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11-16师伟展
李 芳,师伟展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0 引言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似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以及可靠的安全性等特点,因此Linux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电信和教育等关键领域[1]。鉴于其广泛的用途,企业需要大量的Linux应用程序和网络开发人员。我国认识到Linux的重要性,现已大力推广Linux的使用[2]。为了适应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我国高等院校主要开设了多门Linux课程,主要有“Linux原理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和“Linux编程”。教材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3]。Linux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课程,这对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inux除了对系统基础理论的学习,还需学生掌握Shell编程,各种Linux服务器配置和管理,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如何改善Linux的教学质量是从事Linux教学的老师的共同目标。为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和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理念和课程培养目标
传统的Linux课程教学方式是基于教师的主动教学以及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课堂上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书本上的难解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是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过于僵化。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也基本没有机会表达。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校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为此选择了同时使用教室和实验室的灵活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理论基础,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
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课题[5]。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处境及其思想,因材施教。要完善课堂体系,包括课堂目标,教学方法和内容,时间分配等。首先,应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重点和难点部分,特别是指出这部分知识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其次,适用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针对目前传统的Linux课程教学基本没有任何形式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平台的现状,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混合教学是本课程改革的一道突破口。在线教学平台MOOC包含所有必要的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学习。
2.1 在Linux课程中的应用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Linux的发展趋势,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使用MOOC的方式,首先要对Linux使用教程进行教学内容分解,将整个内容分为不同的知识点。然后,根据Linux原理及应用的内容和教学进度,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相关录制视频,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每个知识点都配备了适当的练习用于测试目的,用于检测学习结果。开放在线讨论区供学生讨论使用,这也要求老师密切注意学生的讨论,以引导学生在正规课堂上讨论或解决一些学生课下无法解决的问题。
2.2 在Linux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式教学(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FCT)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先入式、探究性学习,结合学习效果和问题反馈,实施引导教学,实现全翻转课堂。FCT真正地把教室还给学生,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性,充分释放他们的潜力和自身的学习专长,使学生在翻转的教室中始终保持活跃状态,让学生成为主角,从后面走到前面。为了真正实现Linux翻转课堂,教师需合理划分授课时间,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自主学习等多种活动,如小组协作学习、现场课堂学习、小组作业、线上线下书面或设计作业等。此外,使用FCT的老师需要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成果、学习效果和学习经验,并在及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3 教学改革的实施
操作系统课程主要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底层,抽象且难以理解。在讲解操作系统的原理时,学生会感到枯燥难懂。因此,围绕操作系统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可采用了教室与机房混合教学模式。Linux理论知识在教室上课,并采用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在机房进行,老师提前分组并安排任务。
在Linux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需提前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一些Linux应用。例如,在讲解安装Linux操作系统这一章节时,如果学生没有提前学习和上网查找相关如何安装Linux系统,在课堂上就很难展开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提前叫学生学习并安装好相应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然后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和疑问,这比老师在课堂上枯燥的讲解安装流程更有效果。
为了更加体现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本文再讲解一个磁盘分区的教学例子。在讲解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管理这部分知识时,往常的Linux教学是老师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然后演示如何在系统中添加一个新的磁盘,最后是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但通过往年的教学和考核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的教学,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并熟悉磁盘分区、格式化、挂载、卸载等理论知识,老师课堂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和问题反馈,实施引导教学。经过网络问卷和技能评估,发现学生确实掌握效果比较理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inux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应用并重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需设计一些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实验基本教学内容如下。
(1)熟悉Linux命令。通过执行一些基本命令在Linux系统终端上,建立对Linux系统的初步了解。
(2)使用VI编译器创建、编辑、显示和处理文本块。
(3)Shell编程。学习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包括Shell条件判断和循环控制语句。
(4)用户和组群账户管理。使用命令创建、修改、删除用户账户和组群账户,并批量创建和修改用户账户。
(5)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管理。使用命令进行磁盘分区、格式化、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
(6)服务器配置。Linux服务器配置主要包含六个操作类别:远程连接服务器配置,DHCP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配置,Web服务器配置,FTP服务器配置,Sendmail服务器配置。
4 结语
在线开放课程对Linux教学产生重大影响,这对高校Linux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介绍并探讨了高校Linux课程在新形式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应用,并修改了Linux实训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删掉了一些过时的东西。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教室与机房灵活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增强了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