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思考
2022-11-19李春
李 春
(新疆和田市伊里其乡阿热勒小学 新疆 和田 8480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占据了较为重要的教育地位。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的发挥阅读的教育价值与意义,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得到稳定的提升。教师在创设阅读课堂时应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从小学生的阅读角度出发,开拓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出现无从下笔的尴尬情况。
1.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出现的一些问题
高效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优化的过程,是现阶段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通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阅读环节当中。在新时代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
1.1 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当中,教师无法考虑小学生在课堂的阅读方式与感受,教师利用机械式的阅读方式代替了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下降,无法在综合性的阅读课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此外,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被迫接受模板式阅读,以至于学生在阅读中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与认知,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逐渐下降,最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
1.2 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处于萌芽时期,此时学生的学习特点仍然以模仿为主,需要他人的引导与辅助。但是部分教师无法从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年龄特点展开教学,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为浅显,在备课时教师无法安排合理的课堂教学时间,就会将这一教学环节进行舍弃。此外,部分教师虽然设置了阅读环节,掌握好了课堂的各个环节教学时间。但是在阅读内容以及问题的提问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理解内强调大量的修辞手法进行教学,这类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内容导致了学生的负面情绪逐渐增长。若是教师仍然无法解决这一教学弊端,只会给小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与烦恼。
1.3 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小学正是学生思维与情感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在语文课程中建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与道德品质,结合小学语文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思维培养。而小学语文是学生锻炼自身思维与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之一。但是很多教师无法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思维的培养,在阅读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无法从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性
2.1 可以间接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进行教学,这是现阶段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然而在这一个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出现较为迷茫的教学心态,原因是学生无法了解教师讲述的知识内容,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逐渐下降,使每个学生吸收到的知识出现混淆。教师应转变这一教学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正确认识每个学生之间出现的参差。小学阶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较为浅显,无法根据教师的讲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应基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能享受阅读。并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时间,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阅读思路,产生全新的独特见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2 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关系,教师应采取以读促写的教育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以往的语文课程中,阅读与写作是困扰教师展开高效教学的因素之一。学生在阅读时无法理解文章内容,导致在写作时出现无从下笔的尴尬情况。小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缺乏知识储备量与生活阅历。教师应转变以往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来丰富生活阅历。学生可以从书籍中寻找到丰富的哲理与生活内涵,在阅读时深入了解作者写作的中心主旨,并与之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日积月累的阅读学习中丰富了小学生的写作情感,积累了较多的优美词汇,有效的利用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2.3 拓宽学生的眼界。在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现下社会中,学生每天的生活局限于家庭与学校这两点一线中,对这个世界缺乏一定的认知,无法意识到世界存在的奥秘。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阅读拓宽学生的眼界,将经典名著推荐到学生的阅读课堂中,强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学生在经典的阅读内容中感受身临其境的学习,了解大千世界的精彩之处,丰富了小学生的阅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思考
3.1 倡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阅读,打造高效课堂。根据实践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展开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阅读,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教师在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但要成为小组中的一员,更要在小组中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小学生此时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合作中与他人融洽相处。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将会提高自身的阅读兴趣,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阅读当中,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阅读模式,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给予学生恰当的阅读目标与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态度,并在总结归纳中思考文章的中心主旨。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创新型的集体阅读平台,让学生能在交流中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会活跃课堂中的阅读氛围,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阅读环境。教师应在小组中积极的指导学生阅读,将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3.2 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教育当中。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内,多媒体教学也充分发挥了其最大程度的教育优势。多媒体教学能积极的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更加丰富。此外,多媒体能将阅读内容直观的呈现到学生的眼前,图文并茂的向学生讲解文章内容,真正的引导学生走进课本,打破了传统的文字阅读模式。在以往教师的教学设备与手段十分落后,教师在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时,只能依赖黑板的书写以及口述内容,课堂的阅读氛围较为沉闷刻板,学生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自身的自控能力与自制能力较为浅显。这时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解决了传统阅读的弊端,有效的调动了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拓宽了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推动了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速度。例如在《自相矛盾》这一课时当中,教师转变以往的阅读方式,结合多媒体播放《自相矛盾》的阅读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并在阅读视频中了解故事的起因,说一说自己怎样看待叫卖的人,体会“自相矛盾”的含义。
3.3 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问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创设问题时需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进度,不能盲目的进行文章内容提问,防止影响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此外,教师在创设问题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与阅读能力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将小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展开阅读,以阅读核心目标为教育导向,设计出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教师的教学问题若是过于严苛,将会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兴趣,从而无法得出阅读结论影响学生的阅读思维,阻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成长。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连贯性以及衔接性,不能让一个问题过于简单,下一个问题便十分复杂,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将会出现思维混淆的情况。同时,教师在阅读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应适当,把控好阅读课堂的提问次数,创设符合学生阅读水平,又能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例如在《在柏林》这一课时当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在阅读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战争的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问题创设“课文的题目有什么深意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抓住文章深沉的情感与主旨。并结合文章中“妇女和孩子、老人、后备役老兵”的事件,使学生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领会小说的写作方式,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写作学习做好准备。
3.4 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小学阶段多元化的评价是推动学生内在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语文阅读课程中重视教学评价,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阅读积极性。在以往的阅读课堂中,教师采取较为单一且笼统的评价方式,小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教师仅靠一句“你真棒”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期以往学生将会认为教师是在敷衍自己的阅读方式,教师逐渐失去学生的依赖与信任。教师应改变这一教学弊端,结合学生的阅读热情进行及时的评价,利用语言激发起学生的阅读信心,营造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在评价时可以选取学生的某一个优点,例如“你在阅读文章时十分认真,真是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呢!”,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当中,教师利用狼牙山的风景图引出课题,使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感受文章中壮士们可贵的品质与爱国思想。在阅读后教师利用问题“在阅读后,你对文章内容了解了多少呢?”展开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并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态度与习惯进行评价“你阅读文章的态度十分认真,对文章的理解也十分正确!”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5 充分研究学情。学情是老师在备课时的依据,基于此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方法等。在实际教学时,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明显的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在学习上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记忆力等,有些学生在写作上会有极高的天分,但是有些学生在写作上却一窍不通。因此,老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所以,老师在教学时需要充分研究学情,了解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已有的语文基础、知识经验等,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备课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3.6 创设教学情景。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出来,是让学生保持语文学习兴趣的重点。要想将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处理啊,就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老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明确创设情景目的,每节课都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老师创设的语文情景,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情景创设,在保证情景作用发挥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情景中提炼语言,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问题情景中,老师需要提出明确、详细的问题,同时需要带有启发性,不能提出笼统性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等。
第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设计情景内容与形式。教学情景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故事情境、问题情景等。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心理年龄以及认知能力进行设计,让语文情景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低年级小学生,老师可以创设故事情景、游戏情景等;而对高年级小学生,老师可以创设竞赛情景、交流情景等。
3.7 有效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学生锻炼语言能力的关键。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和领悟文本语言,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个性化表达。课堂练习不但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尺码,而且还是有效的课堂反馈。通过课堂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想象春雨像什么?有些学生会说像丝线、像头发等等,这时,老师就需要点头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继续想象、这时有些学生会说像蚕丝、像铁钉等,这时老师可以像学生提问“春雨细细、密密,微微的风就能将其吹到,如果像铁钉怎么会被吹斜?怎么会滋润大地?”学生就会进行新的思考,说像牛毛、像琴弦……
设计合理的练习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现学以致用目的。
又比如,在教授《母鸡》时,老师出示这样的训练题:为了孩子,母亲(母鸡)可……以……,这一训练题目,既升华文章主体,又能够进行语文和文字的训练,可以让那个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总结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制定高效的教学目标,采取全新的评价机制,有效的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应利用阅读内容,树立小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展现阅读课堂的教学价值与意义,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