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11-19杨再红

南方农机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丘陵农业机械山区

杨再红

(湖南省泸溪县农机事务中心,湖南 湘西州 416100)

丘陵山区农户除了种植一些粮油作物以外,还会种植中药材、蔬菜等农作物。和平原地区相比较,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不仅影响粮食安全,同时也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如何加强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与粮食生产效率提升,是在农业生产中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1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特征、土壤特征和种植模式多样,各区域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导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北方平原地区作为主要的产粮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地块集中分布,农业机械生产较易得到推广且能较好地发挥优势。而丘陵山区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存在地块小且零碎分散、坡度大、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很难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1]。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于2019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典型丘陵山区省份农机化扶贫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丘陵山区省份农机总动力达到4.4亿kW,比2012年增长2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2012年提升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有力支撑了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建设、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致富。从现状来看,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丘陵山区目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不足50%,西南丘陵山区仅为29%,远低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水平也不高,与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的迫切需要尚有不小差距[2]。

1.2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2.1 地理环境制约

首先,由于山地特有的地形地貌,导致耕地坡度大、面积小、不规则,这样的耕地特性不适合传统的大中型农机,制约了农机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虽然目前已有少量的轻型小型农具,但是由于其适用性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原因,无法充分发挥机械化的优越性,无法大面积推广。其次,山地多为梯田式耕作,田块间落差大,田间互通道路或狭窄、坑洼不平,或无机耕道路,这就给农机进入田间带来了困难。最后,丘陵山区尤其是南方降水密集的丘陵山区,土壤湿度大,容易黏着农具,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甚至使设备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总体来讲,丘陵山区地形条件差,普遍存在地块细碎凌乱、坡多台多埂多、形状不规则等问题,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3]。

1.2.2 种植种类多样化,综合机械化率低

根据《全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监测报告(2020年)》,目前我国丘陵主要集中在西南丘陵山区、南方低缓丘陵区、西北高原地区这3个区域,这3个区域粮食播种面积合计占比42.27%,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合计占比66.10%、薯类播种面积合计占比77.6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合计占比57.43%、糖料作物播种面积合计占比89.64%、蔬菜播种面积合计占比59.93%。农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较多,普遍采用传统的套作、间作等种植模式,农艺烦琐,农业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多样,机具研发需要攻克的难题多且复杂,农机农艺相脱节,一些品种不适合机械化作业。以马铃薯为例,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生长在丘陵、山地等土地较为贫瘠地区,而这些地区不适合常规的机械化耕作[4],因此,我国的马铃薯机械化率一直未能有所突破,2018年全国马铃薯综合机械化率仅为42.61%。相比之下,主要在平原地区种植的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89%。又如平原地区的山东省2020年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接近90%,而山地丘陵地区的贵州省2020年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约40%。

1.2.3 适用农机十分短缺

我国的农业机械多以中小型机械为主,大中型机械较少;常用粮食作物机械较多,经济作物机械则较少;而在农业机械中,又以动力机械为多,配套作业机具则相对较少;在作业机具中,耕作机械和种植机械相对较多,而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秸秆处理机械则较少,农机发展结构不均衡。适合山地使用的农机种类、数量较少,主要以中小型农业机械为主,而小型农机多以小型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为动力,功能相对单一。而且中小型农业机械多以背负式结构为主,即以拖拉机为动力和底盘的基础,将农业机械的结构安装于拖拉机之上。这类农业机械虽然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作业要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但是由于受到拖拉机结构的限制,很多先进功能和新技术都无法在这些机型上实现;再加上农机生产企业的研发侧重点本来就在大型农机上,导致了中小型农机与大型农机的技术先进性差异越来越大[5]。

2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

基于上述对丘陵地区在实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限制和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从三个角度来阐述丘陵山区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发展路径。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丘陵山区由于田块较小,且存在不规整的情况,田间的道路也不够宽阔,路面不平,坑洼较多,农机具难以通过,导致其农业发展难以向外延伸,降低了整体农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已经成为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6]。因此,丘陵山区可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应用适用性为根本,结合现有农田建设对于丘陵山区中的农田开展规范化的田园管理。如在适合工业发展的地区,将零散的农田重新整理和规划,保障每一块农田的方整性,集中原本分散的土地,便于后续农田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的实施。

同时可学习发达国家的土地改良经验,将土地实施规格化与标准化管理,并配套相关的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田地可适合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开展相关作业。而实施过程则可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现有的农田,尽量按照“小田变大、角田变方、坡田变平”来合理改造现有的农田结构,真正形成“适机农田”的形势,也为全面实现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打造坚实的基础设施基础[7]。

2.2 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

“农户自愿、国家政策支持、农机具私有、农机具专业经营、以市场机制运行、农民共享”等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以农机化经营为代表的“租赁服务”是实现这一特点的重要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8]。因此,要结合丘陵山区的实际情况,培育和发展适合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和不同产业的农机具产业;为满足不同生产模式的需要,构建合理的农机具体系;按照总量适度、布局合理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农业机械产品的布局和优化,选定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服务业。

一方面,针对丘陵山区小而散、作物品种多的现状,应大力发展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为周边农户提供耕作、栽植、收获、植保、加工等农业机械服务;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要大力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综合服务机构、新的农业机械服务机构,以满足本地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要[9]。

2.3 示范推广农业急需的农机装备与技术

示范推广是促进丘陵山区新农机、新技术推广的关键,因此,在丘陵山区开展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具与技术的试点与示范,将加速丘陵山区的农机化进程。但丘陵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作物种类繁多,种植制度复杂,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的推广。

1)改善农业示范推广的工作环境,突出解决资金及场地投入、示范农机具操作方法、推广人员动手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把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10]。

2)按照山区粮油、茶叶、蔬菜的要求,加大农机示范基地的建设,对农产品、食用菌、畜禽、水产等农业主导工业的发展实行“机器换人”的示范项目,建立“机器换人”的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并采取“为农民看、为农民服务”的办法,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

3)建立农业机械推广系统和推广机构,构建起广大农机科研教学单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企业等积极参加、创新、协同的农机推广机制,坚持“一主多元”,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机技术推广,促进农机新技术普及[11]。

2.4 加强政策扶持,强化人才培养

丘陵山区所在地的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全面掌握国家对于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政策倾斜内容,结合实际,切实将补贴资金向丘陵山区地区倾斜。丘陵山区的基层政府也应加大对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机发展扶持政策体系,满足丘陵山区农机实施和农业发展对于资金的实际要求与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机生产安全培训、推广和维修、管理等机械化体系,提升农机安全推广和监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素质,为农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12]。

3 结语

综上所述,应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研究影响农机化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体系,构建符合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以高新的技术、高水平的管理、健全完善的制度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丘陵农业机械山区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山区
适宜丘陵山区发展板栗生产的关键措施
丘陵地区枣树栽培及管理技术之我见
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现代农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