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理念下中医人才培养的时代审思

2022-11-19黄海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药育人学科

黄海鹏,李 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强调要加强“新医科”建设,培养适应新技术、能够运用交叉学科解决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新医科”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更是新时代医学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关键命题和特殊使命。作为医学教育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人才培养,也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适应性转型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中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因此,立足“新医科”医学教育新形式,从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培养体系、人才选拔、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过程、育人环境、评价体系等九个方面对“新医科”中医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地探讨,以期实现“新医科”教育的根本意义。

1 精细中医人才复合型培养目标建设

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方向,具有导向价值[2]。当前,中医药发展处在新的历史机遇期,社会发展与人类健康的不断变化,对中医药多元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人才培养需借鉴新医科理念内涵,匹配大健康时代中医药人才多样化需求,以培养具有中医药原创理论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中医药全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四者的有机融合。1)以广博的专业知识为前提。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趋势,系统掌握以中医理论体系为基础的全科医学知识,具备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支撑,对新兴医学领域前沿知识具有较强的敏锐性。2)以扎实的全科技能为保障。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需求,具备中医整体辨证思维、临床技能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能够运用已有专业知识进行临床全科诊疗。3)以卓越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事业在人民健康服务、社会发展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4)以全面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具备崇高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具有成为本行业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能够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党和国家医学事业中,为实现“大医”之梦不断奋斗。

2 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中医人才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保持良好运行的强大动力,支撑、维系着中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制度作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在中医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建立国家、中医药院校、医疗机构及管理部门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制度改革,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治理结构。1)统筹国家及社会人才配置资源。以驱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主线,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中医人才外部保障机制建设,完善中医药在重大新兴技术装备、人工智能、临床诊疗等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推进中医人才培养在医学教育中的战略定位,提供中医人才培养的服务支持和人才培养成果的转化渠道。2)推进中医药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发挥教学、科研、实践等协同增效作用,构建适合中医人才培养的多部门协同管理结构,加强导师制、学分制、书院制的落实跟进,使其在彰显学生个性特色的制度环境里进行人才培养。3)各级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管理部门形成合力。给予中医药人才培养全方位投入保障,加大对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新兴专业等投入力度,精准对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医科”中医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搭建促进中医药人才共享交流协同创新平台。

3 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立体协同

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活动过程,是提升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包含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3]。中医人才培养应建立医教协同、产教融合立体协同的培养体系。1)构建中医“整合医学”新模式。将现代医学领域新趋势与中医人才培养实际有机整合,加快中医教育由治疗为主转化为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教育理念建立,促进医学教育由 “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向以“医文、医工、医理交叉学科支撑”的整合医学新模式发展。2)开辟多模式人才培养新途径。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师承教育、9年制、“5+3”、5年制多模式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个性化发展,完善模块化全程育人管理模式。3)深化医教协同体系转型。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着力加快中医药医教协同创新,充分利用院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创新平台,促进医教协同资源整合,拓宽医教协同创新渠道,为中医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科研硬件支撑,提升中医药院校科研整体实力。

4 创新中医人才培养自主选拔机制有序发展

人才选拔是人才培养的起点,是落实高校办学任务的关键环节[4]。“新医科”对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基础知识、创新能力以及研究视野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5]。高等中医药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以“自主选拔,多元录取,滚动淘汰,综合评价”为原则,创新中医人才培养自主选拔机制。1)推进中医学科自主招生选拔。以中医人才特征为重要参考内容,通过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多方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医人才选拔,注重学生的中医兴趣、综合能力及发展潜质考察,重点挖掘有特殊中医学术专长和有突出培养潜质的学生。2)完善动态选拔机制。定期进行中医人才考核,根据综合考核结果进行优胜劣汰,对于后期建立中医兴趣且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进行再次选拔,择优录取进入中医人才培养班。3)建立综合评价考核体系。突出中医人才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加强评价标准、测量方法和招生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5 强化中医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学科建设,是中医人才面向中医药现代化,主动适应全球工业革命和生命科学革命新趋势的必然需要。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学科结构的调整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趋势[6]。中医人才培养应建立多学科交叉范式,强化学科师资队伍与平台建设,培养中医人才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强化中医内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以中医学为核心的中医专业学科体系建立,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形成以中医基础学科、特色专业学科为主的中医学科内部交叉结构,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科专业探索点。2)强化中医学科与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分层次、多靶点构建多学科集群体系,凝练学科方向,紧扣学科内容,拓展学科科研服务面,在中医药原创理论、关键技术装备、重要诊疗设备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提高中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3)强化中医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开办智能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全球健康医学等新兴医学专业,深化“中医药+”前沿学科交叉体系。4)强化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抓好现有教师对中医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转型,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过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活化教师归属,增强师资队伍专业定力、释放培养合力、培植教学动力、激发创新活力。5)打造学科平台。积极培育国家级“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和新的学科增长点。

6 丰富中医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良好的课程体系是完善中医人才知识储备及能力提升的基础,是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实施过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医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块、课程特色四维度入手,深化课程内涵。1)强化课程目标。以中医人才全科能力培养为重点,着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课程育人价值,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引导中医人才建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内化课程内容。构建以“中医为主,西医并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着眼健康全周期的课程,注重中医课程与新兴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拓宽中医专业课程的深度和时代前瞻性,提高课程内容的精细设计及需求匹配度,积极开发与中医学科相契合的特色“金课”。3)优化课程模块。构建由通识课程模块、中医基础课程模块、中医专业课程模块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整合,实施灵活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层次的课程修读,确保各课程单元之间的同频共振。

7 突出中医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过程

中医人才培养体现高度个性化的培养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中医人才培养基础环节,承担着最重要的育人任务。在中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重点在于创新思维和个性特点的激发,通过良性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1)创新“以生为主,以师为导”的教学理念。倡导思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增强中医人才对中医核心思想的深层次理解,培养中医人才独立思考、创新求索的科学精神,根据中医人才的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及兴趣特点,结合教师教学特色进行因材施教。2)拓展线上线下多维互动教学形式,通过PBL、翻转课堂等新颖教学方式。提高中医人才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中医人才全科能力培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推动教学方法革新。3)注重临床实践教学。构建“边学习,边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医人才灵活运用经典理论,并用中医思维进行临床诊疗能力。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实现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过程与岗位标准对接、培养重点与能力提升对接、培养模式与职业发展对接,全面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注重社会能力提升,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以及生活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反馈、强化或修正。

8 优化中医人才培养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培养中医人才、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人才培养的实施载体,要充分挖掘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要素育人场域,优化中医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与“硬实力”,提高中医药实践平台育人价值,为中医人才成长创造充足的空间。1)多向发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软环境”。打造独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学环境、人文环境与德育环境,充分凸显中医药文化底蕴,发挥育人环境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美育功能,用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促进中医人才成长成才。2)多维联动打造综合育人平台“硬实力”。依托医院、医疗中心等课外实践平台,注重培养中医人才全科诊疗能力及临床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中医人才临床服务能力提升,采用校企合作吸纳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高科技企业与中医药高校共建实验室,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常态沟通机制,发挥平台作用,建立绿色通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就业创业平台,立足中医药学科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打造具有中医药优势特色的“中医”创新创业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中医药示范项目孵化,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指导中医人才参与创新创业,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中医人才就业为导向,强化中医人才需求供给侧改革。拓宽校企合作平台渠道,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产教融合、共建专业、订单培养”方式为中医人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9 建立中医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科学、规范、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不论是专业培养、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效果、实践环节,都需要过程化的质量评价。建立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应该以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社会性价值,针对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多方位质量评价,以保证各培养环节的有效实施。1)量化中医人才培养评价指标。建立完整“选拔、培养、管理、监督”机制,对中医药人才进行分阶段、多层次、多元化的综合考评,量化评价指标,建立以科研创新、临床实践、应用发展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满意度,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着眼中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特征性要素,建立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性的考核。2)构建多方参与的评价主体。结合中医人才、社会医学及行业发展需要,组成第三方人才评价系统。搭建毕业生质量评价沟通渠道,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公众等主体的评价,能够全面、完整、有效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状况。对学校内部教学质量、学术氛围、学习风气等各方面进行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考核等公开透明的方式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中医药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超学科”来啦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