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塔建筑高位连体结构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2022-11-17刘玉娟张程翔都健阳
刘玉娟 张程翔 都健阳
(郑州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大量的建筑物被建得越来越高,由于地形的限制,空间变化丰富,结构层次感强,连体结构以其新颖的建筑外观、丰富的使用功能备受青睐。连体结构通过架空的连接体让两侧塔楼在空中相接,两侧塔楼及连接位置的变化使连体结构的建筑外形千变万化[1]。
连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连接体坠落等破坏,1976年7月唐山地震、1995年1月的日本阪神地震、1999年9月的台湾集集地震中的连体结构受损严重[2]。高层结构抗震在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高位连体结构通过不同材料的连接体进行相连,体型相对复杂,由于要协调多个塔的内力和变形,其受力相较普通结构更加复杂,不仅要承担水平地震影响引起的很大内力,还要兼顾竖向地震影响。因此,如何降低地震对连体构件的影响,提高其抗震性能,在建筑界备受重视。本文以某三塔建筑高位连体结构为例,研究其抗震性能,并分析抗震性能的优化方法,为连体结构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1 方案选型
设计某办公楼由3栋高层建筑组成,地下3层,地上26层,总高度为87m,在第22层设高位连体结构。为分析连接体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采用SATWE软件建立三种不同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各结构方案模型如图1(a)、(b)和(c)所示,连接部位平面图如图1(d)所示。
图1 三种方案结构模型图
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法比较各结构方案下楼层的自振周期、剪力和最大楼层位移。结构基本参数选取为: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值为0.40s。办公楼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风荷载按100年一遇考虑,修正后的基本风压w0=0.65kN/m2[3-5]。
2 建筑结构自振周期比较
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6]规定,高层混合结构以及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以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不应大于0.85,三种方案均选用12个振型,结构的自振周期及振型方向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方案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方向
根据表1可得,不同的结构类型自振周期不同,方案一的周期比为0.845,方案二的周期比0.841,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方案三的周期比为0.928,不满足要求。方案一的自振周期比比方案二大。周期比大,结构扭转效应大,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距远,震害大,故而方案二的抗震效果要优于方案一。
3 建筑结构剪力以及剪重比
各建筑结构方案X和Y方向的剪力如表2所示。
各结构方案对应地震各工况下的剪重比如图2所示。
图2 三种方案下地震各工况剪重比图
根据表2与图2所示,方案一1层X方向剪力为25633.8kN,Y方向剪力为25319.8kN,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二1层X方向剪力为28716.1kN,Y方向剪力为24972.9kN,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三1层X方向剪力为21614.5kN,Y方向剪力为22613.8kN,但是剪重比不满足要求。通过综合考虑,方案二的抗震性能优于方案一。
表2 各建筑结构方案X和Y方向的剪力
4 建筑结构位移比较
各方案结构最大位移见表3。
结构在X向负偏心静震、X向正偏心静震、Y向负偏心静震、Y向正偏心静震工况作用下的位移比超过限值,在X向负偏心静震、X向正偏心静震、Y向负偏心静震、Y向正偏心静震工况作用下的层间位移比超过限值,结构位移如图3所示。
根据表3与图3可以得出:方案一26层X方向位移为94.62mm,Y方向位移为102.7mm;方案二26层X方向位移为72.49mm,Y方向位移为85.03mm;方案三26层X方向位移为140.49mm,Y方向位移为145.62mm。方案二的位移无论是X方向还是Y方向均为最小,方案三最大,方案一其次,通过综合考虑,方案二的抗震性能优于方案一。
图3 三种方案结构位移图
表3 各方案结构最大位移(单位:mm)
5 结束语
为分析连接体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采用SATWE软件建立三种不同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法比较各结构方案下楼层的自振周期、剪力和最大楼层位移。结果表明,不同的结构类型,结构楼层最大位移、自振周期和剪力都有不同。通过对比可知,方案二可以满足抗震要求,整体抗震性能良好,又较为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