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庭情感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2022-11-17李睿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7期
关键词:习惯家庭情感

李睿

家庭是记忆开始的地方,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选择的人生道路,都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现如今家庭教育普遍重视的是对孩子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培养,而对孩子品德、情感方面的付出,相对要少的多。父母问的最多的是:“这个你会不会?”“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至于情感上的需求,父母则往往忽视,或者认为孩子还小根本还不懂得情感。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孩子对情感欠缺反应、迟钝、对人或事无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不喜与人打交道,养成“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性格。

造成幼儿这种性格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在的家庭绝大部分是一家三口的独生子女家庭,难免孩子便就成了整个家庭成员关爱的核心,被众多长辈们捧在手掌上,倍加呵护着,事事包办着,认为父母、长辈给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养成了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习惯,造成了孩子缺少关爱他人的教育环境和缺乏情感体验的氛围。不懂得关爱他人,与人沟通交流,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二、现代大多数都是由老人代养,家长跟孩子交流玩耍的时间很少。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老人对孩子的溺爱,相比父母更甚。老人带孩子,事事依着还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孩子有了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孩子不合理的愿望也常会无原则地得到满足。这也会促使了幼儿“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性格产生。

三、有的父母错误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对孩子的培养“重智轻德”。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便成为家长“望子成龙”救命草,与此同时,孩子只要能好好的学习,一切物质条件、精神需求家长皆能满足,无形之中很容易形成孩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不只给予,心中无他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只要简单的了解、知道点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就可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好习惯、好德行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那么,家长应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良好、成功的情感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如何使幼儿的情感认识变为行为进而成为道德习惯,就需要通过巩固这个重要的环节。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家庭环境和家人的态度对幼儿道德认识的巩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发挥情感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他的话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良好的情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们一切良好的思想行为无不产生于良好的情感。二是幼童时期是进行良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二、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首先要懂得养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难道养小孩子不懂得方法就可以养得好吗?他的话告诉我们,要使孩子健康的发展,做父母的必须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孩子的特点及其发展需要,掌握教育子女的原则和方法。

三、营造浓浓的家庭情感氛围

情感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家庭是人类情感的熔炉,是人生最早的小团体,要使这个小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保持着持久的亲密的关系,“情感”是最重要的纽带。家庭生活秩序与生活环境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形的影响,家庭日常生活的作息起居、饮食卫生、工作学习、家务劳动、休息娱乐等应形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活变得既有规律又很自由,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四、言传身教,建构情感

模仿是孩子的重要心理特征,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而家长又是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儿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一时期,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即便是一些不好的言行、习惯,他们也会不加分析的模仿。因此,要求家长要用自己善良的情感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情感教育

利用生活小事为孩子积累情感。情感是可以感染的,家长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对孩子进行情感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家中饲养的小动物对还在进行关爱。引导孩子经常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现它们的生长变化,发现异样,及时进行情感迁移教育,“哎呀,小鱼游起来有气无力的,它怎么了” ?孩子也许会说:“它可能肚子饿了”、“它们可能想妈妈了,”“宝宝你说该怎么”?家长用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去感染孩子,使孩子的关爱行为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利用故事,为孩子打开情感之窗。

总之,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对智慧的发展,德性之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像阳光,如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用心学习,提高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用自己的情绪、情感感染幼儿,激发孩子充满热情、助人为乐、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从小给孩子上好家庭情感教育这一课。

猜你喜欢

习惯家庭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上课好习惯
情感
家庭“煮”夫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好习惯
恋练有词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