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马铃薯生产管理技术

2022-11-18马海艳田召玲赵峰

农业知识 2022年2期
关键词:切刀切块块茎

马海艳 田召玲 赵峰

马铃薯是滕州市优势产业,在常年的连作中,土壤富营养化、酸化以及土传病虫害日益加重,马铃薯早春栽培期间极易遭遇倒春寒、大风等异常灾害天气,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薯农应树立“减肥减药、全程植保”的理念,采取以下措施,切实做到马铃薯产品安全、土壤可持续生产。

一、优良种薯是高产的基础

种薯的优劣直接决定产量的高低,必须选用质量有保障的脱毒G2或G3代种薯。首先选择有资质的种薯生产企业生产的脱毒种薯,选用薯型周正、表皮光滑无病的薯块。

二、种薯处理是病害防控的第一步

1.晒种薯

切块前2~3天,选晴天的中午对种薯进行晾晒1~2天,气温不低于4℃,同时剔除病薯、烂薯。

2.种薯切块

播种前25~30天左右切块。切块时,环境温度在8℃以上。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应螺旋形斜切,切块的适宜大小是25~45g,晾干伤口。第一刀,切脐部,观察脐部维管束是否变色、是否有菌脓液,有的话,就可以断定是病薯,应整薯扔掉,切刀浸泡消毒。一个工人准备多把刀,一薯换一刀。切刀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0.1%~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分钟,所用消毒液每4小时更换一次,以保障消毒效果。

3.药剂包衣

种薯上可能存在晚疫病、黑痣病、干腐病等病菌,这些病菌在合适的环境下易发病、腐烂。采用药剂包衣可以减少种传病害的发生。每100kg种薯可用8%氟环·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70ml+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5g,或30%吡唑酯·噻虫嗪·中生素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90g,或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2ml+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5g,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g兑水1kg均匀地喷在种薯表面。

4.催芽

将包衣后的切块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催芽。适宜的催芽温度是15~20℃,低于10℃,易烂种,高于25℃,芽细弱且播种时容易损伤。催芽湿度保持在70%左右。催芽过程中,前期、后期温度稍低,在15~18℃,中期温度稍高,在18~20℃。20天后,当薯芽长2~3cm时,将薯块取出放至10~15℃有散射光的室内或冬暖大棚内进行炼芽,直至芽变绿为宜,一般3~5天后即可播种。

三、整地

冬前即11月中旬深耕25cm。秸秆还田的,需同时撒施尿素10kg/亩,以满足秸秆腐熟中对氮素的需求。地下害虫多的地块,撒施200ml40%辛硫磷乳油拌成的毒饵20公斤。

四、马铃薯全营养、分餐式施肥

根据马铃薯各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特性,提出其施肥方案:在中等肥力地块,每亩将50kg三元复合肥(15—10—20)+80kg生物有机菌肥+20kg钙镁肥+1kg锌、硼肥撒在灰线上,田园机开沟;在马铃薯齐苗期,每亩冲施1kg矿源腐殖酸;马铃薯团棵期以后至收获前7天,冲施3kg/亩的全水溶肥(8—8—50)3次,每次喷洒农药时叶片补充磷酸二氢钾100g/亩。

五、适期播种

1.播种时间的确定

按照设施的保护形式和保温性能确定合理的播种时间,正常年份,三膜覆盖在1月中下旬播种,两膜覆盖在2月上中旬播种,地膜栽培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三膜覆盖栽培模式及大拱棚覆盖栽培应提前15天扣棚以提高地温。

2.播前整地

播种前1~2天,细耙2遍,达到上平下实,无坷垃。

3.播种

总的原则是浅开沟、深培土、培大垄。用田园机开沟,深5cm左右,沟内喷施40%辛硫磷乳油300ml+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ml/亩,摆种,亩播种5000株左右,田园机覆垄、荡平,单行垄面宽45cm以上,双行垄面宽55cm以上。费乌瑞它品系的种薯垄顶到薯块14cm左右,近两年推出的V7、珍妮、沃薯等肥水利用率高的品种垄顶到薯块8cm左右。

六、田间管理

1.及时破膜放苗

出苗后及时引苗出膜,并用湿细土封好苗孔。或采取膜上覆土技术,在马铃薯幼苗距离地膜2~3cm时在地膜上覆3cm厚的细土,依靠薯芽自然向上的力量破膜出苗,后期没有青头薯、日灼薯,节省大量人工。

2.温度管理

马铃薯喜欢冷凉的环境。块茎膨大最适宜的土温是17~20℃,达25℃时块茎生长受阻。应根据棚内温度,决定通风口的大小和通风时间的长短。

3.适当浇水

看天看地看苗浇水。从现蕾开始到结薯,是需水最关键时期,应小水勤浇,如湿度过大,易造成块茎腐烂,具体操作应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收获前7天停止灌溉,确保收获的块茎周皮老化,以利贮藏。

4.防灾

主要预防倒春寒和大风。防寒防冻措施:降温前根据墒情提前浇水;加盖一层拱棚,棚内小膜边沿压紧;提前关闭通风口,增加棚内蓄热;凌晨,棚内点燃增温块;用加热毯、电热器进行增温。大风天气应对措施:在大风来临前加固拱棚骨架、增加并压紧压膜绳、密闭两头及中上部通风口等措施提高拱棚抗风能力,防止掀棚造成的损失。

5.病虫害防治原则

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坚持“绿色植保”理念,综合采取农业、物理、生物、诱杀、化学等综合措施。农业措施主要有选择无病种薯、切刀消毒、大行大垄、及时通风降湿等。物理措施主要安装杀虫灯、悬挂蓝黄板、释放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化学措施主要有提前采用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发病初期采用高效低毒治疗性杀菌剂开展适时防治、配合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切刀切块块茎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比萨切块
聚丙烯造粒产品大小粒形成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蜗杆或大导程螺纹车削工艺改进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揭秘马铃薯块茎开裂原因及防治
HDPE装置切粒机系统开车的故障及分析和对策
绿色保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