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内涵与新时代践行的关键

2022-11-17

社会主义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

邓 磊 周 霞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严炳洲、朱国华认为,“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政治文明,这种政治文明既是西方民主政治理念的中国化,更是中国“以民为本”传统理念的现代化。1严炳洲、朱国华:《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载于《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12期。路欣认为,“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实现“人民至上”的路径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路欣:《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载于《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第2期。。张文龙、李建军认为,“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方位、对标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3张文龙、李建军:《新时代“人民至上”的理论出场、内涵布展与逻辑指向》,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10期。马俊峰、尹文华认为,“坚持人民至上”是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征,目的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和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局面。4马俊峰、尹文华:《论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坚持人民至上”的四重逻辑——基于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整体性解读》,载于《学习论坛》2022年第1期。“人民”是“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起点,只有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人民”,才能懂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什么是人民至上”,也才能把握“新时代如何坚持人民至上”。

一、作为“坚持人民至上”逻辑起点的“人民”的三重属性

中国古代先秦之前没有“人民”一词,但有“人”和“民”这两个词。“人”和“民”在古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人”是人类社会中的尊者,“民”是人类社会中的底层群体。先秦时期“人民”一词最早记载于《诗·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1林靖:《诗经·大雅·抑》,延边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17页。。此时的“人民”就是庶民、百姓之意,泛指广大劳动人民。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民本”思想就是基于“人民”这个概念。直至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人民”这个词才成为具有阶级属性、统战属性、国家治理属性的新概念,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意义的“人民”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阶级属性的“人民”

西方最早使用“人民”一词的是古罗马人。“人民”在古罗马人眼中是正义的化身,是与外邦敌人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包括城邦内的贵族和自由平民,但不包括奴隶,即不具有人身自由的人不属于人民。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欧洲学者和政治人物拾起“人民”的概念,扛起“人民”的政治大旗,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让“人民”站起来,让王权和教权倒下去,谁宣称拥有了“人民”,谁就可以来一场革命。法国大革命让“人民”走上了政治舞台,也让“人民”逐渐成为现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给“人民”增加了阶级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现实的人类的活动无非是由人的个体构成的群众的活动。”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419页。“人民”既是一个个体性概念,又是一个集合性概念。从个体性“人民”概念来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二是指无产者,他们是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底层的人。从集合性“人民”概念来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有两个特性:一是具有正义性,“人民”是社会主体、正义象征,“人民”能推翻非正义的封建统治,当然也能推翻非正义的资产阶级统治。二是具有阶级性,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形成无产阶级,才能消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说“工人没有祖国”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419页。,把工人的民族性上升到阶级性的高度来认识“人民”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人民”的认识也体现在阶级属性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时的时局,从党的一大《党纲》提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到二大《宣言》提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无不体现出人民革命的阶级性。对于“人民”的理解也就理所当然突出了阶级属性。1922年6月15日,陈独秀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多次使用“人民”的概念,“人民”在此除了中国传统的老百姓的涵义以外,还有除当权者之外的一切社会团体之意,这实际上是把“人民”同北洋军阀和西方列强对立起来,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二)统战属性的“人民”

统一战线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联盟思想。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认为,无产阶级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能够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努力同其他可以参加革命的阶级和社会力量结成联盟,组织起广泛的统一战线。以无产阶级革命任务为牵引的联盟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正义性,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这种联盟成员就是“人民”。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提出了努力同其他可以参加革命的阶级和社会力量结成联盟、建立无产阶级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的工农联盟、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建立党与非党的联盟、多党合作等思想。统一战线理论的建立给“人民”的概念赋予了新意,在不同历史阶段“人民”可以是超越阶级而形成的同盟。

“人民”在统一战线中是正义力量的代表。毛泽东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0页。因为“我们”代表“人民”,人民是正义的化身,而敌人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代表的是非正义的。“人民”和“敌人”是一对矛盾冲突,要知道谁是“人民”,就要知道谁是“敌人”,“人民”是根据“敌人”确定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团体之所以能联合起来形成同盟,是由同盟的任务正义性决定的,凡是站在正义一方的就属于“人民”。

“人民”的范畴在统一战线中因时而异。毛泽东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人民”概念的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不同时期也不相同。如土地革命时期,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是主要任务,凡是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就是我们党的统战对象,属于“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抵抗日本的侵略,凡是抗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都是我们党的统战对象,属于“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凡是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就是我党统战对象,属于“人民”。这是统一战线中“人民”内容因时而异的典型体现。

(三)国家治理属性的“人民”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要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就得弄清谁是人民、谁是敌人。1950年8月4日政务院第44次会议通过《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将农村家庭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五种成分。地主、富农作为剥削阶级被视作敌人,成为专政对象,中农、贫农、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被视为人民。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写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国体和政体中的“人民”是一个具有国家治理意义的政治概念。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一份荣耀和骄傲。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2《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根据197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主富农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440多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帽子。此外,中央还对54万多“右派”错划进行纠正,300万干部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昭雪。经过摘帽和纠错平反,全国约800万人得到了政治上的解放。改革开放后除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人和违法犯罪的人属于“敌人”外,其他的人都属于“人民”,“人民”的范畴空前广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从“人民”的阶级属性到统战属性、再到国家治理属性,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属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人民”的阶级属性、统战属性和国家治理属性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之中,“人民”的三重属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贯穿始终。“人民”的阶级属性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依靠谁”,“人民”的统战属性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团结谁”,“人民”的国家治理属性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人民”的三重属性构成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起点。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不同时代人民的期盼不同,只有把人民的期盼当作我们党的任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中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

(一)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对人民的认识最早见于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认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62页。。他在对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的回答中,虽然没有提出“人民”的概念,但从划分我友敌的标准中萌发了对“人民”的认识。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对“人民”的认识愈加深刻,“人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他曾用三个方面的比喻来形容“人民”。一是把人民比喻为“上帝”,1945年他在七大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中讲到,我们也会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1031、857、1004、1039、1094、1096页。。二是把人民比喻为“土地”,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62页。。三是把人民比喻为“眼睛”,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指出:“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4《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毛泽东对“人民”的三个比喻,有力地印证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1031、857、1004、1039、1094、1096页。。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选择。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1031、857、1004、1039、1094、1096页。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对为什么人的回答,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7《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1031、857、1004、1039、1094、1096页。。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1031、857、1004、1039、1094、1096页。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写进党章,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最早理论表达形式。

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利益。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1031、857、1004、1039、1094、1096页。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就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它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坚持了三个统一:一是将为人民谋利益与党的价值目标相统一,把党“为了谁”与人民“要什么”结合起来,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切实为人民谋利益。二是将为人民谋利益与工作评价标准相统一,“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0《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1031、857、1004、1039、1094、1096页。。三是将为人民谋利益与共产党员道德准则相统一。“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1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准则。

(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发展理念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要幸福,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370页。。因而,邓小平在擘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时,对每一步的目标除了设定经济指标外,都设定了具体的人民生活水平标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就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才能把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自己的目标与使命。世界社会主义在经历苏东剧变以后,邓小平深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重要,他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370页。。在邓小平看来,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没有真正为人民谋幸福,就不是社会主义。

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人民的利益。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的范畴愈加宽泛。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物质利益会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群体因利益诉求不同而出现利益冲突。统筹兼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诉求多样化的根本方法。“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14《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益最大化是每个市场主体自发行为,这必然导致矛盾冲突产生,在矛盾冲突中我们怎样去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呢?“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兼顾是有前提的,是在保障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人的利益。

秉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所坚守的价值主线,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时候,各种市场主体利益关系复杂,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难以协调,不仅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问题,更需要妥善处理社会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问题,此时强调利为民所谋更具有特殊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的发展需求就是人民利益的指向,为人民谋什么样的利益,要围绕人民的需求因时而异。市场经济从形式上看是公平竞争的结果,但由于竞争的起点不一样导致竞争的结果不一定公平,必须缩小贫富差距,让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增强。兼顾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8页。,既要合理开发应用资源以谋求当代人的利益,也要节约资源为后代人发展留有空间,做到代际间发展公平。

(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的利益诉求也在发生变化。不论人民群众追求的利益是什么,他们都在为美好生活奋斗。因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人民群众的生活基础不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也不一样,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必须分地域、分层次设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蓝图,对于不同的人群不能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对于发展充分的地区,要按照现代化的标准设计人民的生产生活,要成为引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杆,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现代化蓝图实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对于发展不充分的地区,要按照补短板的要求设计人民的生产生活,加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掉队的目标。

以我将无我的精神不负人民的期待。中国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寄予厚望。中国共产党面对人民的厚望深感责任重大,让人民满意,不让人民失望,这是党的使命赋予的任务。怎么办?“我将无我,不负人民。”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44页。“我将无我”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可以“无我”。“我将无我”是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勇于担当的无畏勇气,百年党史就是这种无畏勇气铸就的辉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无往而不胜的精神法宝。“我将无我”是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大公无私的无私精神,为了人民利益,无数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正是共产党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民守住了安宁、创造了幸福,这是人民对党信任的充分理由。“我将无我”是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努力奋斗的无愧行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共产党人无愧人民的期待。

以人民为江山彰显人民的中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二十八年是在“打江山”,为的是获得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靠什么“打江山”?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靠人民赢得了“江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5《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人民日报》,2020年08月20日。“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不易,“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拥护你,“江山”就在,人民反对你,“江山”就不属于你。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发展,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投下了满意票,“江山”更加牢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载于《求是》2021年第7期。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每个党员必须忠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江山”就会千秋万代不变色。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人民。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不同,坚持人民至上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那就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解决时代的主要矛盾,完成时代的伟大任务,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

三、新时代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的关键

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需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需要求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怎么样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人民至上呢?那就是公平正义。没有公平,社会就会因利益争夺而失序,民族就不会团结,国家就会分裂;没有正义也会导致社会撕裂,因为个体禀赋不同,形式的公平不一定产生结果的正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既要坚持公平,又要注重正义,才能真正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

(一)筑牢公平的治理基础

加强权力监督维护政治公平。公权为公而用会造福人民,为私而用就产生腐败。权力如果失去监督,仅靠掌权者自律,公权很可能就会变成私权,成为寻租的工具。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每一个领导者的权力都是公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只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85页。。要加强对权力使用行为的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只有加强权力监督,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保证政治公平。权力监督要监督权为谁而用,公权力只能为公而用,为人民服务而用,任何公权私用都要受到法律和纪律的惩处。权力监督要监督用权程序,要健全权力行使操作程序,让权力行使过程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权力的制度温床。权力监督要监督用权的绩效,少数领导干部喊着为民的口号,大搞政绩工程,耗费国家财力,损害人民利益,看似未贪未腐,实则影响极坏。

遏制经济垄断维护经济公平。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从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来看具有公平性。但是,一旦某个行业或领域形成了垄断,竞争就不再具备公平性。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追逐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形成弱肉强食的局面,摧毁市场经济的公平性。要保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公平必须遏制垄断。遏制垄断要完善反垄断的法规,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构建反垄断的法律体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遏制垄断要加强对垄断行为的打击,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会有各种变着花样的垄断形式产生,必须加强对各种花样的垄断识别和打击。遏制垄断要保护小微企业,要放宽小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准入条件,为小微企业参与竞争创造条件。

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黑恶势力在世界各国都存在,越是法治不健全的国家黑恶势力越猖獗。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只要有通过民间强权就能获得非法利益的条件存在,黑恶势力就随时会产生,打击黑恶势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在社会发展中必须随时警惕黑恶势力产生,对黑恶势力抬头即打,防止黑恶势力做大做强。打击黑恶势力要打“保护伞”,黑恶势力之所以长期存在,大多是因为有“保护伞”,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才视而不见,打掉了“保护伞”,黑恶势力才会无处藏身。打击黑恶势力要加强法治建设,要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发生,防止司法不公,要在全社会形成打击黑恶犯罪的氛围,让黑恶势力没有产生的社会土壤。

(二)彰显正义的价值追求

实现人人就业奠定正义基础。劳动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人民需要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以维持生计,为公民提供参加劳动的机会是政府的应尽之责。解决公民的劳动机会就是要实现劳动力人口人人就业,人人就会有收入,社会才有基本的生存公平,否则社会将失去基本正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国家稳定,各级政府必须把增加就业、解决人民就业难作为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举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家要引导就业的有序转移,不断创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岗位。要鼓励富裕阶层、大学生和各种能人创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要通过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劳动力人口的就业能力。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岗位与人员的匹配,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让人找到合适的岗位,增加就业指导服务的有效性。

关注弱势群体彰显社会正义。弱势群体是指社会中一些能力不足、生活困难、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难以获得满足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条件。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进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平等享有生存发展的权利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正义的追求,关注弱势群体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逐步实现全民保障,政府应该对生活特别困难而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人施以援手,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社会兜底的正义之举。要支持弱势群体的发展,针对不同弱势群体的具体原因制定不同的方案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增强获得物质财富的能力,摆脱贫困的束缚。要全社会动员,要充分利用第三次分配,通过多种社会互助的形式,集中社会力量对弱势群体予以帮助。要增加弱势群体的权益,在社会主义民主中要让弱势群体参政议政,让他们的利益诉求有直接表达的渠道。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是要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贫困地区,加速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财富积累的两极分化,只有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全民共享。要逐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税收政策,通过遗产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政策限制高收入,要增加第一次分配占GDP的比重,要让劳动要素在分配中的比例提高,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人民”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概念,因为它的内容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认识,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可能永远停留在民本思想之上,看不清“人民”的阶级属性、统战属性和国家治理属性。不懂得“人民”的阶级属性就不知道“依靠谁”,不懂得“人民”的统战属性就不知道“团结谁”,不懂得“人民”的国家治理属性就不知道“为了谁”。对于“人民”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理论成果,也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用不同的时代话语表述着“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为“坚持人民至上”绘就了时代的思想谱系,“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这些时代的强音串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一条红线——坚持人民至上。时代在前进,党情、国情、民情在变,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规律没有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坚持人民至上仍是成功的法宝,但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找最大公约数团结人民,画最大同心圆凝聚人民,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迸发出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我给小鸡起名字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