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理论探析※

2022-11-18周新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艺报茅盾短篇小说

周新民

内容提要:“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理论提出了快速反映时代社会生活的观点。在小说艺术概括力上,分别从“生活片段”说、“横断面”的倡导、“小纽结”论等方面,延续了西方短篇小说的基本观点。在短篇小说体式理论上,既有来自西方的以“人”为中心的体式理论,也有来自中国文学传统的“故事体”、抒情体小说体式理论。十七年短篇小说文体理论,体现了中西小说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短篇小说就被看作比较“经济”的一种文体。胡适如是定义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的一段,或一个方面。”①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老舍也认为短篇小说“是一个单位,所以须用最经济的手段写出,要在这简单的篇幅中,写得极简截,极精采,极美好,用不着的一语一字也不能容纳”①老舍:《文学概论讲义·小说》,转引自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6页。。短篇小说被认为是一种“经济”的文体,并非简单地指短篇小说篇幅短小,容量有限。更重要的是,短篇小说形式的优势,能“借着形态的限制获取最大的效果”②何穆森:《短篇小说的特质》,《新中华》第1卷第23期,1933年12月10日。。短篇小说的“经济性”特质,来源于哈米顿的《小说法程》。哈米顿认为,短篇小说从创作方法上,必须用经济法:“所谓最经济之法者,言短篇小说作家,叙述其故事人物事实之数,当减至最少限度,而时地之范围,能小者必小之。”③哈米顿:《小说法程》,华林一译,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54页。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理论从短篇小说的容量、形式、创作方法等方面,已经对于短篇小说的“经济”特性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此处不再赘述。

“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文体属性的厘定,有着和现代文学时期不一样的视角。它被看成和“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文体相区别的一种文体。茅盾曾指出,短篇小说的性质问题也就是“短篇小说的写法其所以异于长篇或中篇者何在”④茅盾:《试谈短篇小说》,《茅盾文艺评论集》(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306页。。随着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文体理论也得到了发展,以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为观察点来观照短篇小说也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十七年’时期的作家,大多拥有很强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承担意识,他们对革命建设、社会发展有着很高的热情”⑤陈宁:《“十七年”经典小说中“反完成叙事”的运作方式》,《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这一创作追求在长篇小说中得到了更为突出的体现。“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对于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反映,是对社会变革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全貌式”的反映。冯雪峰明确地提出了长篇小说反映社会生活“能够更综合地、更高瞻远瞩地反映它的全部的纵横关系和它的全貌”⑥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文艺报》1952年第10期。。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长篇小说文体理论在反映社会生活上逐渐形成“陈规”:描绘“广阔”的时代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表现时代的“巨幅”画卷。

摒弃了现代小说史上从“经济”的特征入手来判定短篇小说,十七年时期以长篇小说文体属性作为参照来界定短篇小说的特征,其内在的考虑是,同长篇小说一样,短篇小说自然要反映社会生活。只不过由于短篇小说篇幅短小,在反映生活的容量上,难以和长篇小说相媲美。

那么,短篇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上有何特定要求呢?相比较长篇小说而言,短篇小说要求对新的社会生活现象作出快速反映,及时地表现社会生活发展的崭新面貌、新的精神风貌。1950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了马烽的小说《结婚》,并在按语中对这篇小说给予积极评价。《人民日报》对《结婚》的重视,显然体现了短篇小说的重要性。批评家陈企霞敏锐地捕捉了这一重要信息,分析了短篇小说在共和国文学中的独特性:“推荐这样的小说,正是因为这篇作品,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显出了能迅速地反映,和简短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一种健康的创作特色。”①企霞:《人民报纸推荐了好小说》,《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8期。“迅速反映”“简短生动”“富有表现力”是短篇小说契合共和国文学规范的重要体现。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特性,短篇小说也就成为“文学中富于战斗性的、重要的一种作品样式”。能够“反映我们伟大祖国随时随地所发生的,新颖的、有趣的、有意义的、重要的人物和事物”②企霞:《人民报纸推荐了好小说》,《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8期。。陈企霞的观点坦露了短篇小说何以重要的原因。

1950年代中期,关于短篇小说特性的谈论比较火热。苏联批评家波列伏依关于短篇小说特性的界定,对中国作家有启发意义。波列伏依指出,“短篇小说是文学底战斗的样式,这种样式使作家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新现象迅速地加以反应,使他能够有表现力地、简短地,有时在寥寥数页里面铭记下充满劳动创造的我们社会主义生活每日每时所产生出来的新的、有趣的、生动的东西”③波列伏依:《多写些精彩多样的短篇小说》,《文艺报》1951年第3卷第11期。。波列伏依的观点,得到了中国批评家的回应:“现实是开展得如此迅速,生活是如此多样,新人新事每日每时大量涌出,它要求通过形象的描写,把我们新生活的各个方面,迅速的反映出来。”④李纳:《关于〈多写些精彩多样的短篇小说〉》,《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2期。“迅速的反映”被认为是短篇小说最为重要的特性。

1960年代中期,文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小说的社会功利性越来越得到强化,不过,短篇小说快速反映社会生活的特征,也得到了强化。侯金镜基于现实的社会需求,强调短篇小说的教育功能、政治动员功能,并把迅速反映社会生活作为实现短篇小说的教育功能、政治动员功能的重要保障。他说:“短篇反映生活最迅速,现实性也强”,“短篇小说的社会功能(只强调其一面吧),由于能更迅速的反映生活,也就能更便于在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鼓动工作中加以运用,做农村工作的干部也正好用来做进行活的思想工作的教材”。①侯金镜:《让短篇小说在农村扎根落户 ——农村读物丛书短篇小说集介绍和杂感 》,《人民日报》1964年1月12日。马烽对短篇小说的特性也有清醒认识。他认为“新”是短篇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他所谓的“新”,指的是短篇小说“就是要大力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群众,积极反映生活中新生的、革命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事物”②马烽:《谈短篇小说的新、短、通》,《光明日报》1960年8月2日。。

短篇小说以快速反映社会生活的特质,充分体现了短篇小说和时代社会生活之间相调适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短篇小说可以称之为十七年时期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小说体式。

短篇小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认为“有特别的性质,不是单靠篇幅不长便可以称为‘短篇小说’”③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茅盾也认为短篇小说“在今日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④茅盾:《1960年短篇小说漫评》,《文艺报》1961年第4、5、6期。。到了“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仍然被看作独立的文体。马烽认为,短篇小说是“一种完整的独立艺术形式”。⑤马烽:《谈短篇小说的新、短、通》,《光明日报》1960年8月2日。茅盾认为,“短篇小说之所以为短篇小说而不是压缩了的中篇小说,应当有其特殊的条件”⑥茅盾:《1960年短篇小说漫评》,《文艺报》1961年第4、5、6期。。那么,短篇小说艺术规范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通过研究“十七年”时期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被认为是短篇小说艺术规范的典型表现。何家槐认为:“以短短的篇幅要写出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确实也比中篇和长篇困难得多,这需要极大的概括能力和高度的表现技巧。”⑦何家槐:《我对于短篇小说的一些看法》,《文艺报》1952年第4卷第2期。茅盾也认为:“我常觉得短篇小说需要更高度的艺术概括,因而是比较难以写得好的。”⑧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邵荃麟在《谈短篇小说》中也说:“严格说来,写好短篇小说是并不容易的事情。它要用最精练的笔墨写出极丰富的内容。这需要有高度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有时比写长篇还难。”①邵荃麟:《谈短篇小说》,《解放军文艺》1959年第6期。

短篇小说如何体现出高度的“概括力”呢?仔细梳理,大概有“生活片段”说、写“横断面”的倡导、“小纽结”论等方式。

首先来看“生活片段”说。老舍认为:“短篇小说是一个完整的单位,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在时间上、空间上、事实上是完好的一片断。”②老舍:《文学概论讲义·小说》,转引自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6页。在老舍看来,短篇小说无外乎是时间、空间、事实上的一个片段。这个观点在“十七年”时期得到了茅盾的呼应。茅盾认为,“短篇小说取材于生活的片段,而这一片段不但提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并且使读者由此一片段联想到其他的生活问题,引起了反复的深思”③茅盾:《杂谈短篇小说》,《文艺报》1957年第5期。。茅盾所提出来的“生活片段”,并非是孤立的片段,而是和“普遍性”相联系的片段。所谓“片段”,“并不能死板板地解释为时间空间应有一定的限制”,而是小说家“在所熟悉而且理解得透彻的生活的海洋里,拣取这么很有意义的一片段”④茅盾:《杂谈短篇小说》,《文艺报》1957年第5期。。选取生活的片段来反映社会生活,是茅盾一直坚守的短篇小说观:“从艺术的构思看来,短篇小说之所以为短篇小说而不是压缩了的中篇小说,应当有其特殊的条件。字数的限制(例如说万字左右),不能算是决定性的条件。在我看来,所谓截取生活片断,从小见大、举一隅而三反,这个说法,还是不能抹杀的。”⑤茅盾:《1960年短篇小说漫评》,《文艺报》1961年第4、5、6期茅盾关于短篇小说选取“生活片段”的观点,并没有具体指出“生活片段”偏重于时间上的片段还是空间上的片段。不过,茅盾更加看重的是,生活片段与普遍性之间的联系,着眼于以“片段”来反映生活的“普遍性”。通过片段来观察整体,显然是五四时期被广泛引入的科学方法。茅盾所主张的写片段的倡导,和写“横截面”的观点如出一辙。

不过,“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写“横断面”的说法更为盛行。短篇小说写生活横截面的观点普遍被认为来自胡适。胡适认为,“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的一段”⑥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何为“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胡适说,“譬如把大树的树身锯断,懂植物学的人看了树身的‘横截面’,数了树的‘年轮’,便可知道这树的年纪;一人的生活,一国的历史,一个社会的变迁,都有一个‘纵剖面’和无数‘横截面’。纵面看去,须从头看到尾,才可看见全部。横面截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个人,或这一国,或这一个社会。这种可以代表全部的部分,便是我所谓‘最精采’的部分。”①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谢六逸也认为,“长篇小说是描写人间生活的纵面,富于时间连续的性质。短篇小说则写人生的横断面,属于空间的,富于暗示的性质”②六逸:《小说作法》(续),《文学旬刊》第17期,1921年10月21日。。

胡适关于短篇小说要写“横断面”的观点,一般被认为来源于克莱顿·汉密尔顿(Clayton Hamilton)、布兰德·马修(Brander Matthews)、培里(Bhss Perry)的观点,尤其是克莱顿·汉密尔顿所著《小说法程》对胡适的影响尤甚③罗萌:《张舍我与“情绪机械学”——民初“短篇小说”的理论译介与构形》,《东岳论丛》2016年第12期。。短篇小说要写“横断面”的观点,“十七年”时期得到了邵荃麟、侯金镜等批评家的认同。邵荃麟认为:“短篇小说的特点,就在于从生活的片段的描写,使读者能以此推及全体,好像植物学家从一些树木的横断面,可以去研究森林一样。”④邵荃麟:《谈短篇小说》,《解放军文艺》1959年第6期。据胡适、邵荃麟所言,短篇小说要写生活横断面的论断,还没有脱离小说所倚重的“事”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小说是以写“事”为主,是通过叙述事件的“横截面”来反映整体性社会生活。显然,他们的短篇小说观,还很倚重“本事”。现代短篇小说作为小说的一个类别,应当超越简单写“事”的要求,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最根本的艺术追求。所以,侯金镜认为短篇小说所写的横断面应该锁定在人物性格的横断面上。他认为,“短篇的特点就是剪裁和描写性格的横断面(而且是主人公丰富的性格中选取一两点)和与此相应的生活的横断面”,短篇小说即使写人的一生命运,也应该以“主人公性格的横断面为基础的”。⑤侯金镜:《短篇小说琐谈》,《文艺报》1962年第8期。侯金镜虽然赞同短篇小说要写“横断面”,但是,他的着眼点是人物性格的“横断面”。毫无疑问,侯金镜的观点显然比胡适、邵荃麟更具有现代气息。无论是写生活的横截面,还是专注性格的横截面,短篇小说都必须在有限的文字里,深入开掘,折射社会的整体发展,反映社会生活发展的本质。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理论家都认同“横断面”的理论观点。“小纽结”论也是“十七年”时期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理论观点。魏金枝从短篇小说取材的时空范围的相对性出发,否定了短篇小说要写“横断面”的观点。他认为小说要反映的是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矛盾的发生直到矛盾的解决为止”。这些矛盾纠结在一起,形成了“纽结”,“而这个纽结也就是一个单位或个体,对于作者来说,取用那个大的纽结,就是一部长篇;取用那个小的纽结,就成为一个短篇,这里并没有什么横断面和整株树干等等的分别存在”。①魏金枝:《大纽结与小纽结——短篇小说漫谈之一》,《文艺报》1957年第26期。魏金枝认为,短篇小说其实就是“小纽结”,它不同于长篇小说的“大纽结”,它必须“能够有典型性,而且可以表现出大纽结或更大一个纽结的意义的”②魏金枝:《大纽结与小纽结——短篇小说漫谈之一》,《文艺报》1957年第26期。。

魏金枝的“小纽结”观,其实和姚雪垠关于小说要写“纠葛”的观点如出一辙。姚雪垠认为,“小说有发展,是由于所表现的现实有矛盾,说得直白一点,是因为小说中有斗争,象戏剧一样。在小说中,我们把那些比较显著的斗争进行叫做纠葛,纠葛的进行也就是情节的变化发展”③姚雪垠:《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姚雪垠研究专集》,姚北桦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虽然,魏金枝和姚雪垠一样,注意到了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冲突。但是,魏金枝的小说观也和姚雪垠一样,接受了西方正统小说观念。中国传统短篇故事和西方的短篇小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为,短篇故事与短篇小说之别,“不在篇幅之长短,而在构造之方法也。短篇小说,自可有严厉之法规。然此等严厉之法规,必不可施诸其余之短篇叙事文”④哈米顿:《小说法程》,华林一译,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57页。。胡适同样认为,短篇小说有“结构局势”,而中国传统的“杂记小说”“如一盘散沙,如一篇零用账,全无局势结构”⑤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魏金枝对“小纽结”的强调显然是强化了小说的“结构局势”,其短篇小说观念从根本上讲是和哈米顿、胡适一脉相承的。

无论是“片段”论,还是“横截面”说,抑或是“小纽结”的观点,从根本上讲,都是对现代短篇小说观念的继承。这几种观点,既和西方短篇小说观念保持着一致性,又有所发展。“横截面”说、“片段”论、“小纽结”观,都抓住了短篇小说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来界定短篇小说的属性。显然,无论是文学抑或是短篇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只是其与社会生活之间众多关系的一种。其实,现代短篇小说理论还有其他理论观点,例如张舍我、施畸、吴宓、余秋楠等人提出的“单纯感应说”,杨丙辰等人提出的“已成性格说”①参见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237页。。只不过,这两种观点并非着眼于小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十七年”时期不受重视。

“十七年”时期还十分注重短篇小说体式的讨论。在持续的讨论之中,渐渐出现了以“人”为中心、“故事体”、抒情体三类短篇小说体式理论。

以写“人”为中心的短篇小说更具有现代性。正如郁达夫所言:“本来小说里的事件,都系由人演成的,人物当然是小说中最重要的要素。”②郁达夫:《小说论》,转引自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页。从一定程度来讲,是否写人,是区分小说是不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古代的小说与近代的小说的最大的异点,就是:前者是以Romance的事件为中心,后者却是以小说中人物的性质之发展为主体。”③何穆森:《短篇小说的特质》,《新中华》第1卷第23期,1933年12月10日。

现代小说理论史上所确立的以“人”为中心的短篇小说理论,在“十七年”时期处于“正宗”的地位。在“人”和“事”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理论有着比较明确的观点:“人”是核心,“事”是为写人服务的。对于这一点,老舍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我们写作时,首先要想到人物,然后再安排故事,想想让主人公代表什么,反映什么,用谁来陪衬,以便突出这个人物。这里,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写人呢?还是写事?我觉得,应该是表现足以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而不是为了别的。一定要根据人物的需要来安排事件,事随着人走;不要叫事件控制着人物。”④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解放军文艺》 1959年第6期。张天翼也认为,人是核心,短篇小说“是先有人,人投入到斗争中去,事件就自然地发生。人物会凭着自己的个性、意志而行动,甚至有某些事会突破作者早先的设想”①张天翼:《张天翼同志和部队作者的谈话》,《解放军文艺》 1959年第7期。。在这个时期的小说家、批评家看来,“为了使我们的作品有更深远的艺术教育力,就应该通过人物的创造、通过人物的精神境界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现象的本质。各种事件、各种生活本来就是人创造的”②巴人:《读〈农村散记〉》,《人民文学》1956年第1期。。

确立了“人是核心”的基本命题,事件为人物服务自然是应有之义。同时,环境描写也是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的规范也得以确立。在茅盾看来,优秀的短篇小说,“环境描写对于主人公性格的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而艺术上不太成熟的小说,“环境描写还不能和人物的行动(包括内心活动)作密切的配合,成为小说的有机部分”③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以“人”为中心的短篇小说显然更看重“有机结构”。这是胡适等在确立中国现代小说观念时,一再强调的。在以“人”为中心的短篇小说发展过程之中,短篇小说的“构造之方法”有“严厉之法规”。为何如此?因为短篇小说“有结构局势”的目的是“用全副精神气力贯注到一段最精采的事实上”④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

自中国现代小说确立以来,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理论上,短篇小说以“人”为中心的写法一直受到质疑。这种质疑也可以看作中国传统小说观念对于西方小说观念的抵制。现代小说理论发展过程中,曾一再强调事件、故事的重要性,来消融以“人”为中心的有机结构。于是,重视故事的短篇小说体式理论便产生了。

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故事”是常被强调的要素。梁实秋认为,“小说必须要有故事”⑤梁实秋:《现代的小说》,转引自严家炎编著《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0页。,邵洵美也认为,“小说里面应当有故事”,“一篇小说的存在并不完全靠了故事,但是没有故事的小说却也难有其存在的理由”。⑥邵洵美:《小说与故事——读郁达夫的薇蕨集》,《新月》第3卷第8期,1930年10月。施蛰存也把故事看作小说不可或缺的要件:“无论把小说的效能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读者对于一篇小说的要求始终只是一个故事。”⑦施蛰存:《小说中的对话》,《宇宙风》第39期,1937年4月16日。现代小说理论再三强调故事的重要性,是为了调和中西小说观念之间的冲突。西方现代小说观念以人物为中心,而中国传统小说最大的特点则是“在故事叙述上,力求其源源本本,条理分明;而于转折处,交代的特别清楚;重要关键,更不厌其详尽周密。这些,也许有时使人感到累赘多余,不如西洋小说之着重剪裁,求其明快经济”①迪吉:《中国旧小说的创作方法》,香港《小说月刊》第1卷第4期,1948年10月。。

“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理论更加注重向中国传统白话小说吸收有益的滋养。中国传统白话短篇小说的特点是什么呢?孙楷第认为:

中国短篇白话小说艺术上的特点,据我所了解的有三点:

一、故事的;

二、说白兼念诵的;

三、宣讲的。

故事是内容的,说白兼念诵是形式,宣讲是语言工具。②孙楷第:《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上的特点》,《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3期。

小说源于故事的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同:“小说和故事本是同根生,小说和故事间原先并不存在什么严格的界限。”③《文汇报》社论:《读〈卖烟叶〉有感——再论大力倡讲革命故事》,《文汇报》1964年2月11日。赵树理甚至把小说等同于故事:“我觉得‘故事’、‘评书’、‘小说’三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我写的东西,一向虽被列在小说里,但我写的时候却有个想叫农村读者当作故事说的意图,现在既然出现了‘说故事’这种文娱活动形式,就应该更向这方面努力了。”④赵树理:《〈卖烟叶〉的“开场白”》,《人民文学》1964年第1期。由此看来,“十七年”时期小说理论继承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重视故事的传统。既有调适中西小说之间观念冲突的考量,还有顺应大众化诉求的目的在内。因为故事一向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关注文学作品的娱乐化要素,创造令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是当时很多作家致力的目标。”⑤陈宁:《“十七年”文学批评界对主流作品“瑕疵”的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因此,强调故事顺理成章地成为十七年小说理论的自觉追求:“重视故事情节的问题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文艺如何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问题,也关系到继承传统和贯彻艺术上的群众路线的问题。”①包维岳:《故事情节对叙事文学的意义》,《长江文艺》1963年第11期。赵树理的小说观念并非一己之见。陈涌也认为故事性是属于“人民文艺”的小说的重要特征:“生动丰富的行动性和故事性,过去有些从事新文艺创作的人并不重视这点,但这是我们今天创作人民文艺所应该重视的。”②陈涌:《孔厥创作的道路》,《人民文学》1949年创刊号。

发掘短篇小说和故事之间的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短篇做蓝本来讲短故事,可以来得更快些,更容易做到(上海的‘故事会’和华北地区有些县组织的‘讲书会’就是这样做的)”③侯金镜:《让短篇小说在农村扎根落户 ——农村读物丛书短篇小说集介绍和杂感 》,《人民日报》1964年1月12日。。因此,短篇小说不再仅仅是写个人读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要小说家“提供更多讲故事的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要能看,还要能当作故事讲”④《文汇报》社论:《读〈卖烟叶〉有感——再论大力倡讲革命故事》,《文汇报》1964年2月11日。。故事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讲故事,也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重要特征。为了顺应大众化的现实诉求,故事体短篇小说在“十七年”时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也强调抒情性,这是抒情体短篇小说产生的根源。有论者认为,短篇小说也可以专注于情感的抒发,提出了短篇小说与情感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短篇小说的原理,在能使读者得到一种情感,不论这种情感是同情,畏惧,快乐,忧愁,或激动。”⑤余楠秋:《短篇小说的构造法》,《当代文艺》第1卷第5期,1931年5月15日。短篇小说与抒情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众多小说家的认可。周作人认为:“小说不仅是叙事写景,还可以抒情。”⑥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茅盾也认为:“动作上的顶点是不必要的,而‘意境上或情绪上’的顶点却不可少。”⑦玄珠(茅盾):《小说研究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第107页。在汪曾祺看来:“一个短篇小说像诗,像散文,像戏,什么也不像也行,可是不愿意它太像个小说,那只有注定它的死灭。”⑧汪曾祺:《短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益世报·文学周刊》第43期,1947年5月31日。周作人、茅盾、汪曾祺提倡短篇小说要抒情,也建立起了短篇小说和中国抒情传统之间的联系。其实,抒情传统并非为诗词歌赋所独有,它也渗透到叙事文学甚至小说之中。唐传奇、笔记小说,就有非常鲜明的抒情性。中国现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之中,面向抒情传统,建立起了短篇小说和抒情传统之间的联系,诞生了抒情短篇小说理论。

“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文体理论也接续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理论传统,对抒情短篇小说多有倡导和肯定。“如果把《三月雪》当做叙事诗来读的话,那么《小姐妹们》就是一首晶莹动人的抒情诗——这是目前短篇小说所缺乏的一种体裁。”①侯金镜:《激情和艺术特色——〈1956年短篇小说选集〉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林斤澜、孙犁的小说得到肯定,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小说具有抒情特征。林斤澜的小说被认为“很有点六朝散文的风味,也很近乎明代的小品文。他的风格很像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论说的典雅、沉着、清奇、飘逸、绮丽、纤秾”,“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气氛、一种情调、一个童话世界,这一切完全是从感性的管道里喷出来的”。②陈言:《漫评林斤澜的创作及有关评论》,《文艺报》1964年第3期。对孙犁小说的评价,也是以抒情性作品来作为参照系的:“我觉得孙犁的作品,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小说,却有点近似于诗歌和音乐那样的艺术魅力,象诗歌和音乐那样的打动人心,其中有些篇章,真是可以当作抒情诗来读的,当做抒情乐曲来欣赏的。作家在艺术上所追求的,似乎是一种诗的境界,音乐的境界。”③黄秋耘:《关于孙犁作品的片断感想》,《文艺报》1961年第10期。

对于抒情短篇小说的肯定大概是基于两点,一是抒情小说也与其他两类短篇小说一样能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面貌:“《欢乐的离别》……有浓郁的抒情诗的味儿。《第一课》也是抒情诗似的短篇小说。……《欢乐的离别》和《第一课》……所反映的背景之广度和深度,从它们所表现的时代精神之浓厚和强烈,从它们所描写的人物外形和精神世界之生动和深刻。”④茅盾:《1960年短篇小说漫评》,《文艺报》1961年第4、5、6期。二是从小说的艺术风格多样化的角度来肯定抒情体短篇小说。有评论家认为,既然生活多姿多彩,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也应该多样化:“至于纤丽的笔触和细腻的情调,正是孙犁的艺术风格的特色,我们既然提倡艺术风格多样化,就不应该对此责备求全。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既有烈火狂飙的一面,也有光风霁月的一面,既有铁骑奔腾的一面,也有飞花点翠的一面,就不但容许、而且必须鼓励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百花齐放,各尽所能。”①黄秋耘:《关于孙犁作品的片断感想》,《文艺报》1961年第10期。

相比较而言,抒情短篇小说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抒情短篇小说被认为在文学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上比较弱:“对于文艺作品本身则极力提倡‘感性’、‘情调’之类,忽视艺术创造活动中的思考和研究分析的作用,实际上排除了作品的思想性和倾向性,排除了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②陈言:《漫评林斤澜的创作及有关评论》,《文艺报》1964年第3期。

总之,“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文体理论,显然是中西两种小说观念“貌合神离”的突出表现。然而,这种“貌合神离”恰恰是小说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所在。它其实充分体现了中西两种不同小说观念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是和小说理论发展的时代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十七年”短篇小说文体理论也为我们考察文学的时代性特征、中西文学观念的碰撞提供了颇佳的观察角度。

猜你喜欢

文艺报茅盾短篇小说
茅盾的较真
短篇小说中的时间——评余静如短篇小说《好学生》《平庸之地》
茅盾不怕被骗
茅盾不怕被骗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茅盾手稿管窥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复刊《文艺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