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精准供需均衡的研究
2022-11-19陈翠霞臧建文强晓楠
陈翠霞 路 倩 臧建文 强晓楠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关于老龄工作问题及决策方面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度强调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新时期下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以及促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亟须解决的新挑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探讨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供需均衡的问题也是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面对的新的研究课题,也为实现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决策基础。
1.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河北省东临渤海、内环京津,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根据《河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461.02万人,人口全国占比为5.28%,远低于四川省,远高于湖南省,是我国第六人口大省,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排名一致。另外,2010年河北省的人口出生率为1.32%,2011年降为1.30%,2012年再降至1.29%,2013年升至1.30%,2014年再升至1.32%,2015年跌至1.14%。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后猛升至1.24%,2017年再升至1.32%,2018年快速回落至1.13%,2019年再降至1.08%。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2010—2019年十年间,河北省的人口出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即使受二胎开放政策影响人口出生率最高的2017年,河北省的人口出生率也仅与2010年持平,从2018年起即快速回落,河北省的人口自然增长并不乐观,事实上这也是全国的普遍情况。河北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767.90万人,占所有总人数的50.50%;女性人口为3693.12万人,占所有总人数的49.5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2,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0.82。
2.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表现
2.1 需求的趋多性与供给的有限性
从整体上来说,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滞后,农村老年人群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能力比较弱,但是老年人群所表现出来的异质性比较明显,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很多老年人的照顾服务需求会呈现多样化趋势。因而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需求比较强烈。因此,农村社会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就目前的农村地区养老现状来说,不管是政府化养老服务供给还是市场化养老服务供给,都与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不完全匹配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中的单一化表现在供给内容单一化和供给模式单一化两个方面。
目前,河北省的养老资源整合不足,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的层面,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机构以及一些医疗方面的紧急救援、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还没有得到有效覆盖。从养老机构来看,农村养老服务主要以敬老院为主;从社区养老设施的角度来分析,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主要通过互助性质的幸福院来实现。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持续老龄化和空巢化的发展和家庭养老服务能力的连续弱化,使得农村老年人群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
2.2 需求的高质量与供给的低满意度
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推动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社会养老服务属于对家庭养老服务的补充和替代,所以要充分突出温暖和亲情,这就要求养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敬老爱老的情怀双重能力,以求获得老人的最大认可。每个老年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所提供的养老服务也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照护人员需要在充分了解老年人性格、生活习惯和阅历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养老服务。
与此对应的是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表现出的低满意度。医疗保健中专业性的服务内容比较多,而专业的服务还需要依靠专业人员的支持。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它们所服务的人群也基本上是社区中的人,而相应的上门服务能力也存在一定困难。在社区医疗建设层面的软、硬件建设水平较为有限。硬件方面,重点放在了医疗器械层面,而功能多样的辅助性器材比较少,因此造成医疗内容形式过于单一;另外,除了公办性质的社区医疗机构以外,一些私人诊所的服务水平不能很好地与为社区卫生中心形成互补之势,只是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3.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3.1 养老服务认知存在偏差
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以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为前提和出发点,如果养老服务需求不足那么最终的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的质量也会相应降低。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接受程度,所以使得社会养老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比较缓慢。
另外,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由于考虑到经济因素所以不愿意选择社会养老服务,大部分老年人还是习惯选择家庭方式来养老。因此,由于养老服务认知存在偏差及一些养老观念的滞后导致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较弱。传统上的养老服务供给是由政府无偿供给,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形成消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观念。即使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他们也不愿意接受。
3.2 养老服务制度和政策不完善
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有一定的外在动力。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模式。对比其他省市,河北省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分散,所以政策具体到各具体地区就存在一定的非协同性,同时也增加了各地的实际执行难度。相关政策约束力的欠缺和现实问题的复杂多变是导致政策难以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除了国家明文规定的一些养老机构可以从政府获得相应的补贴以外,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型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是不具备政府补贴资格的,优惠政策无法惠及使得这部分小机构的运营异常艰难。由于社会力量的普及不到位,使得社会力量就不敢参与养老服务的建设工作,从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3.3 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存在不足
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社区养老机构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且帮助机构找到自身的一些弊端和借鉴其他组织的一些成功经验,而不是单纯的展开竞争。目前河北省考评反馈机制未能充分有效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没有及时进行反馈。相关单位在对机构进行了一定的考核以后并没有及时将发现的一些问题反馈给社区养老机构或相关的负责人,因此,导致很多有利的信息错过了时效。第二,反馈的信息与实践操作脱节。在实际的评估中有很多机构是为了应付评估而展开评估的,只注重形式,并没有将考评的结果真正运用到具体的政策和规章的制定和优化中。第三,针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机构没有及时给予纠正和监督整改。此外,评估反馈的结果也没有完全做到公开。所以,关于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评估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均衡的路径分析
首先,以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机制的构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尤其是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主要作用机制从农村开始,并且主要完成协同效用,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建设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养老产业基地。现阶段,新农保的增值保值方式只局限于常见的几种,不仅升值率低,而且还伴随着较高的风险性。所以,必须要将其保值增值的方式更加明确,推动基金管理机制走向完善化,具体来讲,第一,对基金的管理层级进行简化,确定出最佳的组织结构,控制投资成本和风险,达到对基金的有效监管;第二,对新农保基金的投资渠道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新农保基金的存入利率,各大银行可结合自身的情况予以确定相关优惠政策,为了达到增值的目的,针对一些收益高、风险低的项目,政府可准许使用新农保基金进行投资;政府也应该鼓励更多的劳动力流向农村企业,以便促使本地老年群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由此带动所在农村的经济发展;第三,政府等机构可专门安排基金公司来运营和规划新农保基金,当然,政府也将成为重要参与者,这样可使参加新农保的农民的基金在较低的风险下实现增值和保值;第四,立足于农村经济建设的角度,从传统的生产到最后的销售,可以借助于产业链的拓展和直播带货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第五,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要指引广大农民合理消费,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政府应该向各村宣传新农保政策,让村民自觉参与进来,并主动学习最新思想。
其次,以乡村人才振兴推动养老服务保障体制的建设。基金的来源和使用、保障标准、增值渠道、执行政策监督等做出清晰的界定,由此使农民的利益和需求得到较大程度的保护,维护农民养老的基本权益,保障农村养老的法制性与规范性。而立法工作的展开需恪守的原则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中国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将多层次的社保机制构建出来,同时,从不同的层面上对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优化和补充。其次是普遍保障原则。当前,只是将部分农民纳入到了我省农村社保体系之中,实际上,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面向的是广大农民群体,根本目的在于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维护。然后是自愿保障与强制保障相结合的原则。现阶段,我省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识还不强,因此,在创建相关法律机制时要通过强制性举措,结合本地的经济条件将缴费的标准确定出来,同时倡导农民自主选择各级保险项目。最后要做到根据国家整体法律推出最优的决策。
最后,以乡村振兴探索精准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探索信息服务模式,始终以需求为前提,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探索创新河北省农村养老信息服务的新路径、新模式。创新农村地区养老方式,大力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业”模式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有效提升,还需要加大对存在养老困难的老年人群的重点扶持,实现精准养老。精准养老的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政府长期坚持。精准扶贫的重心是充分巩固现有的经验基础,进一步完善政策,使养老福利可以惠及到每个需要的人。利用大数据等科技信息化技术构建养老平台和智慧平台,旨在精准支持和帮助那些由于地域限制和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支持村干部利用新型通讯手段将贫困老年人的愿望诉求向上级部门反映,以便上级部门和基层群众可以实现供需沟通,这对推动精准扶贫意义重大。在系统性地构建养老科技产业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与探索上,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