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中西医汇通特点研究
2022-11-19丁子惠
廖 颖,丁子惠,李 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伪满时期(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对1932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成立“伪满洲国”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阶段的统称[1]。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中医药文化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下,受到了西医的巨大冲击,在医药教育、医事制度、医疗、医籍杂志、学术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自此开始了中西医汇通的进程。伪满时期中医药文化与西医的碰撞与汇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医药教育
1.1 教育机构
伪满政权成立前,中国东北开设有正规的中医私立学校。日本占领东北后,为满足“伪满洲国”与关东军对医药人才的需要,创办了多所医学教育机构,大力地发展西医[2]。这一举措给当时东北的中医药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中医人士为反击这一现状,先后成立了汉医会、汉医讲习会、中医学社等新式中医教育机构,以期为中医的前进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后续力量。
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为培养具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型中医人才,除了传统的中医经典课程外,这些新型中医药教育组织还开设了西医相关课程,如解剖、病理、药理学等,重视中医基本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地学习西医先进理论技术[3]。众多新式中医学校的兴起与发展,打破了传统中医师承或家传的教育模式,扩大了接受医学教育的人员规模,提高了当时中医的理论水平,增强了治病的综合能力,促进了中西医的融合和汇通[4]。
伪满时期的这种中西医结合、群体学校式中医教育模式影响了后世,现代的中医药教育,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育方法,都与当时的教育机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延续性,现代中医药院校施行的中西医结合教育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需注意的是,中医药作为中华的优秀特色传统文化,中医的教育应将中医药重点化、突出化、特色化,避免厚西薄中,要正确适度地将中医教育“科学化”。
1.2 教材
教材是教育领域知识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伪满时期,伪满政府改革推行新的中医考试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许多西医考试科目,相应地,在教材的编写中也加入了西医的各科基础知识,在重视中医经典的同时也注重与西医的结合。
汉医会成立的“满洲中央汉医学讲习所”,其将经售的19本中西医书籍作为参考教材,其中涵盖了《医宗金鉴》《本草备要》《温病条辨》等中医教材,以及张继有编写的《法定传染病提要》《简明解剖学》,阎德润编写的《生理学辑要》等西医教材[5]。其中张继有编写的教材内容,将中医理论知识结合现代西医的特点进行了的阐述,突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使学生们更好地将中西医融会贯通,掌握与运用知识。此外,高仲山等在创办哈尔滨汉医讲习会时编写了教学讲义与中西医教材书籍等;陈佐宾及其门人也编写过《解剖学绪言》《初等诊断学》《霍乱疟疾合论》等中西医教材。
现代中医药院校的教材在编写风格上有一定的传承。虽然在知识、格式等方面不断更新,但总体上仍分为中医与西医两个部分,内容上中西医相互补充完善,中医教材中加入对中医相关内容现代医学研究的阐述和解释,如每味中药后增添有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扩展应用,西医部分亦附著有中医的药物、理疗等治疗方法内容,以便学生中西兼修,共同发展。
2 医事制度
2.1 医师
东北地区的中医,最初主要是以“走方医”的形式存在,多聚集于城市,有多样的传道授业渠道,药铺是他们学医的重要场所[6]。“伪满洲国”建立后,伪满政府要求中医学习西医知识,与此同时,一些接受西医教育的医生也开始关注了解中医,在中西医不同思维的碰撞中,人们尝试用新的视角看待与思考中医,中西医汇通思想由此逐渐形成。
以东北名医张继有为例,早年一直接受的西医教育,自学中医后发现,中医的理论与思维方式时有与西医互补之处,并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之法。作为我国较早倡导中西医结合之人,张继有致力研究中医的改善之法,去其糟粕,存之精华,取洋医之长,补汉医之短,使中医科学化。张继有以现代医学视角,解读、研究、传承和发展中医,倡导走中西汇通之路,促进了伪满时期的中西医汇通[7]。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伪满的中医家积极自省,抛弃自私保守、固步自封的传统职业观,以其开明、先进的思想,积极接受并学习西医的先进知识,并积极分享经验,互相交流促进,共同研究中西医汇通的方法,在中西医理论的相互为用、临床的相互结合等方面勇敢试错,共同探索了一条中西医汇通的发展之路,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中医医疗、教育以及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打下了基础[8]。
2.2 医师考试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政府试图彻底根除中医,停止了中医考试。但日本无法轻易将当时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中医压制和废除,因此伪满政府对中医实施了既限制又利用的政策。在打压中医发展的同时,强迫中医参与训练,学习简单的解剖生理知识,简易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常用西药的性能和注射方法等,以便为其所用[9]。
1936年11月颁布《医师法》后,为提高医疗人员素质并方便管理,伪满政府又相继出台《汉医法》《齿科医师法》和《药剂师法》等法律法规。1941年8月1日,伪满政府为加强中医质量,同时吸纳兼具西医常识技能的中医人才,弥补医师数量的不足,又制定颁布了《汉医考试令》和《汉医考试令实施细则》,只允许中西医兼修者获取执医资格,严格阻碍限制了中医特色人才的选拔[10]。
考试科目上,为让中医参与公共卫生和防疫工作,为其殖民统治服务,伪满政府制定的考试内容,除中医基础理论外,还有不少西医学的内容。故为取得从业资格,中医学者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西医的学习成为必须,加上考试的苛刻程度,使得当时的中医人才选拔异常艰难。实际上,这种医师考试制度是通过加重对西医的考察,来阻碍中医的发展,加强日本统治者对中医的改造与管控,加速中医的“西化”[11]。
伪满后期,经过长时间广大中医从业者的强烈抵制,中医医师考试内容明显增加了中医的比重,中西医内容的学习与考察程度逐渐适中,为后世的中医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提供参考,经过慢慢改良发展,形成了如今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当然,现代的中医考试制度仍在不断完善,推行了如降低参试门槛、突出中医特色、注重考察临床综合能力、中西医分试并调整比重等措施,以期选拔出更多新时代的中医特色人才,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2.3 医院科室
伪满期间,日伪政权在东北推行现代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大力建设和发展西式医院,同时,将其本国西医派遣至东北,带来大量西医西药,企图以此压制中医,推动西医的发展和普及[12]。尽管日伪设立的医疗机构与卫生设施渐趋完善,但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仅限于日本人和部分有权势的中国人,故中医诊所和中药铺仍是大多数普通人偏向的就诊场所。
伪满前期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中,并无中医的立足之地,其出台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亦主要是为西医服务。1941年,经过中医人士的不懈抗争并力证中医药强大的疗效作用后,日本政权管理的长春市第一医院,成立了第一个中医科室,表明了日本人对中医的基本认可[13]。同时,此时期的中医院亦不再只是单纯中医行医诊治的地方,而是开始有限度的容纳西医,进行分科诊治,有些医院即使不是中西医并行,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添加有简易的西医设备,如听诊器、温度计等。自此,医院按治疗手段区分科室,医生亦不再内外妇儿兼治,而是病有专擅,在此基础上,慢慢建立完善为现在的中医院制度。
现代的中医院分科明确、中西医结合诊治、制度严明、办事高效,但与西医院太过仿效,在突显中医诊疗特色方面还需加强,例如大力发扬骨科、妇科、儿科、治未病科等中医优势科室与特色治疗;开办名老中医专家门诊;创新开发更多中医特色疗法与药剂;院内院外多加普及宣传中医理论知识,营造更加浓厚的中医氛围等。
3 医疗
3.1 药物
伪满初期,治病主要仍是依靠传统中药的作用,西药无法生产,来源主要依赖进口,数量少且价格昂贵,但其输入仍对中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新京为例,原中药铺为多,西药房较少,在伪满政府对日本出台一系列免税政策后,日本药逐渐占据了市场。战争爆发后,为解决西药愈加供不应求的问题,伪满政权开始注重对中药的开发与管理,并成立了一系列汉药统制组合,但当时东北制造西药的药材亦十分缺乏,许多日本人便用中药粗制滥造西药在市场上售卖,中药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代用品[14]。
药理研究与中药现代化发展方面,张继有医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西药药理,在《医林》杂志中重点介绍过山药、大枣等70余味滋养类中药,他编写的《最新汉医药物学》与《东洋新汉医学》也是以中医中药为主体,结合西方药物学知识,解读中医的药材与经方,促进了中西药物学知识的融合,使药物学理论更加完善,给当时的药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启发与影响[15]。
药物临床应用方面,在了解掌握西药药性与用法后,当时的中医师也常在诊疗中将中西药合用协同治疗疾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医汇通,而药物的中西医结合运用思想也一直沿用至今,在临床提高疗效,减轻去除毒副作用方面展现出了很大优势。
3.2 卫生防疫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鼠疫、霍乱、天花、结核、麻风、性病等急慢性传染病流行,严重危及健康。日本政权为了自我保护,在东北构建了现代卫生防疫体系,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开展了全面的卫生宣传教育[16]。当时的卫生防疫组织中,存在着不少掌握先进现代医学技术的日本人,他们开阔了人们的医学视野,对于当时相对封闭的东北来说,启蒙了民众现代化的思想,为中西医结合的卫生防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卫生防疫虽然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同时,也为东北带来了西医先进高效的卫生防疫理论与手段,改善了当时东北的卫生状况,保护了居民的健康与生命,推动了东北地区卫生防疫事业的进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医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现代的卫生防疫手段大多延续发展了之前的形式,通过健全的卫生防疫体系,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以及卫生宣传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的传染病早已扼杀在摇篮里,在阻绝疫病的传播上主要采取现代化隔离防控方式,治疗上则常是中西医结合进行诊治。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为例,消杀隔离主要使用现代化防控器具,西医在提高抢救成活率,维持病人体征等方面成效明显,而中医特色的防护与有效的后续治疗也为疫情的阻断和病人的预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加上后期防治新冠药物的研究开发,都体现出了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4 医籍杂志
伪满初期,东北在日伪政府的文化统治下,书刊报纸等行业被严密监管,且在其发展西医,限制中医的政策下,中医药方面的文献书籍更是查禁的重点,大量中医药报刊被关停,中医药书籍被焚毁,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中医学术的发展。
后期,通过中医界人士的努力,中医杂志社得以开办,《卫生月刊》《东方齿科》《东北卫生通讯》《东北医学》《民众医学》《满洲医学杂志》《医务生活》《医学汇刊》《医林》《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月刊》《东方医学杂志》等中医相关杂志书籍开始出版,《简明解剖学》《洋汉合璧生理学辑要》等西医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也大量出现,为人们学习新式医学提供渠道,促进了中西医汇通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17]。
《医林》双月刊,由汉医会创办发行,发表文章多达470余篇,其发表的论文侧重中医经典理论以及各科的经验研究,此外着重关注西方医学的学习、中医生存与发展的讨论等,是伪满时期众多医家沟通中西、研究发展中医的前沿阵地[18]。
伪满时期的医籍杂志记载了当时医家的临床经验以及对中医经典的理解等,反映了当时中医医家的学术特色,且具有日伪改造,西重于中,中西汇通,传承流通的特点,有效地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加强了中西方医学的交流与汇通,留存下来的医籍杂志也为现代了解研究伪满时期中医药文化的变革与特点提供了参考材料,包含有可观的学术价值。
5 学术发展
在学术成果方面,虽受东北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限制以及医学教育机构缺乏的不利影响,中医的学术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伪满时期的中医团结联合,在各地讲习会、研究会等团体之间交流学习,在各类医籍杂志上发表文章,这些文章如实地记录了伪满时期中医学术研究状况与成果、中医药行业情况等内容,为伪满中医的学术研究和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
李磊教授通过对《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月刊》研究分析,精炼地总结出伪满时期中医学术的以下几个特点:1)从学术视角关注中医自身规律;2)研究中医经典,传承中医学术;3)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中医学术;4)面对卫生防疫问题,拓展中医学术领域[20]。
中医人士坚持经典,同时吸收新传入的西医学知识对中国传统的医学古籍进行解释和阐发,发扬传统中医,并在与西方医学的相互印证中,改正错误,启发思想,为后世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调,逐渐形成现代百家争鸣,中西结合的精彩局面。
6 分析与展望
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时期对东北实施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但其也在客观上不自觉地为东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伪满之前,传统中医面临着医学水平长期没有明显进步、师承相授的困窘、公共卫生不力、医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等重大问题,当时东北中医药的发展进度缓慢,甚至长时间停滞不前[21]。而伪满时期日伪主张的西医对中医药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传统中医开始思考自身的生存命运,在中西医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开始站在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医,谋求未来,学习借鉴日本殖民者带来的现代医学知识与技能,为己所用,并逐渐走上中西医汇通的发展之路。
伪满时期,西医在医药教育、医事制度、医疗、医籍杂志以及学术发展等方面都对中医药造成了影响,使中医药文化发生了变革,加快了中西医碰撞与汇通的历史进程。西方医学的传入,给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传统中医药造成了打击,为求生存与发展,中医界尝试与西医在各方面进行了汇通,由此衍生出了中西医结合式的新型教育、医疗、文学等,使当时的卫生医疗、社会进步、学术发展等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我们应以史为鉴,加深对中医自身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更好地保留传承中医,促进中医的发展。
新时代有新的医学需求,现代医学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无药可施、无钱可用的困境,随着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国际医学界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以“上工治未病”为医学目的的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学。故我们在面对当今世界医学的这种变革与现代中医药身陷囹圄的发展状况时,必须以客观的态度去审视中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努力解决中医发展中的困难,借鉴历史经验,寻求未来中医发展的道路与方向。
伪满时期中医药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提醒我们,现代中医必须加强与西医等其他学科的交流,深化汇通,才能适应世界医学重新调整医学目的和改变医学模式的需要。同时,坚持中医的思维方式,推进中医特色的科学研究,提高汇通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等也至关重要。在新的时代,中西医的碰撞与汇通仍将贯穿于整个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未来的医学,将是中西医结合主导的,具有汇通优势的新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