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痛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案分享
2022-11-18张帅张海生
张帅,张海生
(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0 引言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感觉异常和肢体疼痛是其主要表现,手足、肢体麻木,或袜套感、蚁行感,或伴有手足、肢体的发凉怕冷是感觉异常的主要表现,肢体疼痛多表现为双下肢、双足趾的疼痛。目前,在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11.4%[1],作为其并发症,DPN发病率达30%-90%[2]。相关研究[3]显示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水平、不良生活习惯都与DPN的发病率有关。其病理过程从小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突变性开始,逐渐进展至糖尿病足溃疡,最终会导致下肢截肢[4]。但目前DPN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得到较多关注的有高血糖途径(包括多元醇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应激等),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生长因子缺乏,血管病变等相关机制[5]。治疗方面,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以对症治疗为主,降糖为基础,加以营养神经因子、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等治疗方法。但DPN完全治疗的难题还未解决,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DPN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中药通过多靶点治疗,使DPN的症状明显改善。
张海生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内分泌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笔者有幸跟随张海生主任学习,现将张主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虚为本
《中医临床路径》将DPN归属为“消渴病痹症”范畴, 认为本病多因消渴日久,素体阴虚,叠加饮食、情志、劳欲,造成阴液亏损, 燥热内生的结果,阴虚则燥热,燥热则阴愈虚[6]。吕仁和[7]提出消渴病后期,气阴难至络脉,造成痹阻络脉,络脉长久失去气阴濡养,日久发麻,最终或可致痿。此为DPN的病机。张露[8]认为DPN的病机不断变化,由以阴虚或气虚夹瘀为主,最终进展为阴阳俱虚夹瘀。《医学入门》中提出:“常木为血碍气……血脉不贯,谓之不仁。”气血罕至,则麻木不仁,加之营卫俱虚,卫外减弱,易招外邪,致内外合病。以上可认为DPN的发生大多为气血阴阳亏虚,瘀阻脉络,发为本病。
张师认为DPN之“感觉异常之麻木”是DPN虚为本的具体表现。所谓“气不至则麻、血不荣则木”,即气血虚损致肢体麻木。气无法运行或血濡养不足,肢体会有麻木感。它的发生是由于消渴日久,正气耗损,最终阴阳气血皆有亏虚。它的病位在脉络, 涉及到肝、脾肾等脏。张师认为:虚为本分为虚之本和虚之变,虚之本是指消渴病的基础病机为阴虚为本;虚之变是指阴虚发展至后期造成阳损和气虚的结果。虚之本和虚之变,二者可单独作用,可同时作用,可相互转化,或可互为因果。临床上大多是虚实夹杂为病, 虚实互为因果,气血罕至,瘀血新生,阻滞络脉;纯虚为病较少,多见于素体较弱的患者,气血罕至,肢体失养;很少见纯实之证,实邪为标,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张师认为纯虚、虚实夹杂、纯实致病皆以虚为本为最初致病原因,气血阴阳亏虚,实邪阻滞经络,发为本病,治疗上补虚为本,兼以活血通络。
1.2 瘀为标
瘀血阻络是DPN发生的又一病机。梁晓春等[9]认为消渴阴虚日久,燥热津伤,血黏而成瘀,瘀血阻滞经脉是本病的病机。石锐等[10]认为瘀血伴随疾病发展的始终。沈璐等[11]认为DPN的病机处于动态发展,从消渴后期的阴虚挟瘀发展至气阴亏虚挟瘀,最终进展为阴阳两虚挟瘀,瘀是疾病发展重要因素。李苏珊[12]认为DPN基本病机是瘀血阻滞经络,病程日久耗气伤阴,是本虚标实之证。郑亚琳[13]认为DPN的整个病程中瘀血、痰、湿皆为致病因素。康世才等[14]认为DPN病机有两种解释,燥热灼伤津液,血黏而成瘀,或燥热伤津,炼结而为痰,痰瘀皆为病理因素,相互搏结致病。
张师认为DPN的另一临床表现“肢体疼痛”是瘀为标的具体体现。疼痛的原因可总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多为瘀血阻滞。或因寒而瘀,或湿热致瘀,或因虚而瘀,瘀血使得血液运行不畅,此皆为不通则痛[15]。消渴阴虚日久,后阴阳两虚,阳气无法温煦肢体末端,或气血罕至肢体末端,濡养不足,致肢体疼痛,多为不荣则痛。张师认为瘀血始终贯穿于DPN发展的全过程,多种致病因素相互搏结致瘀血阻络。综上DPN的另一病机可归于瘀血阻滞,治以活血通络止痛。
2 治疗经验
张师认为虚与瘀伴随疾病的全过程,阴虚和气虚是本病发生和发展的症结;阳虚是最终发展的结果;血瘀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消渴日久,气血罕至肢体末端,气不行则血不畅,瘀血难去,肢末失去气血濡养且又有瘀血生成,最终出现木、痛,不荣则木,不通则痛,气虚血瘀型消渴痹症多由此发生,拟糖痛方治以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糖痛方由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5g,当归15g,鸡血藤15g,通草6g,牛膝15g,桃仁10克,生甘草6g,生姜6g为基础组方。
用法:免煎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水冲服。
全方以黄芪为君,甘温补益,为补气要药,仲景在治疗痹阻不通的疾病时多使用三两的常规剂量。《名医别录·中品·卷第二》谓其能“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益气”,黄芪补表里之气,气行则血行,同时具有行滞通痹的作用,与桂枝合用,起温阳通脉的作用[16]。研究显示[17]黄芪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通达一身之阳气,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白芍养血敛阴,和营通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芍药的有效成分能缓解疼痛,与桂枝合用,调营卫和表里;桃仁、鸡血藤活血祛瘀,通经活络;四药为臣,取益气活血之用。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通络止痛,当归配白芍养血活血而不伤血。牛膝活血通经,引药下行,除下肢痹痛;通草通经活络。以上皆为佐药。生姜味辛,取其能行能散之意,助桂枝解肌,生甘草既可配合白芍,酸甘化阴,柔筋止痛,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和,共奏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之效。
3 病案举例
患者,樊某某,男,53岁。
2021年11月8日初诊,患者6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偶有口干,无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入院检查时空腹血糖:10.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3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入院后予以胰岛素降糖,而后多次调整降糖方案,近1年来降糖方案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3单位-4单位-3单位 皮下注射 日3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6单位皮下注射 每晚临睡前,平素未规律监测血糖。近1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左足趾尤为明显。刻下症:双下肢麻木,左足趾麻木尤甚,偶有肿胀,揉搓后可有缓解。自觉乏力,口干,晨起偶有反酸,二便调,眠稍差。舌暗红,舌底脉络瘀曲扩张,苔薄白,脉细涩。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为消渴痹症(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活血,通脉止痛。拟以糖痛方加减,处方如下:黄芪50g,桂枝15g,白芍10g,生姜8g,大枣10g,牛膝20g,首乌藤20g,龙骨10g,牡蛎10g。共7付,水冲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嘱患者继续当前降糖方案,辅以饮食和运动,规范监测血糖(三餐前后、睡前)(1周监测1-2天),三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不适随时就诊。
2021年11月15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诉双下肢麻木稍有改善,左足趾麻木感减轻,每于午休时发胀感加重,醒后行走可缓解。乏力感减轻,仍有口干,晨起仍有反酸,舌暗红,舌底脉络瘀曲扩张,苔薄,脉细涩,二便调,眠有改善。今日空腹血糖:7.4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上方加熟地黄15g,丹皮10g,茯苓15g,桃仁10g,旋覆花10g。7付,服法、医嘱同前。
2021年11月22日三诊。患者服药后诉双下肢麻木改善明显,左足趾基本不麻木,午休时仍有发胀感,醒后行走可缓解。晨起反酸缓解,舌淡红,舌底脉络瘀曲扩张消失,苔薄,脉细涩,二便调,眠可。今日空腹血糖:7.0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L。上方去熟地黄、桃仁、旋覆花,加丹参20g,黄连3g。14付,服法、医嘱同前。
2022年2月21日电话随访,诉症状好转,自诉平时空腹血糖控制在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9mmol/L,曾半月前查糖化血红蛋白:4.7%,嘱患者继续遵嘱治疗,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消渴病史6年,迁延不愈,患病日久致气阴两虚,阴虚则燥,日久损伤气的正常运行,气不至,血不通,故见肢体麻木。病程日久致气虚乏力,阴虚则口干。瘀血为标,舌质暗,舌底有脉络迂曲扩张,此证为消渴痹症,气虚血瘀证。治疗应益气活血,通脉止痛,拟方糖痛方加减。方中黄芪为君,黄芪甘温补益,为补气要药,取气行则血行之意;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通达一身之阳气,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白芍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加用牛膝、首乌藤以活血化瘀止痛。患者眠稍差,加用龙骨、牡蛎以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生姜行散,助桂枝解肌。炙甘草甘温益气,益气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相和,共奏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之效。二诊时患者症状改善,加用熟地黄以滋阴生津,丹皮、桃仁以活血化瘀,茯苓、旋覆花以健脾降逆,改善晨起反酸。三诊时患者不适基本消失,无口干、晨起反酸,舌底脉络无迂曲扩张,减熟地黄、旋覆花,加用丹参以活血止痛,黄连苦寒清热,兼以降糖。继续服用巩固疗效,随访未复发。
4 结语
在中医上DPN属消渴痹症,张师认为病机以虚为本,瘀为标,其中阴虚和气虚是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关键,瘀血始终伴随疾病发展的始终。病位在脉络, 涉及肝、肾、脾等脏腑,治法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拟方糖痛方治疗本病,对临床症状有了改善,同时兼以降糖。DPN作为糖尿病的难治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朗,治疗上未有根治之法,多以基础治疗和对症对因治疗为主,除基础的降糖治疗外,对针对可能的发病机制,辅以对应药物。因缺乏针对性,疗效并不满意。在治疗DPN的同时,要进行血糖的规范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生化功能的检验和眼底、心脏、血管、肾脏的检查,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