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22-11-16夏晗玥曹倩彭曦雅符华静周丹丹陈咪咪
夏晗玥,曹倩,彭曦雅,符华静,周丹丹,陈咪咪
(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常因患者脑组织局部血流减少或者供血中断而发病[1]。据统计,69%的脑卒中患者是老年人,因脑卒中导致的死亡人口数量已位列世界第二[2]。衰弱作为一种老年综合征,其特征是个体力量下降、生理储备功能减弱、机体内环境紊乱等,可导致机体对跌倒、残疾等不良健康结局易感性增加[3]。国外多项研究[4-6]证实,衰弱是老年人在某个或多个方面(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损伤,可导致个体认知障碍、肌肉力量减弱及平衡功能降低等,也使老年人因生活能力下降更易发生不良事件,且增加了各种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风险。生存质量指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感受[7],是老年人入院或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8]。目前,国内有关衰弱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社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侧重衰弱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衰弱现状及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10月从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选取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9]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③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者;②患有其他危重疾病无法配合完成调查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按照样本量估算方法,样本含量至少为研究变量个数的5~10倍。本研究涉及变量共31个(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5个,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明版量表26个),因此样本量至少为155例,考虑10%样本流失率,计算所需样本量至少为173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独居、医疗保险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BMI、脑卒中病程、脑卒中所致肢体运动障碍、并发症及合并症等。
1.2.1.2 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the Tilburg Frailty Indicator,TFI)由Gobbens等[10]编制、李菲等[11]汉化,是用于老年人衰弱状况评估的自评量表,可为我国老年人衰弱的识别提供参考。TFI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认知、环境5个维度,共26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二分类计分法,选项“是/能”计1分、“否”计0分,条目2~5、17、19~20、22~23、25~26为反向计分。量表总分0~26分,≥9分为衰弱[11],得分越高,表示被调查者的衰弱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9。
1.2.1.3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明版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version,WHOQOL-BREF)由世界卫生组织研制,现广泛用于评价健康人群和患者最近两周生的生存质量[4]。WHOQOL-BREF包括2个部分,共26个条目:第1部分包括生理领域(7个条目)、心理领域(6个条目)、社会领域(3个条目)和环境领域(8个条目)4个维度,共24个条目;第2部分包括2个独立条目,条目1是关于个体自身生存质最的总的主观感受,条目2是关于个体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5]。各条目均赋值1~5分,维度得分=维度所属条目均分×4,即得分越高,表示被调查者该维度生存质量越好[6]。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2。
1.2.2 资料收集方法在神经内科管理者同意并愿意配合的前提下,调查者在病房向患者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同意后,现场向其发放纸质问卷,患者自行填写,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存在阅读困难的患者,调查者以中立语气阅读问卷条目,仔细询问患者并重复确认其答案后代其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后对问卷进行核查并与患者就漏填选项进行确认,排除漏项过多的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34份,其中有效问卷328份,有效回收率为98.20%。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均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328例被调查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66.00±5.00)岁。具体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328例被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
2.2 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和生存质量得分的相关性分析32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272例(82.93%)处于衰弱状态。老年人TFI得分及各维度得分、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见表2。老年脑卒中患者对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为很差、差、一般、好、很好的分别有0例、30例(9.15%)、220例(67.07%)、62例(18.90%)、16例(4.88%),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为很差、差、一般、好、很好的分别有38例(11.59%)、117例(35.67%)、151例(46.04%)、14例(4.27%)及8例(2.4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FI得分及生理维度得分与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TFI心理维度得分与WHOQOL-BREF生理、心理及环境领域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TFI社会维度与WHOQOL-BREF社会领域维度得分得分呈正相关(P<0.05),TFI认知维度与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2 老年脑卒中患者TFI及WHOQOL-BREF得分情况[分,M(P25,P75)]
表3 老年脑卒中患者TFI得分与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r值)
3 讨论
3.1 老年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衰弱本研究结果显示,82.93%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衰弱,高于边静等[12]的研究报道(71.8%),提示老年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衰弱。脑卒中患者具有病情重、治疗过程繁琐及并发症及合并症多等特点,故其衰弱发生率也较高。表2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TFI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生理、心理、认知、社会、环境。生理维度得分最高,说明生理功能减退是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80%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易发生身体无法保持平衡等状况[13],且多伴随视力下降、肌无力等多种并发症或合并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患者衰弱水平增高[14]。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生活自理能力差、治疗周期长及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可能表现出的衰弱水平会更高。心理维度得分同样较高,提示心理因素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衰弱影响比例较大。长期的住院治疗使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产生焦虑、自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速脑卒中疾病进程,形成恶性循环,衰弱水平也随之不断升高。环境维度得分最低,表明居住环境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水平的作用较小。可能与三级甲等医院的整体住院环境较好,医护人员专业技术突出、人文关怀氛围良好,患者感到安全舒适与被关怀照顾有关。因此,医护人员需对存在生理功能障碍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实行如旋律语调治疗[15]、嚼口香糖[16]等早期康复治疗,以维持或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器官和肢体功能状态;并通过情志疗法、说理开导法等[17]使老年脑卒中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促进其疾病康复;同时,为老年脑卒中患者提供良好温馨的居住和护理环境,使其在治疗护理方面无后顾之忧,延缓衰弱进程。
3.2 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较差生存质量是反映个体的多维主观概念,包括身体健康(日常生活能力、生理状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和环境质量[18]。表2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按照WHOQOL-BREF条目计分标准,患者社会领域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领域处于中等水平、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自身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好和很好者仅占23.78%、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觉好和很好者不足10%(占6.71%),进一步表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较差并亟待提高。其中,环境领域得分最低说明老年脑卒中患者低水平的生存质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的原因有:①病程进展使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不断下降、生存隐患增加,但其安全需求也随之增加,因而自身感受到生存质量不佳;②偏瘫、失语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16,19],疾病本身及其后遗症所导致的生活状态改变使患者对娱乐活动的兴趣降低、社交活动减少,且患者社会参与度不高、行为更倾向于消极和被动,生存质量进一步下降;③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长期用药,且病情反复需住院治疗,其所花费的金钱和精力也随之增加[8],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对患者生存质量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生理领域得分较低说明老年脑卒中患者生理功能改变对其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原因可能是脑卒中致残率高,70%的患者会发生多方面功能障碍[20],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且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疾病的标志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不足,可影响脑卒中患者疾病的恢复及预后,甚至诱发脑卒中再发[20]。社会领域得分最高提示老年脑卒中患者对个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等方面较满意。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60岁及以上脑卒中老年人,住院期间均有家属或护工陪护、得到医护人员的支持和关怀相对更多、所需社会支持的满足程度较高,生存质量也自然较高。由此提示,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帮助活动能力低下的患者锻炼其生活能力,尽早进行良肢体位摆放、上下楼梯训练等改善其生理功能,提高其身心安全感;鼓励其参加太极拳等娱乐活动,减轻疾病导致的负面情绪,并根据其喜好和习惯制订睡眠计划以提高睡眠质量。同时,呼吁有关部门能调整医保相关条目、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等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利用良好外界生活环境的支持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3.3 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表3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TFI得分及生理维度得分与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即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水平越高,生存质量就越差。衰弱是一种健康预测指标,高水平的衰弱意味着机体易损性增加[14],严重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及早识别并采取针对措施能有效改善甚至扭转脑卒中导致的不良健康结局,进而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延缓衰弱进展、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发现,TFI心理维度得分与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7]。老年人因子女不在身边而缺少陪伴和关心,且受生理状况、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生活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与预期相差较大的情况,进而导致生存质量大幅度降低。由表3可知,TFI认知维度得分与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本研究患者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脑细胞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引发不可逆性认知功能障碍[19],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水平下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TFI社会维度与WHOQOL-BREF社会领域维度呈正相关(P<0.05)。可能与本次研究对象具有较全面的社会保障,所在三级甲等医院环境较好、医护力量较强有关。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鼓励老年脑卒中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疾病和相关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参加娱乐活动或身体锻炼,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并对其进行适宜的心理辅导,达到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和健康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4 小结
此次研究所调查的32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衰弱、生存质量较差,且患者衰弱程度与其生存质量水平呈负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衰弱评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积极接受治疗,指导其尽早进行肢体锻炼、减少不良情绪,延缓衰弱进展,提高生存质量水平。受时间、人力、物力等限制,本研究仅在上海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研究可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或机构开展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