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的调查与分析*
2022-11-18苏兆斌李陈亚王晓虹
苏兆斌,李陈亚,王晓虹
(1.南宁师范大学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2.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3.牡丹江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当前,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正面临巨大挑战,社会人才供需状况严重不对等,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出现了深层次的矛盾。尤其是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发展遇到了诸多阻碍,形成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并产生新的问题与挑战。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政策的密集出台显示了国家对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构建良好的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环境和运转高效、多方协作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迫在眉睫。
一、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内涵
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和理念诠释教育系统内外各项因子彼此影响、互相牵制、协同共生或异步失调的复杂关系的学科。[1]产教融合培养生态是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产教融合生态现状,结合产教融合各生态因子,分析校内外参与主体及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关系。所有内外部主体及环境彼此交织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了产教融合生态。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主要体现在校际(通常是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高校间及高校内部)、校政、家校、教育产业等多元主体内外部环境因素间协同共生的自适应过程中。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着力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及相关教育产业相互融合的、“课程—教学链”“专业—教学链”“人才—能力链”贯通的教育生态系统。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各利益相关方为各自利益相互博弈与制约,最终促进彼此协同共生,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师范教育协同培养生态。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主要包括地方师范院校及其他院校的教育学类及教育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直接关系到与师资相关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其内外部生态系统的优化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高质量发展,对于整个教育系统具有关键性制约作用。
二、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培养生态现状和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省内师范院校教育专业为重点调研对象,同时兼顾其他院校开设的教育学类及教育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展开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653份,涉及学生、教师及相关管理及产业人员,回收有效问卷61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院校基本信息统计主要包括院校属性、院校层次、合作企业数量及合作年限等基本信息,按此维度划分指标,并对各项指标的人数及占比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的有形生态因子“资源融合”与无形生态因子“融合水平”失调导致了生态供需失衡问题;有形生态因子“外部环境”与无形生态因子“制度规范及理念氛围”失调导致了生态机制缺失问题;有形生态因子“参与主体”的缺失导致了生态体系匮乏问题;无形生态因子“发展定位”的偏差导致了生态位趋同问题。
1.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供需失衡
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隶属于教育生态,具有教育生态的基本特征,通过调研发现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供需存在不匹配问题。
(1)高教专业链与基础教育链失衡
调查显示,地方院校教育专业75%的被访对象认为其所在学校并未根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的最新趋势做出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结构欠佳。72%的被访者认为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建设缺少长远规划。八成以上被访者认为专业建设和培养规划仍沿用过去模式,高教专业链与基础教育链不能有效衔接,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对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反应滞后,导致部分专业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错位,呈现失衡状态。
(2)教育专业教学链与师范教育人才需求链失衡
调查数据显示,74%的受访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所占比例过大,教学及教务管理等应用技能训练不足,二者的融合尚待加强。八成以上受访对象认为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延续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学科教学与教育实习沿着两条链条运行,往往是课程教学完成后再进行教育实习实训,二者未能充分融合;认为课堂采用封闭式教学,未能向社会和基础教育敞开,难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基础教育实训导师数量不足,或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不充分。九成受访者认为在课程标准及教学方案制订中基础教育学校参与较少,因此导致教育专业教学链与基础教育需求链失衡。
(3)基础教育利益链与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利益链失衡
调查显示基础教育参与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难以保证。七成左右的被访者认为产教融合要求基础教育处于主体地位,但双方的合作宗旨和利益诉求未能引起合作各利益相关方的重视。产教融合仍以地方院校的利益为主,基础教育依然属于配角,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往往被忽略。其次,基础教育参与产教融合的回报机制欠缺。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基础教育学校要付出财力、人力资源和时间及安全成本,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及运营体系、师生发展等综合成本,然而79%的受访者认为回报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其合作意愿及动力不足。再者,基础教育从地方院校教育专业获取的未来人力资源的质量也不能保证。八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基础教育不仅面临培养期的学生流失问题,而且面临未来人力资源流失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培养成本难以回收。此外,地方院校教育专业的培养成本难以通过有效创收渠道得以弥补,缺乏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造成基础教育利益链与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利益链的失衡。88%的被访者认为基础教育学校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为教育专业实习生提供的实践机会有限,导致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限。
2.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机制缺失
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特征,但其隶属于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因此其运行机制受制于多维因素,若监管协调不善,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生态机制问题。产教融合生态机制缺失,不仅影响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九成被访对象认为各层级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监管协调机构尚不健全,致使产教融合浅表化、虚浮化,基础教育和教育产业不能很好地融入,且相关法律、制度的实施细则及具体措施缺失。87%的被访者认为政府财政投入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的经费严重不足,尤其是民办地方院校教育专业的相关问题更为突出。85%的被访者认为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与教育相关产业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双方缺少良好的互动协调及互利共赢机制。
3.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匮乏
产教融合需要政府“政策链”的引导,68%的被访者认为政府的引导、扶持职能尚待加强。85%左右的被访者认为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的高效有序运转缺乏制度保障,产教融合体系各方主体需要协同运作,往往呈现高教合作意愿强、基础教育及教育产业合作动力不足的局面。地方院校教育专业结构重组和功能过渡的体制不健全,只有政府、高校、基础教育、教育相关产业协调共进,形成发展合力,方能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同时,九成的被访者认为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的内生驱动力不足,双方融合的契合点尚待挖掘;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缺乏长效运行机制,体制机制的缺失导致体系的匮乏,因此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与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配套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对其融合发展的激励和制约作用相当有限;在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中,尚无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政府部门对行业组织及行业学会的作用进行有效规制,因此其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关制度及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4.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位趋同
高等教育生态位是指各高校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发挥的职能作用。高等教育生态功能定位只有呈现异质时,其自身独特功效方能有效发挥。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功能定位和特色,因此其生态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有其合理性,然而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不同院校间的教育专业的生态位趋同,忽视了教育的差异性。至于教育专业生态位趋同的表现,91%的被访对象认为体现在专业设置方面;85%的被访对象认为体现在培养方案方面;92%的被访对象认为体现在培养模式方面;95%的被访对象认为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89%的被访者认为体现在人才定位方面;92%的被访对象认为体现在实习实训方面,导致地方院校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单一。85%以上的被访对象认为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层次类型结构定位偏低。学科专业结构定位偏低,亦会导致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位趋同。
三、基于协同机理的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链优化
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保障的关键在于有效衔接与融通各生态链。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链所涉及主体的关系较为复杂,要更好地统筹各生态链融通,促进彼此协同共进,就必须不断优化产教融合各生态链的保障机制,培养目标以教育具体实践素养为指向,培养内容以教育专业理论素养为依据,培养手段突出“分段一体式”的教育实习,培养制度注重科学多元化,培养评价要加强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标准的研制,[2]以化解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发展的制约瓶颈。
1.基于协同共赢机制的生态链优化
由于无法找到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进一步合作的契合点,产教融合的实施往往止步于实践教学或者案例教学的情况在国内外高校较为常见,不但合作的价值未能充分开发,而且增加了教育教学和运营成本。地方高校教育专业应该参考“医学院—医院”的运营模式,建立“教育专业—基础教育”融合模式,每所高校相关专业与定点基础教育学校建立稳定的长期协同合作关系,针对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和技能提高等领域,可以创设专项行动计划,提升基础教育合作动力,为产教融合找到价值链增值点。同时,为了培养“基础教育双师型”教师建立弹性的绩效考核体系,要深化双方导师深入交流机制,打破“五唯”考核机制,改变“千校一面”格局,科学地评价教师业绩。地方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产出结果上,通过融合促产出,实现互利共赢。分别从教育教学实效、融合交流实绩、多方评价成果等方面收集反馈意见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通过科学测评让协同发展的各方提出改进计划,同时评估小组也会不断跟进评价,定期督促检查,改进反馈机制,促进各方协同发展。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还应通过政策扶持和多方互利共赢机制挖掘,促进基础教育和教育产业合作的积极性。可通过组织参观和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邀请基础教育实习导师和教育产业专家为学生做讲座和提供教学资料。特别是针对地方院校教育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开设创业学等专业课程,充分融入教育相关产业的师资和资源,有效开展教学和实践工作。尤其是针对教育新兴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和布局,打造与教育产业链紧密对接的教育专业群,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实施。[3]
2.基于政校联动的生态链优化
政校联动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根源,政府从教育发展层面,为教育专业产教融合一体化发展重构不同层级学校及产业融通互联关系,形成师范教育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优化产教融合机制体系。为此,必须从法律制度上进行规制,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管约束机制,保障产教融合各方权益。通过设立专门的产教融合管理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监管职能,有效推进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此外,经费保障是促进多方有效合作的基础保障,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元投融资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建设。同时,鼓励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也可采用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拓展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建设路径。政府要以产教融合的质量为核心,通过招标竞选、专项资金或项目,支援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发展,同时加强政府部门督导与评价职能,并根据绩效考核与评价结果进行利益分配。[4]对产教融合表现突出的地方院校,按其毕业生就业质量、产教融合成效、科研成果及转化比例等以奖代补,[5]充分发挥相关政策的激励作用。
3.基于不同生态位协作的生态链优化
地方院校教育专业校际间的协同发展生态链必须是建立在各自生态位基础上的协作与共进,各类院校要深度挖掘自身特色,结合自身发展积淀及区域发展布局,科学合理定位,避免趋同化发展。地方院校间只有确立了不同生态位,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彼此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协作才能更加有效,区域结构布局方能更加合理。应依托区域发展及教育发展需求,优化特色专业布局,增强自身辨识度,持续凸显自身教育生态位,[6]形成彼此互补共享的教育发展格局。地方院校校际间的协同发展,不仅是不同层级间学校的协同,也是高校间及与科研院所的协同。高校间的协同是以兼容互补、共享共通为基础,双方有效协作,共建良好教育生态圈。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与科研院所间的协同是通过研发互补推动协作,双方通过共建研究中心等方式实现协同发展。高校与基础教育协作则是保障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技能有效提升及对接高质量就业需求的有效措施。
四、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设计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生态
培养生态的优化设计应以需求为核心,提升产教融合实效。以需求为导向主要从供需双方契合度及自主预警、自主淘汰、产学研需求、内生需求等视角,优化设计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培养生态。
1.以供需为导向优化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培养生态
基于供需导向,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建设应紧密对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教育产业发展需求,顺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形成专业建设与师范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融通,形成各层级教育一体化优化发展路径,真正实现教育专业的产教融合。同时,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发展定位、教育评价、教学大纲、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均要以教育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教育结构调整与改革发展、升级换代要求教育专业人才标准及时跟进,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可迁移技能,以便学生不断拓展就业空间。此外,可以通过设立教育专业联盟集团,吸纳基础教育专家进行专业建设规划,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及时更新课程标准与内容。紧密对接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构建全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过程要贯穿于实践中。[7]建立专业预警与学业预警机制,对于不能适应教育产业链发展诉求的专业要及时淘汰或转型升级,及时更替;及时跟进学业和思想道德素质发生预警的学生,及时进行帮扶和纠偏。此外,通过信息共享、调研及教育发展预测精准实现供需对接,对于需求过低的专业及时预警,乃至淘汰更新,增强教育专业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融合,扩充基础教育双师型教师数量,实现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融合发展。强化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素质培养,使其通过职前培养能够完全胜任未来岗位需求。
2.以产学研需求优化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培养生态
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应以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其相关主体不只是学校,亦包括具有营利性质的教育产业。以教育产业项目为依托或结合其优势领域,多方联动,充分发挥高教和基础教育及产业集团的优势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将教育研究成果及时进行转化,提升多方产学研融合水平。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下,集成优秀人才、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研发和重大课题攻关,增进彼此交流互动,同时也能够提升双方科研及技术创新水平,协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而教育产业要承担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积极介入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链,参与人才培养规划及实习实训和教育评价与测试等人才培育全过程。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实现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教育产业在内的多元、开放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校企协同,研发共建教学资源库,扭转教学封闭单向状态,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教学,亲自感受模拟课堂教学场景,以人工智能模式实现教学场景的现场化,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加强教育专业协同育人水平,教育产业导师及基础教育学校导师可亲临高校为教育专业的学生任教,高校教育专业教师也可定期去教育产业和基础教育学校挂职锻炼,了解教育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及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实现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趋势的有效对接。同时还能激发师生主动探究教育科研,提升参与相关产业技术研发的动力。通过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链条,不断完善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生态体系。
3.基于内生机制需求完善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培养生态
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中专业链的融合是关键,这里所说的专业链既包括地方院校教育专业服务高等教育领域,涉及教学、教育管理、心理教育、思政培养、教育政策等特定专业培养,促进毕业生服务高等教育能力的提升;也包括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链的融合,这里更加强调学科基础知识与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小学生管理、教育法、教育制度等特定专业的对接。基于教育产业链的专业对接需要教育技术及教育课题项目的支撑,针对具体教育产业的合作内容设计相应的培养方案及课程,提升教育技术及科研能力,真正实现教育专业链的无缝对接。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其中“合”字是关键,与基础教育发展真“融合”、与教育产业真“合作”,不能搞大而化之,必须有明确的专业对接机制。在取得真正合作效益的基础上,加大相关政策机制的探索改革力度,努力构建促进和强化教育专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产教融合的内生性发展机制。[8]
总之,地方院校教育专业只有内外部生态和谐有序,错位发展,才能获取优质产教融合生态效益,并促进教育生态平衡,化解教育生态问题。因此,地方院校间只有梯度协同发展,才能有效保障产教融合生态效能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