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厉王、宣王纪日铭文的区分
2022-11-16朱国平
朱国平 黄 苑
(南京博物院)
西周厉王、宣王时期纪日铭文所属王世,目前仍然存在部分纪日铭文难以归入的情况,学界有推测铭文本身干支有误,通过改字来校正的方法[1]。本文拟通过对月相的界定、文献的梳理等对厉王、宣王的纪年铜器进行区分,分析是否有不需要改字的其他选项。
一、计算方法与月相界定
为与干支对应,文中计算后的取值最终正数舍去余数、负数如有余数退1取整,即误差值包括加1日。为了计算方便,行文时在有些干支后附加有用于计算的序数。
1.朔望月长和闰年数
(1)朔望月长取29.53日,朔望月的真值是29.530588日,1/(0.000588×235/19)≈137.5年,在68年内误差不到半日。
(2)岁实取3 6 5.2 4 2,岁实的真值为365.24219日,1/365.24219-365.242≈5263,即5263年误差1日。岁余=365.242-29.53×12=10.882,闰年数=年序间距×10.882/29.53。
2.日序间距
日序间距取值-29至29之间。日序间距=干支间距+60×干支重复值-月朔间距。例如1月甲子1和2月戊申45,干支间距=45-1=44,月朔间距=(2-1)×29.53=29.53,日序间距=44+0×60-29.53=14.47,取值14,即戊申45的日序在甲子1后14日。如果1月甲子1在1月1日,2月戊申45在2月1+14=15日(后文省略计算过程)。
3.既生霸日序在上半月,为时段
(1)既生霸日序在上半月
晋侯苏钟有铭“正月既生霸戊午”“二月既望癸卯”[2]。干支间距45日,月朔间距29.53日,日序间距15日,即癸卯40日序在戊午55后15日,戊午55最晚为15日。作为月相,既生霸在前,既望在后,既生霸肯定包括1至15日中的1日,既望肯定包括16至30中的1日,目前金文中尚未见到在既生霸和既望之间的月相词语,两个月相相联,总日数至少16日,分界是第15和16日。
(2)既生霸为时段
两件逨鼎分别记铭“四十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四十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4],干支间距32日,月朔间距13月,闰年数0.4月,可有0或1个闰月,即月朔间距13月或14月。经计算,14月不符。月朔间距为13月,即383.89日,日序间距为8日。两件逨鼎均有“既生霸”月相,既生霸时段最短为9日。
学界公认的共王标准器有卫盉[5](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与五祀卫鼎、九年卫鼎同出,作器者均为卫,并且均有定伯名)、五祀卫鼎(正月初吉庚戌,铭有“余执恭王卹功”,为共王时)、九年卫鼎(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趞曹鼎[6](十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铭有“共王在周新宫”,为共王时)四器(表一)。
卫盉与五祀卫鼎干支间距8日,月朔间距22月,闰年数0.4月,可有0或1个闰月,即月朔间距22月或23月。经计算,月朔间距为22月,即649.66日,日序间距为18日。如为23月,多1闰,日序间距为-12日。
卫盉与九年卫鼎干支间距38日。月朔间距70月,闰年数2.2月,可有2或3个闰月,即月朔间距72月或73月。经计算,73月不符。月朔间距为72月,即2126.16日,日序间距为11日。
卫盉与趞曹鼎干支间距40日。月朔间距146月,闰年数4.4月,可有4或5个闰月,即月朔间距150月或151月。经计算,151月不符。月朔间距为150月,即4429.5日,日序间距为-10日。
共王标准器中卫盉和趞曹鼎均有既生霸,经计算,既生霸日序是至少长达11日的时间段,取值为1至15日。既生霸作为定点或作为四分月相之一都不准确。
4.既望日序在下半月,应是时段
静方鼎有铭“八月初吉庚申”“月既望丁丑”[7],干支间距17日,即既望的日序需在初吉17日之后,既望包括18至30日中的1日。
综上,既望必须包括18至30、16至30、16至20中的1日,说明既望肯定包括下半月的前面部分,考虑到既望和既生霸中间没有其他月相,两者要相互衔接,故笔者推测既望应该是时段,且至少包括16至18日。
5.既死霸日序在下半月,晚于既望
晋侯苏钟的铭文中有“二月既死霸壬寅”“六月初吉戊寅”,这组历日虽属年难定,但具体内容为赏赐事由和受赐事,当同年。干支间距36日,月朔间距118.12日,日序间距-23日,可算出既死霸在初吉23日后,那么既死霸应包括24至30日中的1日。
《逸周书·世俘》有“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丁卯,……戊辰……壬申……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辛亥,荐俘殷王鼎……壬子……癸丑……甲寅,谒我殷于牧野……乙卯,籥人奏崇禹生开三终,王定”[8]的记载。西周武成时期尚未见月相术语,该术语应为西周中晚期所加(这组历日也见于《汉书·律历志》所引《武成》“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9]。其中的三月既死霸是刘歆为了符合将既死霸定义为朔日而改动了原来的二月,与之对应的是增加了闰二月,年中置闰和既死霸为朔都是刘歆之误)。4月有乙未32,乙卯52在2月既死霸后间隔57日,小于2个月长,也只能在4月,则乙未不晚于10日。甲子和4月乙未的干支间距为31,即如果乙未为4月1日,甲子最早为2月29日,既死霸在其前5日,应为24至30日中1日。
结合前述表一共王标准器知既死霸为22至26日中的1日,则既死霸必须包括22至26、或24至30日中的1日。
西周时历法的月首不可能为朔日,因为朔日不能通过观测确认,只能推算,推算历法在西周应该还没有出现。金文在内的西周文献均无“朔”字发现,亦可作为证据。根据观测月相来确定月首的话,月首为晦日或朏后一日的可能性较大。原因如下:晦日早晨无月亮,当天即可确认为新的一月开始;朏日的月亮新出是当日的傍晚,只能通过观察确认次日即朏后一日为新的一月的开始。
综上,既望和既死霸均在下半月,且既望必须包括下半月的前半部分,作为月相术语,应该不重合。根据表一推知既死霸可为22至26日中的1日,既望和既死霸的分界应该就在这1日。由于既死霸月相铜器较少,既望暂以长时段为值,即既望取值16至25日,既死霸取值26至30日(如前一月为小月,则既望取值16至26日,既死霸取值27至30日)。
6.初吉非月相
(1)初吉无确指
静方鼎铭记“八月初吉庚申”“月既望丁丑”,干支间距17日。初吉如为月相,包括1至13日中的1日,或在上旬,或在中旬。
静簋铭记:“六月初吉……丁卯……八月初吉庚寅。”[10]干支间距23日,月朔间距59.06,日序间距23,即丁卯4不晚于7日,庚寅27不早于24日,初吉或在上旬,或在下旬。
元年师兑簋有铭“元年五月初吉甲寅”[11]、三年师兑簋有铭“三年二月初吉丁亥”[12],二者干支间距31日,月朔间距21月,闰年数0.7月,可有0或1个闰月,即月朔间距21月或22月。经计算,22月不符。月朔间距为21月,即620.13日,日序间距10日,丁亥24在甲寅51之后10日,初吉肯定会在中旬。
根据共王标准器(表一)、静方鼎、静簋、元年师兑簋和三年师兑簋等器推算的初吉日序在上、中、下旬均有出现,说明初吉并无确指。
(2)初吉非定点
定点说以初吉为朔日。五年以内初吉器目前发现有13件,假设王元年正月朔日为X,按照前文计算方法,根据这13件初吉器可以推算出王元年正月朔日的日序(表二)。
根据表二中推定的结果,如果不考虑置闰影响的话,仅有两个推定日序相同(丙申33),另有两组日序间隔小于2(丙戌23与丁亥24、辛酉58与癸亥60),说明这13件初吉器至少对应了10个王。如果考虑置闰影响,大于31的这组均减30,即变为丙寅3、癸酉10、丁丑14、乙酉22、辛卯28、癸巳30参与比较。此时,将日序间隔小于2的数据分为1组,推定的13个朔日日序可以分为6组,分别为:(1)丙申33(丙寅3)与戊辰5;(2)癸卯40(癸酉10);(3)丁未44(丁丑14)与戊寅15;(4)癸未20;(5)乙卯52(乙酉22)、丙戌23、丁亥24;(6)辛酉58(辛卯28)、壬辰29、癸亥60(癸巳30)。分析六组数据,可发现第1、3、6组分别还需细分成两组,因为柞钟和三年师兑簋同为三年,散伯车父鼎和师酉鼎同为四年,簋和吴方彝同为二年,都不能通过置闰减30。综上,这13件初吉器至少分为9组,至少对应9个王。
表二 根据五年以内初吉器纪日铭文推定王元年正月朔日日序
一个王的元年正月初一的干支只能有一个,而从穆王以后的西周有8王。上述即便考虑置闰影响,并将间隔小于2的合并后,所得最小可能王数也已经超过周王数,所以,初吉肯定不是定点。
(3)初吉与既生霸存在重合
司马共组器铭文中皆有“王在周师录宫”和“司马共右”,铭文中包括3组纪日,即师晨鼎铭记“三年三月初吉甲戌”,盨铭记“四年二月既生霸戊戌”[23],谏簋铭记“五年三月初吉庚寅”。四年盨的作器者还作有两件壶,三年壶铭记“三年九月丁巳”,十三年壶铭记“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由于父墙盘记载武、成、康、昭、穆王后的时王称天子,时王应是共王。按照前述计算方法,以四年盨作为基准,其余四器和它计算后可推定日序见表三。
表三显示,既生霸戊戌35只能是14、15中的1日,三个初吉与既生霸的日序间距分别为1、-2、5,初吉时段至少8日,而前述既生霸的时段至少11日,且不超过15日,两者相加大于15,必然存在重合。
表三 司马共组器及三年壶、十三年壶纪日铭文推定日序
表三 司马共组器及三年壶、十三年壶纪日铭文推定日序
铜器 师晨鼎 三年?壶 四年?盨 谏簋 十三年?壶纪日铭文 三年三月初吉甲戌三年九月丁巳四年二月既生霸戊戌五年三月初吉庚寅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推定日序16(15+1)2(15-13) 15 13(15-2)20(15+5)15(14+1)1(14-13) 14 12(14-2)19(14+5)14(13+1) 不符 13 11(13-2)18(13+5)
综上,初吉无确指、非定点,与既生霸存在重合,所以,初吉无月相名价值,1至30日取值均有可能。
二、厉王、宣王纪日铭文的区分
1.厉宣时期纪日铭文对应的元年正月月首
从铭文内容考虑,可能属于厉王时的铜器有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师兽簋(三器铭文皆有“龢父”,属龢父组)及作器者同为师兑的七年师兑簋[24]四器。可能属于宣王时的铜器有吴虎鼎[25](十八年十三月既生霸丙戌;铭文有“申厉王令”“夷宫”,属夷宫组)、盘[26](二十八年五月既望庚寅,属史淢组)、晋侯苏钟(三十三年正月既生霸戊午、二月既望癸卯)、两件逨鼎(四十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四十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属史淢组。逨盘铭有“享辟厉王”,有学者认为盘为宣王,鼎为厉王,笔者认为宣王作为王年46年的周王,其在位年占康王以后1/4,不应没有高于30年的王年器)、克镈[27](十六年九月初吉庚寅,铭文有“厉宫”,可以是宣王时;克鼎也记王世,追记克的祖父师华父保共王而命克为官,夷王为共王之孙,符合周自懿王后王位更替快的历史)、鬲攸比鼎[28](属夷宫组)、此鼎[29](属夷宫组)八器。以上12器,加上断代工程改干支的伊簋[30]、纪年长达37年的山鼎[31],共计15组纪日铭文,据其推算厉宣两王元年正月月首干支如表四。
表四 厉宣时期纪日铭文对应的元年正月月首推定干支统计表
2.厉宣时期纪日铭文的分组
元年器中师兽簋不能归为A组,和吴虎鼎、伊簋共同的元年正月月首是壬戌59至庚午7,定为B组。其中,伊簋是西周晚期超过25年的器物,其所属王世还存在分歧。在《西周年代考》中,陈梦家曾拟定夷王二十七年,伊簋被定为夷王时器[32]。懿王元年899BC发生的“天再旦”是符合天象计算实际的日全食现象,宣王逝于782BC,从懿王至宣王共经历117年。如果用《史记·卫康叔世家》厉王奔彘前不超过25年的说法(“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顷侯立十二年卒,子厘侯立。厘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33],13+12=25,厉王共和前在位不超过25年),考虑共和14年,宣王46年,117-25-14-46=32,在懿、孝、夷三王中存在一王在位超过25年的可能。所以,伊簋可能是厉王器,也可能不是。如果B组去除伊簋,则厉王元年正月月首可以放宽为戊午55至庚午7。
A、B两组的区分可以包括表四的所有纪日铭文,说明不改干支,是存在符合月长、岁实的纪日方法的。
两组分法的疑问在于A组与宣王元年的实朔不符。宣王元年(827BC)正月实朔是辛酉58或庚寅27[34],与A组己酉46至甲寅51相差超过7日,无论月首是晦日还是朏后一日,至多弥补3日,无法弥补宣王元年月首与A组有约10日的干支间距。如果宣王元年使用《史记》的说法,与目前的纪日铭文有所矛盾,有必要对《史记》的说法进一步讨论。
3.宣王元年的修订
目前,《史记》是厉王、宣王纪年的唯一来源,其实《史记》在周代纪年中常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学界一般常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作为周代纪年的基准,但《史记》并没有采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作为基准去除这些矛盾,说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本身不是唯一准确的,只不过选择了一种说法来编年表,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其他说法不准确。
厉王的纪年自相矛盾处较多,比如:(1)《史记·卫康叔世家》“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顷侯立十二年卒,子厘侯立。厘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说明厉王共和前在位不超过25年,而《史记·周本纪》“(厉王)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35],34年即超过25年。(2)《史记·陈杞世家》“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36],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陈幽公14年对应共和元年841年[37]。(3)《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的纪年在共和元年841年为真公濞15年,一云14年[38]。鲁应该是纪年延续较准确的国家,出现这一矛盾说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并不准确。其实共和元年应该不是当时的真实纪年,王世纪年有确定的程序,在共和时期只能延用周厉王纪年,不存在诸侯国共同认可一个违背当时礼制的纪年方法的可能。
既然共和纪年可能不存在,那么宣王应是《史记》的首个有效纪年,但宣王的纪年其实也存在一些矛盾。(1)《史记·鲁周公世家》“(真公)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九年……攻弒懿公,而立伯御为君。……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二十五年……犬戎杀幽王”[39],宣王元年至幽王被杀的总年数是2+9+9+11+25=56年,减去幽王11年,宣王在位45年,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宣王在位46年少1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鲁武公是十年卒,非九年卒,多1年,这样符合宣王在位46年。鲁武公九年卒和十年卒的差异说明周宣王在位可以有45年和46年两说。(2)《史记·燕召公世家》“子厘侯立。是岁,周宣王初即位。……三十六年,厘侯卒,子顷侯立。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为犬戎所弒”[40],宣王元年至幽王被杀的总年数是36+20=56年,减去幽王11年,宣王在位45年,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宣王在位46年少1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是将厘侯元年列在宣王2年,弥补了1年。厘侯元年对应宣王1年或2年的差异也说明周宣王在位有45年和46年两说。(3)《史记·陈杞世家》“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41],宣王元年至幽王被杀的总年数是7+3+15+36-6+1=56年,减去幽王11年,宣王在位45年,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宣王在位46年少1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是将厘公五年列在宣王元年,这样弥补符合了宣王46年。厘公五年和厘公六年的差异也说明周宣王在位可以有45年和46年两说。(4)《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及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为戎所杀。……后二十七年,……后五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后二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李贤注:“见《竹书纪年》”[42],宣王38年(4+27+5+2=38),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国语·周语上》“(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43],《史记·周本纪》亦如是记载[44]。《史记·周本纪》沿用《国语》的39年,较《竹书纪年》的38年多1年,38年和39年的差异亦说明周宣王在位可以有45年和46年两说。(5)旁证是周元王元年也存在476BC和475BC的分歧。《史记·周本纪》“四十二年,敬王崩”[45]、《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四十三,敬王崩”[46],并将敬王元年对应昭公二十三年,敬王四十三年对应哀公十八年。两者存在敬王纪年42年和43年的矛盾。而《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己丑,敬王即位”[47],敬王元年为昭公二十三年。《左传》哀公十九年“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48],自昭公二十三年至哀公十九年,昭公在位32年,其后的定公在位15年,可算出敬王纪年达44年。如上,敬王纪年就有三种说法,即使不考虑《史记·周本纪》的42年,也有43年和44年的差异,即周元王元年至少存在476BC和475BC的分歧。
4.宣王元年826BC的实朔对照
前述宣王在位除46年一说外,还应有45年一说,即宣王元年在826BC。西周历法的岁首多为建子、建丑。建子指岁首在冬至所在之月,建丑在其次月。以此为基准对表四中A组铜器进行实朔对照,列为表五。
表五 A组铜器纪日铭文实朔对照表
涉及日序为1至26,其中既生霸1至10,既望15至26。前文分析月首不能为朔日,当时可能采用晦日或朏后一日为月首。如果月首为晦日,则涉及日序为2至27,其中既生霸2至11,既望16至26,符合前文分析的既生霸和既望时段[49]。如果月首为朏后一日,则涉及日序为-3至22,其中既生霸-3至6,既望11至22,不符合前文分析的既生霸和既望时段,故月首可能采用的晦日。826BC建子月首干支52,与表四推论的己酉46至癸丑50相差2日,月首为晦日基本弥补了这一差距。
5.断代工程宣王组
断代工程宣王组的既望和既死霸的分界定在23与24日,认为克盨和伊簋需改干支,同时还改了归入厉王组的晋侯苏钟的二月既望干支,将原来晋侯苏钟既生霸、既望的日序间距15变为4[50]。伊簋如果不改干支是28日,晋侯苏钟如果不改干支是30日,与所定的既望和既死霸的分界定在23与24日矛盾,改动干支依据的是无准确支撑的既望和既死霸的分界定在23与24日,严谨性略有欠缺。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其实无需改干支,也是可以分为两组,包容这些金文历日的。
6.厉王元年的推测
B组壬戌59至庚午7是上文金文历日的另一个分组,应该属于厉王,考虑到晦日为月首,可以加1日。B组历日最高27年,考虑到共和占用的14年,在金文中不存在记录王事的可能,826+27+14=867,在867BC之前有869BC建子02(1223)、870BC建丑08(0103)、874BC建丑60(0116)三年符合条件。如果不考虑伊簋,只考虑师兽簋、吴虎鼎,B组放宽为戊午55至庚午7,历日最高18年,在符合《史记·卫康叔世家》的纪年内考虑,厉王共和前在位不超过25年,如加共和,不超过39年,即上限826+39=865,下限826+18+14=858。在865BC至858BC之间,有865BC建子08(1208)、864BC建丑02(0125)、863BC建丑57(0115)、859BC建丑04(0101)四年符合条件。
《史记》中关于厉王的纪年有《史记·卫康叔世家》不超过25年和《史记·周本纪》在位37年两说,无法取舍。厉王三十四年仅见于《史记·周本纪》:“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51],两段文字基本与《国语·周语上》同,惟独多了三十年和三十四年。两书均以流于彘结束。
鉴于目前尚无其他可以信赖的依据,厉王元年存在的可能性也颇多,考虑到吴虎鼎有夷宫不符合史淢组,厉王能以王行事的时间肯定大于18年,从伊簋所属王世的分歧看,厉王以王行事的时间很有可能小于25年。
三、总结
从金文历日的共存、实际天象进行授历考虑,可以界定既生霸为1至15日,既望取值16至25日,既死霸取值26至30日(如前一月为小月,则既望取值16至26日,既死霸取值27至30日)。以月相为基础,可以确认属于厉宣时期的铜器可以分为两组。在分组基础上,宣王元年为826BC能支持目前多数高年金文的纪日符合宣王时期,也符合宣王超过40年的时段占西周晚期近一半的实际,同时也有部分文献的支持,可以推定宣王元年为826BC。因此,在仍然存在选项的情形下,不宜改动干支,可以在断代工程的结论外进行一些尝试。
厉王元年目前尚难推定,文献的矛盾在金文历日中尚难准确取舍,如果西周晚期王事达到27年的有3位,那么厉王行王事的时间可以只略多于18年即可,如果只有厉、宣两位,厉王行王事的时间应达到27年。
宣王历日说明当时以晦日作为月首,这样也便于在实际观测中确认并颁历,即使古代信息传播不便,各诸侯国依旧能保持一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