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11-18

节能与环保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收费站碳达峰屋顶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方案安排了7个方面28项任务措施,围绕“效率引领、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三方面,将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出北京贡献。到2030年,北京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方案提出,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围绕新能源利用、智慧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系统、氢能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充分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作用,在智慧低碳能源供应、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逐步形成完备的技术支撑能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公共机构屋顶将变身“超级电池”

《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机构存量屋顶太阳能利用改造工作方案》近日通过审议,为城市副中心存量屋顶“阳光工程”搭体系、建规则,明确实施目标和路径。至2023年底,城市副中心党政机关、卫健和教育系统将新增装机规模超55兆瓦,预计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据统计,北京市公共机构屋顶光伏可开发利用资源超过150万千瓦,是“十四五”时期光伏重点发展领域。工作方案明确,实施“党政机关办公楼屋顶光伏、医院屋顶光伏、学校屋顶光伏等”专项工程,推动近零碳排放光伏屋顶应用示范项目,创新光伏建筑应用开发模式,打造绿色智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营服务平台,健全建筑光伏应用标准体系。

北京市: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目标任务

北京已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全部规划目标任务,20余年治沙共完成营林造林922万亩。截至2021年底,北京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比2000年增加19个百分点,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治理,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于2002年正式实施,12年时间累计造林营林708万亩,植树1.5亿株。2013年,二期工程规划获批并接续实施。二期工程不仅提升了森林质量,更实现了固碳增汇的生态功能。据研究估算,工程区的乔木和土壤碳储量达到1500余万吨,相当于累计吸收二氧化碳5500余万吨,累计释放氧气4000余万吨。工程区内乔木碳汇量300余万吨,20年来碳汇量增长378%。

天津市:率先应用全国首套“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

全国首套建立在生态体系下的“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正式实施,并率先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应用。此体系在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低碳—超低—近零—净零”的有效减碳路径,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或低碳示范单元,持续为天津和中国北方地区城市的低碳发展、碳中和提供样板。“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有4项内容,包括《零碳社区认定和评价指南》《零碳产业园区认定和评价指南》《零碳工厂认定和评价指南──通则》和《零碳工厂认定和评价指南──汽车整车制造工厂》,涵盖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领域。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涉及控制指标、碳排放量核算、认定评价等三方面。

黑龙江省:打造首个低碳智慧能源高速公路收费站

哈尔滨市朝阳收费站日前完成了光伏电站的所有建设及并网工作和收费站照明设施改造工作,将被打造成为黑龙江省首个低碳智慧能源高速公路收费站。朝阳收费站光伏电站共铺设503块碲化镉光伏发电板,装机容量49.3千瓦,年均发电量将近6.8万度,可降低收费站车道设施、监控设备、办公及生活等用电成本,并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排放污染。朝阳收费站还构建了“绿色产能+科技节能”收费站用电模式,即白天可利用光伏发电供应电力,夜晚可实现智慧节能照明+太阳能绿色照明,大幅降低了用电成本,进一步解决收费站用电能耗问题。

猜你喜欢

收费站碳达峰屋顶
碳中和·碳达峰
借“光”生财的屋顶
江苏20个高速收费站实施“准自由流”改造
浙江首个“云收费站”投用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屋顶屋
基于Spark的高速收费站大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屋顶的雪(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