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冀东地区韧性乡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11-19汪延洲胡久媛
汪延洲 胡久媛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2.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信息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1.冀东地区韧性乡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意义
1.1 冀东地区乡村建设研究在区域内具有突出代表意义
截止2020年底,冀东地区村庄总计13295个,占我省总数的24.68%。冀东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我省的31.41%。综上,对体量、规模占比均较大的冀东地区的乡村建设展开系统理论研究,对于推动河北省整体乡村振兴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冀东地区乡村地理分布广泛、种类齐全、特色鲜明,囊括了山地、丘陵、平原、滨海等多种地形地貌,拥有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多种可能性。与此同时,其城镇化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2 韧性乡村研究对于推动乡村可持续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20年,全省774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成就。展望十四五,如何持续性地保障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而通过对我省冀东地区的2395个村庄(占冀东地区总数的18%)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冀东地区乡村存在风险应对能力、协同持续发展能力、乡村乡土及地域特色保护挖掘及人才团队储备发展不足等问题,这严重地制约区域乡村协调可持续发展前景,韧性乡村的研究能有效对接十三五乡村工作成果,推动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平稳过渡,对于促进区域乡村整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 韧性理念发展
20世纪 50—80年代,西方心理学领域首提“韧性”一词,后被广泛应用到生态学等各个领域。从工程韧性演变到生态韧性再到社会—生态韧性。各学科研究成果相互汇集融合,最终形成了支撑现代韧性城乡建设的理论支柱。2001年以来,韧性理念逐渐应用于灾害防治、城乡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城市恐怖袭击韧性以及城建规划等领域。
2.2 韧性城市与韧性乡村
(ICLEI)认为韧性城市是指城市面临任何冲击和压力时,都能恢复到原状态保持本身关键功能和结构,并且在外部条件不断变化下适应、学习、吸收的能力。“全球 100 韧性城市”将韧性城市定义为“无论城市经历何种的长期压力和急性冲击,城市系统都能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能够适应、生存和繁荣的城市”。而联合国认为“韧性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的个人、社区和系统在经历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下存续、适应和成长的能力”。对于韧性乡村的研究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经济韧性研究,尚缺少系统的韧性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案例,因此,本研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3.冀东地区乡村韧性发展问题分析
3.1 冀东地区韧性乡村粮食安全问题
建国初期以来我国耕地保有量持续下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镇发展、生态保护、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占用的耕地累计在10亿亩以上,尤其是90年代以后年均耕地减少量达到0.1-0.2亿亩,而当前我国农产品自给率仅为80%。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构建韧性乡村的关键问题就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压舱石”。
3.2 冀东地区韧性乡村底线问题
截至2021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4.72%,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已进入稳定期,城镇化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长久以来高速扩张的城镇建设模式将逐步过渡为存量规划精明发展模式。2019年以来,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全面开展,实用性乡村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的有序开展,这为新时期韧性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明确了重要的底线问题,但在城乡建设规模平衡、城镇开发边界规模确定、乡村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等问题上仍需深入系统研究。
3.3 冀东地区韧性乡村创新发展问题分析
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3.9%,面积为19.18亿亩;而对应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即仍有5.8亿人口居住在乡村,其中农业劳动力达2亿人,因此农业家庭户均耕地面积仅为10亩,这与西方国家差距巨大,以欧盟为例其户均农场规模为我国的24倍。可见我国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乡村不能照抄西方模式,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3.4 冀东地区韧性乡村协调发展问题分析
冀东地区独特的区位,决定了冀东乡村在韧性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同时冀东乡村也属于京津冀城乡空间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协调发展将是影响区域整体韧性的重要问题。同时在国土空间框架下,乡村也是基本盘,如何系统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是保障乡村空间韧性的重要问题。
3.5 冀东地区韧性乡村绿色共享发展问题分析
生态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生态友好性乡村往往在防灾减灾能力、乡村经济可持续性,农业经济多样性上具备较强竞争力。另外,如何积极开展绿色生产技术研究、推广绿色生活模式对于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水平提升,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基于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冀东乡村与区域城镇具备共享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带战略等实现区域城乡开放与共享发展问题。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基础,强化区域交通联系问题。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基础设施共享水平都是韧性乡村建设需要系统研究的重要问题。
4.冀东地区乡村分类研究
4.1 基于经济韧性的冀东地区乡村分类研究
经济韧性是乡村长期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乡村经济结构要素,生产资料要素,劳动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入手建立乡村经济韧性评价子系统。
4.2 基于生态韧性的冀东地区乡村分类研究
生态韧性是乡村经发展的要素,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水资源要素,土地资源要素,气候要素,灾害要素入手建立生态韧性评价子系统。
4.3 基于治理韧性的冀东地区乡村分类研究
治理韧性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也是乡村开发建设落实的关键;本文从治理团队要素,技术平台要素,乡贤要素入手建立生态韧性评价子系统。
4.4 基于空间韧性的冀东地区乡村分类研究
空间韧性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实体要素,也是乡村建设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本文从空间弹性要素,空间开发适宜性要素,现状基础要素入手建立空间韧性评价子系统。
5.冀东地区韧性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5.1 基于韧性要素分析的冀东地区乡村建设动态数据库
建设韧性乡村首要目标是结合第三次土地调查及国土空间实用性乡村规划成果,构建冀东地区乡村动态数据库,但随着数据差异型及规模提升,系统的维度也增加。这会导致模型在权重确定与赋值计算分析变得异常困难。因此,如何处理好准确梳理数据和精确分析,建立科学的动态数据库是本研究的第一个重点。
5.2 科学评价乡村韧性要素,建立系统的韧性乡村分类体系
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生态韧性及韧性城市研究,本项目旨在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下的系统韧性乡村建设工程研究。因此,结合当前乡村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于策略的提出必须基于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如何找到一个切入点并通过理论解析的方式(非仿真实验方式),将目标乡村带入韧性乡村分类系统,进行动态验证,并进一步修正系统模型,将分类系统与韧性乡村发展演化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实施乡村韧性建设的重要途径。
5.3 探索韧性乡村建设范式,进一步指导实践
选取代表性村庄通过实用性乡村规划实践工作契机介入。强调在样本选取时,重点关注基于资源独立性与流动性冀东地区乡村、基于组织适应性与灵活性冀东地区乡村;基于系统多元性与多样性的冀东地区乡村展开范式研究。这是推动理论模型转化为实际政策的重要步骤,也是为进一步指导实践建立扎实的实践基础。
5.4 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腹地韧性乡村建设策略
一是,加强以城市腹地乡村为核心的经济韧性建设,夯实区域经济体系基础;二是,加强以城市腹地乡村为核心的生态韧性建设,保障区域整体生态安全;三是,加强以城市腹地乡村为核心的文化韧性建设,强化京津冀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5.5 基于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健康韧性乡村建设策略
一是,加强乡村医疗设施及医疗团队建设,提升乡村基础医疗保障能力;二是,强化乡村基层卫生医疗管理体系,提高乡村面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水平;三是,打造城乡抗疫防灾战略缓冲区,促进乡村康养产业等统筹发展;四是,推进健康乡村应急管理水平,提升执政韧性、加强韧性监督。五是,基于设施共享的智慧韧性乡村建设策略。打造乡村韧性基础设施,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推广适应性计划及长效应急能力建设。
5.6 基于强化保护与分类引导的特色韧性乡村建设策略
一是,加快建立系统的乡村分类标准;二是,编制乡村文化与风貌管控规定,重点保护地区特有的传统风貌格局;三是,加强特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推进地区动态风貌数据库建设;四是,感染性与实践性协调型文化策略,做好基础保障,提升乡村空间形象;五是,建设冀东乡建领域的开放型专家人才库,提出实用性人才策略方案;六是,积极研发推广乡村绿色建筑技术,建立乡村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6.基于人才供给战略的韧性乡村支撑体系研究
6.1 探索建立项目高校科技服务平台孵化人才团队
探索劳动教育教学与“精准扶贫”工作、科技特派员项目、青龙县合作框架下部分项目、横向课题项目的进一步对接,创建“项目课堂”示范样例。立足我院横向课题及服务社会实践工作的丰富成果,构建有益于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乡土、持续关怀,打造助力城乡发展实践工作以及规划专业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
6.2 搭建“城--校--乡”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拓展平台
进一步解放高校人力、信息等方面优势,发挥串联带动作用,建设高校服务乡村、乡村反哺社会、社会助力高校的新型主力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人才、资源、市场互融互通、统筹发展。以期最终培养出一批紧贴市场,特色鲜明,自身劳动水平和教育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重点为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构建 ,以及课程体系的应用型优化,尽快落实教学工作面向应用型改革,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挖掘一条具有我校特色城乡规划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速专业应用型建设,提升人才市场适应能力,增强学科综合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6.3 研究构建高校服务韧性乡村实践应用方案
一方面服务乡村,培养乡村建设专业型人才,同时城乡也为高校提供广阔的实践。探索以城乡为主要阵地,以高校为重要纽带,全面创新、多方参与的新型劳动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校内与校外联动、学界与业界联动、学校与地方联动,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基地结合。
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国内同类型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型建设成果,树立国内外不同规划劳动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评价模型,探究我校规划专业办学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规划专业劳动教育教学培养策略研究,建构城乡规划专业劳动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城乡规划专业劳动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或培养特色取向,建构城乡规划专业劳动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6.4 建构韧性乡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建构韧性乡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框架。韧性乡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厚基础,宽口径;敢下手,走出去”的就业影响机制。建立课程思政结合实践教学的专业特色课程实践体系建立毕业生实践能力评价系统构建。乡村规划与乡村建设教学体系的应用型优化,理论课程内容改革,理论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渗入。教学方法应用型改革,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对接,实践课程与实际项目对接等。
7.结论
本文探索与实践项目的对接,“项目课堂”示范课的建设,师资劳动教育教学能力拓展平台及学生实践实训平台的构建。考虑到实践项目环节设计多学科交叉,与政府部门,设计单位和实践场所多方配合,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统筹难度大,另外实践资源的积累和有效利用缺乏相应经验,需要在具体操作中逐步积累,另外在如何实现专业转型建设、市场效应与社会效应共同发展上也面临巨大挑战。
本研究拟服务于农业农村相关部门对乡村规划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实用性乡村规划建设政策建言献策。 并尝试结合国土空间信息管理平台资源,为探索区域乡村发展政策等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