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秋冻 保安康
2022-11-16芮慧强天津市河西医院副主任医师
■芮慧强 天津市河西医院 副主任医师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气温一降低就穿得太多。当然,凡事皆有度,“春捂秋冻”应根据气温变化、所处地域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执行,以利身体健康。
秋冻有其科学道理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10~11月进入深秋时节,冷空气活动颇为活跃,气温变化幅度很大。除了日最低气温降低之外,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也是秋季的气象特征之一。有时早上只有15℃,中午阳光晴好的话,温度可以飙升至30℃,让人感觉仿佛还在夏季。
人的体温相对恒定,一般在36~37℃之间。人感觉较为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40%~60%。夏季人感觉烦闷难捱的重要原因除了温度,还有湿度。当湿度超过70%,人体散热会变得十分困难,即便大量出汗也很难保持体温稳定。这也是中暑的重要致病原因。
秋冻是说在秋季气温稍凉爽时,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尤其是在无风、无雨的秋季清晨,气温虽然稍低,但是湿度较为适宜,人的体感温度并不会太低。而适宜的低温刺激,则有助于锻炼人体的耐寒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消耗,促进体表血液循环。这样做对于提高适应力和食欲、振奋精神,提升皮肤、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提高鼻腔等呼吸系统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都有好处。
有的人只要气温略有降低,就会穿上外套,甚至是秋裤。这样做虽看似“知冷知热”,但很有可能令自己出汗。由于穿着的衣物较厚,不是速干材质,汗水会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让衣服丧失其本应具备的保暖能力,导致穿得多反而感觉冷。而身上有汗的时候突遇寒风则更加麻烦,很有可能令人罹患伤风感冒。此外,如果人长时间在夏季吹空调不接触高温,在秋季穿得严严实实不接触低温,会导致体温中枢调节系统失灵,令体质下降。
秋冻正确的打开方式
1.科学穿衣
根据温度、风力、降雨情况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不要裹得严严实实。可以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适当接受寒冷的刺激。以自己能够接受、不生病为限度。秋凉添衣宜薄衣多层。建议一早出门可多穿件长袖薄衫,中午觉得太热了方便脱掉,傍晚气温下降了再重新穿上。
2.“冻”对时间
一般情况下,气温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气温降至15℃以下,2周以上,则应该更换初冬的衣服。当大风大雨来临时,必须及时增添衣服、手套、口罩,夜间睡觉应盖被子。
3.“冻”对地方
“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决不能“冻”。头部、颈部、腹部、肩膀、脚部等部位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头部着凉很容易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而颈、肩、膝等关节的脂肪和肌肉少,本身就欠缺保护,如果着凉很容易导致疼痛。有的年轻人喜欢光脚穿鞋子,建议秋冬季节保护好脚踝,穿袜子和裤长足够的裤子。脚踝和膝关节一样,是承载人肢体活动的重要“枢纽”,使用频繁,应重点保护。
4.“冻”对地域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差异较大。东北地区可能在9月底降雪,甘肃的最低气温可能在9月达到0℃。因此,秋冻必须分时间和场合,生活在不同省市的朋友不能使用一个穿衣标准。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
“春捂秋冻”并非人人适宜。秋冻是为了提高人对逐渐变冷的环境的耐受力,但如果个体的体质本来就弱,则不要“乱冻”。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秋季是心脑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对于有这类疾病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防寒尤其重要。这类患者如果秋季穿衣过于单薄,末梢循环节奏被打乱,易引发血压升高,还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2.体质较弱的人群
老年人、儿童、慢性肾脏病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秋冻。
秋冻的好搭档
所谓多事之秋,秋季由于气候发生急剧变化,是慢性病复发的高峰期,也是健康人群容易罹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时期。为保护身体健康,建议您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加注意。
1.加强锻炼
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和耐寒适应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2.充足接受日晒
建议利用节假日,选择利于出行的天气,合理安排全家去郊外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感受金秋的凉爽与阳光,有利于身心健康。
3.每天关注天气预报
可以参看感冒指数和穿衣提示等细节。天气凉爽时适当“冻”,天气冷时则要及时增衣,以避免外感风寒。
4.劳逸结合
睡眠充足,饮食上要减肥腻,多食新鲜蔬果。
秋冻需配合“两防”
1.防湿邪
秋雨多时,需防湿邪,防止因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可适当多吃去湿化滞、和胃健脾的食材,如莲子、薏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2.防秋风
秋夜,有的人爱开窗睡觉。睡眠中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吹秋风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面瘫等。要注意在白天勤开窗通风,睡前关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