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蚌埠工商学院为例

2022-11-18吴霁君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工商学院蚌埠双师型

吴霁君 汤 晓

蚌埠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2017—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1]。201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职责使命,社会迫切需要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来支持生产实践。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院校最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是影响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重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满足行业企业日渐严苛的用人需求、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

蚌埠工商学院是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近年来,学校加强对“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倡导在职教师转型,也提出了针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奖励办法,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蚌埠工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总结分析其建设困境如下。

1.1 没有明确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尽管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参考教育部相关标准,或者简单套用高职高专院校的认定标准,制定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办法,但资格认定标准及流程等方面互不统一,始终没有建立系统的、针对“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具有广泛参考价值的统一标准。以蚌埠工商学院为例,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08人,学校认定的“双师型”教师64人,占比为15.69%。学校认定“双师型”教师时依然沿用“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的传统思路标准,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且学校没有正式的认定标准,未能给在职教师明确目标,对被认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未能进行相应考察,也让人们质疑这类“双师型”教师是否真正具有理论知识与实操功底的双重素质。

1.2 缺少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举措

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在教育体系完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境。由于政府在教育经费的分拨上更倾向于对研究型高等院校的投入,加之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直接导致了“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由于没有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的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应该通过建立各项培训举措及保障机制,给寻求转型和提升的教师制定适合的途径与方法。

1.3 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激励措施不够全面

“双证”的认定思路引导教师为了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而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但蚌埠工商学院现行的《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奖励办法(暂行)》中,仅针对4类证书进行奖励,无法广泛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该机制能发挥战略导向作用,协助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改善措施

2.1 明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在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存在差别,基本可以概括为拥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能力,具备专业技术应用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实践能力。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的定位,适当参考同类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来明确本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其中,认定标准的指定需要体现对教师在行业企业或其他社会工作中的专业实践经历的考察。通过对相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调研,结合蚌埠工商学院实际情况,建议认定条件如下。

具备高校教师资格、在蚌埠工商学院教学岗位上工作(含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的教师,同时能指导学生在本专业省级以上赛事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1)参加国家组织的本专业领域非在聘系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并取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如会计、经济等,并在本专业领域的基层生产、管理等实践工作经历累计满一年。

(2)考取经学校认可且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本专业领域职业(执业)资格、技能鉴定等中级及以上证书,如律师、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且在相关岗位累计实际工作经验超过一年。

(3)近三年内有连续一年或累计两年,在相关单位中从事本专业前沿实践工作的经历,或深入实践实习基地累计满两年,同时经学校和挂职单位考核合格者。

(4)参与相关单位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取得地市级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负责人(排名前三);主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或者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件(专利发明人排名前五)或主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件。

(5)主持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包括方案设计及实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且有累计一年以上的本专业相关实际工作经验[2]。

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后,应当在正式聘任后,以年为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

2.2 多措并举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训

2.2.1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师德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将师德教育放在“双师型”教师培训的首位,并贯穿其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通过不断学习强化教师的法制和纪律教育,确保每学年都有针对在职教师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同时深挖优秀教师典型,采用宣传与奖励相结合等手段开展各类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升教师依法执教、规范执教的能力。

2.2.2 提升“双师型”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积极探索提升“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措施。①建立“双师型”新教师教学导师制,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加强监督指导,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听课任务。以蚌埠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新老教师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义务、考核形式和标准,注重实效。②以各学科优秀教师公开课的形式组织“双师型”教师进行线上或线下听课学习。③完善教学竞赛制度并严格执行,为提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每年举办校级教学比赛[3],每学期举办不同主题的院级教学比赛,教案准备与现场讲授相结合,依据详细的标准进行评比。例如,工商管理学院举办的“管理类主干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大赛”,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④创新教学交流形式。例如,设置“双周研讨日”,以专业为单位,按照分析教学对象、学科内容、教学目标等教学环节,安排本专业优秀“双师型”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并形成品牌效应。

2.2.3 增强“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鼓励在职专任教师通过自学或参加专业培训班的学习方式,参加国家权威部门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或专业资格证书。

打造学校和企业的共建平台,支持教师转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例如,可由企业专家和高校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可以借助家长力量获取更多实践资源;引导教师积极申报省级以上横向科研课题,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与企业合力完成课题任务;利用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企业参访,分批安排“双师型”教师脱产或半脱产进驻企业参与企业实际经营过程,学习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参与权威性的行业论坛讨论会,结合实践发表学术论文;等等。

开展校内实践培训。对于时间和精力不够、无法到企业参加培训的教师,定期安排其进入实验室轮岗实践,同时可邀请企业技术专家以外聘人才的形式到学校进行技术指导,共同完成本专业的实验指导,以及开发出具有应用实践性意义的实验方案,同时要进行相应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且每学年轮岗实践不少于一定的教学周。

2.3 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

2.3.1 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要求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是终身制,需要明确职责,按期进行履职情况考核,可以以年为单位制定考核办法,不能简单以发表论文或指导毕业论文数量为考核标准,必须突出“双师型”教师的优势和特点,注重过程考核。根据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双师型”教师考核要求的调研情况,建议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要求如下。

在聘期内,每年“双师型”教师应完成以下工作中的任意1项:

(1)主持或主要参与(主要负责人排名前三)校级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或教学改革,并有实践成果的应用,或者出版应用型校级以上教材。

(2)主持或参加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效果良好,并取得相关成果。

(3)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或本专业相关的主流赛事,取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或国家级赛事奖项(主办单位和组委会同时盖章有效)[4]。

(4)至少主持或参与(主要负责人排名前五)1项应用性科研项目,并取得相关成果。

如未完成,可取消下年度“双师型”教师的配套奖励。

2.3.2 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现在高校教师的薪酬大多与职称和课时费相关,获得更多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多上课,而对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缺乏外在动力。蚌埠工商学院现在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足16%,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建议对聘任的“双师型”教师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与普通教师形成差异;对考核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奖励,并在评优评奖、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时给予政策倾斜,明确实施细则和教师分类评价办法,形成完整的激励机制。

制定从传统的注重纵向课题向重视横向课题方向发展的奖励措施,相比于纵向课题,横向课题更能凸显课题对实践应用的价值意义。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鼓励教师多参与实践类科研项目,学校可施行一些奖励举措。例如,对在企业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和切实创造出价值的横向课题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等。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占比较高,从性质上界定属于民办非企业实体,在育人的前提下,要保证整个组织的盈利水平,为激发员工自觉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动力,应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联系到一起,可以尝试员工入股的形式。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对评估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采取奖励教师股份或者允许教师自购股份的激励形式,这对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很有帮助。

3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学校满足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保障,是一切育人工作的基础,在建设实践工作中应该大胆尝试,不拘泥于传统措施,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真正做到服务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工商学院蚌埠双师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