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吉林省城市智慧养老服务现状探析
——以ED区为例

2022-11-19李玉涛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智慧

李 群 李玉涛

(长春人文学院社会福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高密市至诚学校,山东 高密 2615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开始成为养老的重要方式。智慧养老服务是指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等方面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和管理,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技术与老年人的智能交互。智慧养老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多个层面完善现有的养老模式,提升养老品质。并且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老化智能设备解决养老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降低了养老服务的成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和高效,同时运用实惠便捷的包对点服务形式,从家庭及社区层面创新社会保障形式,满足老人多层次需求。

1.研究背景

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剧增与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养老服务需求多元与供给结构性失衡等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促使着多样化养老服务的产生与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推进智能养老服务的完善。

2011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此后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中提到“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字样。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 年 )》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这些政策与信息出台都标志着智慧养老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智能设备是智能养老行业区别传统养老最大的部分,在智能养老设备方面,2019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9〕292 号 )。《意见》指出要发展功能性老年服饰服装、智能日用辅助产品、安全便利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适老化环境改善产品。

2021年1月,中国老科协与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发布《智慧助老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在中国科协指导下,在各级老科协和科协科普部共同努力下,通过组织推动、多方联动的方式,按照个体互助与组织推进相结合、自发分散与统一集中相结合、基本保障与按需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扩大数字技能普及范围、强化服务能力,提高包括老科技工作者在内的老年人数字技能,让广大老年人更快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2.吉林省城市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2.1 调研概述

ED区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市辖区之一,位于城市中心城区东部。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ED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长吉一体化的起步区,新区的联动区,空港经济的门户区,区位特点日益显现出强劲的发展优势。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ED区常住人口522453人,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2.39%,15-59岁占比69,52%,60岁以上占比18.09%,65岁以上占比11.95%。数据显示,ED区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ED区老年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2.1.1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人口总量基本保持不变,60及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长迅速,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化水平不断上升,“空巢”家庭的增加使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ED区作为城市中心城区,人口流动力和人口吸纳能力不断上升,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大家庭模式逐渐向小家庭模式转变,老年人与子女生活的家庭结构逐渐减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有11.74万人,老龄人口逐渐增多,因老年人丧偶等原因独居的老人比例进一步提升,并且大家庭模式逐渐向小家庭模式转变,说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冲击,导致社会养老负担逐渐上升。

2.1.2 政府的智慧养老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近年来,ED区在扎实做好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满足全区72807名60岁以上老人基本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发掘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势,通过 “互联网+”和大数据持续加大政府投入,努力争取上级试点任务,积极引入以智慧华川北京养老公司为代表的全国健康养老龙头企业,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完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便利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和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健康指数。2020年ED区被民政部、工信部、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2.1.3 智慧养老措施实施不断完善

政府不断完善智慧养老服务的措施,为智慧养老服务保驾护航。一是积极构建区域智慧健康养老系统。ED区建立了三级服务管理平台,以区养老服务中心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各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系统为基础,以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为辅助的社区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二是促进智慧健康养老落地实施。ED区与辖区内的医院合作,推广互联网医院,开展远程问诊、上门就医、健康管理等服务,覆盖全区47个社区,与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在25家养老院安装了智慧用电监管和视频会议系统,开展了紧急呼叫服务试点工作,服务约850名独居、空巢老人,连续4年为全区80岁以上老人购买居家养老订制化服务。三是在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建设和具体实施方面,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运营管控及数据处理中心。搭建社区门店连锁运营管理系统、终端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社会服务资源对接管理系统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管理,及时、安全、准确地存储客户及相关服务数据,调度平衡服务资源,实现了时时有管理、事事有痕迹。

2.1.4 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

通过建立ED区智慧养老平台,创新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一是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依托吸纳资源,进一步完善ED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为老服务功能多样化,资源整合分配能力高效化,实时管控能力精准化。将老人由纸质信息变电子信息,由查找信息变即时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直接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特殊群体老人、90岁以上老人进行综合信息研判,实现养老服务实时监控、实时管理、最大化信息资源的使用。二是通过电子网络信息平台把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实施服务,链接省外机构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整合,更有效地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养老服务,最大化地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三是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智慧养老。为延伸和升级传统养老模式,区政府建立ED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通过企业出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购买和监督服务模式,整合辖区养老机构资源、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打造ED区建立信息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既可以远程连接到养老机构,也即将链接到8家居家养老门店,实现“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智慧养老基础扎实。

2.2 吉林省城市智慧养老服务存在问题

从对ED区的智慧养老服务的调研来看,智慧养老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有许多不足需要完善,包括地区的实际问题和许多地区共有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梳理后,得出如下结果:

2.2.1 智慧养老专业人才投入不足

相较于传统养老模式而言,养老项目中具备了大数据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智能化程度更高,所以要求从事智慧养老行业的服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网络或智能知识技能储备,而不是像传统模式中的“保姆”和家政人员,而且从现有状况可以看出,ED区大部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工作任务重,薪资水平低,智慧养老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日常工作任务较重,每天工作量甚至会超过18小时,大部分员工薪资在2500-3500左右,低于吉林省基础工资,并且相较于其他行业,行业上升空间小,这很容易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缺乏工作热情,从而导致服务质量直线下降,极易引发与老年人纠纷。其次ED区位于长春中心城区东部,人才流失率大,工作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

2.2.2 市场供给终端产品智慧化不足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环境设施和产品服务作为支撑。第一,ED区目前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单一,终端产品技术落后,目前市场上作为依托的终端产品大多会具备GPS定位和一键呼救功能,而不具备更精细化的身体指标检测以及个性化需求预测。第二,ED区搭建智慧养老平台通过大数据实现对老年人信息资源的整合,但是一些失去自理能力无法自主独立生活的老年人还是得不到有效的照料,只能起到实时监控身体情况作用。第三,线下保障服务不足,ED区缺乏一些智慧养老设备,并且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影响了老年人产品使用感。

2.3 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的意识不高

一方面公众对智慧养老服务认识不足,ED区大多数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不是很了解,大多数人还是很依赖传统照料的居家养老模式,对新兴养老服务认知度低,并且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使老年人购买智慧性养老服务商品的消费意识。第二,支付费用过高,大多数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需求与月收入成正比。有经济保障的老年人更愿意在各类智慧养老服务上消费,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就要涉及智能设备的购买与安装,而经济并不宽裕的老年人无法承担这一支出,这就大部分需要依靠子女,这样对智慧养老服务就没有决定权,如何合理收费,也是ED区智慧养老服务将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3.完善吉林省城市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相较于传统养老模式而言,智慧养老项目具备了大数据和物联网的高新技术,智能化更高,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成了发展智慧养老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智慧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主要包含智慧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专业的养老政策制定者和养老产品设计者等。其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是养老服务产业的一线工作者,也是智慧养老理念和技术的践行者,对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不仅要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要有专业的业务素养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专业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而建立并完善好养老服务业人才的职业培训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养老专业人员的培养。依托高等教育资源开设养老相关专业,进行系统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同时拓宽养老服务在职人员的培养渠道,提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二是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智慧养老服务。可以通过提高智慧养老专业从业者的工资福利水平,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智慧养老服务行业。

3.2 提升市场供给终端产品智慧化水平

智慧养老产品是实现智慧养老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智慧养老服务的重要途径。智慧养老的发展是不断将养老服务资源与各种养老需求匹配,开发新产品便利老年生活、交往和娱乐。首先,要对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老年人因年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的不同,对养老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有差异化的需求。其次,在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和个性化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存在视力不佳、行动不便等问题,在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研发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大屏幕、大按键、可触摸、语音识别等功能,方便老年人操作。同时,还可以开发综合查询、播报、娱乐、聊天、导航等功能的应用系统,为老年群体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力,在保证产品性能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尽可能减少老年人的滑屏操作和等待时间。最后,要发挥智慧养老系统或终端的智能性,通过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需求感知和应用,制定对应服务方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体验。

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可度

针对老年人使用智慧养老服务意向不高的情况,服务提供者要选择多种策略,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属转变消费观念。一是让老年人通过免费试用体验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势,感受智慧养老服务的政策和模式,对老年人给予指导和帮助,消除他们的心理顾虑。二是宣传老年人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给生活带来便利的成功案例,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帮助老年人了解智慧养老,更新老年人消费意识。另外,对目前运营的优质养老项目,政府部门要总结其运作形式、成效、经验等方面,以人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提升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智慧养老的良好氛围。根据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来看,政府不应该是唯一的提供者,而是由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智慧养老服务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鼓励智慧养老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公益课程,依托居委会等基层力量提供养老家庭指导服务,帮助家庭成员提高养老照护能力。同时,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对智能养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更高。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强化家庭和社会对于智慧养老的认知,由子女影响并帮助老人选择养老服务。另外,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普及智慧养老知识,也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意识。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智慧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老年人养护消化系统从改善饮食开始
养老更无忧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