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2014-06-06李奡
李奡
人类文化,文化人类,在悠悠的漫漫的岁月里,文化始终是促进社会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因素。无论哪个国家,抑或哪个民族,自己的文化血脉与外来的文化营养构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撑着历史的天空和前行的身躯。那么,从这个角度理会,报纸副刊编辑则不简单、不轻省、不虚浮了。在看似平常、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必须(也必然)有种崇高的担当,没什么疑问的,更不可马虎,不可推诿。
文化是什么?往白了说,就是那种持久的、稳定的、源远流长的理念,包括认知、习惯、风俗风情等等。虽然报纸既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媒体,也是民众冷暖、心声的表达平台,不过,我们不能忽略了副刊的作用。岂不知——“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进一步说,新闻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副刊具有久长的感染力!
回首副刊历程,从它诞生的那时候算起,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由英商在我国创办的《字林沪报》,辟出《附张消闲报》即是副刊的样板。不过,当时名曰“附张”或“副张”而已。至于“副刊”的出现,据说源自于“1921年北京晨报改版,第7版定名‘晨报附镌,请精于隶书的书法家题名,而隶书体中没有‘附字,书法家便灵机一动,挥毫写了‘副字,后来又把‘副镌更名为‘副刊,沿用到今天。”
不管怎样,关于副刊的定位,上海新民晚报社老编辑家秦绿枝的妙喻更令人信服,大意是:如果说新闻是一座大厦,副刊就是这座大厦前后的盆景,而盆景一定要跟大厦协调……
然而,长期以来新闻界对副刊编辑的作用缺乏深入的思考,对副刊编辑的文化作用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副刊编辑在报业中的发展一直比较尴尬。其尴尬主要有三点:
一是在新闻媒体中角色尴尬
在一家新闻媒体中,新闻人永远是主流,这是没有疑义的。如是,则副刊编辑到底是新闻人还是作家、艺术家或学者,则大受质疑。他们显然与文艺创作密切联系,有的干脆就是“术业有专攻”的作家、学者,在某个专业领域的造诣远远超过了在新闻方面的成就。这样的角色在以新闻报道为中心的新闻媒体中,很难成为主流角色,然而他们又必须接受新闻媒体的评价和管理。这是他们作为“媒体人”的一种角色尴尬。
二是职业地位的尴尬
地位的尴尬是角色尴尬所导致的。一个职业化的副刊编辑,由于他本来应有的素养和专业水准,完全有可能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成就,而由于其自身工作的成就,也很有可能在某些专业领域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实际上却很容易被其所厕身的新闻媒体职场所忽视,造成副刊编辑的待遇与其社会成就之间的巨大落差。因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在文艺界或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副刊编辑,在其供职的媒体却是一位边缘化人物。
三是职业发展的尴尬
副刊编辑人才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已经成为副刊编辑职业发展的神秘之问。尽管一份报纸的众多读者在副刊上停留的阅读时间最长,但实践中不少报纸在管理上并不真正重视副刊,副刊部门在很多地方仍被列为“二线”部门。副刊编辑的职业发展,在这种管理思维之下,自然难以获得足够的空间。新闻媒体的职业荣誉很难落到一位副刊编辑身上。
事实上,新闻媒体的副刊一直在先进文化的建设和文化思潮的引领方面,在开创学术风气方面,在培养青年文艺人才、学术人才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老报人赵超构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在副刊。”鲁迅的《阿Q正传》等大量的文学作品就是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首先在报纸副刊上发表。孙犁主持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培养了刘绍棠、从维熙等一批重要作家。《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文汇报》的“笔会”副刊、《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副刊等,都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副刊。新时期以来,报纸副刊发表的许许多多文艺作品,如《伤痕》、《哥德巴赫猜想》等,一度成为口口相传的事件。许多副刊的影响力,强化了报纸的传播力度,增强了报纸同广大读者的联系。报纸副刊一直拥有的特殊影响力和传播作用,与副刊编辑发挥的文化传播作用是息息相关的。
我一直认为,报纸的竞争其实就是副刊的竞争。尽管,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不由自主地被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网络铺天盖地的新闻席卷着、左右着、调整着,但是,思想和情感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框定的。事实上,思想的冶炼和情感的流向,主要是文化的渗透,文化的浸淫。
作为副刊的编辑,其素质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眼光、智慧、胸怀。眼光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捕捉,是一种衡量,是一种抉择。智慧是一种运筹,是一种调理,是一种打造,是一种呈献。胸怀是一种诚恳,是一种认同,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尊重。
有了这个定位,我们在实践中就有了遵循。伴随岁月流转,副刊早已不是从前的副刊了。从前的副刊主要是容括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童话、寓言之类,偶尔融入快板、相声等曲艺脚本。
随着时代的变迁,副刊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扩大版、周末版、星期刊在全国报界风起云涌,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这样的改革,一下子摧毁了原来比较单一的副刊框架。映入眼帘的是副刊园地的姹紫嫣红。原来的纯文学已经转化成为形形色色的文化盛宴,那些新鲜的、活泼的、浓郁的、灿烂的娱乐资讯、文艺元素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副刊编辑也应随之努力把每一期调理到完美或接近完美,以便使受众们实现从阅读到悦读。多年的实践也证明着我们的办刊境界与趋向,无论什么品种,无论什么样式,只要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扫描,对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及时参与、评析和指导,对大众生存、生长、生命密切关注,则完全能够造就可读、耐读、必读的副刊优势。换言之,想大众之所想,急大众之所急,不断加强文化副刊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然会老树新枝,生机无限。何况,文化的本身也具有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褒优贬劣的功能。
如斯,如许,从文学到文化,不仅是概念上的一种拓展,而且是内质上的一种深入!
然而,报纸副刊毕竟是新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它是正刊的补充、拓展和延续。没有时效性的副刊是陈年旧货;没有依托性的副刊是空中楼阁。
尽管副刊需要体现自己的品质,但它的取向注定是由生活决定的。而高雅的、清新的、深刻的、隽永的生活,才是我们选择的根据。
写什么?怎么写?写家有写家的尺度。
编什么?怎么编?编辑有编辑的取向。
都是信仰、理念、趣味在头脑里发挥着作用。即:文化的作用!
副刊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面对万万千千的作品全方位涌来,理所当然地要把好自己的关隘,只有(也只能)营造“各类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使得那些昂扬的美丽的清洁的充满积极人生态度的文字流入读者的眼睛,并且滋养着心灵,温暖着心灵。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国家和民族负责,也就是为历史和未来负责。回顾是种眷恋文化,憧憬是种梦想文化,而我们在现实中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努力,既是窗口又是桥梁,只有不辱使命,不愧良知!
不管挑战如何艰难,我们仍不放弃对精神的坚守,仍然在报纸文学副刊那一亩三分地上,辛勤耕耘播种,向读者提供着愉悦身心的精神食粮,使文学副刊成为人们情感与心灵的诗意栖居地。
(作者单位: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