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养殖场保育猪高效饲养管理

2022-11-18大同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山西大同037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发病率机体仔猪

●张 然(大同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山西 大同 037000)

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做好饲粮营养搭配、疾病防控、环境卫生保障等日常饲养管理工作,降低保育猪的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保育猪后期生产性能。

1 保育猪的生理特点

保育猪是指断乳后的仔猪。首先,由于保育猪消化机能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胃酸分泌量低,且各类消化酶活性低,大多数仔猪在保育阶段内会出现转群、饲料更换等现象,日常饮食逐渐转变为自由采食,饲料变为保育料,因此容易受到环境的刺激以及病原体的感染,进而导致腹泻的发生。其次,保育猪的抗寒能力差,加之该阶段需要保育猪克服对母猪的依赖,如果保育舍内温度相对较低,便容易造成较大的应激反应,导致发病率大幅度提高[1]。再次,保育猪生长速度较快,代谢旺盛,活动量较大,因此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除此之外,保育猪免疫力由被动免疫逐渐转变为主动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所产生的抗体较少,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也容易引发疾病。

2 饲养管理措施

2.1 保育舍进猪前的准备

仔猪在进入保育舍前工作人员应对保育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面、窗户、水槽、料槽等。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对保育舍内的门窗、暗渠等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对有问题的设施及时进行修缮。在进猪前,工作人员还应做好保育舍内环境温度的控制工作,保证温度维持在28~30℃之间[2],夏季可适当降低,冬季应适当提高。同时,保证环境湿度维持在60%~70%。其次,工作人员应做好保育舍内发酵床的设置,有效减少保育舍内异味,使用发酵床还可以有效降低猪只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管理强度。

2.2 改善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直接决定了保育猪机体健康状况以及后续的生产性能。保育猪养殖过程中若温度过高会导致猪群出现热应激反应,影响保育猪的生产性能。若温度过低会导致猪群摄入的能量大量用于维持机体温度恒定,进而导致保育猪生产性能下降。另外,保育猪养殖过程中,环境湿度过高会导致病原微生物滋生,湿度过低会导致舍内粉尘量增加,诱发保育猪呼吸道疾病。因此,养殖人员应严格控制保育舍内的环境温、湿度,不同季节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工作人员还应做好舍内的通风工作,保证舍内空气质量良好,从而有效减少保育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3 做好分群工作

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饲养模式的选择对于其机体生产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首先,工作人员应做好保育猪的分群工作。通过综合评估保育猪的生长状况,将同体况的保育猪放置于同一猪舍内进行饲养。其次,做好舍内饲养密度的控制,避免养殖密度过大导致各类传染性疾病发生率的提高。养殖密度的确定同样应考虑环境条件,在舍内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养殖人员可适当提高养殖密度,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再次,分群后,养殖人员应加强对保育猪机体健康状况的观察,同时做好采食量、生产性能等信息的记录,对出现异常状况的保育猪及时进行处理。

2.4 加强饲喂管理

2.4.1 饲料质量日粮的质量直接影响保育猪的机体健康。规模化养殖场内,日粮每日消耗量巨大,这就要求养殖人员做好日粮的采购和存储工作。采购过程中,养殖人员应选择正规饲料厂加工生产的保育料。禁止使用育肥料、母猪料等其他饲料代替保育料。同时,养殖人员还应注意饲料的生产日期,不可为了降低饲料价格选择生产日期早甚至过期的饲料。日粮在运送至养殖场后应进行妥善的保管,避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的污染[3]。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查,一旦发现有霉变的饲料应立即舍弃,同时采购新的保育料。

2.4.2 营养水平保育料应具有适口性好、营养高且容易被消化吸收等特点。保育料可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其他饲料。能量饲料中玉米、小麦是最常用且较为理想的饲料原料,但麸皮等原料由于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物质,不可作为保育料的原料。蛋白质饲料可促进保育猪机体内蛋白质快速沉积,从而促进组织生长。保育期间,保育猪骨骼生长速度快,需要大量的钙、磷元素,可以选择鱼骨粉等进行辅助添加,但应避免饲料中出现氟过量的现象,其会导致保育猪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辅助添加,增强保育猪的体质。除此之外,日粮中还可添加适量的酸化剂、酶制剂或微生态制剂,改善保育猪消化功能不完善的现象,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2.4.3 饲喂方法仔猪在断乳前采用少食多餐的饲养方式,在进入保育阶段后的前2~3 d应提供适量饲料,保证饲喂模式与哺乳仔猪一致。在保育猪逐渐适应环境后再更换饲料,提高饲喂量,从少食多餐过渡为自由采食,饲料更换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育料与开口料比例维持在1∶4、2∶4、3∶4、4∶4各2 d,从而实现饲料的顺利过渡。另外,养殖人员还应根据保育猪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换料时间。对于体重较大的保育猪可优先进行换料,体重较小的保育猪可延迟换料时间。换料时应注意饲料提供量,遵循定量原则,使保育猪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

2.4.4 饮水管理养殖人员应根据保育舍内的饲养密度配置足够数量的饮水器,每个饮水器之间距离约为50 cm,保证每头保育猪能自由饮水。通常选择自动式饮水器,还需定时检查饮水器内剩余水量,及时补水。保育猪在进入保育舍后应首先提供温开水,前3 d保证饮水量约为1 kg/头,第4天开始可提高饮水量。通常体重达到10 kg的保育猪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2 kg。为了有效提高保育猪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养殖人员还应在饮水中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及抗生素等。

2.5 疾病防治

由于保育猪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发病率较高,其中仔猪副伤寒、气喘病和流行性腹泻为高发性疾病。为了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养殖人员应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同时加强对保育猪的观察,及时处理异常状况,定期进行体表清洁、驱虫以及疫苗注射工作。

2.5.1 防治伤寒仔猪副伤寒病高发于6月龄以内的仔猪,圈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舍内温度多变等都易引发该病。为了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养殖人员应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保证舍内温度适宜,对于体质较差的保育猪,还应提供适量的抗生素进行预防。一旦发现有患病的保育猪,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避免其他健康猪出现感染。病猪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采取止泻、止血、补液等方式进行对症治疗。对于病死猪尸体应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同时做好猪舍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避免疾病大规模传播[4]。

2.5.2 防治哮喘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气喘病的发生。疫苗应注射到保育猪胸腔内,禁止进行肌肉注射,否则可造成免疫失败。疫苗接种后两个月内禁止使用土霉素、泰乐菌素等药物,以免影响疫苗效价。另外,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坚持自繁自养原则,防止外源性疾病的传入。需引种应做好疾病的检疫工作,保证引入健康猪群,引种后应先进行隔离观察,保证猪群健康无任何疾病后再进行合群饲养。对于患有气喘病的保育猪,兽医应给予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如肌肉注射止咳因子、口服氧氟沙星等。病猪排出的粪便应及时进行清理,同时做好舍内的通风工作[5]。

2.5.3 防治流行性腹泻流行性腹泻的发生会导致保育猪体重下降,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还会造成保育猪生产性能下降。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腹泻的重要措施,母猪每年应在产前20 d、40 d分别进行免疫,从而帮助仔猪获得被动免疫,降低发病率。对于患病的保育猪,除了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提升机体抵抗力外,还需采用止吐、止泻、补液等措施进行辅助治疗。

3 总结

综上所述,保育猪饲养管理对生猪养殖业至关重要。养殖人员应熟练掌握保育猪生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做好环境改善工作,加强日常饲喂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从而有效提高保育猪生长性能。

猜你喜欢

发病率机体仔猪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邓俊峰作品选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农村集贸市场2016年10月仔猪价格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