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化学问题导向法的教学应用研究

2022-11-19陈樊丹

名师在线 2022年15期
关键词:导向化学高中化学

文 /陈樊丹

引 言

问题导向法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于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或者说是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知识理解,而不仅是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的知识记忆。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充分锻炼,逐渐变得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真正的现实问题,体现出学科教学应有的价值。在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堂和课外找到众多化学问题,促使学生形成全面且有深度的化学知识体系。基于此,在该领域加强研究实践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已经过时

长时间学习抽象理论性的知识,难免会让人感到枯燥和厌烦。很多学生并不是对化学学科没有兴趣,只是现有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并且已经习惯了被动式学习,很难对化学知识和化学问题展开深入的自主探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较大转变。在多种因素的结合下,传统的教学势必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和变化[1]。

(二)学生不能主动学习

学海无涯,作为学习者,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他人驱使、被他人督促才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那必然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化学学科既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也有大量的知识需要理解。同时,化学还是一门涉及实验的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学生如果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就无法学好化学知识。此外,教师的教学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村高中化学教学原则

问题导向法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对农村高中来说,这些原则要反映学校的具体情况,绝不能仅仅是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问题。首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必须面向所有学生,要为农村高中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负责,不能仅仅将之作为一种帮助所谓“优等生”取得更高高考成绩的工具。为此,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向法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并给予不同学生差异化的针对性指导。

其次,问题导向法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问题的提出不是教师自己的自问自答,而是要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指引。如果失去了学生这一中心,问题就不再是学生所感兴趣和需要的,而只能满足教师在教学上的需求。学生对问题不关注,也就谈不上问题的导向性作用。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因素,都要被教师考虑到高中化学的问题导向教学中,成为教师设计问题和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基础。必要时,教师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对差别较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农村高中化学问题导向法的教学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保证问题导向法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农村高中生的生活没有城市同龄人那么丰富,不少学生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上[2]。这固然说明他们勤奋好学,但也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麻木”的心态。他们把所有的学习都当作明确的学习任务,都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而并不关注问题本身。简单来说,就是过于追求问题解决的效率与效果,从“能够得到多少分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是不可能对问题展开深入、全面探索的。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在多年前的某次战争中,其中一方缺少有效的通信工具,于是想出了一种两军联络的方法,即准备两个瓶子,用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入其中一个瓶子。如果木条复燃,则提醒友军准备发起进攻,两面夹击敌人;如果木条完全熄灭,则表示情况有变,行动计划取消。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要实现这一设想,两个瓶子中应该分别是什么气体?”这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对问题展开充分的探索,而不仅仅是快速得到一个“能够拿分的标准答案”。

(二)拓展问题空间

问题导向如果只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那么问题的空间就会非常狭窄。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让问题的指向性变得非常明确,学生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准确了解问题的意图,得到的答案和问题解决方法也比较单一。这与问题导向法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问题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尽量弥补某些实际见闻与经历上的相对不足。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给出了一个化学方程式,需要学生判断其中的某个物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思考空间过于狭窄,本质上是在考查学生的记忆力。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对这一问题加以改造,如整个化学方程式都是已知的,转而提问学生这个化学方程式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比如,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类似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是否存在?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样,教师就能通过一个化学方程式,指引学生展开思考。

(三)推动逐步探究

不论是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学生解决问题,都要循序渐进。特别是教师提出多个问题时,一定要确保这些问题之间存在明显联系,保证学生能够自然地从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这样,整个思维过程不仅不“别扭”,还能给学生带来充实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能够因为自己对一连串问题的成功解决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内容,时刻观察与了解学生,否则提出的问题越多,隐患也就越多。

例如,在教学电解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首先提出一个实验问题,或者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的化学实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本部分内容基础且直观的认知体系。在完成这一步后,教师还应与学生共同对实验的结果加以总结提炼,找到理论的依据。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自行设计且解决化学问题,并且要用到刚刚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教师在问题导向法的教学中时刻注意循序渐进,学生就会逐渐适应这种真正适合自身能力提升的学习途径。

(四)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比如,我们现在所穿的衣服,很多都含有很高比例的化纤产品。化学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拓展问题的空间,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乐趣。如果教师联系的具体切入点还能体现出农村高中生或农村生活的某种特征,学生将更容易理解与解答问题,最后对问题、生活乃至化学学科产生新的认识。这是其他教学模式及策略方法很难实现的[3]。

例如,在教学“‘氮’的循环”时,教师可以将农村地区比较常见的“氮肥”作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对这个类别的肥料来说,能够从它的名称看出哪些信息?在肥料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元素应该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完这两个问题后,教师问下一个问题:除了氮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物质的含氮量也比较高?如果学生给出的答案中有空气,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的氮元素与氮肥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如果含量过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回顾。

(五)丰富趣味性与启发性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开展问题导向教学,教师必须牢牢围绕学生设计内容,保证问题的适切性,在最大程度上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在所教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问题。

比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运用得氧和失氧的概念,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探究课本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的基础上,去深入分析、解决这个化学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适当隐身,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只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就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充分参与,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对本节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

(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解答

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基于问题导向法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站在生活的角度,将具体的问题呈现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发现、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笔者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特殊时期,有人在网上发了一条求助信息,紧急寻求过氧化氢消毒液用于终末消毒,然后得到了不同厂家捐赠的过氧化氢消毒液,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它们的标签各不相同,担心给物资运输人员带来一定的困扰,想制作一份统一的使用注意事项标签。”随后,基于不同厂家使用注意事项标签的不一致,笔者让学生一起设计过氧化氢使用注意事项标签。这样,学生就需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七)分组讨论,在交流中学习

为了使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课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通过组员之间的密切协作,更好地开展化学问题的探究。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深入思考。

比如,在教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这节课时,教师要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组,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完成小组的划分,然后布置合作学习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然也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对化学问题的分组讨论,高效地掌握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反应的相关化学知识。

四、问题导向法教学注意事项

(一)注意问题质量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一定的依据,并不是每个问题都值得被讨论。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必要一一给予细致的回答。课堂时间短暂且宝贵,师生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重点知识、难点问题的探究上。对于那些明显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温和地制止,在课下专门为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解答。而对于那些明显超出学生认知的化学问题和生活情境,教师要适当为学生进行讲解,让他们能够有初步的了解,并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巧用学生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编写成一些题组,让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自问自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通过出题的方式,学生还能对化学学科充满兴趣。毕竟当学生出题时,他们就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输出者。

结 语

总之,在农村高中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要正确认识问题导向法的作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相应的教学研究实践,彻底改变化学学科在高中生眼里的印象。只要教师能够坚持下去,学生必将获得能力素养上的提升。

猜你喜欢

导向化学高中化学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