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以德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例
2022-11-19雷镭
雷 镭
(中共德安县委党校,江西 德安 330400)
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江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如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是新时代给我们出的“一道考题”。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关键抓手,同时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研究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补齐短板推广经验;笔者对德安县9个乡镇13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研,实地查看产业基地10余处,访谈乡镇领导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召集各类人员代表召开座谈会,收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建议,力求为我市各县县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1.县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经验做法
“十三五”期间,德安县为推进县域村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出台《德安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把50%以上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扶持壮大特色产业发展上,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各级资金6000余万元,重点扶持42个产业基地和建设50座村级光伏电站。搭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党建+村集体经济+脱贫户”“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一领办三参与”“龙头企业+合作社+脱贫户”多种模式带动,激励农户,特别是脱贫户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十足,产业收益稳定。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物化资产覆盖率73.5%,资产物化收益占比达80%以上,建立了“造血式”长效机制。全县“十三五”脱贫村集体收入均超过20万元,其中蔡河村达到50万元。2021年以来,全县50座光伏电站,已累计发电217.41万kw/h,累计收益165.32万元。此外,德安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还有固定资产出租、集体土地流转等几个渠道。
德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几种典型做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1 固定投入收益型
特点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一次性投入,村集体管理,村集体长期稳定收益。如,县城区域内蒲亭镇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均为收益长期稳定型,是发挥近城优势的一种常见模式。如,朝阳村因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探索较早,在村办企业盛行的年代,先后创办过珍珠养殖场、幼儿园、朝阳饭店、新型材料包装厂等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2003年至2005年,先后投资50万元修葺和新建了200平方米的老村部办公大楼和500平方米的15间门面,目前出租收益稳定在20万元/年左右,年增长率为10%左右。当前正在筹划预留发展用地开发工作,预计投资90余万元,建设门面610平方米,预计2022年建成使用。又如,牌楼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抓住机遇,1991年至今,陆续建设了村部大楼、综合大楼等固定资产,开办过汽车修理厂、养猪场、饲料厂、果园等村办企业;2002年,抓住县工业园西区建设契机,投资80余万元购买8间门面;2006年,投资200万元新建了商务宾馆等资产,每年可获得20万元房租收入。又如,邹桥乡石门村,由县委县政府一次性投入建设光伏发电站。建好后,石门村为其产权所有者,负责其运行,其收益为该村所有、分配。
1.2 村级组织主导型
特点是政府引导,相关村集体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市场获取收益。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遵循“农村资源遍地皆是”发展思路,围绕用好本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从三个方面同步发力,走出了一条良性开发和综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用好土地资源。如,高塘乡顾田村村“两委”牵头按300元/亩/年的价格流转全村抛荒基本农田1000亩,完成高标准建设后分片承包至种粮大户,每亩收取15元管理费,用于基本设施维护及山塘水库管护费用,安排专人负责农田用水。在村“两委”的统筹下,农田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生产得到有效保障,截至10月,该村无一口山塘水库因旱干涸,村民因用水抢水产生的矛盾纠纷得到遏制。二是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推进全县“一县一品”“一乡一园”工程全覆盖,创建省级产业园1个、市级产业园5个,县级产业园级6个。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打造生态农业、景观农业,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长短结合,推动扶贫产业由短平快为主的特色种养产业,向以第二、三产业为牵引的长效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等多元业态。食用菌、茶叶、大棚蔬菜、葡萄、莲子、菊花、蛋鸡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成功打造磨乌线、德白线两条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如,河东乡石桥村自2020年起,3名村“两委”干部贷款9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搭建了34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同本村种植能手合作开展种植蔬菜,所有开支及收益5-5分成。本现大棚蔬菜已陆续上市,年底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左右的直接收益。三是建设绿色银行。如,磨溪乡五星村贯彻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管护村集体370亩已成才山林,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储备,为村集体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1.3 能人牵头带动型
如,丰林镇紫荆村不断深化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党员、村民、贫困户积极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村集体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形式参股,增加股份合作收入。自2018年起,该村通过“党建+扶贫+合作社+农户”模式,村干部、小组长和部分党员带头出资150万元,流转土地80亩,山塘、山林200亩,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法人的紫荆山太空莲合作社。其中村集体、村干部、贫困户按照5∶2∶3比例入股,将田园观光旅游和种植、加工、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相结合,由袁隆平院士为“丰林紫荆山生态产业园”题字,同时注册“紫荆缘”商标,不断扩大影响力。当年实现经营收入8万元,净利润5.3万元,被列为全省“三培两带两服务”示范村。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收入总量偏低,发展不够均衡。本次调研的13个行政村中,虽然“十三五”期间村集体经济均收入20万元左右,但各村集体收入差距较大,其中最高的村为50万元,最低的仅为5万元左右,主要位于较为偏远的行政村,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
2.1.2 资源制约明显,增收难度较大。部分山区乡镇地理位置偏僻,例如邹桥乡付山村、张坑村,山地、林地和丘陵接近总面积的80%,人均耕地仅1亩左右,难以发展大规模的种植产业;部分城郊乡镇虽然享有便利的地理位置优势,依靠固定资产租赁每年能够有较为稳定的收入,但后劲不足,难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
2.1.3 产业基础不牢,抗风险能力弱。总体来看,各乡镇对本地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发展思路不清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导致各村各自为战,规模普遍较小,规范化程度偏低,未能形成产业发展集聚效应,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不强。如,曾受极端天气影响,邹桥乡付山村186亩吴茱萸受灾面积达92%,爱民乡红岩村40亩艾草和147亩油茶基本绝收,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发展。
2.2 问题原因分析
2.2.1 城镇化、务工潮带来的深刻影响。据调研,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约为1.7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0。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逐年流失和农田抛荒日益严峻,种田1年不如打工1月,削弱了农民种地养家的意愿。青壮年的流失带走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使农村劳动力缺乏,带头人稀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2.2.2 区位差、底子薄形成的巨大制约。德安各村普遍缺乏发展村集体经济所需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发展村集体经济找不到支撑点、缺失门路。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大多是临近城镇和公路沿线的村,如蒲亭镇、宝塔乡、河东乡、聂桥镇,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办法,能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信息闭塞、缺乏资金基础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磨溪乡、爱民乡、邹桥乡、塘山乡大部分行政村,多年来除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外集体几乎没有经营性收入。
2.2.3 管理弱、投入少造成的严重制约。据调研,部分村干和群众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村级财务管理、运行欠规范;在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方面,缺乏市场意识,一部分村干部市场观念淡薄,村集体经济缺乏有效的保值增值、管好用活的机制,导致集体资产无形的损毁和流失。此外,现有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必要引导,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与村集体实体对接不够,对村级集体经济直接投入基本为零。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是选好班子,找准路子,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服务换创收、以出租换收益,坚持多元化发展。为实现县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步协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结合德安实际,提出4条具体建议。
3.1 政府主导,一次性投入
规划建设一座商贸城或综合性市场,定位为可辐射周边县市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建设资金来源为上级项目资金、政府专项资金、乡(镇、场)党委筹措资金、包村单位帮扶资金等形式,并可引入社会资本。市场建好后,为所有行政村各分配一间门面,提供30年的经营权,产权归县政府或委托相关部门持有,日常管理由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市场主经各地土特产品和农副产品,可由各村自营或转租他人经营,门面租金收入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上缴一定数额的运营费和管理费,用于填补建设期间的资金缺口以及维持市场的各项开支。同时,可吸引部分电商和物流企业入驻,为产品销售提供配套服务。其积极意义在于覆盖广、见效快、收益稳定、便于监管,可形成产业规模,带来集群效应,弥补我县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的不足。同时,可起到各村驻县代办点功能,方便群众办事。
3.2 盘活固定资产,充分利用存量
据调研,全县各村(社区)从80年代末至今,名下都有一些多年累积的厂房、礼堂、办公楼、校舍、场地等固定资产,且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以乡镇为单位,在对县各村集体资产已经完成的清产核资基础上,将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点、登记信息、拍摄照片。将所有资产以类似产品信息的形式在互联网平台发布,标明位置、面积、用途等信息,同时利用地方融媒体平台同步推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3.3 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土地资源
目前,我县农村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约为18.5万亩。可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采取土地入股形式,推动农村土地股权化。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折资入股成为合作社社员,可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成为经营管理的实际决策者和控制者。土地股份合作社构建“理事会+农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代表社员决策“种什么”,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其签订经营合同,对产量指标、生产费用、奖赔规定等进行约定。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怎样种”“如何种”,实行科学种田。生产成本由社员出资,理事会统一经营管理,收支和分配及时公示,接受社员和监事会监督。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由此获得的经营性收入以股份的多少向全体村民提供各种福利待遇,按约定留存部分可作为村级组织公共支出经费。其积极意义在于,坚持“农民的地由农民自己来种”的原则,通过适度规模化破解零散经营难题,又能通过培养农业CEO破解管理和技术难题,同时对市场具备一定的把握能力。
3.4 充分利用政策,整合全县资源
以2021年度数据为例,中央、省、市、县安排财政衔接资金共计2394.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230万元,省级财政衔接资金569.7万元,市级财政衔接资金375万元,县本级财政衔接资金220万元,总量比较可观。可考虑在常规包村帮扶工作基础上,制定下发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帮扶方案,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帮扶单位成效的重点评分内容,促进县乡村三级联动。以乡镇为单位统筹产业发展方向,将全乡所有包村单位的帮扶资金进行整合,由乡镇主要领导、帮扶单位分管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组成监事会,对涉及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项目资金、产业运行、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可做到一乡一业全覆盖,多家单位和乡镇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模式,可在项目选择上拓展思路,在产业发展上群策群力,在资金监管使用上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