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律之问

2022-11-16王黎光

中国音乐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旋律创作

○ 王黎光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这个旋律感动了我几十年,今天再唱起来似乎有了别样的滋味。当代音乐作品的旋律到哪里去了?只停留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里了吗?不知何时起,走进音乐厅已不再听到感人肺腑的旋律,台上违背演奏法及“另类组合”的声效此起彼伏… …没人敢说不好听,此话一出口便会立即遭到谴责和鄙视:你懂啥?这是艺术!

音乐没有了旋律还能被大多数听众喜爱吗?这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音乐基础问题,相当于小学算数1+1=2的定式。但今天我们讨论起来似乎有些沉重,甚至还存在着所谓“美学”及“学术”之辩的风险。

现象一:高等音乐学府已没有旋律学的课程。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大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歌文化绚烂多彩,“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是我们龙的传人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旋律唱不尽中华优秀文化,中华文化也催生了唱不绝的优美旋律,如此之丰富的音乐艺术,其旋律学的研究和实践却消失在音乐教育及文化传承的课堂上,附中预科、大学本科都没有旋律学的专业课。从附中开始学习音乐理论的学生不曾接受旋律的教育,升入大学后又没有学习旋律的机会,在从15岁到22岁形成音乐观的重要时期,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学子与旋律失之交臂。直至硕士、博士的学习生活中,音乐创作的学子们已经不知不觉地与旋律告别… …作曲专业的学子们暗自抱怨:“不敢写有旋律的作业,导师会训斥,成绩也会被打低分!”他们不是没有美好的心灵,而是没有了用旋律表达来呈现美好的意识了。一位友人真诚告诫:“目前,有多少新创作的‘大’音乐作品被听众所喜爱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学院派’这个曾令人仰慕的称谓,现在已有贬义词的含义。”

现象二:作曲技术及理论存在学术误区。

序列音乐,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勋伯格、梅西安、布莱兹、施托克豪森等作曲家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种将奏法、速度、节奏、音色、力度、密度等因素都排列成序而形成的序列主义思维,从作曲技术层面上看,虽然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但与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相比较,大多数听众在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上的取舍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哪一种艺术追求是和人民大众相对立的,违背艺术的发展规律,背离听众的审美情趣都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勋伯格等一代音乐巨人所探索的音乐艺术,是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创作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实践,他们追求的绝不是以逆耳刺激为终极目标。探索是创新,传承了才有价值,说白了就是大众喜欢才是真理。然而,我们一些音乐创作者或者说一部分学者错误地认为,序列音乐是对立于旋律的,非旋律性的作曲技术和无调性的音乐作品才是高级和深刻的,旋律无技术可言,简单而肤浅。甚至还有人认为,自己极端个性化的作品是给后人谱写的,是高级音乐,虽然“现代人听不懂”,但几个世纪过后终会被接受和大加赞赏。我曾听到一个剧院经理人愤怒地说:“那就几个世纪后再演出不行吗,为什么现在拿出来折磨当代的‘低级’听众呢?悲剧都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启迪,有些音乐作品‘悲剧’到余音绕梁尽噩梦!”

当代序列主义思维的作曲家中,很多人的探索是用心的,作品也非常值得研究。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其实还没有真正学懂悟透序列音乐究竟是什么,还处在“盲人骑瞎马”的创作状态之中。音乐艺术从来都是在人类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劳动中的人们不懂音律,也不会技巧,伴随着劳动方式的变革及生存挑战的感悟,自觉抒发情感的旋律随口唱出并越来越丰富多彩。事实证明,文明有先后,文化无高低。

艺术研究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小众技术探索与大众应用普及是互为推动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普及是真理检验的唯一渠道。举两个例子:(1)现如今,纳米技术大家都已不陌生了,纳米即为毫微米。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是0.05毫米,也就是5万纳米,可见纳米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宏观物质在纳米尺寸下会出现许多新奇的性质,以生活中常见的碳举例,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墨,如果将其剥离成薄薄的单层二维薄片,就得到了“石墨烯”,即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有着出色的韧性、强度以及导热性能,为技术突破带来了希望。纳米技术有别于传统技术的独特理化性质,在医学、化学、电子学、材料学、生物学等科学有重要的应用。(2)我们现在手里拿的手机,工作中使用的电脑,家居生活中所用到的智能产品,其核心部件就是芯片。从笨重且费电的真空管到小巧的晶体管,20世纪中后期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将大量电子原件组装到一起,即集成电路,从而诞生了芯片。我们国家一直在研发芯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器械设备—光刻机,为的就是不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可以说,一个国家是否能生产芯片,反映了其科技硬实力。小小的芯片,带来的是巨大的变革。

全世界都知道芯片及纳米技术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进步。这两个例子给予我们音乐创作的启示,科学技术的探索与发展体现在科学不断进步并造福于人类,作曲技术的探索与发展是技术手段越多音乐作品越难听,还是技术手段越多越能创作出音乐作品的旋律,使其更加唯美呢?作曲技术即是科学技术,亟待作曲技术能发挥出“芯片及纳米技术”式的真科学真进步。

现象三:好听难,难于上青天。

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会自信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可是,面对无旋律、无听众、无价值的音乐作品,我们有什么办法吗?不妨先来看看几个“经典”故事。

故事一:某音乐节排练现场,曲作者迟到,台下闲坐许久很是不耐烦,这位艺术家终于忍不住向乐务抱怨:“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什么时候排练我的作品啊?”当乐务将这个事情报告给台上指挥后,满头大汗的指挥家怒敲指挥棒吼道:“我现在排练的正是你的作品!”一位指挥家写道:“亲爱的作曲家们,求求给我一点点旋律吧!哪怕不好听的也可以,一场音乐会下来听不到一句旋律,全是奇离古怪的、阴森森的、鬼哭狼嚎的声音,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故事二:某学习作曲专业的学生灵感突发,写了一条很好听的旋律。他不自信地跟其他人商量:“如此顺耳的旋律,是不是有点儿不够现代?加点儿不和谐音程是不是就高级多了?咱必须要专业啊… …”

故事三:某音乐厅咖啡厅角落,几个演奏家闲聊。甲说:“像勃拉姆斯、瓦格纳、德沃夏克、老拉(拉赫玛尼诺夫)、老柴(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的作品排练完就背谱了,现在曲作者的作品别说背谱,记谱都难!不懂他们为什么违背演奏法来写音乐?”乙接着说:“每一遍合奏都没办法演奏正确,一开始害怕被骂,后来发现,曲作者根本就听不出来。哈哈哈… …随便拉,随便拉,反正都是噪音。”甲又说道:“正式音乐会虽然备受煎熬,但排练时还是可以轻松偷懒的,完全不用平日苦练,演出时怎么演奏都能获得热烈掌声。因为,谁不鼓掌谁就不懂,外行既没面子也没文化啊!”丙说:“你们这就不懂了,现代作品就是追求音色分裂、音块重叠,当代作曲技术就这样,有旋律太可笑了,这叫高级,深刻。”乙回答说:“肖五(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高级不高级?同是一个作曲家,爵士组曲中的《第二圆舞曲》低级吗?”

旋律是音乐作品的乐思,它不仅集中了音乐的本质和特征,更是烙印时代印记之社会与人的价值取向。音乐作为跨国界并无需语言解释的人类艺术,抚慰着不同种族、国家和地区的听众,在节奏、和声、旋律所构成的所有音乐经典作品中,旋律是震撼心灵的重要因素。

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奏鸣曲式,树立了百年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段与音乐欣赏的审美标准。肖邦指尖下玛祖卡舞动的波兰气质,帕格尼尼小提琴飞炫的意大利风格,李斯特钢琴奔涌的匈牙利基调,舒伯特深情的《野玫瑰》和《鳟鱼》,勃拉姆斯巡演中吸取并融入作品中的一系列“匈牙利舞曲旋律”,柴可夫斯基无尽歌唱性旋律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第六交响曲《悲怆》,斯美塔那歌颂祖国的《沃尔塔瓦河》,西贝柳斯激情呐喊的《芬兰颂》,斯特拉文斯基独具风骚奠定作曲家地位的《彼得鲁什卡》等,没有一部作品不是作者吸取所在民族和国家之文化精华并用旋律给予表达。

20世纪以来,王洛宾创编的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贺敬之、马可等创作的歌剧《白毛女》,雷振邦创作的歌剧电影《阿诗玛》《刘三姐》,施光南创作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作品,都是以旋律优美的独特个性,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最为经典的多元民歌,呈现了异彩纷呈的中国品质。朱践耳创作的交响音诗《黔岭素描》、黎英海创作的钢琴曲《阳关三叠》、金湘创作的中国歌剧《原野》、施万春创作的交响乐《人民万岁》、杜鸣心创作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吕其明创作的交响序曲《红旗颂》等,同样是以旋律优美的独特个性,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最为丰富的音乐元素,呈现出光彩夺目的中国风范。

旋律,是文明溯源。音乐源自对山川溪流之音、虫鸣鸟叫之声的自然模仿,因此,古人有“笛声悠扬婉转如鸟鸣山间,琴声肃穆庄严若风吹松涛”的描述。中国古代的十大名曲《高山流水》《百鸟朝凤》《空山鸟语》等都是通过旋律的音高、音节、音色等与倾听者碰撞出情感共鸣,随即将人们带入某种意境而陶醉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钟子期,就曾经这样评价伯牙的琴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音乐以旋律特有的方式,从远古延续至今,千万部意境悠长的音乐作品,以其不可替代的文明纪实价值,描绘并塑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音乐文化。

旋律,是信仰之光。音乐无国界但音乐家有祖国。音乐无国界,是指听觉无需语言表达即可碰触到感觉,进而使任何一个跳动的音符都能拨动人们的心灵;音乐家有祖国,是指创作音乐的人受民族与国家的文化熏陶和根植于自身成长的环境与氛围而发自不同于他人的情感表达方式。201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庆祝活动中,一位俄罗斯历史学者告诉我,在残酷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只要唱起歌曲《喀秋莎》“当那梨花开遍了田野”的旋律时,红军战士们就会热血沸腾、无所畏惧地冲向敌人,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并彻底打败敌人。这让我瞬间再次领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热血青年们唱着《解放区的天》和《黄河大合唱》义无反顾地从国统区奔向延安革命圣地的真谛!那就是经典音乐作品都具备节奏有动力、和声有张力、旋律有定力的独特艺术魅力。

旋律,是精神家园。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人们在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人的精神家园,奠基于现实世界,由人们历史活动所创造的文化构成,其终极是幸福而快乐。音乐文化,远古就是由歌发展而来,祖先们早也歌,晚也歌,喜怒哀乐都唱歌的生活成为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本。旋律,以它特有的文明,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如果说音乐是精神家园的内涵,那旋律就是精神家园的陶冶。我们通过艺术表达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理解,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音乐的旋律正是这种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当经典作品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会被唤醒、被触动,不由地跟随旋律的起伏波动,沉浸在或喜悦忧伤、或压抑振奋的情绪之中,强烈触动至心灵深处,在作曲家、音乐作品、听众共振共鸣的美妙旋律世界中,找到美的意义与人生价值,让内心得到充实,精神变得富有,情感得以升华。

旋律之问,不在于片面地否定作曲技术手段,而是探讨技术手段怎么应用于创作,音乐艺术不能设置绝对的标准答案;旋律之问,是讨论如何处理好小众探索与大众普及的关系,其目的是证明音乐作品只有被广大听众所喜爱才可能成为艺术经典的真理;旋律之问,呼唤音乐创作回归真、善、美!当从业者们从“谁在乎你听不听!”的自我意识到“你真的在乎时又有谁听?”的结局,悲哀的就不仅仅是从业者,而是音乐世界。旋律之问,希望围绕“旋律”的相关话题,与当代同仁共商同议,回望古今中外之经验,鉴中国音乐创作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旋律创作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论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Jazz
给你的信
《一墙之隔》创作谈
7月,盛夏的旋律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大地的旋律