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读图时代”
2022-11-19李耀富
☉李耀富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要求语文教师要合理、科学地通过图片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对图片有依赖性,思维逻辑得不到锻炼和提升。由此来看,读图是具有两面性的,有促进教学的作用也有阻碍学生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运用,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有效权衡利弊,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有效地把握住教学的机会,又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的策略。本文以“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展开阐述,针对读图教学的利用进行探讨。
一、“读图时代”特征
(一)直观形象性
“读图时代”已经来临,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程度的便捷,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传统单纯的文字来说,读图为学生的阅读方式带来了创新,实现了从文字模式转变为图像、图画模式。“读图”能够以更加生动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枯燥乏味的文字借助图像图画的方式展现清楚。在读图模式之下,能够促使学生对文字表达的事物有更加清晰化的理解,缩短了学生与读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调动起阅读积极性。此外,图像还可以为人们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确保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感官阅读体验。
(二)高度概括性
图像当中涵盖的信息量巨大,并且其中具备一定的概括性,能够有效将阅读内容进行整合,这也是“读图”能够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图像、图画的高度概括能力是一般文字不能比拟的,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引入读图内容,可以切实增加信息传播量,并且图片不会受到语言类别的阻碍,即使跨语言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对图片当中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理解。
(三)符合阅读规律
人们的视觉神经在读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眼睛接收到的信号需要借助大脑进行处理,此种方式对物体、视觉神经具有强大的刺激性。心理学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便是听觉和视觉。图形符号等被视觉接收到之后,将符号图片的信息传递到学生的大脑并且进行保存,相比文字信息来说,学生记忆图片信息时更加扎实,不容易遗忘。此外,图片信息具备直观性、强烈冲击性,更加能够呼唤起学生的视觉感知,为此“读图”比“读文”能够更加激发起广大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阅读和认知规律。
二、读图时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制约学生能力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敏感,心理特征也比较明显,对于图片来说,是比单纯的文字学习更有吸引力的,而且大多数教师也主观地认为图文的形式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在设计教学或者制作教学方案时也普遍引入这样的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偏移,过度的被图文吸引注意力,会让学生忽视文字的知识内容,逐渐对文字学习产生懈怠感[1]。
(二)影响学生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学好语言才能更好地表达。但是,较多的图文方式教学会大大弱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减学生的语言表达次数,阻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图文的方式,有些内容用图文方式教学反而教学效果会下降,导致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利途径
(一)利用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对读图教学的优势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阅读文本理解得更加透彻。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制定教学策略,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图片优势,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观看插图的同时产生自己的思考与想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探寻阅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为学生创设符合阅读材料的教学情景,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图片信息解决实际阅读问题。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图片中的景色,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小兴安岭大致的印象,之后再让学生带着对图片的理解阅读课文,以此让学生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运用读图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让学生在观察图片后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3]。语文教材中仍然有些相对困难,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及内涵,因此,直观化的图片形式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对抽象化的内容有充分的思维想象,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小学语文阅读中,很多事物学生们都没有看过、没有经历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加生动形象地对阅读文章当中的内容进行理解认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运用读图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观潮》教学时,由于很多学生都没有亲身感受过钱塘江大潮,所以在进行文章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往往也很难深入感知文章所传递的精髓。那么,教师便可以借助“读图”来进行教学,引入多媒体视频图片,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音影图片向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参照影像图片,充分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钱塘江大潮的波澜壮阔。
(三)运用读图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语文的教材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内容,选取贴合学生实际情况或者现实生活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事情把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汉字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针对语文的逻辑表达,教师要适当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运用,让学生积极地改正,促使学生有更多正确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运用和表达。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图文有所思考和想象,将图片与文章内容做到有效结合,进而让学生的语言转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和知识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4]。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找春天》这一节课当中,教师便可以在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借助“读图”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情感。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图片,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进行语言表达,讲述自己在图片当中所搜集到的信息,有条理地说出看到的内容、内心的情感。切实借助读图,激发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读图教学方式本身具有其独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有优势又有不足,教师要学会分辨,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结构,挖掘图文的价值,以此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