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架构下的智慧课堂建设
——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三段五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11-17章捷
□章捷
学习架构是指在教与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任务、活动、进程、决策等影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学与教模式的稳定而灵活的框架形式。[1]笔者认为稳定性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参与学习,开展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基于此,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探索并形成了“三段五学”学习架构支持下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
一、“三段五学”学习架构产生的背景
(一)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好的教育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通过今天的教育,培育学生去面对并解决未来纷繁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前所未有的数字环境中,能有效地处理信息以及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和技能更迭的变化,具备独立自主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真正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高效学习,不仅是教育的课题,更是时代的课题。
(二)借力智慧场域的支持
智慧课堂环境因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堂互动教学基本支持、课堂练习发布与答题、大数据反馈分析、手写录入、远程互动交流及相应微课学习优势等,为师生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工具和支撑环境,搭建了更加开放的课堂与教学活动。如学生可在真实和虚拟的环境中组合学,智慧云平台可适性地响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进行互动、交流。借力大数据,教师更有能力监督、指导、评估学生,及时提供反馈,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帮助与指引等。
(三)基于学校智慧课堂与教学的科学匹配
目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非常多,但大多是以稳定流程为导向,如何兼顾“大规模效益”与“个体因材施教”,如何实现课中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现场与远程、教授与学习等多路径融合,仍是当下智慧课堂建设的重点课题。此外,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程度、教师大数据分析能力等都不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学习迁移能力弱等诸多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注意教学活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效结合。
二、“三段五学”学习架构的探索
(一)以学习理论做支撑
基于学习架构理论、智慧课堂教学优势和大规模因材施教的需要,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以减负增效为切入点,以因材施教和“五育”并举为落脚点,通过“智慧Qing”、“双师”助学、学习场域融创等多个路径,探索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架构的搭建,引导学生借助智慧云平台技术优势,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智慧课堂教学的生产力。
“智慧Qing”是依托学校现有的智慧课堂硬件、软件设备,实施常规学科教学中小知识点周周清、阶段性知识月月清、错题即时清,以期达成减负增效、大规模因材施教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适应国家“双减”政策,实现“智慧双Qing”。第一Qing——“轻”:减轻师生负担,减轻资源压力;第二Qing——“清”:运用技术手段,完成五个清单(小知识点周周清、阶段性知识月月清、错题即时清、心理辅导健康清、特殊情形远程清)。在具体实施上,需要全年级全员参与,实行四定(定目标、内容、时间、地点),教师集中组考、批阅,集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稳定性和大规模效应之间的关联。教师在习题讲解过程中,根据大数据精讲,并精选变式题,针对性开展个别辅导。
学习场域融创是挖掘平板的全场景应用,充分运用智慧云平台某一点或多点优势,从而形成融创课堂路径,这一场域融创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教学效益,充分体现了学习架构的灵活性。例如,英语教师利用平板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语文教师在联考作文阅卷中,把写得好的作文全部截图下来,发到终端,启迪学生思维。
开展“双师”助学,为师生减负。“双师”,一位是学校配置的常规课程教学教师,另一位是隐性的教师,由第三方运营公司以助学书僮形式提供教学辅助服务,如优质习题上传及精准推送、测评及变式题情况跟进和监督、学生学情数据统计及分析。这种方式让学科教师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专注在分析学情、预习设计、教学实施和班级管理等方面。
“三段五学”智慧学习架构集教学流程、学习方式和技术支持三者为一体,是在传统课堂基础上结合智慧学习环境通过不断实践修正、迭代发展而来的。
(二)“三段”构成教学有机整体
“三段”是把课前、课中、课后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具有连贯性、开放性、闭合性。
1.课前自主学
通过智慧云平台发布微课视频、提示学习目标、供给学习资源等,让学生接触一定的学习预告,进行有目标的预习,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带着目标、疑惑、期待进入课堂,教师带着针对性、定制性、集约性的教学内容进入课堂。
2.课中互动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有的放矢地讲授,有效实行集约式教学,提出“有一定梯度和思维量”的问题,发掘学生的“元认知”,使学习更具体、更有效、更具个性。让学生全员参与交流讨论,以提高学习热情。[2]
3.课后跟进学
综合学生课前、课中的学习情况,以大数据分析、个性化错题本创建、智能化推送等为主要方法,在评价反馈的同时,实现同类型试题跟进训练、知识巩固拓展、师生授受互动,从而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三)“五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机制
“五学”是落实“三段”教学的自主学习机制,由“自学、互学、睛学、理学、评学”五个要素构成。在具体实施时,“五学”不要求按照流程全部操作到位,师生可以选某一点或几点切入。“五学”更多的是为师生找准每一阶段内容的核心、重点、关键,提供方法和方向的指导。
1.“自学”引领学生科学预习
该学习过程强调资源的适切性,核心是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智慧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课前设计,需要教师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设计好课前学习内容,并以智慧云平台为载体带领学生有效地完成课前学习。如同教练指导进行定向越野一样,教师可通过平台发布学习预告、学业目标、微课程资源、预习测试等教学流程,对学生在资源的选择、使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规定的时段完成任务。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实时了解学生关于预习检测题的完成情况,形成学习诊断。在实践中,教师还总结出课前学习要量少任务精,要求要明确具体,任务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等经验。
2.“互学”展示交流、协同解决共性问题
学校将团结互助、合作协同的雷锋精神渗入课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示交流,协同攻关。“互学”包含了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点拨学生知识要领、答疑解惑,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加深知识内化、提升知识建构;第二种是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交流自学的“收获”和“问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3.“睛学”实现从经验教学到数据导学的转变
“睛学”,在这里指的是点睛之学,高效引导。教师通过对学习者作业、预习、测验,以及课堂反馈等教学流程中各个环节行为数据的分析和判断,以可视化的数据掌握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情况,并据此进行精准的教学。
4.“理学”引领学生梳理知识
“理”指梳理,整理。教师根据课堂和大数据反馈信息,从课标和学情出发,带领学生回顾原有的知识,搭建起新旧知识彼此承接相关的通道,以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梳理出知识脉络。学生在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符合自我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并强化学生独立学习和互动探究的能力等。
5.“评学”评价教学并反馈
通过智慧云平台,学校搭建错题纠正支架,及时评价反馈追踪,并进行个性推送,拓展课堂并产生知识迁移,以解决学生个性问题。
三、“三段五学”学习架构的特征及效果
“三段五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既强调教师巧妙的“导”,又体现学生主动的“学”,进而在互动中生成教学相长的良好课堂生态。
(一)特征
一是融合共生。智慧课堂构建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融合的环境,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教师也在教学探索中不断成长。此外,“三段五学”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课堂的优势,如“智慧Qing”就是将传统课堂与技术手段进行融合而后的创新。
二是精准高效。“三段五学”学习架构通过全场景数据的收集,逐步形成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数据“图谱”,为精准化教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支撑,进一步推进课堂走向高效。
三是动态发展。“三段五学”学习架构不用同一个流程来限制教师的教学,它鼓励教师发挥自身、平台的优势,寻找智慧场域融合创新的最佳点,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各方立场和利益,实现最大的互利共生。
(二)效果
一是活力教学文化显现。智慧课堂改革推行两年多来,学校持续进行教学改进活动,活力教学文化显现。教师提高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转变了教学理念,使教学研究氛围更加浓厚,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调整,促进了专业成长。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架构的搭建进一步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良性、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改革实效来看,有力激发了学校的教学活力。学校备课组集体备课得以进一步规范和有效实施;教师树立问题意识,积极申报各级课题的实验研究。学校的探索和实践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支持,引起了广泛关注。2020 年11月,笔者应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智慧学习方程式”专题访谈,并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中心作了题为“携手AI,变革课堂:从经验教学到数据导学”的主旨演讲。2022 年6 月,笔者主持的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OK 系统智慧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被湖南省电化教育馆鉴定为优秀。学校连续两年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智慧课堂”教学成果及校园文化,由此也打开了学校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新格局。
四、对“三段五学”学习架构的思考
(一)加强顶层设计,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更新理念,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旨归,构建“爱与智慧,照见未来”的目标愿景和建设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强调智慧课堂建设须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以减负增效为切入点,以因材施教和“五育”并举为落脚点,以智慧课堂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倒逼教师成长,充分利用大数据收集整理、个性推送的优势,通过持续有效的互动,在师生、家校之间建立起亲切感、信任感。
(二)加强组织管理,打造智慧团队
一是建立智慧课堂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含所有班子成员、教务教研工作人员、年级组长、智慧教研组长等。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研究智慧课堂推进工作。
二是成立跨学科、跨年级智慧课堂教研组。由教学副校长牵头负责,把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分享工作推进中的经验和教训。学校聘任首席信息官,负责规划设计、指导督促、评估反馈等工作。学校择优任命智慧教研组组长,智慧教研组成员由每学科教学骨干组成,每两周召开一次研讨会,对智慧教学进行探讨,促进学习交流改进工作。
三是制定“未来学校建设规划”。学校是湖南省长沙市首批未来学校创建校之一,为此,学校制定规划有数字化虚拟校园、智慧课堂等,完成数据平台与长沙市教育局“人人通”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更大范围教育数据的共享和使用。
(三)搭建教学载体,理顺流程措施
学校抓住学习架构稳定和灵活的特点,以“智慧Qing”“双师”助学和学习场域融创为主要载体,形成“三段五学”的基本操作流程,真正落实减负增效、“五育”并举、因材施教。实践中,智慧德育的管理与活动开展、“智慧Qing”教学活动的创新、“双师”助学模式的确立、“校本化+个性化”资源推送、智慧学习场域的融创、学习大数据的分析反馈、远程教学互动与辅导等智慧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形成、增强家校联系反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段五学”智慧学习构架新模式一直还在探索中,作为一名教育者,要立足当下,以发展的眼光,开阔的格局和视野,明确努力方向,唤醒学生的内驱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奔向未来,因为“孩子的明天是我们灵魂也到达不了的地方”。教师只有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深入探索和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才能把智慧课堂改革的价值体现得更加充分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