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报副刊》上的徐玉诺三首诗辑议※
2022-11-18赵焕亭
赵焕亭
内容提要:徐玉诺1925年在《豫报副刊》上发表了诗歌《雨夜》《聊且号叫》和歌谣《蚯蚓歌新抄》。对这些作品,学界虽有提及,但并未进行整理和阐释。该文在对这三首诗歌校勘整理的基础上,对其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予以阐释。前两首诗歌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后一首歌谣包含语言、文学、文化等丰富信息,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传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辑议徐玉诺的这三首诗歌,有助于深入认识徐玉诺的文学史贡献及其对民间文艺发展传播的贡献。
一 《豫报副刊》上徐玉诺三首诗歌钩沉的背景
关于徐玉诺的作品集,目前已经出版的有:1983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济献选编的《徐玉诺诗选》,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刘济献选编的《徐玉诺诗文选》,200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秦方奇编校的《徐玉诺诗文辑存》,2014年史大观、徐帅领等编印的《徐玉诺大系》,201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海音、史大观选编的《徐玉诺诗歌精选》。除这些作品集之外,还有三篇关于徐玉诺诗文的重要研究文章,它们分别是解志熙的《出色的民俗风情诗及其他——徐玉诺在“明天社”时期的创作再爆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12期)、邓小红的《徐玉诺集外诗文辑录之一》(《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和《一个新文学作家的爱与憎——新辑徐玉诺集外诗文述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3期)。上述所有这些书籍和文章中都没有记述徐玉诺1925年在《豫报副刊》上发表的《雨夜》《聊且号叫》和《蚯蚓歌新抄》这三首诗歌的详细内容,只在秦方奇编校的《徐玉诺诗文辑存》“集外辑”部分的“编者说明”里留下了这三首诗歌的查询线索:
如徐玉诺1925年在《豫报副刊》上发表的诗歌《雨夜》《聊且号叫》《蚯蚓歌新抄》和关于女子命运的三封通信,因为全国唯一的原刊已经是鲁迅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不能轻易示人,而面对鲁博制作的字迹微小模糊的电子版,望文兴叹之余,只能希望同行诸君他时有幸看到原刊时,能够顺手提供一些帮助。①秦方奇:《徐玉诺诗文辑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2页。
受秦方奇先生之托,本人于2016年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跟随黄乔生老师访学之时,根据《徐玉诺诗文辑存》提供的这条线索,在黄老师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得以查阅到《豫报副刊》的部分图片。但是,由于这些资料年代久远,面目模糊,字迹漫灭,很多地方难以辨认,笔者曾多次揣摩斟酌、校对勘误,但都未能彻底完成。去年暑假,笔者再次找出这些资料,同时查阅梁小岺主编的《河南现代革命文化艺术史(1919.5—1949.9)》和李允豹主编的《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1917—1990》中关于《豫报副刊》的目录资料,对徐玉诺发表在《豫报副刊》上的作品进行再次校勘整理。本文仅就其中的三首诗歌《雨夜》《聊且号叫》《蚯蚓歌新抄》依次进行辑校和解读,关于女子命运的三封通信另文阐述。
先行说明一下:在河南近代新闻史上,有两份《豫报》。一份是在孙中山革命派的支持下,由留日的河南籍学生集资在东京创刊,由日本运到国内发行的报纸。该《豫报》创刊于1906年12月(第一期实际印刷出版的时间为1907年1月19日),1908年4月30日出至第6期后停刊,总共6期。时隔19年之后,即1925年5月4日,另一份《豫报》由吕蕴儒、高歌等人在开封创刊,地址在砖桥街。该报坚持4个月,于1925年9月3日停刊。该报是一份民办进步报纸,受到鲁迅支持。《豫报副刊》上发表有鲁迅的四篇通信。社长吕蕴儒是舞阳县人,他是鲁迅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时的学生,主要编辑人员还有向培良、高歌、尚钺、徐玉诺等人。其中,向培良、高歌、尚钺三人都是鲁迅的学生。随《豫报》发行的《豫报副刊》是综合性的文艺副刊,每期出版16开4页,共刊出140期(按:实际上出刊142期,原因是第83期和第132期的期号各重复一次,这应该是当时编辑疏忽造成的),到1925年9月29日停刊。吕蕴儒、向培良曾经把出刊的《豫报副刊》寄给鲁迅。目前北京鲁迅博物馆里收藏的鲁迅藏书中的《豫报副刊》应该就是当年鲁迅收到的吕蕴儒等人寄自河南的报纸。上述徐玉诺的三首诗就发表在这后一份《豫报副刊》上。
二 《豫报副刊》上徐玉诺三首轶诗的校勘和评议
下面就徐玉诺1925年在《豫报副刊》上发表的三首诗歌,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依次加以辑校和解析。
(一)《雨夜》表达缠绵悱恻的乡思
雨夜
徐玉诺
眼泪滴到诗篇里,
诗便湿湿地酸化了;
愁丝郁结在黑发里,
发便苍苍地变白了。
在寂寞而且黑暗的长夜里,
心是狂热呀!
天却洒着冰冰的雨滴。
漫漫地长夜沉沦着
宇宙静止在孤寂;
只有倦怠怠一只小蝇儿
嗡——嗡——地,
在黑暗飞来飞去。
在乱麻般的情绪中,
思念比天丝①“天丝”即“蚕丝”。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徐玉诺家乡河南鲁山盛产此物。还要细
拈起又断了,
断了又拈起。
《雨夜》发表于1925年5月4日《豫报副刊》第1号(创刊号)。全诗以雨夜为背景,紧扣寂寞而写。夜深人静之时,最易勾起人的愁绪,更何况是雨夜!在那伴随着淅淅沥沥、滴滴答答雨声的漫漫长夜里,与家相隔千里、归期未有的诗人难免更添愁思。“眼泪滴到诗篇里,诗便湿湿地酸化了;愁丝郁结在黑发里,发便苍苍地变白了。”这里的“眼泪”和“愁思”都被拟人化了。从“诗被酸化、黑发变白发”可以见出思念对作者残酷的折磨,“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把人折磨得几乎疯狂。作者内心的狂热与冰冷的雨滴形成对比,宇宙的孤寂与小蝇儿的嗡鸣形成对比。在沉寂的长夜里,只有一只小蝇儿发出嗡嗡的飞旋声,这不禁增加了作者心中的焦虑与酸楚,因此,作者把无形的“思念”比喻成有形的“蚕丝”:“拈起又断了,断了又拈起。”这个比喻把雨夜思乡的愁绪具象化为柔软绵长的蚕丝,是一种艺术化的独创性表达。
(二)《聊且号叫》表达迫切的归乡之情
聊且号叫
徐玉诺
我渴一般思念着家乡,
无心地立在海后滩上怅惘,
孤帆渐渐地远了,
只留下一片柔波闪烁着金光?
海鸥低细着——要落下又飞起,
渐渐地看不见了?
深处,远处水连天处,混成一片苍茫。
我疯狂地思念着家乡,
孤另另①今写作“零零”。地呜咽在南普渡山上;
一凸一凹的,
苔般的林庄,
笼罩着烟雾,
渺茫,迷离,
天知道,那里是我底家乡,
我底心因苦痛而号叫,
我底叫声似乎就日边消减了;
——好久,好久,没有一点回响。
呵,山原的云雾!
呵,海洋的苍茫!
我底精神因怅惘而呆痴,
我底心意因思念而疯狂。
《聊且号叫》发表于1925年5月7日《豫报副刊》第4号。在这首诗的后面,编者郭绍虞写下一段这样的话来说明诗歌的来历、作者的去向、发表诗作的意图:
这是玉诺最近寄来的几首诗。他因于被一种绵连的乡思以压迫于是决计要归他的故乡了。这几首诗并未得他的同意而先行披露是应肯对他道歉的。但是使人家能知道他眷恋于这种“寡妇老年人的哭泣,受伤半死人的呻吟”的土匪世界的故乡则把来发表一下亦并不足往然的。
一四,五,一,绍虞
从郭绍虞的这段编者按可以知道,至少在1925年5月1日之前,徐玉诺不在开封,也没有参与《豫报副刊》的编辑工作,只是从外地寄给《豫报副刊》一些诗歌以支持该刊物的创办。那么,此时徐玉诺在哪里呢?据秦方奇《徐玉诺年谱简编》记载:“1923年8月初,徐玉诺到厦门大学任教兼任《思明日报》编辑。……1924年2月,因不受重用,辞去厦门大学教职。转任厦门集美师范学校。1924年8月任厦门大学编辑部主任。……1925年5月中旬,由厦门大学返回河南开封,并筹办《豫报·副刊》。”①秦方奇:《徐玉诺年谱简编》,《徐玉诺诗文辑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3~635页。这些记载说明,徐玉诺在1923年8月至1925年5月中旬期间,一直在厦门工作,任职于厦门大学和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因此,《雨夜》《聊且号叫》是徐玉诺从厦门寄到开封《豫报副刊》的诗歌。自然,这两首诗歌的写作地点就是厦门,其写作背景是在作者离开家乡将近两年之久,在极度思乡,而且是在工作很不顺畅的情况下写就的。《聊且号叫》中的“我疯狂地思念着家乡,孤另另地呜咽在南普渡山上”这一句正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南普渡山就在厦门。
几乎在这些思乡诗创作的同时,徐玉诺已经计划回归中原故里。他在1925年5月5日写给顾颉刚的信中写道:“弟不日北归,这些或寄你,或留圣陶兄处。”②徐玉诺:《泉州的民众艺术》,《歌谣(周刊)》第91号,1925年5月17日。这些材料都可以互为印证。1925年4月下旬徐玉诺去泉州游玩,因周荫人高毅开战被困泉州多日,5月1日从泉州回到厦门,与同事孙贵定博士的矛盾激化,随后就离开厦门返回中原了。林语堂的三哥林憾在《漫话·怀玉诺》的文章中写道:“有一天,我记得是礼拜六,他突然到我家里,说要看我。我留他吃午饭,当斟酒对饮时,他才告诉我:‘本下午有船,想回家去。’我劝他吃过午饭后,同到几个朋友处一谈再决定。终于暂时为我们劝阻住下。但是,不久,因为到泉州去游玩,为匪乱困住十天,回来和厦大编辑委员会孙博士有意见而决然回家(本是早已辞职),以后我曾谋再请他到厦门某学校教书兼某报副刊编辑,没有成为事实。”①心感(林憾):《漫话·怀玉诺》,《语丝》1928年4月25日。林憾的这段记述详细说明了徐玉诺离开厦门之前的情形。
从这首诗歌的题名“聊且号叫”,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波澜。作者身处南国,面对大海,因为思念中原故乡、思念故乡亲人而忍不住大声号叫。他对家乡的思念就像口渴之人急需饮水般地迫切。“渴”这个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浓烈。孤帆远去,海鸥低细,加重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作者孤独地站在海的后滩上,站在南普渡山上,面对苍茫一片的大海,他的号叫声很快就被旷野吞食了。空旷、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怅惘到疯狂。如果说《雨夜》里的乡愁还可以克制的话,那么到了《聊且号叫》这首诗中,这种乡愁已经无法控制了,作者只能疯狂般地号叫了。
(三)《蚯蚓歌新抄》表现了劳动者的敏捷才思
蚯蚓歌新抄
徐玉诺
闽南民间流传儿歌之一;或谓秋夜夫妻帐中相问答。逗趣之褒,非儿童所宜唱。然趣寄奥妙,语意恳挚;余自去岁十一月得来,每读以遣愁。欲抄给海内小朋友,而厦音别字不易懂;若用国语译意,又可惜原歌音节;今将歌中别字之无关音节者,依义改置;必不得已者,存原字而加以注音义。如“只”改作“此”,“袂”改作“靡”,“侢□②该字似是拼接而成:左右结构,左:单立人旁,右:上“”,下“主”。原文字迹模糊或者无法辨认的字,一律使用“□”来代替,下同。”改作“怎样”,(甲)改作(教),均与原音无损,而较明白者。
三月三十一试抄
男:蚯蚓爬轮沙,因①闽南话的意思是“它们”。乜(1)都(3)会叫②“叫”即“唱”,下同。歌?③此句的注释序号只有(1)和(3),比本节末尾处的注释序号少一个。该句的含义是:它们为啥会发出响声呢?
女:——伊是身腰长,身腰软;因此④根据徐玉诺在这首歌谣前面的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知道,这里的“此”在徐玉诺用于抄写的原本中是“只”。上,伊即会叫歌?
(1)ㄎ一,意云什么;下同。
(2)读如ㄍㄚ,与沙叶,下同不另。⑤这条注释在原文中没有对应的序号。
(3)读如豆语助。
男:田蠳(1)身腰长,身腰软,因乜都靡⑥根据徐玉诺在这首歌谣前面的一段说明性文字可知,这里的“靡”在徐玉诺用于抄写的原本中是“袂”。叫歌?
女:——伊是头大,尾小,教⑦根据徐玉诺在这首歌谣前面的一段说明性文字可知,这里的“教”在徐玉诺用于抄写的原本中是“甲”。伊怎样会叫歌?
(1)ㄢ3广即青蜓。
男:杨埔禅(1)头大,尾小,因乜都会叫歌?
女:——伊是粪肚下有一呣(2);因此上,伊也就会叫歌。
(1)即知了。
(2)ㄎㄊ一,蝉肚反叠之发音器官?
男:毛蟹屎肚⑧屎肚:食肚,即腹部。下有一呣⑨呣:动物腹部指甲盖大小、微微凸起的地方。;因乜都靡叫歌?
女:——伊是洞里坐,水内寝;教伊怎样会叫歌!
男:水鸡(1)洞里坐,水内寝;因乜都会叫歌?
女:——伊是口阔,屎肚大;因此上,伊即会叫歌。
男:水缸,口阔,屎肚大;因乜都靡叫歌?
女:——伊是土做成;教伊怎样会叫歌!
男:土做个土笛子(1)⑩此注释序号对应的注文,后面缺失。;因乜都会叫歌?
女:——伊是空数多因此上伊即会叫歌!
男:绩筐(1)空数多;因乜都靡叫歌?
女:——伊是着纱缠,着纱护;因此上,伊就靡叫歌。
(1)用竹编成放线穗者。
男:纺车,着纱缠,着纱护;因乜都会叫歌?
女:——伊是口尖舌利;因此上,伊就会叫歌。
男:铜针(1)口尖舌利;因乜都靡叫歌?
女:——伊是铜打个①个:的。;教伊怎样会叫歌?
(1)②(1)这个注释序号对应的注释内容在本节后面缺失,原文如此。下面也有这种情况,不再说明。
男:铜打个铜锣;因乜都会叫歌?
女:——伊是着③着:让。君④君:敬辞,指对方。搥⑤搥,读chuí,同“捶”,口语中读duǐ,意思是拿什么东西击、扎、刺、捅等。;因此上,伊即会叫歌。
男:纸打个纸钱,着君搥因乜都靡叫歌?
女:——伊是纸做个;教做⑥根据诗歌意思推测,这里应该是“伊”而不是“做”。怎样叫歌?
男:纸做个风车,(一)⑦(一)疑为(1),本节末尾的(一)应该是与之对应的注释序号,但缺少注释内容。因乜都会叫歌?
女:——伊是食着半天风;因此上,伊就会叫歌。
(一)
男:东西塔(1),食着半天风;因乜都靡叫歌?
女:——伊是石打个;教伊怎样会叫歌!
(1)在泉西门内开元寺的东西听说人取高之塔。济入四城大礮⑧今写作“炮”。之大东西塔高。其高设法用数学测量;授⑨原文是“授”,疑为“据”。说,塔顶每月十五日叩钟,众人每到下月初一,才能听见。
男:石打个锥头,(1);因乜都会叫歌?
女:——伊是着君舂,着君踏;因此上,伊呀就会叫歌。
(1)
男:踏斗(1)⑩原文虽然在此处标记了注释符号,但后面没有对应的解释。据考察,“踏斗”是一种木制的长矮凳,几乎与床同长,约一砖头高与宽。一般在紧贴床的正面外边缘地上放置,供人上、下床时做脚踏板。着君因乜都靡样歌?
女:——伊是木做个;教伊怎样会叫歌?
男:眠床,三更半冥,因乜都会叫歌?
女:——是夫妻相和顺;因此上,伊就会叫歌。
(1)
男:苦呀苦
卖田卖厝来乞某①“乞某”,娶妻。(1)
思量卜②卜:要。来起③“起”,“发”之意。家——
十日八日一疋④今写作“匹”。布,
三日五日一缠纱;
呢⑤今写作“你”,下同。呀呢
尔今不□⑥原文模糊不清,疑是“放”。早去嫁——
莫得来破我家!⑦该句的意思是:(懒婆娘)别来败了我的家。
莫得来破我家!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第一,歌谣中带括号的数字序号是徐玉诺原诗中本来就存在的,上标的数字序号及本文末尾对应的注释内容是笔者所加。第二,为方便理解,笔者在歌谣中添加了对话者的性别“男”和“女”。
《蚯蚓歌新抄》这首歌谣1925年7月13日发表于《豫报副刊》第3版,它是徐玉诺对闽南歌谣进行搜集整理研究的成果之一。徐玉诺在抄录此歌谣时,在歌谣前面特意做了一段说明文字,对这首歌谣做了两种似乎是矛盾的解说,一说是闽南民间流传儿歌之一,二说是秋夜夫妻帐中相问答,非儿童所宜唱。笔者认为这两种解释确实都成立。其一,这首歌谣中讲出了许多动物的形态、习性等,因此把它理解成用于教育儿童的动物启蒙歌完全可以。其二,这首歌谣也可以理解为夫妻之间帐内床笫的助兴之歌。因为这首歌谣前面部分可以看作夫妻一问一答,互相斗嘴、抬杠儿,通过一连串的对歌,做一种语言游戏。歌词中那些农村田间地头、生活中的物件和小动物都具有隐喻内涵,暗含夫妻床笫之欢。最后一小节“苦呀苦”这段歌词在排版格式上,整体缩进两个字符的位置,在内容上与前面似乎也有所隔离,但其实在内涵上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节的含义是丈夫半嗔半怒地抱怨妻子说,自己卖田卖屋娶了媳妇,想象着媳妇过门后是纺织好手,可是呢?现在却不是这样,所以抱怨媳妇说,你还不如早日嫁给别人呢?省得来破坏我家。这是男子心中矛盾的表达,“美娇娘”和“懒婆娘”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与哲理,既感到幸福又感到遗憾和不满足。
《蚯蚓歌新抄》在修辞手法、句子形式、主题意蕴等方面具有多重的审美价值。歌谣每一处描述的对象与下一处描述的对象在某一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如“身腰软”“头大尾小”“粪肚下有一呣”等,因此,这些描述对象能够上下相承接,它们依次是蚯蚓、田蠳、杨埔禅、毛蟹、水鸡、水缸、土笛子、绩筐、纺车、铜针、铜锣、纸钱、风车、东西塔、锥头、眠床。同时,在句式上,它反复使用“因乜都会叫歌?”“因此上,伊就会叫歌。”“教伊怎样会叫歌?”等,这种手法具有连绵回环的表达效果,具有一种含蓄之美。这首歌谣最后落脚在“眠床在三更半冥会叫歌的原因是夫妻相和顺”上,给读者留下“夫妻荤段子”的感觉,但最后所显示的夫妻和谐的主题是有积极意义的。整首歌谣言精制简、意蕴丰赡、重章叠句、妙喻藏理、荤素巧谐、卒章显志,这或许正是徐玉诺欣赏它的原因所在。
《蚯蚓歌新抄》具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其一,它有助于认识闽南语与河南话之间的联系。《蚯蚓歌新抄》是徐玉诺对闽南地区民间歌谣进行田野调查和理论探讨的一项成果。徐玉诺之所以特别关注闽南民歌“蚯蚓歌”,除了受五四时期歌谣运动的时代氛围影响之外,还与这首民歌中的许多用语与河南话十分接近有一定关系。由于历史原因,今天的闽南语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唐代洛阳话的发音,因此又叫河洛话,意即河南洛阳话。《蚯蚓歌新抄》中的水缸、绩筐、纺车、铜锣、风车等这些名词在中原语汇中非常普遍。其二,它有助于研究台湾语言文字的注音方式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在《蚯蚓歌新抄》中,徐玉诺使用比较多的注音符号注释了一些字的发音。注音符号由1913年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这些注音符号目前大陆已经不再使用,但台湾地区还在使用,而台湾话对闽南话有密切继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徐玉诺《蚯蚓歌新抄》的探究,对于我们考察台湾与大陆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注音方式之间的联系等也有启发意义。
总之,《蚯蚓歌新抄》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表现了劳动者丰富的生活经验、乐观的精神和敏捷的才思。探究徐玉诺《蚯蚓歌新抄》的抄录、注释工作,对于研究五四歌谣运动的成效,对于研究古汉语发音、发掘中国南北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大陆与台湾之间语言文字的密切联系等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今天闽南地区民歌的渊源和发展历史也很有启发意义。
三 《蚯蚓歌新抄》对民间文学艺术传承的贡献
《蚯蚓歌新抄》是徐玉诺对闽南地区民间歌谣进行田野调查的一项收获。1918年2月,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起草的《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分送各省官厅学校。当时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在全国开展的民间歌谣的征集活动,与五四新诗运动几乎同步发生。它所开展的民间方言、俗语调查研究,开掘了歌谣的学术价值和文艺价值,推动了五四新文学建设,歌谣成为五四新诗的主要创作资源之一。作为五四诗人的徐玉诺在创作新诗的同时,积极参与到这场民间文学的调查研究中。他在1925年搜集整理的《蚯蚓歌新抄》就属于这场歌谣征集调研活动的成果之一。同期,他还积极参与到当时的民间故事《孟姜女》的讨论之中,并给顾颉刚提供了在泉州搜集到的一些民间书籍材料。
在整理创作《蚯蚓歌新抄》的同时,1925年,徐玉诺还在《厦大周刊》上发表了《孟姜女塞上风沙》,其中就引用了厦门的《孟姜女》唱本,这个唱本是以歌仔册形式流行的俗语唱本,里面有大量的闽南口语。歌仔原本为口头流传的戏剧,为了便利记录与传诵,开始将之编辑成册,初为手抄,清末出现印刷本。徐玉诺当年看到的《蚯蚓歌》也应该是歌仔册形式。
正是有像徐玉诺这样热爱民间文学艺术的一批作家、学者的整理,如《蚯蚓歌》之类的一批民间文学脚本才得以传承下来。今天,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在福建厦门、泉州一带能够看到,而且在海南省、台湾以及广东的潮汕等地,也保留了下来。潮汕地区今天还有《蚯蚓歌》的艺术表演,如吴玉东、方展荣演唱的《蚯蚓歌》①潮剧《蚯蚓歌》,吴玉东、方展荣演唱,腾讯视频,https://v.qq.com/x/page/o09703wtose.html? 2020-05-23。的斗歌内容与徐玉诺搜集整理的《蚯蚓歌新抄》很类似。此外,与《蚯蚓歌》类似的曲子还有《蛤蟆鼓儿》等。这些曲子词的命名一般以起首段所讲的某种动物名称加“歌”或“鼓”这样表示属性的名词来确定。今天,这种民间艺术仍然颇受欢迎,并由此演绎出很多类似的相声脚本,如央视11频道“戏曲”栏目演出的刘宝瑞、郭启儒表演的相声《蛤蟆鼓儿》②刘宝瑞、郭启儒:相声《蛤蟆鼓儿》,央视网CCTV-11戏曲频道,http://tv.cctv.com/2012/03/16/VIDE5Ly9GspFxhluarz3jTB0120316.shtml.2012年3月16日17:52。就是这种形式。一些艺术类书籍中记载有这方面的脚本,如薛永年、陈新主编的《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中就收有这样的内容。
为了深入理解徐玉诺《蚯蚓歌新抄》的含义及其对民间文学传承的历史贡献,下面特出示吴玉东、方展荣演唱的潮剧《苏六娘》中的片段《桃花过渡·蚯蚓歌》的歌词以便读者进行比较认识。
桃花过渡·蚯蚓歌
渡伯:“话话话”照生么真实输伊了,唔输服,重换再来斗厚蕴(蚯蚓)歌!
桃花:来就来,怕你唔成!
渡伯:袂惊就来!厚蕴厚蕴歌,厚蕴出世翻了沙,竹箸长竹箸大,伊做就会呀会叫歌!
桃花:厚蕴,伊是涂(土)底生涂底大,头有一节白,伊正会呀会叫歌。
桃花:田蟹,伊虽名是涂底生涂底大,腹下有个椅,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者“寒埠巡”(也写作寒姑松,喊歌蝉),腹下也生有个椅,伊做年就会呀会叫歌。
桃花:“寒埠巡”,伊是树顶生树顶大,还有六脚共四翼,伊正会呀会叫歌。
渡伯:“竹沙夜”(竹蜻蜓),伊是着翼开地尾,又目睐睐青,伊正袂呀袂叫歌。
桃花:“竹沙夜”,伊是对翼开树尾类,双目睐睐青,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田水鸡,伊双目愈更青,藏在许田空底,叫着就喔喔喔,喔喔叫,伊做年就会呀会叫歌。
桃花:田水鸡,伊是肚大嘴又阔,伊正会呀会叫歌。
渡伯:涂水缸,伊个肚愈更大,伊个嘴愈更阔,伊做也袂呀袂叫歌。
桃花:涂水缸,伊是涂来做火来烧,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涂叽咕,伊也是涂来做火来烧,伊做也会呀会叫歌。
桃花:涂叽咕,虽然是涂来做火来烧,伊是双头有二空,伊正会呀会叫歌。
渡伯:者竹烟筒,双头也有二个空,伊做年也袂呀袂叫歌。
桃花:竹烟筒,是竹来做刀来刁,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者竹箫仔,伊也是竹来做刀来刁,伊做年也会呀会叫歌。
桃花:竹箫仔,虽然是竹来做刀来刁,伊是孔数多,伊正会呀会叫歌。
渡伯:者菜头抽。
桃花:是菜头“獭”。
渡伯:好,勿驳,勿驳,阮阿公个名叫这个,我唔敢叫。
桃花:呵——恁阿公个名叫做阿“獭”!
渡伯:这姿娘仔,个人唔敢呾,你还专专呾落去!
桃花:嗄,无这菜头抽,“硬虎”着“獭”!
渡伯:啊“硬虎”着“獭”!
桃花:獭就对哩!
渡伯:好来,来对,来对!
渡伯:者菜头“獭”,伊个空愈更多,伊做年也呀叫歌。
桃花:菜头“獭”,伊是柴来做铁来钉,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柴三弦,伊也是柴来做铁来钉,弹着叮呤叮当当当叮郎叮,伊做年就会呀会叫歌。
桃花:柴三弦,伊双畔有二块琴蛇皮,还有订中几条线,伊正会呀会叫歌。
渡伯:阿伯只个鳄鱼戌,个线愈更多,伊做也袂呀袂叫歌。
桃花:破鳄鱼戌,伊是着纱挨,被纱累,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手车仔,伊也是着纱挨,被纱累,纺着叫,伊做年就会呀会叫歌。
桃花:手车仔,伊是捻数多,伊正会呀会叫歌。
渡伯:酸杨桃,个捻愈更多,伊做年也袂呀袂叫歌。
桃花:酸杨桃,伊是树顶生、树顶大,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者胶东鸟,伊也是树顶生甲树顶大,伊做年就会呀会叫歌。
桃花:胶东鸟,伊是嘴尖舌仔利,伊正会呀会叫歌。
渡伯:胶刀仔,伊个嘴愈更尖,伊个舌愈更利,伊做年也袂呀袂叫歌。
桃花:胶刀仔,伊是铁来打火来烧,伊正袂呀袂叫歌。
渡伯:大铜锣,伊也是铁来打火来烧,拍着空下叫,做年会呀会叫歌?
桃花:啊——这回你输了,你输了!
桃花:铜锣是铜打个,你做铁打个,者个唔是你输?
渡伯:你还稚,未发齿,者铜锣免用铁锤来捶捶捶,就会成铜锣?
桃花:哇!正倒有来“老是”唔认输!
渡伯:“夜向易”就认输,“那有”就认输!
桃花:“那”么就害,阮欲去西胪,靴敢袂着得返呀!
渡伯:好,好好!你勿惊到照生,我老人也是愿出力,即时就到。
桃花:伯——请你出力,成人之美。
渡伯:好好,我出力,我才人也从后生来,成人之美是应该,桃花带书西胪去,万般心事在书内。
桃花:老伯人老心袂老,胸怀阔达人爱戴,此去亲事免踏拍,有情人欢喜笑啰嗨笑啰嗨!
桃花:伯呀“猛嗜”呀!
渡伯:好,我来拍响桨,我来拍响桨了呀!①西东:蚯蚓歌(潮剧《桃花过渡》选段),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1932354/?type=like.2019-01-25。
这首《蚯蚓歌》的前半部分内容与徐玉诺的《蚯蚓歌新抄》很相似,不同的地方是后半部分。从“桃花:哇!正倒有来‘老是’唔认输!”之后,就逐渐开始贴合潮剧《苏六娘》的剧情,原因是这首《蚯蚓歌》属于潮剧《苏六娘》中的一节“桃花过渡”中的唱词。苏六娘是揭阳炮台区荔浦村苏员外的女儿,她与表兄郭继春情爱甚笃,私定婚姻。桃花是苏六娘的侍婢。因父亲的许亲,苏六娘被杨子良急急催婚,无奈,她就差遣桃花赴西泸给自己的意中人郭继春报讯。这首《蚯蚓歌》就是桃花在奔赴西泸途中,与摆渡老人之间的一段对唱。这些曲调是潮汕人所喜欢的,常常是配合划船行进,歌舞同步,场面生动。
此外,还可参阅薛永年、陈新创作的现代版《蛤蟆鼓儿》的歌词①薛永年、陈新:《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187页。,其具体内容虽然与徐玉诺的《蚯蚓歌新抄》不一样,但两人对话的模式以及内在逻辑非常相似。这也说明了这种来自中国南方的说唱艺术形式自“五四”以来的传承发展。应该说,在这类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搜集、整理和传播方面,徐玉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1925年《豫报副刊》上发表的徐玉诺的三首白话新诗《雨夜》《聊且号叫》《蚯蚓歌新抄》具有多重价值。前两首表达客居南国的游子对中原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后一首是作者对闽南歌谣《蚯蚓歌》的重新整理研究。这种整理研究的时代背景是五四时期的歌谣运动,同时也与徐玉诺关注闽南语和河南话之间的历史联系密切相关。徐玉诺当年发表的这三首诗歌,尤其是《蚯蚓歌新抄》对于今天研究五四新诗、推动民间口头文学的发展等都有当下意义。辑议徐玉诺的这三首诗歌,有助于重新认识徐玉诺的文学史贡献及其对民间文艺发展传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