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2022-11-19林健日
林健日
(广东省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处理好人与建筑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集技术、科学以及艺术于一体。基于现代化城市发展对风景园林设计的需求,一方面需要结合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实现浑然天成的格局。另一方面需要凸显出人文特征,依照地方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而二者之间若想做到协调统一,需要极高的设计水平与专业能力,本文就如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人性化理念,做以研究。
1.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原则
1.1 生态多样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注重园林整体的美观性,还要为保护生态环境,丰富物种的多样性服务。风景园林通常占地面积较大,如在设计园林植物配置时,运用的植物种类及形态过于单一,则无法实现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风景园林也无法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更多能量。因此,在设计时要秉承多样化的生态理念,充分体现出风景园林的本土性,做好园林植物资源收集与遗传育种配置工作,从而减少地区内水土流失,恢复受损地植。
1.2 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风景园林应用人性化理念设计的具体表现之一。风景园林建设的本意是要美化和保护区域环境,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空间。因此,除要注重园林整体的美观性以外,更要注重功能空间的合理性,比如:能否增加人员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可否设立生活体验区域等。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更要融入文化历史,体现出风景园林的民族之美、地域之美以及文化之美,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更能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1.3 延续性强
这里所指的延续性为风景园林的相关配套设施,如静态交通等。并且延续性也是体现风景园林设计处理人与建筑、环境和谐的关键,所设计的风景园林不仅要独树一帜,更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符合地方群众居民的生活习惯,能够引领大众审美。其中风景园林学也包含了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内容,不仅要求设计者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特征,更要实现风景园林旅游区规划的商业价值以及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的保护。
1.4 亲水性高
将设计中引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目的是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植被绿荫离不开水系的规划,而亲水性高的园林设计思路,也可以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在设立时,首先要凸显出水岸线的变化,水系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的作用,还可以充当隔离层,使得风景园林整体更具有层次感,勾起人们深度探索的欲望。结合自然缓坡驳岸的设计,能够丰富风景园林的亲水活动,使得园林整体的人文价值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1.5 经济性大
无论是哪一种风景园林设计形式,都要在设计中秉承经济性的设计思路,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节约投入成本,提升风景园林项目的实效性。在设计时,一是要为树立城市品牌风格服务,园林整体要凸显出地域性特征,创造品牌价值。二是要坚持人性化设计理念,改善民生,注重园林空间整体构造的科学性,充分践行,为人服务的思想。三是要节约成本,园林整体设计要追崇美观艺术,但又不过分华丽,拥有人文特色,但又能够发挥空间实际功能。
2.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对策
2.1 设计目标定位
2.1.1 总体理念
在设计之前要明确风景园林定位,既要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又要突出城市风格,提升区域土地价值,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坚持景观可持续规划的理念,因为城市和地区的形态样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坚持可持续规划设计理念能使风景园林设计更具动态性、灵动性,通过水陆交融的形式,可以丰富园林设计层次,拉近群众与自然的距离。其次,是要秉承开放性、共享性的理念,每一风景园林都有其独到的功能,而复合性的功能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园林价值还能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最后,需要加大人文性内容的规划,采用文脉延续的展示手段,不仅要凸显地域文化韵味,更能提升城市整体风貌。
2.1.2 问题策略
将园林设计中引入人性化设计理念通常会伴随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实现园林的亲水性;第二,怎样修复环境以及提升当地物种的多样性;第三,如何实现风景园林功能复合性、开放性的目标;第四,如何延续文化。在开展设计以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地区水文地质和民风民俗的调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合理规划空间,依照当地的生态系统,丰富叠加,从而实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由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清远市北岸公园东延伸段项目规划中,就充分的应用了地区沿江特征,不仅保护原有竹林和复绿了原有堤岸,还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解决了当地水岸线生态基调过于单一的问题,利用凤凰文化,凸显出了现代岭南文化韵味。
2.2 景观总体设计
2.2.1 景观规划布局
景观规划包含内容较多,并且需要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点以及实施项目面积来确定,但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角度来讲,人文体验区域设计是不可失的,为了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还要增设一些游赏类体验空间的设置,结合水系、植被的配合,能将风景园林价值发挥到最大。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功能性区域设置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当地水文地质特征,满足群众的娱乐与运动需求,实现风景园林复合性功能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例如:清远市北岸公园东延伸项目,依托沿江地形风貌设立了潮汐广场区域,并将翠竹林码头等进行了改造。
部分风景园林的设计还涉及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以及旅游区的规划,为进一步提升园林价值,为群众提供便利性,要加大对交通系统的研究,并要留有停车场等区域,方便人们的游览与参观。而在规划水网系统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季相水位的变化,做好防洪考量,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2.2 配套设施设置
为能够给参观群众提供方便,应根据场地情况设计各类配套设施,从而满足公园全线对于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例如:洗手间、服务驿站、停车场、健身运动场地、标识体统、休憩设施等。像沿江水等地区可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旅游码头和码头建筑物,其中应包含洗手间、服务驿站以及游船停靠点等。另在设置停车场时,要满足各类车型停靠需求,从而减缓区域内交通压力。例如:清水市北岸公园东延伸项目停车场,设置了330个机动车位和150个非机动停车位,在机动车停车位中又设置了小车位和大车位,可以满足不同游览群体的需求。还设置了碧道服务点,这样便于骑行人员的中途休憩。
2.3 景观分段设计
2.3.1 水岸路段
部分景观园林涉及江、河、湖、海水岸路段的设计,其中的难点在于,一是在自然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沿水路段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滩涂现象。二是由于人员后期维护不当河堤等部分也较难处理。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通过划分不同区域功能的形式,将自然生态完美过渡,在提高景观美观度的同时,更能为观赏群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及体验感。例如:北岸公园东延伸项目区域的水岸结构为枯水位、常水位以及洪水位,根据岸线特点采用横向并列的区域划分形式,区分出了沿江栈道、草阶广场、运动跑道以及生态停车场和公路,这样不仅提高了岸边洪水防护性能,更凸显出了水岸路段功能区的复合性,进一步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2.3.2 花园景观
花园设置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结构、形态、配色不仅能够凸显出地方特色,更能实现保护自然环境,还原生物链的战略目标。在设计时,要将生态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一是尊崇“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区域土质特性,选择适应力较强,具有观赏性的植物。二是注重颜色的搭配,不仅植物与植物之间要有所配合,还要与周围的建筑物与路道相辅相成,提高景观的层次性。三是加大人与自然的互动,创造人们能够近距离观赏植被的机会。五是要与功能区域相衔接,提高景观整体的活力,如在其中打造亲水平台等。六是由于景观占地面积较大,在景观节点处,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休憩问题,可在休憩点之中引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构筑,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景观园林的艺术性还能提升其人文价值。
2.3.3 人文路段
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实现对区域文化的延伸,在设置人文路段时,要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如公园沿线的居民生活区、码头、森林公园或者工业基地等。部分建筑群年代久远,较为破旧,需要进行重塑与规划。而在设计公园内部的构件以及文化景观时,则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作为设计题材,结合历史,突出地域特色。例如:清远市北岸公园东延伸项目紧邻船厂,当前已经废弃,在保留部分造船厂设备的情况下,本项目对公园景观进行了打造,在公园内部设置了相应的工业艺术装置,使得二者能够融为一体,减少突兀感。为进一步提升风景园林体验价值,充分应用了当地资源,与当地的农民进行合作,通过设置林果采摘等项目,在提高生态环保的同时,又能增加了游客的生活体验感。
2.4 风景专项设计
2.4.1 种植设计
在种植设计中通常会遇到以下几种问题:一是,针对自然植被分布不均的现状如何平衡;二是,如何在体现景观美观性的同时,又兼顾生态及人性化理念。基于上述问题,在设计时其一要尽量以本地的乡土植物为主,保留原区域场地的植物,结合其他适应能力较强和观赏性较好的植物品种,打造多样性的丰富景观,完善风景植被的基本网格,突出地域性特点,为周边动物打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其二,多品种植物交织,使得景观更具有层次感,如花、草、树木、竹子等。其三,实现城市与田园的交织共融,城市居民每天都要面对冰冷的钢筋水泥,加之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精神和心理压力不断增加,而风景园林则要为缓解人们的身心压力服务,不但要还原郊野外的生态繁荣景象,更要激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其四,要保证山林与水系的共通性,促进多物种之间的交流。
2.4.2 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是风景园林内重要的配套性设施之一,由于风景园林通常占地面积较大,内含的功能区域较多,因此人们在游览时,经常会发生不知去向以及迷路等情况。为提高风景园林整体的服务性能,应加大对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首先,在设计时应从四点入手:第一,全区域地图,放置在明显区域或入口处,方便人员了解公园整体结构,便于明确方向。第二,信息指引面板,要遵循小巧、清晰的原则,使得游览人群能够在公园中找到想去的方位。第三,城市绿道导视系统,可采用LED屏,引入物联网技术,为公园骑行人员带来便利。第四,单独方向提示,在同一构件中有多个提示牌,可明确为路人指引方向。
2.4.3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延续人文精神,凸显地域文化的关键,在明确好区域文化定位,充分了解到地区民风民俗以后,则可着手进行设计组合与搭配。如:在清远市北岸公园东延伸项目中,景观小品则采用了大量的文化浮雕景石与当地特色植物进行结合,如竹子等,在展现文化风貌的同时,更能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地域文化氛围。不仅如此,设计师还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以地方特色植物原型为灵感,将其设计成图案用于座椅和指示牌的细节设计之上,处处体现心意,处处彰显人文关怀。而为了提高座椅的耐磨性以及防潮性,则采用了新型生态环保材质,不仅延长了座椅的寿命,还能够抵抗洪水的浸泡。
2.4.4 夜景照明
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环境氛围的打造,更要合理运用人工技术,提高园林的整体观赏性,弥补自然环境所存在的不足。在设计夜景照明系统时,可将其分为生态照明、特色照明、重点照明三部分。其中生态照明充分考虑到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并采用了太阳能、树脂等新型技术材料,在节省能耗的同时,又不影响动物的运动。特色照明主要是为了增添风景园林的特色气息,可以设计成灯光小品或者在灯光以及路灯造型上进行特色设计,从而起到呼应主题的作用。而重点照明可分为情景照明以及情调照明两种,情景照明功能性更强多应用于广场以及园内道路的交叉路口,情调照明则更倾向于动态化、智能化、人性化。
2.4.5 技术引入
对于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而言,但依靠设计理念维持风景园林的样貌和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通过引入新型技术的方式,从而提高园林整体的人文性、智能性以及多样性。例如:采用雨水渗透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路面的积水防止行人滑道,更能够对洼地水源进行优化,并削减峰值流量。采用雨水存储和调节技术,能够合理分配水资源,所收集到的雨水还可用于干旱时节,园林植被的浇灌以及地下水补充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风景园林时,除要满足自然环境地域性特征要求以外,更要凸显出人文性特征,在其中加入人性化理念,能够提高园林设计的观赏性、文化性以及民族性。另外还要做好水文地质特征的调研工作,充分收集地区群众的建议,并要具备宏观发展意识,为地方未来变做好延伸性服务。设计者更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引入创新技术,从而不断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