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痹的证治

2022-11-18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王颂歌杨英娄玉钤张攀科刘传慧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9期
关键词:诸药膝部风湿病

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王颂歌 杨英 娄玉钤 张攀科 刘传慧

【摘 要】 膝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膝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膝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5型:邪实候(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正虚候(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候(瘀血痹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膝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肢体痹;风湿病(痹病);证治;虚邪瘀;中医药 膝痹是以膝部疼痛,或伴有沉重、酸软、肿胀、骨鸣、屈伸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膝痹为肢体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古代虽无膝痹之名,但对本病的记载非常丰富,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论述,并载有针灸治疗。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有“膝病”曰:“光明主膝痛胫热不能行。”王焘《外台秘要》详细记载了本病的多种导引治疗方法,有助于本病的功能康复。宋代《圣济总录》中记录了大量治疗本病的方药。明清医家对本病论述更为详细。如明·朱橚《普济方》详述患风冷痹若寒气多,则可出现膝痛、行履艰难等症状。清·吴谦《医宗金鉴》明确指出下焦素虛,风寒湿邪侵袭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并详述本病的综合治疗,给现代临床留下宝贵经验。日本丹波元简《杂病广要》论述本病与肝肾相关。现代娄多峰提出膝痹之名,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完善膝痹理法方药。

西医学的膝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症、感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滑膜炎等可出现膝痹表现[4]。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或劳损外伤,或年老体虚而致肝肾亏虚,痰瘀气滞,膝部不通不荣所致。

1.1 感受外邪 风寒湿等邪侵袭,客于膝部筋骨肌肉,邪瘀痹阻;或外感湿热,侵淫于膝,而致膝痹。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股胫足膝中痛。”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风湿流注经络间……脚膝疼痛。”

1.2 肝肾亏虚 肾主骨充髓,肾气盛,肾精足,则筋骨坚;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藏血,肝血足则筋脉强劲。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肾元亏虚,肝血不足,筋骨失养,而致膝痹;或正虚感邪,气血瘀滞或外邪痹阻,而患膝痹。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肾气衰少,脾肾肝三经受于风寒湿,停于腿膝。”明·董宿《奇效良方》曰:“肝肾俱虚,精血不足,足膝酸疼。”

1.3 痰瘀气滞 跌仆闪挫,或暴力损伤,膝部瘀血凝滞,局部不通不荣,而致膝痹;或久站远行,过度负重,慢性劳损,痰浊瘀血停滞于膝,发为本病。如《圣济总录》曰:“瘀结痛冷,折伤闪挫,腰膝痹痛。”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膝骭肿大,恶寒,夜剧者,痰也。”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受三气兼挟痰涎宿饮,故……膝冷成痹也。”

综上所述,膝痹发病原因较多,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5]。其病位在膝部,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外邪痹阻,瘀血阻滞,筋骨失养。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虚证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实证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瘀血阻滞。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病久可致骨质破坏,骨节肿大,而发展为鹤膝风[6]。

2 诊断要点

年老者、肥胖者、体力劳动者及长期久行、久站工作者为易发人群。临床以膝部疼痛,伴有沉重、酸软、肿胀、僵硬、骨鸣、屈伸不利等为诊断要点。

3 辨证论治

本病主要辨虚实和病邪:感受外邪或外伤所致者,多实;肝肾不足,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而致者,多虚。实者,发病急,疼痛及肿胀明显;虚者,病程较长,痛势较缓。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复受外伤或外邪,常为虚实夹杂之证。本病多为损伤或风寒湿等邪侵袭所致:风盛者,痛处游走不定;寒盛者,关节局部凉感,痛剧,畏风寒;湿盛者,关节多肿胀,重着;热盛者,关节局部热感,口干,便干;瘀血者,膝关节疼痛如锥刺,固定不移。本病治疗,邪实者以祛邪活血通络为原则;正虚者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通络为原则。可配合针灸理疗。此外,膝部的护理也尤为重要。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5型。

3.1 邪实候

3.1.1 湿热痹阻证 膝部肿大疼痛、重着,局部热感;关节时有骨鸣,屈伸不利,或发热,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以膝部肿大疼痛、重着,局部热感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湿热交阻于膝部经络、关节,故膝部肿大、重着,局部热感;气血阻滞不通,故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湿热稽留,损筋蚀骨,故骨鸣;湿热蕴蒸于内不得发,可有发热;湿热困脾,脾失健运,故见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皆为湿热痹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萆薢归膝汤(《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加减。方中萆薢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当归、赤芍补血活血;怀牛膝强筋壮骨,同时引药下行,通利关节;五加皮、千年健强筋壮骨,利湿通络;木瓜除湿活络,消肿止痛;加薏苡仁、防己助木瓜除湿通络止痛之功;香附理气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若湿邪盛者,加海桐皮、冬瓜皮、拔葜;热邪盛者,加忍冬藤、豨莶草、蒲公英;痛甚者,加鸡血藤、醋延胡索、全蝎;热盛伤阴者,加生地黄、石斛、玄参。

3.1.2 寒湿痹阻证 膝部冷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腻,脉沉紧。以膝部冷痛、重着、肿胀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寒湿阻滞于膝,筋脉不通,故见膝部冷痛;遇寒则凝滞加重,故屈伸不利,遇寒痛增;得热则寒凝渐散,气血得以行,故疼痛可减;寒湿稽留,湿邪重着黏腻,流注于膝,阻滞筋脉,故可见关节重着、肿胀;舌淡苔白腻,脉沉紧皆为寒湿痹阻之象。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乌头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乌头、干姜、桂枝、细辛温经散寒除湿;麻黄、独活、豨莶草祛风散寒除湿;当归、白芍活血通络;蜈蚣通络止痛;茯苓健脾利湿;香附理气通络;加鸡血藤、海风藤祛风宣痹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之功。若寒邪盛者,加艾叶、黄酒,怀牛膝;湿邪盛者,加海桐皮、五加皮,白术;痛甚者,加醋延胡索、土鳖虫、鸡血藤。

3.2 正虚候

3.2.1 气血亏虚证 膝部酸痛无力、肿胀,面黄少华;神疲乏力,活动后加剧,心悸,肌肤不泽;舌质淡,苔薄白,脈沉细弱。以膝部酸痛无力、肿胀,面黄少华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久病体虚,气血耗伤,或外邪乘虚而入,留滞于膝,痹阻经脉,筋脉失养,故膝部酸痛无力、肿胀;气虚则神疲乏力;活动后气虚更甚,故症状加剧;血虚则面黄少华,肌肤不泽;气血凝聚见肿胀;气血两虚,心失所养,故心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皆为气血亏虚之象。

治法:补气养血,蠲痹通络。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方中人参、熟地黄益气养血;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黄补益阴血;茯苓、白术健脾利湿,助人参益气健脾;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益气调和诸药;加川牛膝、木瓜、薏苡仁祛湿通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蠲痹通络之功。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大枣;血虚明显者,加制何首乌、仙鹤草、阿胶。

3.2.2 肝肾亏虚证 膝部疼痛,腰膝酸软;膝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步履艰难,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弱或细数。以膝部疼痛,腰膝酸软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久病或体虚之人,损及肝肾,肝肾不足,精血亏耗,筋骨关节脉络失濡,故膝部疼痛,屈伸不利,甚则步履艰难;脉络不容,气血凝聚,故肿胀;肝肾亏虚则可见腰膝酸软;肝肾不足,精血不充,头窍失养,故见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弱或细数皆为肝肾亏虚之象。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方中桑寄生、杜仲、怀牛膝、地黄补肝肾、强筋骨;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独活、桂枝、细辛祛风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秦艽、防风祛风除湿。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之功。若阳虚寒甚者,加制附子、干姜、艾叶;湿邪重者,加苍术、防己、薏苡仁。

若肝肾不足,复感风寒湿三邪者,三痹汤加减。(《妇人大全良方》)

3.3 痰瘀候 瘀血痹阻证:单膝或双膝刺痛,固定不移;局部肿胀可有瘀斑,僵硬,骨鸣,面色黯黧;舌质紫黯有瘀点,苔薄,脉弦涩。以膝部刺痛,固定不移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跌仆外伤,瘀血停滞,痹阻筋骨,故见膝部刺痛,固定不移,僵硬;瘀血凝滞,见局部肿胀或有瘀斑,面色黯黧;瘀血停滞于筋,可有骨鸣;舌质紫黯有瘀点苔薄,脉弦涩皆为瘀血痹阻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化瘀;制没药、五灵脂、香附活血止痛;怀牛膝、地龙活血祛瘀止痛;且怀牛膝兼以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加木瓜、薏苡仁祛湿消肿;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通络止痛;狗脊、骨碎补、桑寄生强肾壮骨。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12岁,1981年6月4日初诊。以左膝关节畏冷肿痛2年余为主诉。患者症状反复发作,遇阴雨潮湿天气加重,中西医久治,效果欠佳。现左膝关节内侧微热肿胀明显,压痛范围12 cm×6 cm。曾于20 d前在局部抽出黄色透明液体约20 mL送检,某市医院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左膝关节功能受限;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淋巴细胞百分比22%,红细胞沉降率15 mm·h-1。西医诊断:膝关节滑膜炎。中医诊断:膝痹,证属湿热痹阻,邪壅脉络。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处方:当归18 g、赤芍15 g、败酱草30 g、萆薢18 g、忍冬藤60 g、秦艽9 g、川厚朴18 g、川牛膝6 g、木瓜12 g、防己12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1981年6月11日二诊,患者诉肿痛均减。守方继服。3剂。

1981年6月15日三诊,患者左膝关节尚有微痛,稍肿。舌质淡,脉沉细。证明湿热已去,当以补虚扶正为主。上方去败酱草,加黄芪21 g、白术15 g。15剂。

1981年6月28日四诊,患者症状全消。

按语:本案中医诊断为膝痹,为邪实候湿热痹阻证。本案病程较长,变化也多,初为寒湿,来诊时已成湿热,故治当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中败酱草、萆薢、忍冬藤、木瓜、防己、秦艽、川厚朴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祛邪为主;当归、赤芍、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络;当归又合赤芍养血以扶正。三诊时湿热已去,减去败酱草等,转为扶正为主,故加白术健脾除湿,黄芪扶正而收功。须知:痹病虽须守方,但必须辨证施治,证转药换,不可呆板。综上所述,本方根据用药前和用药后虚邪瘀三者病机变化,针对虚邪瘀的程度不同随时调整用药,故获良效[7]。

5 预防与护理

避免风寒湿等邪,肥胖者减轻体质量、减少关节负重,避免关节损伤,预防职业性关节慢性劳损。发病初期,注意休息患肢。病情重者,可运用手杖、轮椅等辅助工具行走,减少屈膝,减少膝关节劳损。病情缓解后,做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在膝关节不负重下进行适当的耐力运动,如踏固定自行车等;勿过度劳累及外伤,合理使用关节。饮食多样化,注意营养平衡[4]。

6 结 语

膝痹也称膝肿痛,临床膝痹见如老年膝骨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等,均可参此论冶。膝痹病位在膝部,与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和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为肝肾脾三经所系,肾为先天之本,主骨,充髓;肝为藏血之脏,主筋;脾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膝为筋、骨、肉之大会。本病多为肝肾不足,脾气虚弱,气血亏虚致骨失所养,风寒湿热病邪入侵而发病。临床上往往邪实、正虚交杂兼并为患,难以截然分开。本病病因较多但总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其正虚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其邪实多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其瘀为瘀血痹阻。膝痹治疗当分清虚实,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应“虚邪瘀”辨证。治以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或清热蠲痹,或散寒除湿,或活血化瘀等。本病治疗须配合针灸、理疗等。若用药恰当,治疗及时,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关节损害,预后较差。因此,本病需早期积极正确治疗,尽快控制病情进展;同时重视治未病之慢病防残。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娄玉钤.膝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1):49-55.

[2] 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4-60,72.

[3]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4]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7-232.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鹤膝风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1):51-56,70.

[7]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247-248.

收稿日期:2022-05-15;修回日期:2022-06-20

猜你喜欢

诸药膝部风湿病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大枣与甘草的认识异同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