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玉娥教授运用对穴组方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2022-11-19孙瑛楠王晓晗王正浩吕玉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6期
关键词:膻中景山顽固性

孙瑛楠,王晓晗,王正浩,吕玉娥

(1.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推拿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0 引言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若发作超过48小时仍未停止,则为“顽固性呃逆”。“呃逆”在现代医学中属“膈肌痉挛”,膈肌是呼吸肌群中重要一环,与调整呼吸、腹压、胃肠道的活动及二便排泄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膈肌功能异常除出现呃逆,还会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正常运行,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生活质量严重降低[2]。现代医学治疗以药物治疗、电刺激辅助等物理疗法为主,但伴随膈神经永久性损害及局部感染等风险。随着对中医药调整膈肌功能的不断深入,发现针刺疗法治疗此病绿色安全、疗效显著[3]。

吕玉娥,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吕景山先生、路志正先生,是吕景山国医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临床工作20余年,积极吸收并发扬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的学术思想,精研“吕氏对法”,针法独到,擅长运用“吕景山对穴”治疗各类疾病,疗效显著。“吕景山对穴”为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将“施今墨对药”理论运用于针灸临床所创,用穴精疏,巧妙配伍,效专力宏[4]。吕玉娥主任医师认为“顽固性呃逆”日久不愈,脏腑受损,故在调气降逆、宽胸利膈的同时,更重视调节脾胃功能,辨证施治,标本同治,疗效更加长久稳定。现将吕玉娥主任医师辩证运用“吕景山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经验分享如下。

1 病因病机

“呃逆”,古称“哕”,其之病因病机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描述,《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认为胃气上逆是呃逆的主要病机。

《针灸甲乙经》曰:“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论述呃逆的发生常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正气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此病病位在膈,胃为关键病变脏腑,但与肝、肺、脾、肾等脏腑有关。如《灵枢·经脉》云:“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从经络循行论证脏腑关系。中医外治呃逆由来已久,《灵枢·杂病》:“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此法从神论治,调神止呃。《针灸大成》云:“天鼎穴主暴喑气梗……喉中鸣。”从经络循行揭示可调肺胃气机,降逆止呃。《针灸资生经·第三》又论:“哕……灸中脘、关元百壮;未止,灸肾俞百壮。”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呃逆历史悠久,外治法仅为冰山一角,且疗效显著可靠。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的发生与膈肌局部及膈神经、肋间神经、迷走神经或颈髓3-5以上中枢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膈肌痉挛有关,属膈肌痉挛性异常呼吸运动的一种[5]。“顽固性呃逆”为呃逆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根据其病因主要分为4大类[6]:外周反射性、精神性、中枢性及代谢障碍性。外周反射性,多见于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病变部位刺激,如胸膜、腹膜及胃肠道疾病;精神性,即患者因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或受到不良暗示引起呃逆,如抑郁症患者;中枢性,即颅内发生病变致延髓功能异常,从而出现频繁呃逆,多见于脑血管疾病等;代谢障碍性,多见于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血钙、低镁血症,通过影响肌细胞动作电位、提高神经、肌肉应激性,从而导致呃逆。西医目前治疗该病药物以巴氯芬、氯丙嗪等为主,物理疗法以膈肌起搏、电刺激辅助为主,但有其各自局限性及副作用,如耐药性、易复发,甚至造成感染及神经损害,疗效一般,严重打击患者治疗积极性。而中医针灸疗法,绿色传统,基于中医独特理论体系,标本同治,痛苦小,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

吕玉娥主任医师认为“顽固性呃逆”发病日久,正气受损,虚实夹杂,应辨证施治,标本同治,气机上逆为标,脏腑失调为本,故治疗以调气降逆、宽胸利膈为总纲,兼顾护脾胃,辩证配穴调节脏腑功能,取得显著疗效。

2 治则治法

吕玉娥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呃逆”时,以调气降逆、宽胸利膈为总纲,兼顾护脾胃之气,运用“吕景山对穴”,以针刺“膻中-内关”“太白-足三里”为治疗大法,根据不同证型灵活配伍常规腧穴,取穴精简,配合国医大师吕景山所创“无痛进针法”,痛苦小、见效快。

“膻中-内关”,“膻中”,又名上气海,穴居两乳之间,为宗气之海,故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络之募穴,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与任脉之交会穴,善调胸中大气,具有调气降逆、宽胸利膈、理气散淤、止咳平喘之功,善治心胸之气病。如《千金翼方》记载: “治卒哕,灸膻中。”《针灸大成》记载噎气、吞酸、膈间有热、呕吐等证,可取膻中穴辨证治疗。从膻中穴解剖结构来看[7],主要分布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而肋间神经支配肋间肌,与膈肌痉挛相关,针刺膻中刺激肋间神经,松弛肌肉,从而调节膈肌痉挛状态。王敬德等[8]亦通过临床研究表明针刺膻中穴可改善人体呼吸状态;“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灵枢·始终》云:“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内格即阴气闭塞于内,与外阳不相协调,致阴气逆行上犯,而为胸中各病。《四总穴歌》有“内关公孙胃心胸”的记载,强调了内关在治疗胃系疾病方面的作用。内关与阴维脉相通,具有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常用于治疗心胸憋闷、呃逆、胃脘痛、内伤诸证。现代研究[9]证实针刺内关穴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交感神经,进而解释内关治疗呃逆的现代机理,且多项现代临床研究[10]亦证实,内关穴治疗呃逆疗效极佳,且治法多样,包括单纯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二穴伍用,并走上焦,开胸散结之功益彰,对胸中大气紊乱,气机郁结,窍络痹阻,气质血虚引起的病症均有良效,吕玉娥主任医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呼吸、消化系统疾病,配伍三阴交后又可用于治疗心脏疾患。

“太白-足三里”,“太白”,脾经之原穴,《会元针灸学》曰:“太白者,脾之和也。”此穴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胀、活络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脾胃、肠系疾病等。《难经·五难》曰:“中也者,调和上下之枢机”,论述脾胃为人体气机之枢纽,针刺太白可健脾理气补虚,又可促进脾气之运化。临床气或血不足之证,均可用之。现代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太白穴”可明显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促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从而改善脾虚证;“足三里”,胃经合土穴、下合穴,又是四总穴之一,能调理肠胃、理气消胀、行气止痛,常用于治疗各种胃肠疾病,又可健脾和胃、降气平喘,用于咳嗽痰喘及气逆之证。现代研究[11]表明针刺足三里可以通过胃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调节内脏自主神经,通过平滑肌传导波,作用于膈肌,使痉挛的膈肌趋于正常。还可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酶活力,进而提升脾胃功能。二穴参合,太白升清为主,足三里降浊为要,一表一里,一原一合,一升一降,共奏调气降逆止呃、健脾和胃之功。吕老曾用此二穴治疗一呃逆病例,仅行针10分钟,患者呃逆停止,再无复发,可见二穴配伍之精妙。

3 病案举隅

患者弓某,男,67岁,于2021年9月2日就诊。主诉:反复呃逆4月余。病史:4月前饮食过快出现呃逆,呈持续性,呃逆声高,气涌有力,昼夜不停,无法入睡,进食困难,伴恶心,偶有呕吐,无腹痛、反酸、胸闷,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多次口服中西医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稍好转后,过几日即又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就诊。现症见:反复呃逆4月余,纳寐差,精神差,舌质暗,苔厚腻,脉沉滑。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控制可;脑梗死后遗症6年余。中医诊断:呃逆 脾胃虚弱 痰浊中阻。西医诊断:膈肌痉挛 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治则:调气降逆止呃、健脾和胃化浊。针灸取穴:(均为左右取穴)主穴:膻中、内关、太白、足三里。配穴:丰隆、中脘。操作:膻中斜刺0.3-0.5寸,使针感沿中线向下传递,内关直刺1寸,均施以捻转泻法;足三里直刺1.5寸,太白直刺0.4寸,均行捻转补法;中脘直刺 1.2 寸,丰隆直刺进针 1.5寸,均行提插泻法,上述针法均行针1分钟,此后留针30分钟。针刺期间呃逆未发,起针后嘱避风寒,慎起居。2021年9月3日就诊诉呃逆频率较前已大幅减少,继续同前治疗,但行针时间延长至2分钟。2021年9月4日三诊,已基本无呃逆发生,夜间寐可,纳可,查体:舌质红,苔稍腻,脉正常。同二诊手法,继续巩固治疗。随访1周,呃逆未再发作。

按语:本病例属中医“呃逆”范畴。分析病情如下:其一,本案患者年事已高,肝肾亏虚,加之呃逆日久,脾胃受损,脾胃升降运化失常,胃失和降,致痰浊内生,继而气郁痰阻,成痰浊中阻之象;其二,日久脾胃虚弱,健运失职,故可见不思进食;其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神失养,心脾又互为母子,脾病及心,加之呃逆不止,故患者夜寐不安,结合舌脉,辩证为脾胃虚弱兼痰浊中阻。吕玉娥主任医师标本同治,取“膻中-内关”调气降逆、宽胸利膈,“太白-足三里”降逆止呃、健脾和胃,前者行强刺激捻转泻法,后者行捻转补法。又辩证配伍“丰隆”“中脘”,行捻转泻法以化痰降浊。“丰隆”,足阳明胃经络穴,别走脾经,脾为生痰之源,故此穴为祛痰要穴,可清降痰浊,调和胃气;“中脘”,胃之募穴,具有调升降、和胃气、祛湿化痰之功;二穴伍用,前者清降为要,后者健运为主,相得益彰,健脾燥湿化痰之力倍增,国医大师吕景山常用此二穴配伍治疗痰饮诸证,颇有苓桂术甘汤温药和之之意。二诊时,患者症状及舌脉好转,故加大行针力度,乘胜追击,攻邪扶正。三振时,患者基本无碍,再行前法巩固疗效,并嘱其切勿劳累,注意饮食,以防复发。

4 小结

“顽固性呃逆”日久难愈,患者深受其害,吕玉娥主任医师运用“吕景山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构思巧妙,标本同治,以调气降逆、宽胸利膈为总纲,兼健脾和胃,并辩证施用补泻手法,使气达病所,胃气复通降,又固后天之本,疗效稳定,不宜复发。下一步将继续探讨“对穴”结合“对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呃逆的新方案,以获得更加良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膻中景山顽固性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顿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顿足”
每天做做养心操
功亏于溃
专注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