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2022-11-19陈志雄

新农民 2022年28期
关键词:稻田水稻病虫害

陈志雄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海南 陵水 572400)

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解决温饱问题到需求多样化。水稻等粮食作物在人们的日常食物中占大部分。目前,我国水稻种植区范围广阔,水稻成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饮食的主要粮食作物。人口越多,所需的粮食越多,因此,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要进一步加强优质稻米栽培技术研究,同时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保证水稻有健康的生长环境。

1 水稻栽培技术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占经济发展的比重比较大,所以,粮食作物的长期稳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水稻的优质高产,能够满足国人对粮食的需求。所以,要将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普及推广,广泛覆盖种植区,对农民和国家都有重大意义,进而实现农业农村建设新格局的目标。运用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节省人力物力,还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目前,农业技术不断改良水稻栽培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水稻的品质。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和水稻栽培技术特点,控制施肥量,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提高水稻品质。掌握不同的水稻品种所需的生长环境和其他条件,合理用药、施肥,促进水稻快速生长。水稻栽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稻农在水稻的生长周期内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了新技术对水稻栽培的重要意义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2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1 稻田的选择和整地备耕

选择水田时,应保证这些条件:一是水田应靠近水源或有相对有利的灌溉条件,能及时为水田提供充所需水分;二是水田的温度环境要昼夜相对恒定,温差不超过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水稻产量;三是土壤肥沃,营养丰富,可以满足水稻在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四是土壤要具有很强的储水能力和透气性,以及充足的光照。

选择好水稻种植区后,接下来进行稻田整地。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土地都是交叉种植,土壤中会残留大量的植物根、茎叶、石块、土块等杂物,因此要在整地时,将这些杂物清除出去,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整地完成后,还要进行深耕、平整等多项作业,均需要一一完成。

2.2 选择品种和种子处理

水稻栽培需要选择优良品种,品种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因此,需要在选种时注意根据稻田的土壤、光照、水分、温度等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有助于水稻健康生长。

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是培育优质水稻的必要前提,在有种子预处理技术的支持下,有利于提高水稻栽培质量和产量。种子处理技术主要做好种子分类贮藏、杀菌消毒等工作,根据种子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细致观察种子的发展情况,出现开裂和爆裂迹象的种子,需要及时催芽。在种子处理过程中,要做好精确、严谨,将每一个环节把握好,如确保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浸种、水稻种子破胸等快速处理、冷却和炼芽等步骤环环相扣,从而获得2-3mm高的水稻秧苗,进而开展水稻育种工作。

2.3 适时选择播种时间与合理安排播种间距

在选择水稻种植季节时,通常选择在立春后和雨季之间种植,但具体的播种时间要视当地气候而定。此外,播种时要使秧苗分布均匀,否则种植密度过大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过小不利于水稻正常生长,按照合理的间距播种,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适当的早播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秧苗质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的水稻种植中,早播可以达到更长的分蘖时间,所以,稻农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尽快播种,还需注意的是要根据种子发芽时间、苗龄、移栽后最低气温等因素确定具体播种时间。

2.4 育苗和施肥

设计苗床时,应遵守东西向铺设的规则,苗床长度应为12~15m,苗床宽度应与地膜宽度相适应,必须在苗床中心挖一条深20cm、宽40~50cm的排水沟,使苗床内积水能顺利排出。每个苗床都要施肥,严格控制施肥量,有机肥施肥量0.5~0.8kg,磷酸二铵0.1~0.15kg,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水稻胚芽期病虫害的危害,运用移栽灵对水稻施肥,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1]。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水稻施肥,需要注意氮肥、磷肥、钾肥的配比,而且不要长期使用化肥,应该与有机肥或农家肥相结合使用,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大量微量元素,促进水稻提高抗病性,保证稻米充实。通常施肥量根据具体种植用地的肥力而定,在开始培育阶段,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均匀喷洒,同时进行耕作、除草、灌溉等工作,以确保稻米水分充足。育苗时要加强对幼苗的管理,确保土壤透气性良好,促进根系生长。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要实时观察幼苗养分是否充足,还需注意的是,避免肥料过分充足,导致烧苗,如若发生,可用灌排降温。施肥过程中要控制单次施肥量,尿素和氯化钾的用量最合适为3~4kg/667m2。

2.5 确保田间管理的工作质量

水稻移栽结束后,还需进行长期的水稻种植区田间管理,定期检查水稻的生长状况,如果发现病虫害对水稻存在威胁时,应立即清除病株,并根据病虫害种类进行田间综合治理。

水分管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要遵守以下标准。(1)保苗用水。移栽结束至幼苗变绿期间,应及时浇水保护幼苗。(2)晒田。在有效分蘖结束前3~5d排干水田内的水,然后在烈日下晒干水田。如果稻田有小裂缝,则应再将其暴露在阳光下5~7d。稻田晒干后,应继续向稻田中灌水,直至水位与之前水位同高的位置。(3)扬花灌浆水。水稻出现抽穗开花现象时,水田流水应保持在5~7cm,灌浆至蜡熟期间应停水,并且田间应保持湿润。(4)排水。水稻快熟时,应将稻田里的水排干,若稻田是洼地,可以将排水时间提前一点,相反,若稻田是漏水地,可以向后调整排水时间[2]。

2.6 栽插技术

水稻在栽插过程中,必须注意尽早移栽,可以有效发挥水稻幼苗的生长优势,以延长幼苗基本生长期,加强分蘖。不仅如此,在实际移栽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控制扯秧力度,用力要小,拔苗要贴近地面,减少秧苗损失,其次,要优化栽植工艺,保证位置平整、整体布局均匀,实现苗木挺直稳定[3]。

2.7 稻谷的萌发和仓储技术

通常而言,水稻成熟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糙米和谷壳。稻壳主要由内颖和外颖两部分组成,其上表面有颖尖,有的颖尖伸长成芒。糙米在植物学上称为颖果,俗称米粒。米粒一般呈白色,主要由表皮、胚和胚乳组成。水稻在氧气充足、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种子就会开始发芽,水稻发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

水稻在成熟收获以后,其贮藏也是影响水稻品质的因素,因此要掌握正确的仓储技术。稻米散装储存,稻米水分在16%左右,如果储存温度高,会导致粮堆局部受热,稻米会发霉,这时应尽快使粮仓通风,控制温度,降低水分含量,否则大米质量会大打折扣,发霉变质,不能食用,造成严重损失。稻米仓储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稻米过分干燥、加工和蒸煮方法不恰当也会对稻米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提高稻米的仓储技术。

3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栽培过程中,最大的威胁就是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病虫害问题一直是水稻种植管理的核心,在水稻生长期间,发生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要提高防治意识,把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保障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选择抗病虫水稻品种进行栽培,以及采用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无害化防治技术,选用低毒农药,使水稻中无有机磷、砷、苯衍生物等残留,以确保水稻的高品质。病虫害防治主要是为水稻生长创造优质、健康的无污染生态环境,同时,种子选取和田间管理都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选择耐寒、根系发达、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有利于降低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威胁。水稻常见病虫害有稻螟虫,稻飞虱、叶稻瘟、穗稻瘟等,具体病虫害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选择科学的防治措施,喷洒适量的农药,正确选用剂量和比例合适的农药,以增加幼苗的抵抗力,进而尽量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如水稻病害稻瘟病和纹枯病。水稻如果患病,就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因此,为避免病害侵袭,要在水稻生长周期内及时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以便尽早发现稻瘟病的症状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稻瘟越严重,所造成的后果越严重,所以,在水稻播种前需要进行集中处理,按1g强氯精兑水0.5kg的比例,稻种浸泡1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再进行水稻催芽,降低稻瘟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在水稻移栽前7d用 20%~5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g、兑水30kg 进行喷洒,也能有效预防。细菌条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发病后较难治好,所以,要在种子处理时加强预防措施,用85%三氯异氰脲酸粉剂500倍液浸稻种24h,洗净药液后催芽播种,如果在秧田期发生,采取20%噻枯唑或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667m2;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67m2;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1500倍液/667m2;14%胶胺铜水剂500倍液/667m2;45%代森铵水剂400倍液/667m2,12%施稻灵胶悬剂2000倍液/667m2;25.9%植保灵水剂700倍液/667m2喷雾,每5~7d1次,连喷2~3次,降低病害的损失,施药后如遇雨,雨后应补喷。

如水稻害虫稻飞虱和稻螟虫。稻飞虱主要靠依附在水稻植株上,吸收水稻汁液维持生存,造成稻米变黄甚至死亡,稻飞虱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稻螟虫可分为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统称为钻心虫,可导致水稻死壳、枯心、死靴、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其化学防治可用35%氯虫苯甲酰胺 150ml/hm2或10%四氯虫苯甲酰胺150~300g/hm2控制[4]。

3.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旨在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水稻病虫害。运用化学防治能够及时有效消灭水稻害虫,避免病虫害对水稻造成严重损失。然而,化学农药会影响稻田环境,危害生态环境健康,破坏生物的生存和生长环境,如果在稻田中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加,最终无法防治病虫害,所以,使用化学药剂必须不断更新品种药物,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但是这将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3.2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可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物理防治可以避免药物残留,是一种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植保方式。土壤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为土壤电消毒法;气传病害的物理防治方法采用的是具有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方法;地上飞翔类害虫通常采用光诱、色诱、味诱的组合诱杀方法结合防虫网的设置来防控。采取物理防治措施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用人工或机械处理进行防治,这种方法对水稻和土地的污染和破坏较小,然而在防治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大量时间。不仅如此,运用人工防治虽然效果较好,但处理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要,此方法更适合小农自耕田或试验田。

3.3 生态调控法

生态调控方法可用于防治优质水稻的病虫害问题,采取此方法需要系统使用和区域管理。稻农要抓好有机种植区改造方式,考虑该区水稻种植方式,确保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做到有机调控病虫害防治,保持稻田内生态多样性,对生态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可采用环保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可在稻田中养殖鸡、鸭、益鸟、蛙类等,在田埂边种植芝麻、豆类植物,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生态调控方法与生物组合防治技术融合,而饲养水稻害虫天敌的昆虫是逐步取代化学药剂、农药等传统防治方法的关键。控制水稻病虫害时还必须考虑生物学信息,例如试图干扰害虫的繁殖和交配,阻断害虫繁衍进程,减少害虫的成活率和害虫出生率,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种群的蔓延。

3.4 强化种植技能培训,提升种植管理人员的栽培技能水平

通常,在水稻生长期间,农民在自家的稻田或租用稻田进行水稻种植,然而,由于农民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对优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并不了解,只能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或喷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还有一些农民不了解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向农民宣传教育培育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提升农民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且通过教育和宣传等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正确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不仅能够消灭病虫害,还可以减少水污染和土地,减少资源浪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一些规模较大的承包企业,有关部门可派技术人员进行“上门培训”或在市区召集水稻种植户进行定期统一技术培训,使水稻种植技术水平多样化。提高水稻种植人员的水稻栽培技术水平和防治管理水平[5]。

4 结语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来源之一,在人们的饭桌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稻产量决定了水稻供应,水稻生长质量决定了水稻品质,科学合理的水稻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水稻产量,保证水稻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还能确保品质。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存在病虫害问题,必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否则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水稻种植方面,必须重视水稻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的全过程,结合化学、生物、物理和农业技术等手段,给水稻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

猜你喜欢

稻田水稻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中国“水稻之父”的别样人生
水稻种子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稻田里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