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熨斗白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11-18张莉冯尚斗张欢欢张洪海
张莉 冯尚斗 张欢欢 张洪海
摘 要 分析了陕西石泉地方特色蔬菜“熨斗白菜”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六个体系”的产业化建设路径,并简要阐述了建设“熨斗白菜”品牌对推进当地乡村振兴的意义。
关键词 熨斗白菜;体系;产业化;乡村振兴
据《石泉县志》记载,熨斗镇已有几百年白菜栽培历史,其所产白菜以梗脆、叶绵、芯嫩、味鲜、汁甜而闻名,由此也形成了“熨斗的白菜——么(没有)筋”这一俗语。
熨斗白菜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地方白菜品质,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水源、土壤、大气等未受到污染,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以山泉水作为灌溉水源,水质好,pH值为8.3。二是小盆地气候。四周是山,中间汉江支流富水河穿境而过,环境湿润,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叶菜品质提升。三是熨斗白菜生产地点在陕南富硒带上,经抽样检测(取样点为沙湾村,下同)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达0.8 mg/kg,富硒的土壤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四是传统的种植方式,施用大量有机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地力的维护和白菜品质的提高。据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42%。
1 产业现状
熨斗白菜主要集中在沙湾村、茨林村两个行政村种植,原来只有部分农户少量种植,多为农民走村串巷贩卖,没有形成规模与产业。近年来这一传统产业得到发掘与发展,成为熨斗镇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2018年熨斗镇白菜种植面积17 hm2左右,涉农户数200多户,沙湾村、茨林村分别组建了石泉县新沙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石泉县筒车坝白菜专业合作社,并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部分电商也加入到网络营销队伍,有效推动了熨斗白菜的产业化进程,拓宽了熨斗白菜的销售半径与市场空间,提高了熨斗白菜知名度。
2 存在问题
近年来,熨斗白菜虽然得到了有效发展,但在产业化运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产业化运作主体不强,对市场的撬动缺少有效手段。产品销售多以政府公职人员帮扶销售为主,市场对产业主体认同度不高,不利于巩固已取得的市场成果。
2)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够紧密。农户与市场主体之间产业分工与利益分配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缺少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对市场的有效调研与科学定位。
3 产业化建议
熨斗白菜的产业化必须从高处布局、从长远打算、从实处着手,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势,市场定位在中高端消费群体。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规律基础上,积极推动熨斗白菜产业化发展,重点开展好以下“六个体系”的推进建设工作。
3.1 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创新建立健全产业化组织体系,明确组织架构和分工。在体系中要能充分关注农民、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均衡各方利益,有利于生产计划(布局)的落实、标准与规范的贯彻等。要关注对体系内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市场竞争主体的培育工作,加大人才、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三中心一基地”,即产品分拣中心(分拣包装车间、冷库及冷链运输设施)、质量检测控制中心(生产过程监控与产品检测)、育苗中心(技术集成引进与种苗繁育)、生产基地,提高基地基础生产设施的建设水平。引导主体与高端优质市场的协作,带动自身能力的提高。
3.2 推进品牌体系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市场竞争主体自有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共同构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体系。熨斗白菜已具备申报与打造地方证明商标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一切条件,应加速对这一公共品牌的申报工作,同时政府要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熨斗白菜的影响力,使其早日成为地方的一张名片。
3.3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确保产品高品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业生产也一样,如果沒有完善的标准体系,不可能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农产品。建立健全熨斗白菜标准体系,组织制定《生产组织体系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促使生产者按标生产,保障产品优质、安全和品质稳定,才能赋予熨斗白菜高品质的内涵。
3.4 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保持产业发展后劲 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水平,在明确产品主线前提下,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技术(如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对绿色生产投入品的补贴,适时推动绿色、有机生产;二是加大适配机械的引试力度,推进“以机换人”工程,实现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推进适度规模生产,提高生产者的规模效益;三是加大新品种引进、示范和传统品种的挖掘力度,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四是加大白菜产后处理、加工与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
3.5 推进信息体系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美誉 度 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一是建设完善的生产监管设施,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质量有效溯源;二是建立健全网上营销平台,完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加强品牌多维推广。
3.6 推进认证体系建设,实现产品有效增值 积极开展基地、产品和品牌认证工作,如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供港基地认证、出口备案认证等,全面提升产品形象和自身社会认知度,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
产业旺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虽然熨斗白菜总产值仅有200万元左右,但它具备了不可复制性与稀缺性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小”“特”“精”“优”产业,一个不可多得的地方“名片”产业。石泉县熨斗镇为川楚古道驿站,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如老街、燕翔洞、山寨、古栈道、民俗活动等。若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并加以推介,实现“三产”融合,必将有利于熨斗镇社会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找到一个突破口。
熨斗白菜是先辈留给石泉的宝贵财富,是一张被深藏的金名片,有必要充分发掘,使其光芒显露,跨越崇山峻岭,向广大消费者奉献出石泉人民的深情厚意。
参考文献
[1] 何江,吴小华.《石泉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
[2] 李敏,吕家龙,祝金明.产地对大白菜品质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6,13(2):95-98.
[3] 王改兰,段建南.硒与农产品质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2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