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观阐释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11-18郑元景许振煜
郑元景, 许振煜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高度关切;“人民”“民族”“发展”“复兴”“奋斗”等词高频出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1]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明确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观基础,对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人民至上的核心内涵与思想特质
内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特质标志事物的根本特性。人民至上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思想特质,深刻体现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中。
(一)人民至上的核心内涵
人民至上可追溯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早体现于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现已发展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民至上遵循“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战略原则,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1.人民至上的出发点是人民。造福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是始终为人民的政党,决定了其最大的需要就是人民的需要、最大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最大的幸福就是人民的幸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际行动中为民造福,取得了一系列与民攸关的伟大建设成就。这是人民至上理念的充分彰显,更是对这一思想的最好诠释。
2.人民至上的依靠力量是人民。我们能够赶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战胜国民党,迎来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能够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探索出中国经济的独特发展道路,大踏步走向新时代;能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中迸发优势,取得决定性胜利,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人民至上要求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视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3.人民至上的落脚点是人民。《决议》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造福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贯穿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1]。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创造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享有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从而为实现更高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二)人民至上的思想特质
人民至上可以溯源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其思想特质深刻蕴含于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的统一之中。
1.手段与目的相统一。在我国古代社会,部分统治者认识到民众力量的强大,出台了许多惠民、利民的措施以满足群众需要。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这些措施只是确保君权永固的一种手段。人民至上把人民视为发展的手段与依托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所有成就的创造者,再创一百年后的新辉煌也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主力军。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来看,我们的发展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而,发展手段与发展目的在实践中被统一起来。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我国在一定时期内把工作重心放在生产力的提高上,创造了一定时期的经济繁荣,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唯GDP论等错误,这不仅产生了许多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更对人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党从生态领域入手,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并把“美丽”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的代内和代际公平,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从各个层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保障。经过努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1]。 以人民为中心及坚持人民至上,是对片面重视生产力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的行为进行纠正,真正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3.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相统一。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具有天下情怀。“人民至上”向世界展示了坚定的中国立场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是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相统一的生动体现。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的危难时刻,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抗疫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并进一步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彰显中国担当。这是人民至上的国际表达,也是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相统一的有力证明。
二、人民至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意义重大,其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为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方法论。人民至上理念在形成与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将唯物史观视为世界观基础及发展战略依据。
(一)人民至上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
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历史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断得以发展,其根本前提就在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是构成人民群众的主体要素,其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自己的生产生活,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及其需要出发,指出了一切社会历史的首要条件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了物质财富,自身需要也得到了满足。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了差别,精神财富成为物质财富的附属品。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推翻与现阶段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社会形态不断更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事业的发展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2]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既出现了如煤矿工人马六孩、药学家屠呦呦、“大包干”领头人严宏昌等为生产力的革新作出突出贡献的无产阶级先进代表,还谱写了许多展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英雄故事。在新的发展阶段,处理好各方面的风险及挑战,解决好各方面的发展难题,人民群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人民至上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
(二)人民至上的推进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多种要素与多对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根本的驱动力,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者决定劳动工具、劳动资料作用的发挥,没有劳动者的参与,诸要素生产潜质的激发将无从谈起。人的因素是根本性的,劳动者从根本上影响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关键作用。因此,重视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就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要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与关注焦点汇聚到了人民身上,要求上层建筑服务于人的解放及自由全面发展。从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推进动力来看,人民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我国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到现在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相应的,我国的各种所有制关系、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法律制度等都进行了适应生产力且有利于人民的调整。如今,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分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这大大促进了人民创造活力的迸发。从根本上说,坚持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与人民群众通过社会实践推动历史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都突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需要紧紧依靠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这成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战略依据。
(三)人民至上的目标导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达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分析指出,物质条件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基础。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再次表明实现解放自己的历史任务依靠的只能是无产阶级自己。因此,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依托于人类最高级社会形态的更替,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民群众自己。当前,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我党首先考虑并竭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在“十四五”战略规划中,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能很好地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以“创新”解决科技水平不强的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协调”解决多领域、多角度、多方位的不平衡,从根本上缓和社会矛盾;以“绿色”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双循环”;以“共享”解决城乡及区域间的不公现象,使人民群众的诉求得以充分满足。无论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目标来看,还是从百年奋斗的四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不变的价值旨归。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想取得质的飞跃,必须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指引。
(四)人民至上的战略依据体现在对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判断标准上
对于如何评判我党工作的是非成败,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这一判断准则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群众观点,把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个人需求统一起来。发展生产力是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是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的根本表现和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认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4],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检验党的工作成效的“人民标准”,即“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4]。“三个是否”的判断标准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生动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了对“三个有利于”的赓续发展。《决议》强调,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要求,是新时代检验党一切工作成效的制度标准,也是我党对人民至上的制度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多方发力,不断健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民主制度载体,不断畅通公共平台、新兴媒体等民意反映渠道,不断完善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等权力制约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统一起来。人民是阅卷人,在新的征程上,书写好人民满意的新答卷,使一切工作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标准。
三、坚持人民至上必须遵循唯物史观的实践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把人民至上落到实处。从理论到实践,人民至上的实现必须始终遵循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一)坚守人民立场,矢志不渝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人民立场是其永远不变的价值遵循。《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以及百年来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的核心凝练,其深刻体现在伟大建党精神之中。正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至上,我党才能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负人民,取得抗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最有力证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党员不怕牺牲,踊跃请战,奋勇逆行,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担当和奉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中国速度”成功研发出了新冠病毒疫苗,并免费向全体公民提供。究竟谁才是真正为人民的政党,这场疫情大考给出了最正确的答案。面对脱贫攻坚,党中央创新扶贫机制,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经过努力,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得到了真正改变,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绝无仅有的奇迹。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
(二)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理论成果,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我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美收官,这是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是“一切为了群众”在新时代的最有力证明。“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具体手段。正是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从政治上“站”了起来,搬走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我们才在经济上“富”了起来,甩掉了几千年来无法摘掉的“穷帽子”;我们才在综合国力上“强”起来,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得到落实的关键所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伊始,我党通过互联网向民众征集意见,真正把人民关心的内容变成了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政府网的“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为中央政府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更好服务人民提供了渠道。贯彻群众路线,还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中国共产党员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未来征程中,应继续以群众路线为指引,创造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三)立足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中央牢记初心使命,为社会发展作了新的部署。在经济上,不断革新发展理念,使得发展动力得以持续提升;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使得富强中国的建设目标更进一步。在政治上,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便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活力;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人民民主的新期待。在文化上,坚守人民立场,朝着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持续奋进。在社会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向着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目标持续前进。在生态上,坚守生态底线,保障民生福祉,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实际行动兑现为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承诺。
综上,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贯穿百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科学认知,也是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遵循。深刻领会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内涵、思想特质以及唯物史观基础,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一百年来我党和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征程上开创未来、夺取更多更伟大的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