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价值研究
2022-11-17☉管静
☉管 静
小学阶段,学生心智快速发展,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小学音乐课程可以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打下良好基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指引学生对优美动听的音乐进行欣赏,对简单歌曲的歌唱进行学习,可以对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与锻炼,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和完善音乐教学,在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感知力
音乐艺术,依赖于听觉,这是其最为明显且普遍的特征,而听觉的主要作用是对音乐的各方面特征进行感知。因此,学会感知,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会感知,主要是指学生学会通过耳朵、眼睛,对音乐的美丽之处进行探索。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对提升学生感知力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对音乐美感的认知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耐心倾听,对音乐的美妙之处进行领略;另一方面,听是音乐欣赏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教师需要把讲课的重点放在这两个方面,有效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创造力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通过学习音乐作品,可以提升学生创造力。在审美教育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到音乐创作背景、音乐中蕴藏的情绪等[1]。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针对过于注重成绩的现代社会,创造力的培养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从小学生入手,培养其创造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很多音乐作品都是以听作为鉴赏的开始,且通过想象力,对音乐中心思想进行欣赏。因此,在审美教育活动中,在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的事物具有浓厚兴趣。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小学阶段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就是音乐课,且此阶段的音乐学习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此外,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美好的事物进行向往,促使学生拥有一颗创造美、追求美的心,且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缺乏审美教育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于注重传输音乐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性的音乐知识。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更不要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了[2]。存在此种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二)音乐审美教育过于专业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很少有接触过专业音乐知识的,对专业术语的理解较为困难。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习惯于使用专业音乐术语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听不懂教师讲解的内容,也很难在音乐学习中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此问题也是当下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急需解决的。
(三)学生缺乏音乐审美的意识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接触的事物和环境也相对较为简单,学生没有审美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不多给予学生一些指引,学生是很难主动发现美的,不知道从什么角度、什么方向进行审美,进而影响到审美教育效果,阻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学生缺乏音乐审美的想象力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若教师过于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略指引学生想象,是很难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实际上,想象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若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将会影响到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想要有效提升审美教育质量,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实践需要依靠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为基础的特征[3]。人对美的感知能力,是在对音乐音响进行感受中慢慢形成的。学会感知,主要是指利用审美的耳朵、眼睛对作品的美进行发现和探索。
例如,在讲解《草原赞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的语言与情境演示随着音乐进行,学生对优美的音乐进行聆听,对草原骏马飞奔、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画面进行观看,对教师美好生动、富于情感的表情与语言进行感受。在这样的审美情境中,结合了视觉、听觉、想象等因素,综合作用在学生的情感上,可以有效实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保证审美教育效果。
(二)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可以带给学生审美享受,还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每次学生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向着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前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玩具兵进行曲》时,这首歌节奏较为强烈,且富有动感,学生在听到这首乐曲后可随着音乐摇摆,如同真的有很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有效激发每个学生的情感表现和行为表现。这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出自身想象力,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就对哪个玩具进行表演,愿意如何表演就如何表演,在此过程中学生都非常开心,会结合自身对乐曲的理解,自主设计动作,积极参与表演。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丰富多彩,音乐表现艺术多元化,其中不仅涉及独唱、独舞、独奏等个人表现形式,还涉及到合奏、合唱、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4]。学生集体参与合作,可以共同对美进行表现和创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关心,共同进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合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时,若仅仅凭借教师的灌输式讲解,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并且学生也很难理解,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搭节奏”的游戏,指引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在搭搭拆拆游戏中指引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掌握。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怎样搭节奏,还可以针对如何拆了节奏再搭新的节奏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节奏搭得好且快。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有效保证审美教育效果。
(四)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创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审美创造力,主要是指在审美实践中,审美主体根据审美规律,开展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创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渗透音乐创造,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审美创造原则,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雷鸣电闪波尔卡》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方面的作用,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曲,指引学生欣赏其中两个片段,对定音鼓、钹的作用进行感受。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且给出四个主题:雷雨、清晨、课间十分钟、厨房交响曲,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进行创作演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身对乐曲的独特理解,对音乐魅力进行感悟,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五)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属于情感艺术,且音乐艺术本质特点就是表现人类情感。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对学生表现意识进行培养,指引学生了解怎样进行表现,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目标。在对学生表现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欲望进行激发,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使学生常常感受到参与表现的审美愉悦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敢于表现和善于表现。
例如,在讲解《小宝宝睡着了》时,这首歌词浅显易懂,旋律优美抒情,为了让学生学会利用柔和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且可以利用动作表现自身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可以指引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利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对音的强弱进行感知和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母亲和孩子,营造母亲哄孩子睡觉的场景,指引学生利用表情、歌声、动作、造型,对这首歌曲进行表现。在此过程中,无论学生表现如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升学生审美表现能力,还可以有效升华学生情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六)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审美评价主要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判断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评价内容包括人对事物认知、人对情感的反应等。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播和反馈,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接受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小组表演后,教师应指引其进行自我评价,且其他小组学生也可以进行评价,还需要有教师总结。自我评价,主要是小组成员介绍设计理念;他人评价,主要是观看表演的学生,对表演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发现;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他人评价,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改善自身不足,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更加快速地进入到音乐审美状态。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审美教育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整体音乐教育质量,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作为重点内容,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不断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和素养,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