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
2022-11-19李园
李 园
(新疆博州实验中学 新疆 博州 833400)
引言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储备,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辅以个性化的讲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文章联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从界定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入题,分析了优化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探索提出有效的实践策略,切实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提质增效。
1.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
整本书阅读就是教导学生阅读学习一整本书,是指利用一部经典课本或围绕某个核心人物为核心,结合特定学段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培养要求,整合设计阅读材料,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整体阅读和研究的阅读学习过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指导学生经历总体读书过程,充分发挥语文课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效,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积极意向,是优化语文教育教学价值选择的必然要求[1]。
2.优化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1 是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必然选择。优化指导语文整本书阅读是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必然选择。在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任务被明确提出,能更好地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指引学生融入整本书阅读和思考活动,探索、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整体阅读、思辨阅读和审美阅读等能力,从而落实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2.2 是顺应高中语文新高考的现实需要。伴随着新高考的推广和实施,从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分析中不难发现,语文高考的题目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化。并且,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全新的考查内容,也开始渗透于试题中。面对新高考改革,唯有精准把握高考的方向,重视整本书阅读,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应对新高考下的新变化。
2.3 是培育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全面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能激励学生在古今中外、自然和社科等各类作品的阅读中积极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在踊跃参与整本书阅读和思考过程中领略到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最终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培育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2]。
3.优化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紧贴阅读需求,精选阅读内容。紧密贴近高中语文阅读需求,精心选取阅读内容,是有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基础,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首先,在阅读前,教师要精心选择经典性书目。在整本书阅读选材时,教师应该以经典著作作为首要选择,尤其是那些经历了成千上百年而沉淀下来的经典文章作为首选。例如,《哈姆雷特》《道德经》等图目就经历了时代发展的悠久过程,具有极高的阅读学习和参考研究价值,是引导高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极佳素材。其次,要精选多元化阅读书目。在整本书阅读前,教师还应注重选择多种多样的阅读书目,既要广泛收集选取国内外名著,又要适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哲学等方面书目内容,来鼓励学生参与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切实实现自身的阅读能力发展。再次,教师要尽量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语文阅读教学,尽量不走弯路、少走弯路,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改掉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所选择的书目应立足于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阅读实情,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差异化阅读状况,为后续的阅读课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导读做好准备。最后,要精选富有趣味性的书目。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特别要关注高中生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推介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生动有趣地阅读书目,才能持续激励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热情[3]。
3.2 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量,积极向上的阅读动机有利于激发、维持个体的良好阅读行为,并对阅读实践行动产生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高中阅读内容题材丰富,涉及到的话题多种多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兴趣为导向,合理选择阅读内容,设计好阅读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善于借助设计悬念来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适时的悬念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促使学生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导下,激起学生急切的阅读探知心理,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整体式悬念(阅读开始时期)、切入式悬念(阅读过程中)、豹尾式悬念(阅读结尾时)等形式,吸引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整本书阅读活动。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氛围。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极为重要的活动环境要素,对学生个体的阅读行为和情绪具有鲜明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宣传栏中张贴一些名人名言,使得学生身处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良好的姿态参与整本书阅读行动。最后,还可以通过组建语文阅读兴趣小组,将班级中阅读兴趣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组成语文阅读小组。教师鼓励小组长带领好各个成员,合作制定整本书阅读计划,利用有效时间进行阅读、讨论、分享,在温馨的小组阅读活动中尽情共享整本书阅读的趣味[4]。
3.3 优化阅读指导,提升阅读素养。优化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应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和利用灵活多样的整本书阅读方法,不断提升阅读效果。
第一,要强化阅读前指导。针对高中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但他们的阅读思维仍处于逐步成长阶段,尤其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下,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阅读的学习模式。面对学生的这些语文阅读现状,教师更应该加强阅读前的指导,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指导下激起良好的学习姿态,在整本书阅读中读出实效。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内容,巧妙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选择和引进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利用生动形象的影视画面来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播放影视片段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在体验角色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悟人物性格,进一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通过阅读前的指导,有效强化了学生参加整本书阅读的意愿和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中。第二,要善于借助疑问引导,实现深度阅读。指导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师还要结合阅读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发展区,精心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以问促读”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深入把握书目中蕴含着的深刻的思想和内涵,逐渐走进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并且使学生在阅读问题的指引下实现深度阅读学习。例如,在《嫁妆》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篇小说,教师适时结合阅读内容,精心设计了“问题串”:在小说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爱情感?为什么在小说中要设置将军弟弟这样一个人物角色?这一篇小说属于什么样的气质?于是,学生在这些阅读问题的引导下深入阅读和理解小说,增强了阅读效果,最终达成了既定的阅读学习目标。第三,要深入辨析阅读,强化阅读效果。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思维能力,他们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常常乐于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和观点。所以,教师优化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还要引领学生围绕某一个阅读主题,深入开展辨析阅读,在对比、分析、探讨、交流等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观点和感受,收获阅读成果。例如,名著选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师结合开展《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之后,适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诸葛亮的形象特点”研讨专题,引导他们结合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和认识,围绕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行深入探析。在探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经历了深度阅读,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了名著中人物的特点和作品的内涵,而且提升了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落实了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5]。
3.4 加强阅读评价,巩固阅读实效。教师积极关注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表现,及时做好阅读教学评价,有助于持续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巩固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坚持以增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提升阅读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细化阅读评价标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着重关注阅读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实际成果,做到客观、全面的阅读评价,保障整本书阅读的实效性,来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阅读素能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应该立足于阅读课实际,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情感、阅读体验、阅读思维等养成和发展,都纳入到过程性阅读评价中,进行动态的、有效的评价,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坚持实施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方式。由于整本书阅读与传统单篇语文阅读活动不同,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时,还应灵活利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既可以把过程性阅读评价与结果性阅读评价相结合,也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前、阅读中、阅读后等不同环节中渗透实施纸质评价、测验评价、在线评价等,还可以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融合学生自主评价、小组交互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阅读评价方式,促使整本书阅读评价更加灵动有效,切实巩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成果。
3.5 引导整体阅读,感知大体内容。在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要素。要读懂一本书,可以从书中的人物特征着手,通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去感知文本,去梳理文本内容,进而理清文本逻辑,读懂整本书。在教学课文《边城》时,教师就以其中的人物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与其他叙述类文章不同,《边城》中包含着复杂的人物关系,既有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祖孙关系,又有朋友关系、恋人关系等。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人物关系,一个“爱”字便足以说明全部。在文章中,既有父爱子,兄长爱弟弟,爷爷爱孙女,也有邻里间的相互关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边进行默读,一边对文本中涉及的人物进行标记。在默读完成后,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组织学生梳理人物关系,用简单的符号和线条建构人物关系图,让学生理清文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方便理解全文内容。接着,教师又开启新一轮细节分析,让学生思考:文章中这些人物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了解到:老船夫在风雨交加之夜遗憾离世;大佬外出闯滩意外死亡等一个个悲剧。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这些人的命运最终都走向了悲剧呢?”在接下来的阅读分析中,学生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找准全文的情感基调后逐渐明白,人物的悲剧是作者的艺术创作安排,借用人物的悲剧来表现作者对湘西文化遭受现代文明破坏后的痛心疾首。可见分析人物形象,能够有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提高阅读效率[6]。
3.6 培养阅读方法,深化阅读体验。随着教育改革的一步步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然发生改变。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整本书阅读,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渗透阅读方法教学,引领学生深入文章内部,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进而不断深化对文本的认识,让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在语文必修五的名著导读时,围绕《三国演义》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整本书阅读。该小说篇幅较长,用半文言半白话进行叙述,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阻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未急于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而是首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整体思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该小说的故事主要围绕着刘备、曹操以及孙权这三个人物展开。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以人物为阅读切入点,通过梳理人物关系逻辑来快速理清整本书的脉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圈点、批注等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标记,以突出重点。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学生不断丰富和拓展自身的阅读经验,同时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技能,使阅读学习质量得到了提升。
3.7 进行有效指导,养成阅读习惯。在过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往往只追求故事情节的发展,忽视了暗藏在文本深处的情感表达,导致其阅读水平难有提升。语文课堂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既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拓展学生阅读积累,又要求学生关注细节,掌握一定的阅读分析技巧,提升阅读质量。教师围绕《艾青诗选》开展了一次整本书阅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在《艾青诗选》中,作者艾青借由许多大自然中的事物,将个人情感自然流露。有的学生在阅读《我爱这土地》时,会在“土地”旁边画一个问号,思考“这片‘土地’具体指什么?为何要热爱这片‘土地’”。无论学生用何种形式做笔记,都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体现,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每一次阅读活动做起,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促进阅读水平不断进步。
3.8 开展交流活动,培养阅读思维。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培养思辨性思维的机会。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围绕某一阅读主题开展辩论活动或是演讲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提供培养思辨性思维的机会,为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呐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以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给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整合了学生以往学过的几篇课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篇小说中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进行阅读分享。在讨论到小说《药》的故事情节时,有学生表示对“夏瑜被处死”这段内容不是很理解,不知为何要进行这样的剧情设置。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已经麻木,反抗精神严重缺失;也有学生认为,尽管在我们看来用人血馒头治病十分愚昧,但在那种被封建思想严重侵蚀的社会下,这种行为也不是不可以理解;还有的学生认为,华老栓这种行为虽然愚昧,但却体现了浓浓的父子亲情。此外,学生在积极参与交流时,教师要尽可能以鼓励和肯定的态度为主,尽可能避免否定现象的发生,让学生乐于交流、积极分享,让思辨性思维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3.9 引导文本精读,推进阅读深度。相较于节选文章的阅读而言,整本书阅读所涉及的文章篇幅更长、内容更多,而学生的经历有限,要想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好其指导职能,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前做好合理的阅读规划,引领学生有方向、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进而顺利完成整本书的精读。课文《边城》只节选了小说的部分内容,为了让学生系统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开展了整本书阅读。在上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了不少课文中提及的湘西文化的补充资料,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地感受作者笔下的湘西世界。接着,再引领学生阅读全文,去感知天保和翠翠的相遇过程,去分析其中的每一个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去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进而真正意义上理解文章内容,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结束语
由此可见,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的深入推进,加强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设计更多契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多样丰富、生动有趣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成为教师创新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坚持研究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精心选择整本书阅读内容,设计阅读环境,加强阅读指导,优化阅读评价,激励学生深入体验有趣、有效、有益的整本书阅读课堂,从而实现语文深度阅读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