身学习潜能的提升,满足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升,从而使得初高中物理衔接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核心素养理念下提升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效果的策略
2.1 营造良好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初高中知识学习意识。初高中物理衔接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要减轻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紧张心情,让学生不断在课堂学习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观念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高。由于在初三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教师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难免会通过题海战术以及灌输式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这容易给学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学习负担和压力,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无法促使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物理课堂学习的心理表现,即使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开展日常教学分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物理课堂氛围下开展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牛顿运动定律》一课时,在牛顿定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知识的熏陶,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观念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也会不断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思考。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认识到,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因素是由于外力的引入,通过外力引入,引起物体的状态变化,同时加入了物体的质量以及加速度,提升学生对牛顿定律的理解,让学生学会进行实验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在今后物理学习中提高个人推理水平。高中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问题分析,发现物理问题,掌握相关知识。在初高中衔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牛顿人物生平经历的介绍,提升学生对牛顿定律学习的兴趣。通过丰富学生物理文化知识储备,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牛顿定律知识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2 借助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验原理掌握效果。实验是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开展各项物理实验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物理思维的探究,在具体的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也会促进学生自身学习潜能的提高。学生通过掌握物理实验原理,结合物理实验操作步骤的分析,有效开展具体的物理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掌握现在物理课堂学习的方法。在具体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结合自身所学原理知识,不断满足学生的自身学习和发展需要。也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提升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通过手脑并用,促使学生思维不断灵活。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实验原理的操作和教学巩固,通过课堂实验测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重视水平,保证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掌握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提升学生个人学习效果。
众所周知,初中传授的知识点是为高中做铺垫的,比如:初中阶段“力的知识”这一教学内容的框架围绕: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等;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学更重于偏向研究具体的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高中所学知识点更贴近生活实际,掌握这些技能有助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我们要研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的原理;以及如何判定一颗卫星形成的方式,结合物体的抛体运动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学生有心,就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问题背后的奥秘。针对“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课本中设置了很多实验,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典型实验让学生小试牛刀,在实验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问题探究,保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养成主动学习的观念意识。从而为学生今后进入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操作实践基础。将理论教学与实验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实验课堂学习深度,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水平,促使学生不断在物理实验探究学习过程中积累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借助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物理课堂知识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课堂教学也不断走向信息化方向,教师课堂授课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入场教学研究,不断将抽象化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形象化的内容,提高学生物理课堂知识理解能力。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升,不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也会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在物理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连接,有效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认知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效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衔接,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衔接,通过初中物理知识的丰富和补充,初高中生的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开展日常教学研究,加强学生知识衔接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顿运动定律》相关题目时,初中所使用的常见方法有:观察与实验法、物理模型法、类比方法以及猜想与控制变量法;高中阶段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整体的升级,其中有:整体与隔离法、转换法、动态思维法、极限分析法和构建模型法,显然前者形象,后者则以抽象为主。它考验的是学生对运动定律的应用熟练度,高中相较于初中必须要有实质性的进步才能够证明学生与教师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如:针对这一题:A小球离地面高为H,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此时与A处于同一高度的小球B自由落体(不考虑空气阻力),请问若两小球间水平距离很远,求出A小球落地时的水平射程X0;小球抛出点间距小于X0,求两小球是否会在空中相撞。可以得知高中物理需要学生自行判断运动的过程,而初中物理会将运动过程分析透彻提供给学生,所以对他们的理科思维要求更高。为防止学生难以转化“难度升高”带来的学习落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来帮助学生从一而终地解决这道题。首先,用绘图工具画出球体的整个运动过程和曲线,然后用模拟的方式将动态的景象展示于学生眼前,给予他们解题思路的启示,从而跳出定式思维的套路,融合自身的见解和想法去解决问题,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2.4 物理教学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促使学生思维不断发散。初高中课堂教学要注重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学会进行课堂知识的分析,有效保证学生自身学习潜能的提高,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然后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并且通过物理相关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实验问题,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价值的认知,帮助掌握相关物理原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问题的探究分析,保证学生提高自身物理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找到物理知识探究的技巧,在解决物理实验问题时,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例如,在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相关内容时,由于牛顿第二定律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在开展牛顿运动定律的讲解时,可以首先通过第二定律的讲解,让学生将牛顿第二定律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建立联系,让学生理解惯性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充分建立学生头脑中对牛顿定律的知识理解逻辑。同时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借助相关的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物理知识掌握能力。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连接的同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个人物理知识学习的认识,也能大大减少学生的物理学习压力,接下来再进行牛顿第二定律以及牛顿第三定律的讲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牛顿定律的理解,这一过程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保证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观念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牛顿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局限在单一物体中,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无法进行第三定律的推理。第三定律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实验验证基础之上,对于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三定律原理,发挥学生物理学习精神。教师也可以潜移默化将高中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提前让学生做好高中物理知识学习内容的准备,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定的思想认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物理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个人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观念意识,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初高中物理衔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堂教学,不断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