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审美情趣 体会生活之美
——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

2022-11-19☉薛

小学生 2022年8期
关键词:事物美术小学生

☉薛 青

美术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培养美术知识、审美能力的手段,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能让学生在内心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学生的绘画也是审美能力的体现。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就能拉近学生与美术教育内容的距离。学生对生活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从生活角度出发,学生能从经常接触的事物中获取美术知识,这样的获取渠道更有效。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中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其教学途径也很丰富。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途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有效获取审美知识,体会生活的美妙,提升审美情趣。

一、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链接的意义

加强美术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好多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从生活出发进行联想创作,不仅能提高绘画技能,还能增加生活的观察和生活的体验,符合新课改对小学生美育的要求。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有促进作用。生活是丰富的,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包含一定的美学价值,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观察,学生的鉴赏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生活化的审美丰富了学生的创造灵感,也让学生领悟到美术的魅力,提升创造能力[1]。

二、生活化角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一)从校园文化的布置中提高审美情趣

小学生美术教育不仅在课堂中,还在校园里。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而且每一个角落都有美育资源,合理有效使用校园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促进作用。比如教室里的图书角、黑板报,校园建筑的风格特点,宣传栏的插画和版面设计等等,这些审美资源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布置校园文化。比如有的地区设置有民族小学,可以在建设宣传栏或者黑板报中融入民族特色的元素。我国的地域文化比较丰富,每个地域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当地小学可以结合本地文化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美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并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元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本土文化的滋养,牢记文化之根,也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继承、发扬的意识。

(二)融入生活化元素,从审美中获取精神价值

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美育脱离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捕捉生活之美,从生活中感受美。美术课本提供的图片材料比较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或者自己拍摄收集图片材料,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并对图片的审美知识和含义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在课堂中以“水”为主题教学,说到水,学生们可能会想到饮用水、雨水、河流湖泊、江海等等,于是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摄影作品。比如山水图,教师可以对图片的构图、色彩搭配、画面效果等美术知识进行诠释。除了山水图片,还有雨水的图片。江南的杏花春雨图片能让学生对江南产生诗情画意的想象,狂风暴雨与植物的图片能让学生对生命产生怜悯之心,甘露与幼苗的图片能让学生体会到雨润万物的奉献精神。通过生活中的“水”展开美术教学,拓宽了学生对“水”的了解,也明白了水蕴含的审美知识和哲学内涵。在生活化美术教学中灌输美学中的精神价值,还有利于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促进感性思维的培养。

(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美术素材

观察就要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小学生的视角是比较直观的,看到一种事物首先会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特殊之处,了解这些之后就无动于衷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的观察视角会变得丰富,观察能力会提高,观察事物也会由简单的形状颜色变得更复杂,比如事物与事物的联系构成的美,事物细节呈现的美等等。观察能力的提高也让学生内心更愉悦,因而更愿意主动观察生活,并从中积累美术素材。比如看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鲜花后,学生在绘画时也会模仿这些花,让花的画法更丰富。通过对树叶的观察,学生在绘画时就会想到春天的树叶是细小嫩绿的,夏天的树叶是硕大浓绿的,秋天叶子是黄色的而且还会纷纷扬扬落下的,冬天是只有树干不见叶子的,从中也能让学生通过这个自然规律认识四季的变化[2]。除了自然事物素材的积累,还有人情方面的。比如要表现感恩这一情感美学,在生活中不仅仅端水给父母洗脚才是感恩的体现,还有主动做家务,说一句暖心的话等等,这些画面学生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小学生掌握了有情感内涵的生活画面素材,在美术鉴赏或者创作过程中,能抓住作品的情感内涵,明白作品的价值,加深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四)走出课堂,回归生活

美术教学的生活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一定作用,因而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让美术课走出教室,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创造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把生活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能感受到身边的艺术。美术学习也是一种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经历和体验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学生的绘画也体现着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有限,通过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美术课堂积极性,初步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其思维的平稳过渡。美术教学走出课堂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都不同,看到一个事物内心想到的是不一样的,通过接触课堂外的生活事物,每个学生所收获的审美意识都不同,因而创作的作品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教师在上课时,以“身边的手工艺”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先去了解身边的手工艺,并选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和身边手工艺的故事,之后教师再选出本地有代表性的手工艺进行审美角度的讲述。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身边的手工艺也不同,课堂上的分享与交流也呈现了手工艺的多样性,从中学生也会积累这些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和创新元素来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拓展审美知识。

(五)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强化审美感受

大自然总是充满奇妙的,走进广阔的大自然,既迎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又能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并从中获取更丰富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创造兴趣。教师鼓励学生走近自然,能让学生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新的认识,发现不平凡的美。比如日常看到的花都是美的,很少有学生去发现受到风吹雨打后的残花,教师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并结合自然规律对一些现象进行阐述,学生就会认识到自然界中植物各种形态的美,也能了解到残花虽然没有鲜花好看,但经历了风雨会更茁壮,有的花虽然凋零了,却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样是花,在自然规律下了解到的花却充满了多样性,每一种形态都呈现了别样的美,这些恰好是学生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学生通过自然规律再探索其他方面的事物,也会有更多的收获,并从中得到灵感。走进自然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一草一木皆有情,学生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也丰富了内心世界,让本来丰富多彩的童心充满浪漫,这也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奠定了精神基础。在美术实践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近大自然,让学生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仔细探索大自然的细微之处。比如教师让同学们对昆虫进行绘画时,可以带同学们到校园的绿化带或者公园里去观察昆虫,并对它进行绘画,不同角度的观察,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三、结语

小学美术老师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现状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达到要求。随着历史的变迁,新时代的当下还有更多的题材等着大家去发现、创作。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留心观察生活,对美术事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不是每位学生都会从事美术事业,但这对国人艺术审美素质的提高有推动意义。将生活融入艺术教学,能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关注人类的生存,这也会引发学生对生活与生存的思考。小学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美术知识,通过生活化教学,还能放大其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了素质教育需求。

猜你喜欢

事物美术小学生
美术篇
另一种事物(组诗)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单独中的洞见
我是小学生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