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与防治
2022-11-18许永滨
许永滨
(山东省高密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高密 261500)
高密市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属于季风性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2021 年,高密市生猪出栏量达到62.3 万头,存栏量45.6 万头。随着当地养殖规模提升,疾病爆发率随之增大。
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急性胃肠道传染性疾病,由胃肠炎病毒引发,在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腹泻、呕吐,直至脱水。此疾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B 类疾病,在生猪各阶段均可感染发生。
一、发病病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致病病原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单股正链的RNA 病毒。此病毒对于日常光照、消毒液以及高温表现都较敏感,春季、冬季为高发时期。日常可以被0.03%福尔马林、1%酚和醛、氢氧化钠、碘酒等消毒剂灭活[1]。
目前,世界各地中分离出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毒株都属于一个血清型。由试验数据可知,此病毒可在猪的肾细胞、甲状腺细胞、唾液腺细胞以及睾丸细胞中培养。其中,甲状腺细胞对于此病毒的反应最敏感,在接种24 h 内出现了致细胞病理变化的典型作用。
二、流行特征
此病害目前观察发现只侵害感染生猪,其他动物感染后没有相应病症表现。此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特征,春、冬两季高发;新感染地区会出现爆发性流行特征。
此病主要感染带病猪和带病毒猪,养殖环境较差,如猪舍密闭、饲养密度过高、空气湿度较大时,感染率较高,且爆发流行趋势较明显。病毒可以通过生猪的排泄物、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日常接触用具等传播,感染后由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易感生猪体内,引起严重发病。
此病在生猪各生长阶段都可感染,通常10 日龄以内生猪感染率最高。此疾病的感染和死亡率与生猪日龄呈负相关,日龄较高生猪发病后症状较轻,大多数都能自愈,死亡率非常低。
三、临床表现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物在生猪体内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5~18 h 内发病,然后快速蔓延,几天内整个猪群就会被感染[2]。一般仔猪发病较快,在12~24 h 内就会出现呕吐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出现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有未完全消化的凝乳块。患病生猪主要表现为急性肠炎,腹泻后期会出现脱水问题,极度口渴,精神较萎靡,体重下降较快。
生猪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1]。10 日龄以内仔猪发病后2~7 天后就会死亡,死亡概率近100%,治愈后也会表现出生长发育不良。
不同日龄生猪感病后表现症状不同,仔猪、育肥猪和母猪染病后会出现严重厌食,甚至绝食。不少生猪在发病后会呕吐,出现灰色、褐色水样腹泻,一般5~8 天内会逐渐康复,极少出现死亡。
四、病理变化
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后的病理变化位置一般在胃部和小肠,感病生猪尸体有明显脱水症状。哺乳期仔猪解剖可发现,胃部通常胀满,有很多滞留未完全消化的凝乳块,混合部分饲料。
3 日龄仔猪解剖发现,50%概率在胃横膈膜憩室部黏膜下有部分出血斑,胃底部黏膜有充血,并且伴随不同程度的出血;小肠内部有黄绿色或白色液体,同时有泡沫状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肠壁变薄;肠管会有不同程度的扩展,颜色为透明状,原有弹性消失。此外,肠系膜部位有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有轻度或重度充血肿大症状。进行组织学观察可发现,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出现变性、脱落等病变[3]。
五、实验室诊断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基本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相关依据,同时,还可以结合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进行精准的综合诊断。诊断中,此致病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所引起的猪病毒性腹泻病症较相似,都是以腹泻感染为主,区分时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实验室诊断中可以采取分子生物技术,如cDNA探针、RT-PCR 等进行快速诊断,可以有效鉴别上述3 种疾病,进行有效区分[2]。
六、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1、预防管理
(1)提升养殖场区的消毒管理
良好的养殖场环境可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和其他疾病。养殖期间应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定期进行养殖场区消毒,减少生猪活动区域内的致病原数量。非本养殖场的饲养人员禁止出入,进入养殖场内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消毒。消毒所使用的药剂应定期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致使病毒出现抗性,从而影响消毒效果。病毒高发阶段,进出生猪、外来运输车辆要进行全面消毒,提升安全系数。
(2)坚持自繁自养
引进生猪应确保其健康不带病,经过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后才能进行群体养殖。不能从有此疾病的疫区引进生猪,避免引起当地该病爆发,影响当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性。
(3)提升饲养条件
需结合生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不同配比的饲料,有效提升生猪的体质健康,增强其自身的抗病能力。自行加工饲料的养殖场,要确保饲料的原料安全,避免将霉变原料加工为饲料。
新生仔猪期胃肠液分泌量较少,肠胃蠕动功能差,抗病性较弱。冬季养殖期间做好保温管理,以免受到冻害出现冬季腹泻,影响其生命安全。发病高峰阶段,养殖户需将门窗紧闭,利用设备供暖,使用保温垫料并及时更换、清洗,保证猪舍内部环境干燥。在高温时期进行育仔,此时仔猪抗病能力较强,发病概率较低。
(4)免疫接种预防
猪传染性肠胃炎一般与传染性腹泻混合发生或出现继发性合并症状。可以利用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菌疫苗接种免疫,接种产前2~6 周的母猪,使仔猪在出生后可以通过母乳获得相应免疫能力[3]。
2、治疗管理
目前猪传染性肠胃炎没有特效治疗药,出现患病生猪可以为其补充大量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同时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如洁净的饮水、营养液和便于消化的饲料等,从而提升患病生猪自身的抗性和自愈能力。使用磺胺、呋喃西林、黄连素能够有效避免继发性感染,口服补液盐能够增强生猪的痊愈效果。中药治疗可以将大黄10 g、白头翁7 g、黄柏10 g、黄连10 g 研磨成粉,使用温水冲调后加在饮水中供猪群饮用,防治效果较好。水针治疗是指选择脾俞、后海等穴位,将藿香正气水3~5 mL、盐酸山莨菪碱5~10 mg,或清开灵、双黄连注射液,或其他抗生素药物,按肌注剂量的1/2注入上述穴位,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