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路径研究

2022-11-19张晓霞王凯歌

关键词:理论性实践性思政课

张晓霞,王凯歌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具有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思政课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学科素养的同时,也愈发强调其高尚品行的养成和社会劳动实践能力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这段话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要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各自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一、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基本内涵及辩证关系

(一)高校思政课理论性的基本内涵

思政课的全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首先要突显的就是理论性,这是思政课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其中,理论性中的“理”是事物的规律性和逻辑性,“论”是对事物规律推理和阐发的过程。因此,理论性就是主体对客体进行研究、分析后推断出的观点、思想所呈现出的逻辑性和阐释性。[2]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政课的基石,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思政课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知识性、学理性和思想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通过展示其学术性和理论品位吸引学生,使学生真正认同、真心信仰并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讲清楚思政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畴以及内在逻辑,使学生达到思想层面的理性认同。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的基本内涵

思政课不仅包含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还蕴含着旗帜鲜明的实践指向,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实际性与针对性和教学方式的参与性、应用性与活动性,注重实践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具体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方面。思政课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体现,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既同人的思想、行为和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广泛深刻的联系”[4]。思政课既要关注个体思维层面的建构和发展,又要注重实际、观照现实,通过思想情感的培育、价值观念的塑造,最后外化为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将学、思、用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阐释和回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还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关系

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理论,也是科学的实践,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应然关系就是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应然关系。”[3]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说到底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第一,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决定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实践是理论的取材来源。任何理论都不是空中楼阁,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源泉。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着的,人们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会不断调整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实践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理论的发展。第二,客观事物和人的意识都不能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是否具有可行性,只有通过联结二者的桥梁——实践,才能得到验证。第三,理论对实践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于实践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脱离实际的理论会导致实践的失败。

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理论自身就包含着实践性的特点,实践中也隐含着理论性的表征,必须把实践的理论性和理论的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课程中的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状况、关切现实需要、回应当代问题。只有深深扎根于实践的理论,才是科学的。任何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不具有现实价值。思政课中的理论也始终以实践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经过理论的指引,才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航向,任何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都会误入歧途、走向盲目。

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良性互动、辩证统一是这门课程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根本内容,注重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聚焦思想层面的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政课的理论性最终又会落到实处,把思想具体化、生动化,通过实践来解决思政课中理论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虽然各有侧重,但最终都会统一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之中。

二、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现状分析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应然状态,虽然这种状态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和一些方面得到了积极的呈现,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节的问题在部分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存在。

(一)积极表现

第一,在思想层面上,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有必要实现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并认同其重要性,开始学习如何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知识。不少教师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方法和路径,将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实现了传统思政课纯理论教学的革命性转变。

第二,在制度层面上,一些学校制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的总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制度并开始实施,有的学校还将这些制度细化到每一门思政课上。这就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三,在形式层面上,部分学校能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内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课堂讨论、情境扮演、答题竞赛、歌咏比赛等形式;有的学校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开展网络直播课、视频课来实现实践教学;还有一些学校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高新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实现了思政课在教学形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二)消极表现

第一,重理论性,轻实践性,即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思政课应有的实践性特征。这是目前高校思政课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认为思政课就是知识的单方面灌输,不需要投身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在教学过程中不顾现实状况,无法直面现实问题,对于学生关注的当下热点问题不能做出及时回应,对于理论的实践性的彰显把握不够;即使有实践教学的渗透,教学的手段也相对单一,仅仅通过课内演讲、讨论、辩论等为数不多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课堂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学习效率低下,课堂形式单调死板,难以真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轻理论性,重实践性,即盲目寻求思政课的实践环节,而忽视甚至完全抛弃了课程固有的理论性。有些教师为了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课。对课程的理论知识却很少讲解甚至完全不涉及,很多实践内容与课程关联度低甚至完全不关联,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形式多样,却缺少理论支撑,与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学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学业考试更是捉襟见肘。在新课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背景下,一些教师不考虑课程实际情况,盲目地把实践教学施加到课堂中去,使之成为思政课的必备环节,却由于对实践教学价值缺乏清晰的认识,而流于形式,难以产生实效。尽管有部分教师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这种实践往往局限于课堂之中,没有意识到课堂之外的实践——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第三,既轻理论性,又轻实践性,即理论教学浅尝辄止,无法深入人心,而实践教学庸俗浅薄,缺乏理论内容。个别教师理论知识不扎实,学术研究不够,教学中重点和难点不突出,不能对理论做出系统科学的解释,使得学生不求甚解;也有些教师故步自封,较为保守,固守教材的理论知识,缺少创新,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新知识,无法实现教材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衔接。

以上三种状况是目前高校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所面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作用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思政课应有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

(一)要不断完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一方面,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政课经费方面较为欠缺,致使一些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的开展都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实践课尤其是校外实践更是如此。学校必须加大对思政课建设的经费投入,对于重点实践课更是要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目前高校普遍没有形成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安全制度、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特别是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因此,高校必须制定多层次的自上而下的规章制度,为思政课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提供制度保障。这些制度具体应该包括“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基本要求、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实施规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实践教学的经费管理、实践教学的安全保障、实践教学考核等”[5]。

(二)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思政课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一,高校必须确保思政课教师数量充足,严格遵循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配备教师。第二,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建设。部分教师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理论知识不扎实、思维视野不开阔、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不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对教师的选用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把理论知识“读透、悟透、懂透”,这样才能给学生“讲透”。教师还要着眼当下,研究现实问题,不断为理论注入新鲜血液,将自身打造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部分教师无法理解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科学内涵,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无法做到有机结合。实际上,二者并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引领下进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要在实践中挖掘理论,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论认识。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学理性,当这种思想性和学理性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加以阐释时,理论本身就被赋予了生命力”[6]。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价值,并在行动上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此外,要注重专兼职教师的结构问题。把专职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兼职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三)要充分整合与挖掘课内外和校内外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深挖校史资源。长春理工大学举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深挖校史资源,指导拍摄纪实片《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举办“青春向党”大学生讲党史大赛、“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历史图片展、“永远跟党走”专场文艺演出等一系列培根铸魂、启润心智的思想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引领广大长理学子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激励着全校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述实践做法,有利于充分整合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深度统一。

高校还要灵活运用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革命纪念馆、部分企业、社区等实践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这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融合,利用真实的社会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加强省情、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要持续构建并完善以互联网技术为优势的实践育人平台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性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更是其魅力所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在今后的社会舞台上学以致用、大显身手,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发展所学理论,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完美结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瞄准理论课中的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学生在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后,进行归纳总结并回归到课堂,与老师同学汇报和分享,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不断厚植爱国情怀、提高综合素质、锤炼意志品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媒介和手段也更加丰富多彩。思政课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主动寻求思政课与现代科技媒介相结合,建设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实践育人手段,提升课程网络平台的实践育人功能,拓展思政课的育人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和培养目标,设置不同主题的实践育人项目,在网络上搭建学生创新学习成果展示平台;不断深化网络平台的理论厚度,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之,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我们既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做到以理服人;又要深入发掘思政课的实践深意,改造现实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理论性实践性思政课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关于加强高中化学教育生活性的分析与探究
育儿必读的宝典
提升新闻理论性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