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改革探析

2022-11-16刘玲伶白高洁包书芳辛秀克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

刘玲伶 白高洁 包书芳 辛秀克

【摘要】本文论述“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提出构建宠物护理与美容复合型课程的路径:锚定岗位培养目标,实现岗位教学任务化;细化课程结构体系,确保实训教学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比赛,强化统筹式赛教融合;完成终端行业检验,实现标准化证书验收。

【关键词】宠物护理 宠物美容 岗课赛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6-0109-04

“岗课赛证”融通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走向,为中职学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岗课赛证”融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构和再造。“岗”即岗位,是职业化课程学习的标准;“课”即课程,是职业化教学改革的核心;“赛”即职业技能比赛,是职业技能教学的高端展示;“证”即证书,是职业技能学习的行业检验和实操评定。“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契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育人需求,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中职学校形成动态化的实践闭环,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

据2022年1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犬猫市场规模达2 490亿元,同比增长20.60%,比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8个百分点;宠物主人的主要特征为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低、宠龄低,其养宠的欲望和动力突出,具备强劲的消费动能。在此背景下,推动宠物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打造高水平的宠物技能型人才集群,搭建以复合型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渗透于教学各环节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再升级、再完善。在中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不仅具备政策层面的必然性,也具备多元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从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实际出发,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行业、企业输送应用型的宠物护理和美容人才,实现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双向平衡,达到良好的育人效益。在中职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实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宠物护理和美容,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升技能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岗位与课程的衔接、竞技比赛与证书考核的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和技能展示的舞台,有利于打破单纯理论授课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应用技能得到提升。

(二)有利于“1+X”证书制度深入实施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化,“1+X”证书制度在育人赋能、考核验证、评价反馈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其中“1”指的是毕业证书,“X”指的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下,中职学校宠物相关专业实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双证考评的可信度和务实性,还能为开展教学工作打造多维评价标准,为教师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岗课赛证”融通是落实“1+X”证书制度的必要举措,能够赋予中职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更大的自由度,同时疏通教学的上下环节,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迭代升级。

(三)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对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大会的精神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契合行业、产业与企业需求,真正体现职业化特色,更好地对接岗位需求,体现高水平、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中职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来说,推动“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的教学工作革新,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成为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随着宠物行业职业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产业市场向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运用契合产业市场的要求,其实践价值不容小觑。

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宠物护理与美容教学设计

(一)锚定岗位培养目标,实现岗位教学任务化

教师可以从中职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的需求点入手,围绕“岗课赛证”融通模式要求进行岗位化教学设计。一般来说,中职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工作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基本方针,实现教学品质的升级,促进学生的技能养成。尤其在宠物护理与美容这样的功能性课程中,更要突出其复合型特色。教师需增强岗位引导能力,确立规范的一体化教学流程,实现教学路径贯通。笔者按照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以岗位真实任务与真实环境为教学依托,对课程进行分解、设计(如表1所示)。

按照“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应用要求,突出岗位的引领价值是实现宠物护理与美容复合型教学的前提。如表1所示,宠物护理与美容的课程教学内容依托岗位培养目标,分解为若干环节,包括岗课一体、岗位制导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化等三个维度。在“岗位工作任务化”中,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将宠物护理和美容教学切分为若干任务或项目,实现“阶梯式”教学,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掌握应用技能,增强专业知识水平。例如,在“宠物犬包毛、染色、造型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将这部分教学内容分解为:宠物犬的包毛技术、宠物犬染色技术、宠物犬的泥塑及雕刻、宠物服饰及饰品制作、宠物犬造型鉴赏等五个小任务。在每个小任务下,教师还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实训任务,将实训层层分解、步步简化,让学生从理论学习和实操中逐步掌握宠物包毛、染色和造型处理的技巧,强化实践能力。

(二)细化课程结构体系,确保实训教学常态化

教师在宠物护理与美容教学中运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需要牢牢把握课程体系建设的要点,以此深化日常实训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教师要围绕企业和岗位需求,进一步细化课程结构体系,为实训教学提供课程资源和素材支持。例如,在“宠物美容基本技术”的课程设计中,教师既要加入宠物美容部位识别与宠物美容工具识别、使用及保养等内容,也要结合常见的宠物品种进行例证设计,以此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实操能力。由此可见,搭建复合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根基在于实训教学,更在于细化课程模块,增强实训目的性和方向感,提升学生技能素质。在“宠物特殊时期护理”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按照实训教学要求进行本地化课程改造,确保实训课程的功能化、人性化和多样化,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如图1所示,“宠物特殊时期护理”课程设计分为“妊娠期、分娩期母犬、母猫的护理”“新生仔犬、仔猫的护理”“幼犬、幼猫的护理”“住院犬、猫的护理”与“老年犬、猫的护理”等五部分内容。其中,前三部分以“宠物母婴”为主题,后两部分以“老弱宠物”为主题,都可以开发相应的校本读本。教师可在校本读本中融入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提升实践技能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知识,从而形成对接岗位的实操能力,同时提升职业荣誉感和积极健康的社会意识。

(三)开展职业技能比赛,强化统筹式赛教融合

职业技能比赛在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容低估。教师从赛学一体、以赛促学的角度出发,有序组织并开展系列职业技能比赛,可以更好地统筹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基础能力的同时提高岗位实践水平,为学生就业、创业和未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宠物犬造型修剪技能大赛中,学生调动日常所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比赛,能够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这是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学生的专业水平可以在参加宠物犬造型修剪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得到系统化的锤炼,具体参赛流程如图2所示。

中职学校可以按照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的教学要求,定期开展宠物相关的专业技能大赛,以竞赛促进教学,在“以赛代教”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通过比赛发现不足、建立信心,这样远比单纯的实训教学更有实效性。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在比赛中调动自己所学知识争取好成绩,同时在竞赛中面对来自“各路高手”的挑战和压力,形成知识学习的“回头看”,能够发现自身能力的短板和弱项。教师以类似的技能大赛为引领,既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技能的应用要点,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四)完成终端行业检验,实现标准化证书验收

中职学校在运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过程中,行业验收和证书发放占据着特殊地位,对学生融入岗位和企业起决定性作用,其影响不容小觑。基于“1+X”证书制度构建的行业验收机制,不仅要符合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特性,更要满足企业岗位的用人需要,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岗位环境,为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的学生获取“1+X”证书需要基于课程学习、技能大赛、双师评价与岗位绩效等多个指标的规范化评价,教师需要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数据,确保学生的证书获取与实际表现一致。这样一来,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时刻紧盯行业态势、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细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保持时刻进步的状态,不断汲取技能营养,真正提升专业技能的应用水平。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要求,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体化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围绕行业发展、宠物产业化动态、企业要求、岗位模式等需求设计考核标准,确保学生能够从多维度掌握知识和技能,为获取双证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打牢根基。终端行业验收和标准化证书的获取是“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最后环节,也是决定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学生走向岗位和企业的重要依据。教师要赋能课程教学、细化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将岗位、企业、产业的内容和需求融入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复合型能力。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复合型教学模式与思维方法正逐步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工作中,并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中职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发挥“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功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品质。教师要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结构,增强实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岗位应用技能;教师要围绕职业技能比赛要求,灵活推进赛教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师要按照“1+X”证书制度要求,合理设计终端验收机制,提高双证标准化验收质量,为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提供有力保障;教师要推动终端行业有效验收,促进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深度对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稳步提升,为后续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岗课赛证”融通要求下,教师要围绕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推进岗位驱动、课程体系重构与赛教一体化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技能、兴趣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玉俭,张静,刘玉兵,等.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J].山东畜牧兽医,2021(6).

[2]董尧.中职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必要性探究[J].湖北畜牧兽医,2021(8).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岗、课、证、赛’融通下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21B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玲伶(1987— ),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宠物美容教学;白高洁(1983— ),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防疫检疫、宠物美容、中兽医;包书芳(1978— ),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禽生产、宠物美容;辛秀克(1987— ),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药理、宠物美容。

(责编 江 枫)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
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公差配合教学改革
强化类型特色,探索“岗课赛证”融合
“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岗课赛证”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和探究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智能制造行业ERP人才“岗课赛证”培养评价体系研究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职业培训超市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