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视角下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实施策略
——以“食品毒理学”课程为例

2022-11-17张智淮杨建邦唐兴伟张玉超刘旭东

农产品加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环节食品教学模式

张智淮,杨建邦,唐兴伟,张玉超,刘旭东

(1.茅台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贵州 仁怀 564507;2.茅台学院酿酒工程系,贵州 仁怀 564507)

0 引言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线上教学优势融合的教学模式,既不失传统课堂上教师的引领及主导、监控整个课堂及学生整体学习的过程,又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兴趣度、积极性及自主创新性。使学习者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及学习效果[1]。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现阶段的教学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井喷式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线下课堂为载体,再融入线上的教学办法,将2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课堂- 教师- 书本”为主的课堂听讲式教学模式[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接触到课堂以外的相关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较少,很可能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同时,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课堂讨论较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导致知识的单向传输,可能会引起学生学习态度懒散,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线上学习活动的融入能让传统课堂不再死气沉沉,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能够很好地被学生掌握,运用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主动学习,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从学生视角出发探究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学改革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多数情况下学生仅在验证教学改革成效的环节出现。但是,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切实了解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的认识和需求,对于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非常重要。现阶段,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由于各个学校的定位不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也都有明显差异。茅台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相关教学经验缺乏,怎样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值得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尽可能提升学习效率,可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食品毒理学”课程为例,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阐述,并针对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提出实施策略,为教学实施者有效推进线上下线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3 学生视角下“食品毒理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国家标准》,“食品毒理学”课程被建议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设置[3]。由于食品毒理学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在食品相关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食品毒理学”的先导课程包括“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理学”“动物学”等,且对实践环节条件要求较高[4]。而对于一般高校,尤其是新建院校来说能够完全开设出其各门先导课程的高校为数不多。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传统的“食品毒理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3.1 课堂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低

“食品毒理学”课程难度大,先导课程多,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尤其是对于先导课程学习不充分的学生可能无法充分掌握学习内容、完成学习目标。而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先导课程中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介绍,而容易忽略“食品毒理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使得学生感觉该课程内容过多且杂乱,会降低学习兴趣,进而无法从主观层面对“食品毒理学”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钻研[5]。

3.2 教学设计单一,课堂氛围沉闷

“食品毒理学”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以简单的幻灯片展示为主,课堂缺乏连贯性和流畅性,无法将过于理论化的重难点讲授内容传递给学生,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死气沉沉,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6]。虽然已经有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开始考虑使用了网络学习资源,但是很多也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网络与课堂的融合,对于理论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融合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还是在一味地接受理论知识,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沉闷[7]。

3.3 无法保证实操性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讲授

“食品毒理学”的教学内容中还具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进行实操,由于“食品毒理学”实践教学对于教学条件,如实验动物、实验室洁净级别、防护级别等的要求比较苛刻,很多高校很难达到相应的条件,使教师被迫将部分实操性知识和技能的授课搬到了传统课堂上。学生无法充分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学习,实践性教学内容被理论化,忽略了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也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视角下“食品毒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鉴于现阶段“食品毒理学”传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先导课程开设不完善的高校,对“食品毒理学”教学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学改革环节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认为在改革环节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联系实际发掘前沿

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联系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将理论知识实际化,将会使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通俗易懂、朴素自然。例如,在介绍食品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时,可能很多有害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所耳闻,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由来和本质并不是很了解。教师可利用线上教育资源,以台湾的“塑化剂”事件和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让学生知道塑化剂是潜伏在人类生活中被人忽视且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环境污染物,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塑化剂的危害。随后依然是利用线上资源,通过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研究思维,通过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塑化剂致毒效果和机制。

4.2 优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课堂翻转

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形成更为科学的体系,丰富教学设计板块中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使之更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教师也需逐步探索出适合学校、专业、课堂、学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教学设计各环节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宜过于复杂。繁琐的教学环节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课堂翻转。学生分组在课下进行课件制作、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备课,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以“教师坐在下面听,学生站在台上讲”的方式促进学生吸收课程内容[8]。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扮演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和观察者的角色;最后,教师作为评价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课前已经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实现“第二次内化”。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以督促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更深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3D 实验及大型精密仪器互动教学仿真软件迅速在高校里普及。软件通过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开发,搭建三维虚拟仿真实验室,建立一个逼真的实验室环境,使实验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了实验内容,任课教师可以实时查看教学实验成效,3D 仿真软件作为理论教学辅助实践工具,把理论和实际实验教学更好结合在一起。对于“食品毒理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来说,该环节对于硬件条件要求较高,一般高校尤其是新建高校很难达到要求,以至于在这些高校的“食品毒理学”教学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实践教学硬件条件的不足,解决大部分高校“食品毒理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

现阶段,“互联网+教育”井喷式发展,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被电子信息化技术不断影响和改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教学不断探索的热点。学生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切实了解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的认识和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对于更加有效地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环节食品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