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村脱贫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基于湖南省浏阳市L 乡防返贫工作的调查
2022-11-18曾宇婷
曾宇婷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1.L 乡基本情况
L 乡地处连云山脉腹地,因浏阳河源头的小溪河蜿蜒贯穿全境而得名,素有浏阳的“世外原乡”之称。L 乡作为本次主要调研和访谈的村落,位于浏阳市东部边陲,L乡主要是一个农业大乡,2014 年被纳入省定点扶贫乡,人民主要靠种田和打散工维持生活,每年稻子成熟的季节,就是当地人最忙碌的时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另外,L 乡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空心化问题突出。近年来,在长沙市政协办公厅、长沙市税务局、浏阳经开区管委会三个后盾单位及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帮扶下,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稳中有进,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壮大。截至2021 年12 月,全村基本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1.8%降低至1.9%,全村除27 户监测户外,74 户贫困户已经实现脱贫摘帽。这里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人杰地灵,民风纯朴,当地群众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2.L 乡发展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调研团了解到L 乡正在全力打造以“世外原乡·画里小河”为目标,以“生态立乡、农业强乡、旅游兴乡、文化润乡”的工作思路的发展规划,根据L 乡的实际情况,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生态资源、民俗旅游资源以及农产品资源打造宜居宜游绿色基地、省会全域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基地、长株潭慢生活休闲基地、湘赣边农民画室产业基地,着力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3.L 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该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乡村基层发生了变化,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然而,对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以及群众期盼,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突出表现如下。
3.1 部分群众脱贫基础不牢
该乡2020 年虽已全面脱贫摘帽,但通过多次走访排查和监测识别,目前仍有因病、因残、因灾等刚性支出超过上年收入及收入大幅减少影响基本生活的两类人群。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1 户47 人、边缘易致贫户7 户23 人。2022 年5 月,该乡再次组织全乡性“五个一” 大走访大排查,又新增13 户“两类人群”监测对象。除此之外,该乡仍存在安于现状、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内生动力难以激发,一心只想享受国家救助,容易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局外人”。 事实证明,绝对贫困可以消除,但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要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保障“两类人群”不返贫。
3.2 配套设施不够完备
根据L 乡目前的发展规划总体布局来看,L 乡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以及农业优势发展产业能够快速地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如“叠水坝”和“网红坝”两个网红坝的“吸流效应”,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外来游客的人次,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是给L 乡当地政府带来的挑战便是如何留住这些游客。从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游客的旅游路线一般为田心村网红坝观光—红色革命遗址观光——乌石村画村一条街观光,这对于非L 乡中心地带的村落来说便不能吸引很多游客,如鳄鱼嘴湾、潭湾村的水墨画村,黄碑村的金葵岛等景点无法很好地发挥相应的价值。此外,目前虽然与慧润民宿合作,但是现在还未建成完整的住宿、饮食、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体系,导致很多游客并不能很好地体验到周到的服务,全乡范围内尤其是景点附近的村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家的条件去服务游客,这就会使得游客体验感不佳,留不住客人。
3.3 产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但缺乏专业技术培训
L 乡致力于打造五大基地的发展愿景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对本乡乡级领导干部、各村村支书和村民自身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本乡、本村的全面综合发展有大局把控。但是根据调研结果来看不尽人意,一是画室产业,因需要的专业技能较高,不能短时间内出成果,导致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因为缺乏耐心或是时间中途放弃这个机会;二是蔬菜基地,虽说村民一直以来就熟悉蔬菜的种植,但是从现阶段的产业发展来看,光会种植并不行,同样要知道如何对基地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与产业园对接,关于运输、存储这些方面都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三是红色革命旧址缺乏专业的讲解员对前来的游客进行系统性的宣讲,游客来了只是逛一圈,对于L 乡的整体发展不了解,对于该旧址的红色故事也不了解,并没有发挥出旧址的教育作用;四是民宿建设。该乡主要利用闲置农房来开展民宿,村民对于民宿的卫生要求、设施要求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缺乏专业技术培训。
3.4 乡村振兴人才短缺
当前,该乡很多自然村组、特别是边远村庄呈现“空巢化”趋势, 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绝大多数家庭在市区买房置业,留守人员基本由老少妇孺组成,乡村振兴缺乏年轻主力军,加上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及务工返乡人员比例过低,就业难、留人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振兴没有专业人才,光凭乡村干部几分热血,始终难以持续下去。
通过访谈该乡大学生了解到,大家对于本村的发展都表示欣喜,因为自己的家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了很大的蜕变,但是他们也认为目前很多产业的发展并不适合现在的村落发展,每个村甚至每个组的发展并不均衡,很难在近三年看到一个系统化的发展,从他们的角度看,他们更希望是在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再回乡发展。驻村干部也表示,近几年有找过本村的毕业大学生谈及到村委会服务的事情,曾经考虑培养他们作为后备干部,但是村里的经济水平、办公环境和福利待遇,都不能吸引大学生返乡。
4.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逻辑关系决定了两者衔接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但在现实工作中两大战略的衔接仍存在有关人员思想认识衔接不充分、体制机制衔接不顺畅、政策规划衔接不协调等问题。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上如何推进基层农村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呢?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基本遵循两条理路提出衔接的策略。一条是立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探究如何通过促进贫困治理的转型来找寻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点。如有学者指出要通过脱贫攻坚政策的转移接续推动两大战略有效衔接。另一条是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如何在“五大总要求”和“五大振兴”的政策框架内寻求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这两种思路是立足整体叙事中,而无法针对性地提出有效衔接路径。因此,基于治理理论和韧性治理理论,以及L 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乡村韧性治理框架,从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四个维度出发,促进基层农村长效脱贫机制的构建,实现长效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乡村振兴韧性发展。所以其衔接的路径如下:
4.1 产业韧性是促进长效脱贫与产业振兴有机衔接的动力
产业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乡村振兴则是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目前来看,脱贫地区普遍面临扶贫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产品主要为初级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产品,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所以普遍面临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层次不高的问题。
所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韧性治理需要从产业韧性出发,以整体性思维,统筹处理好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形成发展动力。首先,应坚持“输血”和“造血”两者的均衡发展,在脱贫前以“输血”解决自身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脱贫后以“造血”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形成长效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财政政策的实施,以小额贷款、村集体产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丰富产业数量,形成规模化农业集体经济模式。同时坚持本土化资源开发利用,通过践行因地制宜和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建筑资源等形成产业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互补发展,形成本土化的特色产业链条。
4.2 人才韧性是促进长效脱贫与人才振兴有机衔接的支撑
农村的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不高,一方水土无法留下一方人,导致许多已经脱贫的地区,人才发展空心化、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面临人才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供需不平衡。考虑如何长久留住人才,或如何建立当地人才培养基地。这就需要有效合理的长效人才机制。
具体可通过三方面实现:一是非正式资源的作用,注重乡贤、草根阶层等离散且隐蔽的非正式治理资源,通过培训、聘任等方式“为己所用”,发挥其在村集体中的威望作用,调动更多村民参与村集体治理,实现自治与他治的有机结合。二是加强素质培训,面对有限的人才资源,继续加强教育资源投资,进行文化、技能等综合培训,提升农户的文明意识和素质水平,储备一支促进乡村发展的“生力军”。三是构建人才基地,构建人才发展平台,加强宣传,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吸引人才回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吸引高素质人才主动下乡、留乡,综合提高乡村发展人才韧性治理。
4.3 生态韧性是长效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机衔接的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在生态韧性下,生态环境是韧性治理的承载体,一方面发展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扶贫本质上是将生态文明理念嵌入反贫困事业,通过理念、技术、产业和组织的集成革新实现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过程。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目前实现生态韧性治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我国基层农村已经初步建立了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等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对乡村原貌改善的基础上,建设旅游基地,坚持绿色产业发展、坚持有机生态建设,既能发挥农村优势,又能激发产业活力。二是要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节约资源、自然恢复为重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三是要加强农村居住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将厕所革命贯彻落实,实现投入品的循环利用,做好乡村整体发展规划,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4.4 文化韧性是长效脱贫与文化振兴有机衔接的纽带
乡村振兴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聚焦于民众的生产生活空间,这种空间表现出历史性和现代性、生活性和文化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多重特征。融入乡村振兴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特殊的空间,是民众生活的重要区域,情感表达的有效领域,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传承发展的关键场所。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重要载体,因而从多方面推进文化韧性治理,实现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价值增量。
第一,文化阵地建设。以当地文化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通过打造各类文化生活活动场所,如农家书屋、运动场等各类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硬件设施,打通通往外界的信息之路,建设各个乡村特色的文化标识和建筑物。第二,文化内容供给。乡村基层组织需要尽可能多地联系文化供给方,包括组建由村民广泛参与的兴趣团队,培育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等,支持他们结合传统节日、地方风土人情,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守望相助的社会文化氛围。
5.总结与讨论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系统解决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所作出的战略选择。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 字总要求给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提出了明确目标,即五大发展目标的统筹共建。所以对于所有基层农村而言,这是一项共同的目标。
以韧性治理理论进行切入,强调乡村治理不仅要从源头控制,也要加强体制的管理,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增强产业、人才、生态、文化韧性治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协商治理的作用,有效整合政府、社会、村民的利益,推动形成自治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