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2022-11-18盛雄
盛 雄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明确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意见》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正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高等学校国际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不断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地发展,形成了世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在新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除了具有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等特点外,还具有国际化的趋势。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地方高校面对国外高校的竞争也日益突出和激烈,许多高校紧紧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把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予以实施。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古以来,家国情怀深深熔铸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无论是《礼记》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情怀,抑或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浩瀚典籍的文学书写,它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不仅要为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创造条件,更要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二者关系,探寻和发展符合中国高校实际的特色化、差异化和创新型家国情怀培育道路,既深层契合高校办学本质,又回应了教育现代化要求。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辩证关系分析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创造机遇
高等教育国际化为高校发展开启了一扇世界之窗,高校成为各类先进思想、文化的聚集地,不同语言、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相互对话交融,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广阔的全球视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充分彰显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通过建设有国际知名度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比较,当代学生更加科学地了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更加客观地认识国外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些都是家国情怀教育的现实生动素材。伴随高校大量引进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人才,以及各类海外交流平台与项目的成型成熟,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多元文化。在思想的沟通、观念的碰撞中,学生逐渐摆脱个体、地域、民族、国家视野的狭隘性,形成兼容并包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更加深刻理解“和而不同”、“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等概念,这在本质上与家国情怀培育的新时代内涵高度契合。同时,回应新时代青年需求,家国情怀教育实践场域呈现从国内与国外、现实与虚拟、物质与精神相互结合的趋势,实践方式更加智能、便捷,实践内容更加开放、自由,学生学习的渠道更为丰富、畅通,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加强,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带来挑战
高等教育国际化打破了不同国籍与地区之间教育背景的藩篱,带来了文化教育的融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甚至冲突。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多元思想文化对主流价值取向的侵蚀不可低估。新自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传播呈现出新的态势。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海外文化的大量输入容易致使大学生不加选择地接受他国的意识形态倾销,影响高校意识形态稳定与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1]人是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会被各类思想影响,使得其行为具有相应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时代,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不断冲刷,导致了青年思想随之波动。他们尚不具备深厚的理论休养,不具有坚强的意志以及风险意识,很容易在思潮的冲击下失去自我、迷失方向。与此同时,高校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多元综合性评价体系建设亟须加速。高校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形式与培养内容缺乏创新,培育过程中涌现的好做法和有效经验没有得到及时总结提炼,示范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在社会环境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他们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但同时缺乏对个人发展终极意义的探寻,集体与大局观念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待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有效助推高等教育国际化
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是使我国在人才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从而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我们应该在强化本民族教育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拓展民族教育的生存空间,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不断推动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家国情怀培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坚持的价值主线。家国情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扎根本土,同时兼具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倡导和平交流、共赏互鉴,古代典籍中蕴含的“家国同构”“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等思想是现代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素材。在世界互联共通的新形势新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现代性阐扬,在国际事务中尽显大国担当,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既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这种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共同体意识,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提升面向世界的理解与对话能力,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力的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舞台。家国情怀培育过程在新形势下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培育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反映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并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储备了后续人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特征
(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统一
家国情怀培育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衍生的教育理念,古往今来,家国情怀激励无数仁人志士投身报国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为根基。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丰富时代内涵,树立国际化视野,增强合作与对话意识,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公民教育、社会教育精髓,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方面创造性地与我国文化背景和教育目标相结合。
民族性是始终贯穿家国情怀教育的主线,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高校在培育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要引导学生克服狭隘的地域意识,既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结,又能在更高层次上树立与全人类命运与共的视野与远见。
(二)传统式与现代式碰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传统的家国情怀教育以课堂为主战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教师在自身缺乏情感滋养的基础上传授的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学习体验浮于表面,缺乏内在共鸣。随着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现代家国情怀教育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升,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采用让师生之间实现了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激发。
传统家国情怀教育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作为重点,授课方式主要以简单的案例叠加和理论说教为主。现代教育内容中引入了国际元素,注重通过国内外对比、中西对比,让学生客观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传统家国情怀教育主要依托第一课堂开展,学生在课堂之外缺乏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被打破。现代家国情怀教育途径更为丰富和立体,贯穿于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特别是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引入和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的建设,使得家国情怀培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时代感和吸引力更为突出。
(三)个人化与社会化交融
“00后”正逐渐成为大学生主要群体,他们成长在国家高速发展的阶段,目睹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家国情怀教育要适应施教对象的特征变化,施教过程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与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到结论。
马克思强调:“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3]家国情怀的培育目标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目标高度一致,同时也是学生认识社会、走向社会、服务国家、面向世界的过程,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沟通协作提供正向推动。高校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入国内外社会资源参与教育过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的眼界和舞台;又要将家国情怀培育与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目标深度融合,在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融入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强化面对人类共同问题时中国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
(一)坚定方向,拓展教育内容
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首先必须旗帜鲜明、信念坚定地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及各种错误思潮,坚守高校在意识形态主战场的绝对掌控权。特别要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精华,彰显家国情怀培育中的民族特色与中国特色。从历史演进视角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家国同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思想是家国情怀培育的前提条件与坚实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阐述与现实性发挥,家国情怀培育才能有源可溯、有根可循,才能使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此外,家国情怀培育还必须高度重视“四史”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厚植红色基因,促使学生逐步加强对学校、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自觉确立正确价值取向。
高校也要积极引入国际化教育内容,涵盖国际前沿专业知识与国际化思维方式,在通识课程设置上重点培养学生从中国文化的视角认识世界、理解全球的能力,通过修读哲学与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学、科学探究等内容的公共课程,树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对世界问题的关切。通过国际化师资的引入与国际化项目的建设,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校园、走出国门,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在学思践悟中升华家国情怀。
(二)把握主体,创新教育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4]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家国情怀教育要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塑造优良师资队伍,打造家国情怀教育优质品牌,教学内容要实时动态更新,引入最新案例、理论、素材,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以及教育效果的感染力。由于班级体量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畅通,教与学之间的界限逐渐弱化,学生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平台建设要符合学生个性特征与所思所想,满足学生期待与要求,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高校要在网络教育、实践教育、社团建设等层面多做有益尝试,塑造有益于培养学生社会意识与责任意识的校园文化。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学生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辨的能力,强化教育终身化的自觉性,促使家国情怀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剖析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工作的不足,也应看到他国的有益经验,对先进的理论和经验进行学习和加工,将其创造性地融入本国教育实践中。伴随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高校愈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综合性,各类多渠道、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正逐渐纳入教学体系当中,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和教育途径的精雕细琢。在教育资源上,高校要紧跟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充分利用好新形势下在线教学全面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这一发展契机,建设高质量、开放共享的,具有中国质量、世界水准的教学平台,汇聚最好的学校、教师、课程,面向全世界各国大学生和全世界学习者免费开放,帮助学生达成网络环境中的有效学习。在教育途径上,高校要立足青年学生思想状况、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等的个体差异,设立不同目标,采取不同方式,传授不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教育对象开展个性化教学。
(三)落到实处,搭建有效途径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校要加快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家国情怀培育要对标“全员”要求,主体协同要实,实现育人“无不尽责”;对标“全过程”要求,过程贯通要实,实现育人“无时不有”;对标“全方位”要求,空间覆盖要实,实现育人“无处不在”。
家国情怀育人体系建设要依托以辅导员、班主任为核心,以专业教师、行政人员为辅助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培养国际化教师人才,引导专业教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以国际视角解读专业问题,适应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加强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培训,引导他们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切实发挥好“第一课堂”的教育主体地位,依托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教导学生坚持守正创新,融贯古今,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优化教育细节的德育功能,在学生日常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实现家国情怀教育春风化雨,使得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惊涛拍浪的声势,也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促进家国情怀教育与生活、社会相联结,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特别是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海外交流项目的开展,引导学生真听、真看、真学、真做,将家国情怀教育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
四、结语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规模和质量方面有了飞跃,同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动力和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家国情怀培育工作更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体现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参与、推动、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但人类社会目前所面临的共同性重大问题依然存在,伴随着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持续飞速发展,全球化依然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全球化整体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必将在更广层面与更高层次上持续推进。[6]着眼当下,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技术,融入和适应高科技时代的新要求,更新教育内容,构建具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培育模式,培养能够扎根中国大地、融通中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定能将家国情怀融入奋斗脚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