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探究能力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
2022-11-19刘剑高
文 /刘剑高
引 言
地理学科涵盖的内容范围非常大。相比其他学科,高中地理在实践活动及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将学生认知规律作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与具体学科的结合,创造探索与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科学合理地推动实践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符合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1]。
一、以实践探究为前提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学校自身特色有机结合,在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通过地理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地理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地理课程的补充与完善。我国幅员辽阔,存在较大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并且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家地理课程的落实效果不佳。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下,需要对地理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弊端进行改革,因此,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便成为一项重要的举措,其能够与学校自身的发展适应,突出学校自身的特色,能够做到国家教育方针与个性化人才培养并重,丰富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与素质教育相关联的,还有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都对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中地理具有特定的区域性特征,地理知识对实践性的探究要求比较高。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注重实践探究能力,是将来地理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2]。
近年来,对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专家将其定位到区域认知、人地关系、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因此,将高中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是由地理学科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从另外一种层面上来讲,学生如果只是对地理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不能在实践生活中巧妙运用,那么最终结果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此外,有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到位,在野外生活或者日常出行时,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不够全面。由此分析,进行以实践探究能力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非常有必要。
(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开发和落实校本课程,让学校具有了更多的课程决策权。学校要充分把握课程的实施和发展方向,有效地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将更多的新鲜元素注入校本课程中。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氛围的熏陶,而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的,能督促所有的学校成员共同认同一种制度规范,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开发校本课程让创办具有特色的学校成为可能,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推动学校向更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二、以实践探究能力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结合地理位置,因为高中生的生活地域相对固定,所以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地区进行特色开发,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以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教师在开发具有乡土地理特色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其一,让学生了解当地地理地貌、地形、地势的有关知识,尤其是对自家周围的地势地貌要有充分的熟知,在方便学生出行的同时,为其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打下基础,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便利。其二,让学生熟知当地的气候、水文特征。野外生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与水文特征,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此外,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也要依据上述内容。其三,让学生熟知人文地理知识。教师开展以实践探究为主的地理活动,需要让学生事先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经济情况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等。其四,要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学生野外生存的能力、基于出行安全的交通综合规划能力及出现危险或遇到问题时的自主解决与自我保护能力。
三、以实践探究能力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高中地理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论,结合其方法论,通过深层探讨,有目的地开发校本课程。在开发课程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方便以后校准目标层次时,有源头可寻。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设计与实践相关联的课程内容,制订具体的实施路径,采取科学的教学形式践行地理校本课程[3]。
教师是落实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织力量,需要科学地设计课程方案,为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地理教师的个性特长有重要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切实参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将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有效实施作为最终目标。高中地理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要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教师要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人文性和自然性特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针对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问题咨询相关专家,同时还可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以增强校本课程实践的趣味性,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为了推动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落实,教师需要将学校内外的多种环境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如结合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硬件设施,利用地理模型、挂图、地理实验教材等工具,合理规划学校的宣传栏、墙壁、走廊等空间,将其作为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但要包括人文地理环境,还要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以高中地理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论证、分析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等情况,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充分了解他们在地理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对于有条件进行实践探究的地域,教师还要开展相关的考察工作,为更好地推进地理教学活动提供基础和条件。针对一些直观的地理事物,如河流湖泊、丘陵山地等,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实地观测,实施样本采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还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教师可以考察学校附近的植被,以及是否存在陡坡、山谷等地貌。
(三)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具备可实施性
地理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还要结合实践,确保课程开发的可实施性,保证撰写的课程能够与实践完美契合。两者如果不能形成契合,就会造成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的偏离,如此形成的校本课程就流于形式,不能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培养目标。地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不同河流河段采集颗粒沉积物,并分析比较这些颗粒物沉积的时间。这些实践活动的组织,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如观测、采集及统计工作等,会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四、以实践探究能力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模块一: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案例选择“地理摄影课程”。在应用此开发课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周围的地理环境,并对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大多是通过旅游来完成地理知识的认知,并在旅游时喜欢携带照相设备,通过拍照的形式记录自己喜欢的美景。开发“地理摄影课程”这个校本课程的原因是很多学生不具备一定的摄影水平,特别是不善于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拍照。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个课程,开发与应用此课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4]。
具体来说,此校本课程分为五个部分。摄影课程离不开对照相机的专业使用,如如何调焦距、如何按快门、调整光圈等这些专业知识。既然不能避开,教师就可以在课程的第一部分给予简要的分析。在此后的几个章节部分,要有效规避过于专业化的摄影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第二部分,切入点可以选择学生如何合理购买相机。第三部分,针对地理环境优美的地方,选择恰当的景点进行拍照。第四部分,根据摄影内容讲解摄影的分类。第五部分,侧重旅游费用的筹集,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这些章节内容层层递进,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合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模块二:将母校当作校本课程参与的实践场地。高中地理教师可指导学生针对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参与校园的实地绘制与测量工作,并做好标注、刻上记号。根据图例,学生可以对校园周边的地形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校园附近的交通及人口情况,对气候做好记录,尤其是校园局部的气候,比如操场上的温度和湿度,校园水泥地面上或附近树林中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湿度和气温的差异,然后总结出不同的气候要素。
模块三: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小实验设计。具体的小实验可以分为多种:第一,关于地球自转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通过动手亲身实验及采取计算、测量等步骤,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地球自转的规律;第二,让学生根据大气环流的特点制作模型,结合对应的器材,进行热力环流的设计模拟实验;第三,关于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可以使用沙子与脸盆等实物来模拟试验;第四,关于太阳高度的测定及当地经纬度的计算等方式;等等。
模块四:训练学生野外生存技能。高中地理教师可在课堂讲解时,结合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与野外生存知识相关的内容,并对相关的技巧进行熟悉。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山地,训练学生如何进行野外定向;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找寻水源,当遇到危险时,指导学生如何给其他同伴发送求救信号;帮助学生正确做出晚上宿营地的选择,指导学生当遇到自然灾害时,应该如何做出识别并能及时逃离险境。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及视频,学生了解了自然灾害,比如台风、泥石流、地震、滑坡等,也掌握了相关的防灾减灾知识[5]。
结 语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与逐步落实的重要举措,而开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是对以往单一教学模式的升级,旨在突出科学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力。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实践探究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要结合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切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广大地理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堂这个小范围,而应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潜在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