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活动
2022-11-19徐均强
徐均强
(甘肃定西市岷县十里初级中学 甘肃 定西 743000)
引言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接触和掌握的学科种类比较多,这些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使他们无法将更多的探究时间和学习注意力放在生物这门课程中。因此,生物学科并不是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强项,这导致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度普遍比较低,也难以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但实质上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以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活学习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得不重视学生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堂上的学习状态,需要在此过程中为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掌握生物基础知识之外,还能够在一些综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发挥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求知欲。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着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在课堂上打造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由此才可以吸引学生将更多的学习注意力放在生物课堂上。
1.传统教学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1.1 生物课堂重视度不足,学生兴趣较低。在当前初中教学背景下对于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会发现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影响着教学的结果与反馈。其中主要表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而言对于生物课堂的重视度都比较低,就是表现为不能认真对待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在备课环节中给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从而带来更加高质量的课堂模式[1]。这主要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生物只是其中一门就不起眼的学科,并且只存在于初一和初二阶段,到了初三阶段则会被化学学科所替代,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给学生传授一些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这些基础内容就已经完成了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因而不会花太多的功夫在课堂上加入科学探究活动。而对于学生而言,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表现出学习兴趣不足的特点,无论是在课堂学习的具体状态还是参与生物活动实践的过程中都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1.2 生物课堂内容单一,缺乏综合探究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本学科在多种多样的初中各学科教学中并不突出,因此得到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导致的,通常会结合生物课本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直接的学习和理解。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样乏味的学习内容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很多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生物基础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2]。教师在此过程中缺乏给学生开发相应的综合探究型活动,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无论是对于生物话题的探讨还是实验活动的参与过程都是在引导学生增强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的过程,可以让他们将生物课堂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识储备。
1.3 生物教学模式枯燥,难以调动课堂氛围。在生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也比较枯燥和乏味,通常都是由教师将自己准备好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进行照本宣科的传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所发挥的能动意识,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推动生物教学不断进行创新化的发展。但是在课堂上缺乏这样的教学认知和环节,在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创新意识,就会导致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3]。
2.在初中生物课堂融入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转变生物学习态度。之所以要在初中课堂上多传统教学模式下给学生融入一定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总是以理论说教和课堂知识灌输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生物知识,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感兴趣,甚至会增强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反感[4]。因此,科学探究活动则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于生物知识进行实际调查和探索的过程中,有利于充分转变生物教学的传统模式,增强学生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转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从以往的缺乏主动性转变为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并在其中发觉以往学习中所没有发现的一些趣味性知识点。
2.2 有利于提升思考能力,满足知识探究欲望。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加入一定的探究性活动,还有利于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现状,有利于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活动中,边学习课堂上的基础知识,边收集一些课外的重要内容进行学习补充。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思考能力,通过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探究活动主题,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学科实践过程中[5]。在此期间针对生物实验的主题设置相应的假设,别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于假设的验证。这样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探究欲望,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2.3 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完善生物教学体系。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只知道一味地给学生讲解和传授课本上现有的知识点,并没有意识到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也没有在此提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因而学生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缺乏浓厚的兴趣,课堂话题参与和探究的主动性也不高。因此,教师在加入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学习体验,让他们认识到生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不仅停留在一些基础性的概念知识,还包括一些综合性探究课题[6]。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另一方面则可以完善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体系,让教师不断探究和摸索致力于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并且通过实际验证的过程来考察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3.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
3.1 教师提出探究主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能够提出课堂的探究主题,明确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够确定科学探究活动的大致方向和具体规则,让学生在明确学习主题的背景下进行不断深入的挖掘与探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前阶段针对本节课所提出的生物探究主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考查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对于生物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由此可以分析得出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学生针对生物课堂话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其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在彼此讨论的过程中完成课前导学的教学目标[7]。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西红柿作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西红柿一般有哪几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的结构又存在怎样的特点。这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对西红柿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结合生物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而形成的,从而让学生掌握识别植物体主要组织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主题就是让学生在观察西红柿这种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其中包含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想象力对于本节课的探究主题进行充分的互动,以此来实现本节课堂的核心目标。
3.2 作出生物实验假设,探究活动提供依据。众所周知在开展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对于实验的结果作出初步的假设,这样在接下来的时间过程中才能基于课前的假设开展相应的活动论证。这样的实验假设火车为生物课堂探究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目标支撑,可以让学生朝着实验假设的方向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假设的内容进行重点的分析和验证,最终通过分析的结果与假设内容是否一致来判定生物探究活动的方法是否正确。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列举耳朵的结构示意图,可以从中提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假设“人体器官对于外界环境存在感知能力”,然后带领学生在生物实验中分析人类听觉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外界噪音对于人耳的影响和危害。通过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把握如何正确的保护耳朵不受到噪音的损害。在这样的生物课堂探究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自身的人体器官更加了解,还有利于在作出一定实验假设的前提下对于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学生充分的学习和查阅一些课外的资料,能够帮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更加游刃有余的面对教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8]。
3.3 确定生物实验计划,小组分工完成准备。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确定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主题以及实验假设之后,就可以紧接着确定本节课的生物实验计划,学生家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操作和学习,就有了在此过程中做出关键性的划分[9]。这要求学生能够在生物课堂上建立起实验探究小组,并且彼此分工完成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可以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课堂上的重要价值,充分负责自己对应的板块任务,让学生提高参与生物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标本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通过对于这些动物背景知识的查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且通过标本来掌握这些动物的外形特征。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应当具有明确的分工,一些学生主要负责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一些学生需要设计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步骤,在做好这些课前准备工作之后,学生就可以正式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合理分工的模式让学生提高课堂科学探究活动的参与度。紧接着,学生小组就需要根据课前既定的实验流程开展相应的生物实验方案,派专门的学生负责在实验中进行细心的观察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加科学严谨的探究思路,你让学生在活动时间和观察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边动手边思考,从而得出理想的课堂探究结论。
3.4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小组交流活动反思。在生物课堂上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实验前期所提出的假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让学生结合课内和课外的知识辅助自己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以此得出相应的课堂学习结论。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得到和获取课本重要知识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10]。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实验结束后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反思,能够对于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回顾,发现自身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小组之间学习观点的交换与表达,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彼此身上的优点,从而有效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课堂反思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对于教师引导的过程加强认知,认识到生物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有价值的一门课程,因此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生物课堂上通过探究发现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知识,让学生基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核心素养,在以后的生物课堂学习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对于当前教学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在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由此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为生物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教师要在此过程中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价值,然后在课堂教学与引导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实验活动步骤给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强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